xiaochen 发表于 2018-12-14 11:06

外科手术切口分类及病案首页切口分类解析

以上为网络上所找的原材料,以下为个人简洁总结和理解: 病案首页切口分类:分为四类,0类、Ⅰ类、Ⅱ类、Ⅲ类外科手术切口分类:Ⅰ类、Ⅱ类、Ⅲ类、Ⅳ类 对于病案首页无具体分类方法,其切口分类主要先通过外科手术切口分类办法进行分类,再进行归类,具体如下: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
病案首页切口分类
病案首页切口分类如下:具体分类办法:所对应的外科手术监测切口如下
0类指体表无切口或经人体自然腔道进行的操作以及经皮腔镜操作。
Ⅰ(无菌切口)清洁切口(Ⅰ类切口)
Ⅱ(沾染切口)清洁污染切口(Ⅱ)
污染切口(Ⅲ)
Ⅲ(感染切口)感染切口(Ⅳ)
病案首页中二类切口为沾染切口,是应为其包含了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
外科手术监测切口具体划分如下:
备注1:① 包块:脓肿切除应为Ⅳ类切口,单纯囊仲及包块切除,应为Ⅰ类切开(要看病例,有些囊仲可能是误诊,或继发脓肿)。②炎症:涉及急性炎症—(多为细菌感染性)但未化脓的应为Ⅲ了类切口;已经化脓的应为Ⅳ类切口;闭合性部位慢性炎症,大多为非特异性炎症,归于Ⅰ类。(除慢性多次反复感染,检出病原菌外,及肺结核等传染病菌外);③ 肠内容物溢出:肠穿孔导致内容物溢出的应为Ⅳ类,若由手术导致的肠子切开—内容物溢出,污染严重的—则为Ⅲ类切口。(以上为个人推测,请自主判断,且认为急性阑尾炎应归为Ⅲ类切口,而化脓的归为Ⅳ类,而不涉及炎症的肠切除,则为Ⅱ类)。腹腔镜可暂时先按以上分类。备注2:脓肿切开引流术、椎间盘消融术、胸腔闭式引流术、骨牵引不归于手术切口。若有错误,请多指教!

xiaochen 发表于 2019-4-9 17:17

堕落的凡人 发表于 2019-4-9 16:14
感觉看懂了,有感觉看的更不懂了,好尴尬

你可以这么想:外科手术切口分类是根据切口的污染程度——导致的感染的几率大小。然后根据这样的层次——1. 干净、未收到任何微生物污染的——如人体封闭腔隙中的非特异性感染,(非特异性——即可能是自身免疫或其它原因引起的感染。。。。),像这种切口,它的感染率基本很低。
2. 第2层次——与外界相连接的腔道:如肠道、阴道等,这些器官本身有微生物的存在,但它们是正常的定值的菌群,一般情况下(如免疫正常等)不会引起感染,但是条件限定的,有一定感染几率。
3. 第3层次——收到致病菌的感染——这里的致病菌是可以释放毒素,并能进行迁移、繁殖,如急性阑尾炎,这种切口的感染几率很大。
4. 第4层次——组织失活、坏死、内脏穿孔,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这种感染已经造成了严重的情况,并且肯定有严重的病因存在。那么总之来说情况危急—正常的血运等都出现问题,愈合能力无限下降,感染的几率无限上升。
很简单啊,网上对于切口的划分有些乱,所以我自己整了一下啊。其它的自主判断吧,我也忘了。

xiaochen 发表于 2019-9-3 14:49

xiaochen 发表于 2019-4-9 17:17
你可以这么想:外科手术切口分类是根据切口的污染程度——导致的感染的几率大小。然后根据这样的层次—— ...

最近监测中,对外伤所致的外科切口分类有所感悟:
1. 污染重——即在行清创手术时,清创部位可能存在大量外源性污染物:如泥沙、黑油等,这些污染物随着刀具一同进去切口内,造成切口严重污染,异物存留等,造成切口愈合不良的几率大大上升——应归类为3类切口。
2. 那些干净的刀刃如菜刀等割裂切口时,切口内会比较干净,切口也相对整齐,容易清洗干净,污染不重,切口愈合情况会相对较好,但因破坏了皮肤肌肉屏障,给了细菌侵入繁殖机会——应归为2类切口。

ynosmile 发表于 2018-12-14 11:28

路过收藏学习,谢谢分享给大家!

wangjiping 发表于 2018-12-14 11:33

病案首页切口分类:0类指体表无切口或经人体自然腔道进行的操作以及经皮腔镜操作。现在临床上经人体自然腔道(肠镜)进行化脓性阑尾炎的手术。院感管理认为急性阑尾炎应归为Ⅲ类切口,而化脓的归为Ⅳ类,而不涉及炎症的肠切除,则为Ⅱ类,但临床上填的是0类,院感软件监测未注意到这点,所以切口感染监测统计没有统一。

史科义123 发表于 2018-12-14 15:33

腔镜阑尾切除我们医生填的是Ⅰ类,对吗

xiaochen 发表于 2018-12-15 08:06

wangjiping 发表于 2018-12-14 11:33
病案首页切口分类:0类指体表无切口或经人体自然腔道进行的操作以及经皮腔镜操作。现在临床上经人体自然腔 ...

你好{:1_1:},按病案首页来说确实应该归为0类,但按院感监测部门来说,除了腹部切口缩小为一个孔外,我认为它对手术部位的手术步骤是不变的,所以其感染几率还是跟切口分类有极大的关联,所以我认为如果按照要进行外科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的话,应仍然将腔镜手术按外口手术监测的切口类型来分类。

xiaochen 发表于 2018-12-15 08:57

奥,忘了说了病案首页分类、外科手术切口监测分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具有不同的作用和意义,它们并不是一个概念。

xiaochen 发表于 2018-12-15 09:00

腔镜手术:我认为按病案首页来说确实应该归为0类(这种分类是法规规定的,好像具有监管作用),但按院感监测部门来说,除了腹部切口缩小为一个孔外,我认为它对手术部位的手术步骤是不变的,所以其感染几率还是跟切口分类有极大的关联,所以我认为如果按照要进行外科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的话,应仍然将腔镜手术按外口手术监测的切口类型来分类,以便于进行感染率的监测和控制。

堕落的凡人 发表于 2019-4-9 16:14

感觉看懂了,有感觉看的更不懂了,好尴尬{:1_10:}

堕落的凡人 发表于 2019-4-10 16:13

xiaochen 发表于 2019-4-9 17:17
你可以这么想:外科手术切口分类是根据切口的污染程度——导致的感染的几率大小。然后根据这样的层次—— ...

很有道理的样子,好像说的我明白的,谢谢老师诲人不倦{:1_17:}

xiaochen 发表于 2019-4-10 18:09

堕落的凡人 发表于 2019-4-10 16:13
很有道理的样子,好像说的我明白的,谢谢老师诲人不倦

不谢,助人为乐。人人有责{:1_12:}{:1_14:}{:1_7:}{:1_12:},这表情包点起来不太好玩。

堕落的凡人 发表于 2019-4-11 08:24

xiaochen 发表于 2019-4-10 18:09
不谢,助人为乐。人人有责,这表情包点起来不太好玩。

对的,这表情包点起来太累{:1_10:}

aosama001 发表于 2019-4-11 09:01

            感觉看懂了

xiaochen 发表于 2019-9-3 14:52

最近监测中,对外伤所致的外科切口分类有所感悟:
1. 污染重——即在行清创手术时,清创部位可能存在大量外源性污染物:如泥沙、黑油等,这些污染物随着刀具一同进去切口内,造成切口严重污染,异物存留等,造成切口愈合不良的几率大大上升——应归类为3类切口。
2. 那些干净的刀刃如菜刀等割裂切口时,切口内会比较干净,切口也相对整齐,容易清洗干净,污染不重,切口愈合情况会相对较好,但因破坏了皮肤肌肉屏障,给了细菌侵入繁殖机会——应归为2类切口。

紫竹夫人 发表于 2020-5-12 16:45

认真学习了,谢谢各位老师!

xiaochen 发表于 2020-5-23 19:48

别啊,回青海老家种地去了,早转行了。不过多谢夸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外科手术切口分类及病案首页切口分类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