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您列出医院感染管理方面最想问的三个问题(有奖征集)
您参加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已有不少时间,有些问题在工作或以往的学习培训中已经解决,但还有不少问题仍然困扰您的日常工作。请列出三条(下面跟帖)您认为最重要而且本论坛还没有涉及或讨论过的问题,我们将集中起来进行答复。为鼓励大家提问,将予高分奖励! 多来几个行不;P
1。医疗器械、不规则物体表面的监测,不能用规格板准确定面积时,如何计算、评定结果?
2。透析室环境应划分为II、还是III类?透析出入液监测采样具体操作,应注意什么,现在的判断标准是否还依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3。普通手术室空气要求与医院感染有何关系,(注:我看国外资料说大于700cfu/m3,易引发感染),咱们定的10、200、500有何依据?
4。同上,手卫生的要求也是如此,想了解出处,为何这么规定,参考的什么文献,国外在这方面有什么要求?
5。在使监测对临床更具有实际意义方面,有哪些建议?
6。无菌物品是如何管理的,大家监测无菌物品时在何种环境采样?
7。消毒液染菌量测定是细菌染菌量加霉菌染菌量,还是分别评判?
[ 本帖最后由 麦苗 于 2007-8-14 10:26 编辑 ] 胡教授您好!
有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这下可好了:lol :lol 我想急于解决的问题如下:
1、有关透析用水、透析液的区别?平时监测的出口水和入水口指的是前者,还是后者或其他? 我由于这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如果能有一个专题就更好了!看来我是比较贪的!
2、关于“美国人工脏器协会(ASAIO)”和“美国国家标准研究所(ANSI)”制定的透析液标准那里能找到?如果能直接阅读到原文更好,由于水平所限还怕找不到。;P
3、关于阿伯丁沙门氏菌的来源、传播途径与控制措施? 这个问题我已求助过,不知为什么各位版主没有回答?
谢谢胡教授给我这个好机会,如果还有问题可以在提问吗?
再次感谢:handshake :handshake 原帖由 麦苗 于 2007-8-13 23:13 发表 http://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多来几个行不;P
1。医疗器械、不规则物体表面的监测,不能用规格板准确定面积时,如何计算、评定结果?
2。透析室环境应划分为II、还是III类?透析出入液监测采样具体操作,应注意什么,现在的判断标准是 ...
非常好的问题!
本来想给您补分,但好像没有此功能,不知其他版主知道如何补加分吗?:lol 原帖由 月光海岸 于 2007-8-14 11:13 发表 http://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胡教授您好!
有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这下可好了:lol :lol 我想急于解决的问题如下:
1、有关透析用水、透析液的区别?平时监测的出口水和入水口指的是前者,还是后者或其他? 我由于这方面的知识 ... 谢谢提问,问题有难度,但我们会集中起来在近期一起答复的。
我们不拒绝问题,多多益善!这种问答交流本身也是本论坛的重要功能和吸引大家的原因呀!
母婴同室的空气质量要求?
母婴同室的空气质量要求能与手术室同等吗? 1、医院感染管理怎样才能走向临床,为临床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2、院感科怎样与其它职能部门合作并取得双赢的效果?
3、当必须做包公时,院感科怎么才能做到让人心服口服? 1、如何让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由“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
2、收费标准还没有用的一次性医疗用品成本高,我们如何让科室“一次性医疗用品不能复用”?
3、我们一直在对医院各个重点科室、部门的建筑布局进行改建,即使新的建筑物也不能幸免,有关部门能否统一制定重点科室、部门的建筑布局图纸(可以按照床位数量、医院级别分多种方案),医院在申请开设该诊疗科目时必须达到上述要求。
4、谁能提供医院感染管理的实用计算机软件? 原帖由 lyk 于 2007-8-14 22:12 发表 http://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4、谁能提供医院感染管理的实用计算机软件?
据我所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武迎宏老师她们正在做,你可以咨询一下. 1一所二甲医院没有污水池,不知道法律法规对这方面有怎样的规定。
2血透室的反渗水机房属于2类和3类环境?
3院内感染科如果成为1级科室,那么科室人员的职称结构应当和临床科室
同步,最起码科室主管要有一定的职称吧?比如中级要有吧。而有的医院
科室主管只有初级,对医院感染知识一点不知,更谈不上对下面人的指导,
对制度的建立(SOP),对全院职工的培训。
我的问题
1.手术室和产房的空气菌落数的动态标准应该如何界定?2.如何综合评价洁净手术部,空气微生物指标和净化指标有权重吗?
3.监测中发现透析液入口水的细菌菌落总数均高于出口水,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被替代,应该按什么标准?
[ 本帖最后由 wzcdcyxh 于 2007-8-15 16:49 编辑 ] 1、政府能否直接以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拨专项款,以鼓励医院重视医院感染管理。
2、院感专职人员待遇职称评定能否出台规定,以鼓励和稳定队伍。
3、很多医院感染检查脱离国情高标准评价院感工作,使院感陷入困境!如何摆脱雪上加霜? 1、手术室物体表面没有明显的污染时是否用消毒液擦拭?能达到标准吗?
2、供应室物品未发完需要重新消毒吗?重新消毒有必要吗?
3、在抗生素应用中感染办所起的作用?是监测、是督导?
读好的问题,犹如读一本好书
读好的问题,犹如读一本好书,给人启发,给人思路。在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经历20年后的今天,专业人员需要思考的不应该是“什么是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的常见类型有哪些?”,而是大量临床实际工作碰到的,或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些看似简单且是非常重要,有些可能是“视觉疲劳”我们视而不见的。
我开启的这帖就是要大家重新思考这些重要但仍然悬而未决的问题。
非常感谢跟贴提问的各位朋友!今天论坛上的问题,很可能就是明天决策者要考虑解决的问题。欢迎大家继续提问,越新越奇越好!只有把问题摆出来,才会有机会被讨论和解决。 1.医院感染整体监测工作方案都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2.如何科学衡量、评价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3.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工作都包括哪些内容?院感科在职业防护中应承担哪些责任? 临床医技科室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应该如何开展?比如:放射科、B超、心超、药剂科、核医学、放疗科等,在感染控制工作中对这些科室都有些什么具体要求呢?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对这些科室应该如何进行监测? 1、供应室现清洗消毒流程要求:清洗-(酶洗、超声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目前很多医院没有全自动超声清洗机,都是人工清洗。清洗消毒流程:浸泡消毒-清洗-(酶洗、超声清洗)-包装-灭菌可不可以?
2、药物说明法律效力大于规范,戊二醛说明书消毒要30-40分钟,规范上内镜消毒10-20分钟,以那个为标准? 关于供应室.1.用纸塑 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在6个月,<在无菌间>而在临床备用的急救包,如气管切开包有效期应该是多久? 2.对回收车和下送车所说的,路线分开,不交叉,对基层医院来说,车分两层.车上面送无菌物品,车下面收污染物品,可否? 3污染区面积大,如何空气消毒?既要环保,还要经济?呵呵!
[ 本帖最后由 流泪的鱼 于 2007-8-15 23:34 编辑 ]
回复 #8 缭绕 的帖子
第一个问题:首先我们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医院第一把手重视,能够解答为什么和怎么做。坚持下病房,到一线解决实际许多问题。第二个问题:和其他职能部门领导搞好私人关系,互相交流。
第三个问题:让人心服口服必须注意,专业问题必须绝对专业,如果不知道直接告诉他—这个问题我可以找相关专家解答,我的知识层面有限(口气和蔼),我们共同学习。
本观点只代表个人看法,请多多指教! 1、ERCP应在什么环境中进行?
2、感控专职人员不属护理部、医务处,那有关口腔、内镜、供应室、手术室等重点科室的专业知识的监控要求如何提高?:L
3、在层流手术室里的空气采样仍然用沉降法吗?
4、医院改建过程中各相关科室三区划分的原则在哪里能找到?
5、医院中央空调的清洗费用很高,如何与相关部门沟通?
6、哪些手术不需备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