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培养实例分析(念珠菌)-如何区别病原菌与定植菌
来源:中华检验医学网一例泌尿外科45岁男性患者(申请单能见到的信息)尿培养标本,结果如下:
1、尿沉渣革蓝染色:WBC大量,伴行大量出芽酵母样菌,未见细菌。
2、培养:生长念珠菌,菌数(10万以上/ml),菌落有棘突,形态似白念。
如果是你,下一步你会如何处理?有兴趣的老师们可以各抒己见,最好讲讲详细的判断思路!
我们实验室在接种的同时,每份尿标本均取约5ml离心沉渣涂片,第二天读板后阅片,综合培养、涂片和申请单患者基本信息(门诊或住院、性别、年龄、临床诊断等)三个方面决定下一步的处理,下面在这里阐述本例我的处理经过,请诸位指正:
01读板阅片
1、据以往的经验,尿中出现念珠菌不论是纯培养还是混合其他细菌,90%以上为尿袋或瘘袋尿。故看板时考虑此例属标本不合格的可能性大。
2、申请单基本信息显示为45岁中年男性,一般患者。从这些仅有的信息判断似乎污染的概率也高!
3、直接涂片镜检时心里犯嘀咕了:尿袋或瘘袋尿,因长时间体外储存,里面的有形成分如WBC、EPC等多有破坏,且易析出结晶,沉渣涂片镜下背景往往较杂,细胞结构不清晰,我常用一个“脏”字形容。但是本例涂片背景极清爽(如前图片),白细胞结构完整,不像尿袋或瘘袋尿的表现。
02因有前面考虑,故直接到临床找其经管医生沟通。
1、确认患者信息并报告初步的检验结果。
2、了解患者病史:
1)现病史: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腰腹部疼痛,呈持续性隐痛,伴发热,最高体温41℃,无畏寒,无恶心、呕吐,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曾到当地县人民医院就诊,超声检查提示:右输尿管中下段梗阻并右肾积水、左肾低回声待查,给予抗炎止痛(具体药物不详)等治疗,症状有所缓解。但反复发作,均给予抗炎等治疗缓解。
2)既往史:10余年前有右侧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3年前行左侧输尿管切开取石手术,2012年12月份行左侧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无慢性呼吸道疾病史,有手术及输血史(具体成分不祥),无重大外伤史。
3)其他无异常。
3、患者7月24日入院,相应检查如下:
1)专科检查:双肾区无隆起,耻骨上膀胱区不膨隆,双侧肾脏未触及,双肾区及输尿管移行区无压痛,膀胱不充盈,膀胱区无压痛、反跳痛,双侧肾区有叩击痛,右肾较明显,膀胱区叩诊无浊音。
2)CT:左肾萎缩,左肾占位,考虑囊肿可能;左肾多发结石;右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并右肾积水。
4、7月25日,行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术,在B超引导下穿刺右肾集合系统成功,见浑浊脓性尿液引流出,妥善固定造瘘管,留取尿液送培养。
03了解临床后的考虑
1、患者有右侧腰腹持续隐痛伴发热,影像学辅助检查右肾积水,经皮肾穿见右肾积水为浑浊脓尿,右肾感染成立。
2、标本为术中获取,无菌容器送检,合格概率极高。
3、因此考虑本例念珠菌感染可能性大。但念珠菌感染源自何处?:上行?菌血症?曾经接受过的手术?与其经管医生讨论,好像都可能也都不可能。
4、还是怕标本留取、运送过程的污染,仔细询问,患者引流术获取的标本为当日中午12点后送检,而我院中午无人接种,中午的标本均放置到下午约3点左右接种,延迟时间过长,若留取时不慎污染,还是有可能是假阳性。
5、因其瘘管留置<24h,与经管医生商量,对瘘管上端与瘘袋连接口碘伏消毒,无菌注射器抽取尿液即时涂片,若仍可见WBC及酵母样菌,则可肯定为感染。
04结论及建议
1、瘘管尿送到后,离心涂片染色,仍可见大量WBC伴行大量出芽酵母样菌,但全片均未见典型吞噬。
2、至此,基本与临床达成共识:患者为右肾肾盂念珠菌感染。
3、建议:参考北京协和医院徐英春教授领衔的CHIFNET数据,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敏感率在95%以上,且其尿药浓度极高,建议临床经验选用氟康唑治疗。至于剂量和疗程,建议其咨询临床药师。
4、对第一份标本所获念珠菌,分纯、鉴定、药敏。
感谢老师病历分享!学习了! 与临床沟通,床边接种效果最好啊!如果每个检验人员都如此认真,就不会有无意义的标本存在了!😊 wyfywlj 发表于 2017-11-2 21:50
与临床沟通,床边接种效果最好啊!如果每个检验人员都如此认真,就不会有无意义的标本存在了!😊
没得这么多时间哦!!!!!!!!!! 与住院医师进行沟通,协作进行诊断。关注也有无症状的菌尿症。 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1_12:} wyfywlj 发表于 2017-11-2 21:50
与临床沟通,床边接种效果最好啊!如果每个检验人员都如此认真,就不会有无意义的标本存在了!😊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现实能做得到吗?当然不能。谢谢! 很不错啊,之前有个辩论是关于检验医生出具检验诊断性报告的,如果真的能做到这种程度的话,对临床非常有用啊 如果每个检验师都想作者这般认真负责就好了 的确如此,可是如果科室人员不足、经验不足也是个问题呀{:1_12:} 很敬佩楼主的对标本严谨认真的态度,我们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我们只是将标本涂片结果和培养结果报告给临床,让临床医生自己去判断。 谢谢分享,学习{:1_1:}{:1_1:} 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