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使医院领导真正重视院感控制工作?
2.如何写出一套科学合理、实用性强的院感SOP?
3.如何将院感这架大钢琴上的每一个音符弹好,使之能成为一首首美妙动听的曲子。
第一、二个问题在我们论坛里已有热烈地讨论了!
第三个问题非常动听,院感是全院性的工作,应该渗透到每个医护人员的日常行为中去,可正是因为全院性的,范围太广泛,于是泛泛而为,没有深度,反而成了院感科一家之为了。
偶的体会首先是大环境要好,有气氛:比如卫生行政部门的支持,尽管形式上的多,但是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影响内容的;比如院领导要明辨是非(在检查时,院长们都将挺重视的,要好好利用这等机会);最后很重要的是院感从业人员的素质的提高,包括业务和管理能力,也是非常艰辛的过程,别以为这是二线岗位,其实我们的付出不比临床一线要少! 原帖由 紫言 于 2007-8-22 18:10 发表 http://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想问下门诊检验科抽血操作时是否一定要戴帽子?
每次检查都只戴口罩, 还说是上级医院什么都不戴的:ouuyh
血袋究竟是直接按医疗废物处理还是留存24小时,怎么留存?
本人拙见:
1、抽血属无菌技术操作,按规范要求当然要戴工作帽。我院专设了门诊抽血室,由护士进行抽血操作,无菌操作执行情况很好。
2、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第三十六条 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一天。 ”过去我院是由各科自己用专用容器保存,到期按感染性废物处理,但各科在执行中总是不到位。经过与检验科沟通协调,目前我院已经按照规范操作,各科输血完毕后将血袋交到检验科统一存留,由检验科负责24小时后废弃。
我最想问的
作感控工作的,目的应围绕着控制措施去作文章,也就是在临床中,不但要知道是否感染,还要知道如何防治和控制感染等一系列措施,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参与到临床实践中去干预,目的就是控制、减少、防止和消灭感染。我们该如何去制定某些重点病原菌感染的应急预案或干预措施,从这些感染的报告诊断、抗菌药物指导、消毒管理、隔离措施、避免手的传播、医疗废物处置以及对医务人员、患者和家属的宣教诸多方面去做工作。我们一起来制定这些相应的措施好么!让大家形成合力,积极献计献策!给经验少的同行们以提示。 各位专家:
请问产房分区洗手设施应设在哪个区?
谢谢!希望尽快得到答复 1、近几年出台的有关医院感染的办法和各种规范中未涉及的内容是否仍按《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执行?
2、《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对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和专职人员的职责要求涉及面广,且多次提到“对……工作提供指导”,而医院只一名专职人员时,怎样才能把自己培训成一个“全能选手”?碰到具体操作问题(如以下问题)而无法查获有效信息时,除上本论坛还有什么别的途径?
下面提几个细节问题,望笑纳。
1、医务人员被病原体未知的血液、体液职业暴露后的规范处理程序是怎样?
2、各医院湿化瓶的水是采用何种灭菌水?
3、 普通医院每月常规进行无菌物品监测是否有意义?如阳性,怎样区别判断是无菌物品的问题还是监测的环节有问题?
4、紫外线强度监测中发现:同一支紫外线灯管在不同灯架上监测的强度相差很大,请问对紫外线灯架有无具体的质控指标?
5、人流室的医院感染要求是否同产房?人流病人需更换衣服吗?
6、新生儿科的ICU病房和普通病房未装层流,请问采取何种空气消毒方法(器)最佳?
7、求:口腔科手机的清洗、灭菌方法及具体步骤(效果最好而损伤最小)。
谢谢! 各位专家老师:
1、细菌耐药监测有统一表格吗?
2、透析科建筑布局有具体标准吗?
3、呼吸机螺纹管路浸泡消毒后如何干燥?如何保存?
4、长期插尿管的病人多长时间更换一次尿管?
谢谢!
回复 #66 seyygkgcl 的帖子
你们具体布局图能否放上来?建议斑竹分类整理"最关心的问题".
该主题正如icchinc讲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规范行为---提供决策---指导工作.非常有意义.我也很感兴趣,经常进来浏览一番,看大家有什么困惑和在关心什么??迄今,大家的问题已经摆出100有余.我有时会折返浏览回味,有些问题,在本栏目已有热心同行给予回复和讨论答疑,有的问题,虽然没有答复,但相信已经有答案.有些问题经讨论相信大家可以达成共识,但也有许多问题是待研究,探讨,反思,界定,也是目前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更是院感事业发展,进步中的见证.因此,出于浏览便利,问题深化,引导思维,等方面的考虑,建议斑竹能否将已发布的这百余问题做一个整理,分类总结归纳,并标明处理意见,或做一个前瞻性评估(也许难点,但可用???代替啊,哈哈).为大家服务的同时,也许????的问题,有同行会感兴趣,作为攻关项目立题进行研究,发表论文或成为院感专业方向的科研成果也是有可能的啊.就请您劳心,劳力了啊.期望再高点,不要忘了,以后的每100问题,就也整理一次啊?
到时候,我会在论坛中呐喊:"为了累倒斑竹,大家多多灌问题啊!!!"哈哈!!
[ 本帖最后由 ZHWEN 于 2007-8-30 11:15 编辑 ]
回复 #71 zhuzi 的帖子
现将我院“医疗废物处置流程图”发给您 1. 手卫生监测指标是否过严?制订依据?如何反映临床真实情况?2.B-D测试为何要每日早晨做?要是24小时连续使用灭菌锅,也要这样做?如果每天早晚各运行一锅,这样测试能满足工作要求吗?是否应严谨到小时?例如,停止使用超过12小时?
3.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平衡终末监测与目标监测之间的关系? 1、在没有环氧乙烷消毒柜的情况下,用什么替代消毒,满足腹腔镜等手术的连台手术的需要?
2、紫外循环消毒机的消毒效果可靠吗?
3、安瓿一定要作为锐器来处理吗?如按医疗废弃物的定义它可是没有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哦。 原帖由 香樟树 于 2007-9-19 09:33 发表 http://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1、在没有环氧乙烷消毒柜的情况下,用什么替代消毒,满足腹腔镜等手术的连台手术的需要?
2、紫外循环消毒机的消毒效果可靠吗?
3、安瓿一定要作为锐器来处理吗?如按医疗废弃物的定义它可是没有被病人的血液 ...
您是说低温等离子灭菌柜吧?EO好象不能满足连台需要,腹腔镜也要达到灭菌水平才行。:handshake 原帖由 香樟树 于 2007-9-19 09:33 发表 http://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1、在没有环氧乙烷消毒柜的情况下,用什么替代消毒,满足腹腔镜等手术的连台手术的需要?
2、紫外循环消毒机的消毒效果可靠吗?
3、安瓿一定要作为锐器来处理吗?如按医疗废弃物的定义它可是没有被病人的血液 ...
1.环氧乙烷灭菌器主要满足不耐热不耐湿物品的灭菌要求,灭菌完成需要十多个小时。如果您医院的腹腔镜为硬式腹腔镜可以购买压力蒸汽灭菌器。
2.紫外线循环风动态消毒机效果可靠,只是紫外线灯管为高强度紫外线灯管也需要定期检测辐射强度。
4.安瓿按照卫生部和国家环保局的《医疗废物分类目录》,明确说明安瓿为损伤性医疗废物,不管是否被病人的血液等污染。
医院感染的相关指标及国家标准、规范公布的太少了
现在要求感染管理科的人什么都要懂,比如说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国标以及行业标准没人提供给我们,自己查也只能查到标题,即使查到了也是老标准,新标准应该从正规渠道发给我们,就象国家的文件一样 ,哪怕就是买也要有卖的地方啊!卫生监督所的人来检查就说应该如何如何,可是,他们平时教过我们应该如何如何了吗?又比如说蒸馏水达标的标准是什么??问了很多资深专家也说没规定,那么应该是多少呢?怎样算是合格的蒸馏水呢?还有,医院的建筑布局,要求感染管理科的人把关,可是,这方面的资料由谁提供?只能凭借经验分析判断,要是国家把标准、规定从不同渠道发到我们手中,那该多好呢,也有法律依据啊?还有了有关消毒剂的经营问题,是不是也应该发给经营许可证啊?哪怕是在他的营业执照里表示出来也好啊!还有啦有的明明是消毒液,偏偏把它列为药品,我们怎么管呢?.....太多了,真的很多问题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应对的!有关一次性医疗用品、消毒药械的包装问题
一次性医疗用品、消毒药械包装要求,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不一致,应该听谁的?行业标准我们又不知道,怎么办?上呼吸道感染是不是一定要做病原学监测?
现在三级医院菌检率要求大于等于60%,是不是排除上呼吸道感染以外?众所周知,上呼吸道感染多数是病毒感染,一般医院后根本无法培养出来,即使培养出来细菌准确性也不高,大多数为正常菌群,或者是咽拭子培养(—),意义不大,劳命伤财,只为了完成这个统计学指标。如果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势必增加许多无用的咽拭子培养,如果不包括,可能这个指标通过努力还比较容易达到,想请胡教授给与指点,谢谢!其他专家也可以发表高见噢,不过一定要有依据,这样才可以提供有意义的指导意见噢!谢谢!采购消毒液索证问题
大家都知道,采购消毒液需要卫生部颁发的卫生许可批件和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等,可是经营消毒液呢?就不要经营许可证了吗?现在都知道经营医疗器械需要有经营许可证,可是国家没有任何地方规定经营消毒液需要经营许可证,难道消毒液就可以任意买卖,不需要加以监管?我知道上海市做得比较好,生产企业生产范围里有消毒剂类,但是很多地方度没有,没有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里也没有标明可以经营消毒液,可是,消毒液还是能卖得出去,没人管,要是像经营单位提出,他们还振振有词地说,超市还买消毒液呢(84消毒液),真的没话反驳他。究竟还要不要经营许可证呢?怎么没人回复我的问题啊?
是不是放长假,大家都休息了?怎么没人回复我的问题啊?怎么没人回复我的问题啊?
长假已经结束了,上班也3天了,怎么没人回复我的问题啊?:( 1.院感科在努力宣传使用一次性用品,可有些一次性东东不可进入医保.如何解决这对矛盾?2.医疗废物中没有被血液体液分泌液污染的针筒、输液皮条,作为感染性废物处理了是否太可惜了?
3.医疗废物中化学性废物中的液体收集桶能不能生产统一的样式?
4.锐器盒一把火烧了是否浪费?处置单位能否用专门的设备对锐器盒进行分离、清洗、消毒后再与各医院进行对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