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之水 发表于 2009-4-19 22:00

现代医院的竞争说到底是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大体由四个层面构成,精神层、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
医院文化正在成为医院改革和发展的动力之一,成为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关系着医院长远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可见构筑优秀医院文化,对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增强医院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核心竞争力,提升医院整体素质,保证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这些问题的研究,需要从医院文化研究的范畴做起。
什么是医院文化
  要了解什么是医院文化,首先要清楚什么是文化。
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自20世纪初以来,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200多种。人们对“文化”一词的理解差异之大,足以说明界定“文化”概念的难度。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随着20世纪80年代企业文化的兴起,医院文化也相伴而生。现代医院的竞争说到底是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大体由四个层面构成,精神层、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
认识邹广文教授(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是在近期召开的清华大学第三届中国卫生管理论坛上,他在特别演讲中强调,要抓好医院管理的文化建设,立足医院可持续发展,就要把握中国医院发展的新机遇,运用文化管理的新理念促成医院文化的实践推进。在医院管理模式从“人治”、“法治”到“文治”的演进过程中,文化扮演着“制度润滑剂”的角色。医院领导力的提升包括对医院领导力的重新认识、传统领导向团队型领导转变以及医院院长素质的提升三个重要内容。学习是可持续发展之源。近年来,邹广文教授围绕文化管理问题做了大量研究,并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论著。
医院文化 渐受关注

    记者:如同企业文化一样,医院文化建设也逐渐受到重视,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和关注的焦点。您能否谈谈其内在的原因?

    邹广文:医院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医院文化建设日渐受到重视和关注,与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有关,甚至有“文化是第一生产力”、“文化是明天的经济”等说法。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医院来说,医院文化建设对于提升医院在社会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社会经济体制来看,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而医院也需要走向市场。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深化,市场体制向医院渗透,医院逐步重视形象建设。患者可以选择医院就诊,因此医院必须通过塑造良好形象来吸引患者,获得社会信任。

    从医院内部来说,计划经济时代医院工作是铁饭碗,医务人员没有压力,工作没有动力。而现在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医务人员竞争上岗,引入内部竞争机制,因此从提升医院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方面需要文化建设。一是管理本身需要提升,不能简单靠行政命令政策来管理,而是靠医院自身特点的管理方法;二是引入竞争机制、创新意识,求知的富有活力团队精神与医院文化建设息息相关,搞好医院管理离不开文化建设。
医院文化的四大内涵

    记者:医院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邹广文:医院文化在我国刚刚起步,是个相对较新的概念,是一种现代医院管理理念。我认为,对医院文化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其内涵:

    1.从医院文化的定位来讲,应把医院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文化来认识和对待。作为医院高层管理者,不能把医院文化当成作秀的工具,更不能作为政绩的形象工程。医院文化不是简单地组织职工唱歌、跳舞的文体活动,而是要纳入医院管理的范畴来思考,把医院文化培养成一种企业风气。

    2.从医院文化的形成来看,我们说医院文化是在医院领导的总体指挥之下,全体医务人员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创造和形成的具有特色的价值共识和群体意识。不是照搬的移植,而是全体员工身体力行的、原创性的东西。只有原创的才能对自己医院产生有力的促进作用。这是医院文化最应着力的工作层面。

    3.从医院文化的要素来看,从外到内有3个基本内涵三个要素,(1)表层:医院形象文化,包括医院标识、标语口号、标志、特定的环境等物质载体表现出来的内容。形象符号对医院文化的传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中间层:医院制度行为文化,包括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及行为规范等要求。制度和行为规范的关系如同法律和道德的关系。除了制度的遵守,行为规范更进一步约束和引导医务人员的行为向好的方向发展。行为文化是医院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核心层:医院精神文化,即医院的精神和价值观。医院精神文化具有统领全局的作用,是体现一个医院区别于其他医院所特有的核心文化价值追求,是医院全体职工共同信仰、共同遵从的一种医院文化,是一个医院的标志、医院的灵魂。医院精神文化通常是一句全体职工共同向往共同追求的口号。医院的价值观就是根据医院精神的总体要求在每个部门、科室的具体不同体现,是深化的二级医院精神。因此医院价值观与医院精神遥相呼应,如同月映万川。

    4.从追求目标来说,医院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培育高效能的医院管理团队,提升医院管理者素质,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总结起来就是建设一支能达到价值共守、精神共通、情感共流、命运共担精神状态的管理团队。

    另外,作为管理者应该知道医院文化是一种管理理念,因此应该从医院管理的高度来把握医院文化。在理解医院文化方面应该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对医院文化的作用应该有个准确的定位,不能否定也不能夸大。医院文化只是一种辅助管理方法,不能替代常规管理。

    二是在医院文化建设的推进上,应该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不搞一窝蜂,不搞大运动。因为医院文化是围绕医务人员人格和心灵的塑造,而对医院价值观的心里认同是个缓慢推进的过程。

    三是医院文化建设需要发挥院领导的作用。作为领导、医院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必须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从领导到职工自上而下,上下互动。
把握医院文化建设中五个关键环节

    记者:建设新经济时代的医院文化应把握哪些关键环节?

    邹广文:由于不同的医院所处区域不同、历史背景不同、规模不同,在医院文化建设上一定要注意突出个性化。大体来说需要把握五处关键环节。

    1.要提炼确立富有个性的医院精神。“医院精神”在医院文化建设中属于点睛之笔,起着总揽全局的关键作用。在医院文化建设初期,就应确立一个准确到位的医院精神,其关键要有个性,有冲击力。确立医院精神要避免使用大而无当的政治化概念,切忌直接引用国家政策方针中的某些词句,如团结、拼搏、进取、开拓、创新等等口号,虽然意思很好,但没有个性,各行各业都能用,不能突出医院自身特点。到处都能用就等于到处都没用。大家知道同仁堂的企业精神就很好:“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非常到位,能突出企业特点,很有个性化,所以人们也容易记住。那怎样才能突出个性呢?要有中性思维,用中庸之道,从人性的基本需求出发,以平常心来确定的医院精神,这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2.从医患两个方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现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那就得以人为本。在医院这个特殊环境中,“以人为本”尤为重要,更加鲜明,更具有其特殊内涵。首先,作为医务工作者,面对的是患者的生命,其职业是神圣的,被人们称为天使,因此要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对待每一位患者。正如希波克拉底誓言中所说“我愿尽余之能力与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并抵制一切堕落和害人行为……我志愿以纯洁与神圣之精神终身行医”。其次,从对待患者角度来说,医务人员应该从内心和身体两方面来照顾患者,关爱、关心他们。因为人在患病的时候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是处于低谷,这时他们不但需要身体上的治疗护理,还需要内心的关爱照料。在这个低谷期,我们医务人员的一点关爱都会让他们感激一生,相反我们的一点点疏忽大意或者刺激都可能让他们记恨一辈子。医院的医疗服务不同于其他行业,就像哈尔滨天价医疗费用的事例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医院文化建设要突出以人为本。

    3.完善医院行为规范,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医务人员综合素质不仅仅体现在医术上,还必须有医德,要突出人性化关怀,德才兼备。在行为规范上,要以崇高的行医理念作为切入点,以人性关怀、敬畏生命作为文化的倡导。特别要加强对医务人员“慎独”精神的培养,就是说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谨慎,严格操守,认真做好工作。我们不能只是为了给领导看才做好工作,人多的时候好好工作,自己一个人就糊弄,这种“伪善”之风一旦在医院蔓延开来,必然会对医院环境产生破坏作用。所以要从完善自身人格来面对工作,应该在提高医疗技术的同时,高度加强自身人性修养。

    4.做好医院形象设计,实施医院品牌战略。通过设计医院的标识、标志、标语口号等要素,树立医院形象,提高医院知名度,增强社会影响力。市场经济时代,良好的医院形象、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共同创造医院的效益,三者相辅相成。

    5.持之以恒地倡导医院精神,逐步形成一种良好的医院传统和医院文化氛围。前面讲过,医院文化建设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不要因为医院领导的变动而改变逐步形成的医院文化。医院文化应该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逐步发展过程中形成医院的一种传统。这一点非常重要,医院文化必须宣传贯彻,持续倡导。比如通过持续开展学习典型经验,培养学习型组织,塑造示范团队等形式,由点到面,把医院文化建设逐步持续稳定地推行下去。

沧浪之水 发表于 2009-4-19 22:09

医院文化建设存在误区
方晓蕾
所谓医院文化,是指医院在长期医疗服务经营活动中集体创造的、逐渐形成的、并为员工所认同的群体意识及社会公众对医院的整体认知。它的内涵是指一个医院所独具的组织结构模式、经营管理信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优良传统,以及全体员工对医院的关爱程度、依赖感、责任感和荣誉感等。医院文化是当代医院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医院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文化传统,能将医院内部各种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下,汇聚到一个共同的目标和方向上来。
可是时下的医院文化建设却不乏背离上述内涵的种种误区,表现为:
一是把医院文化建设简单看成喊口号、贴标语。医院文化不等于唱歌作赋、上街学雷锋和搞义诊,也不是春游、聚餐,否则只是热闹一阵子,时过境迁,一切如故。医院文化必须集中反映医院的追求和针对解决的问题。
  二是生搬硬套。很多管理者认为参观学习优秀医院的文化,然后照搬人家的文化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医院文化不存在严格、统一的标准,也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不同的医院文化是不一样的。
  三是把医院文化建设仅仅当做竞争手段。优秀的医院文化不是不要竞争,而是将它的终极效果视为“优势互补”,在合作为主旋律的当今,必然在合作的前提下竞争,由竞争走向合作。竞争第一、竞争惟一的文化意识已经过时了。
  四是安于现状。很多管理学的书里都谈到“煮青蛙”文化,当把青蛙放在开水里时,它立即会跳出来,但是把它放在凉水里,它感到很舒服,这时在锅下加热,青蛙逐渐适应了水温,等它感到很烫想跳出来时再也跳不动了。当一所医院没有创新,对平时的一切感到习以为常时,医院的衰退就开始了。健康的医院文化就是创新文化,要在管理、技术、组织等方面不断创新,医院才能长盛不衰。医院文化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如果不更新观念,等到发现医院文化有缺陷的时候,再想改就非常困难了。
五是急于求成。医院的文化底蕴是长期形成的,不能一蹴而就。大凡有优秀医院文化的大医院,例如北京协和医院,湖南湘雅医院等都有极具自己特色的医院文化,这些文化与他们的百年历史积累是分不开的。现今好多医院管理者一听说医院文化建设,都去做一些表面文章。这些所谓的医院文化都是些急就章,不仅无助于医院正体形象的提高,反而会适得其反。
                                     来源: 健康报    发布日期:2008-04-15
http://www.jkb.com.cn/document/39899.htm?docid=39899&cat=094&sKsyWord=null

沧浪之水 发表于 2009-4-19 22:11

医院文化与医院核心竞争力
    医院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塑造人来塑造医院,所以,现阶段无论何种类型的医院都要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思想贯穿于医院一切活动中,通过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不断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才能充分发掘人的潜能、增强医院的凝聚力以实现人与医院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在服务上要树立医院一切活动都是为了病人的价值取向,形成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的“和谐”、“执行”理念,对医院的成功是必不可少的。解放军总医院认为,和谐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和谐的保证。建设和谐型医院是实现医院战略目标、加快医院发展的重要保证。他们主要抓了八个方面的和谐,即实现思想和谐、工作和谐、单位和谐、人际和谐、对外和谐、医患和谐、内心和谐、环境和谐。这样才能做到心齐风正、同心同德。
    理念的调整。医院文化是长期的,要根据医院不同发展阶段、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提出相应的理念,予以认真诠释、宣传和执行,逐渐变成员工的自觉行为。因此,理念要不断调整、修改、完善,一般2~3年修改一次,而最重要的核心理念可不必修改,以便使这些理念不断符合医院的医疗和经营实际。
    3.3制定医院的规则
    规则是落实理念的具体措施、标准,又称行为规范。医院管理要落实文化理念,使之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第一步就是把理念变成容易操作的规则。例如,深圳某医院为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护士进行礼仪训练,要求护士必须遵守以下规则:①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②七声:入院有迎声、治疗有呼声、操作失败有道歉声、患者合作有谢声、遇到患者有询问声、接电话有问候声、患者出院有送声。③八颗牙:微笑要露八颗牙。④站立:头正身直、气息上提、不亢不卑。⑤走路:步伐轻快、走平行线、控制步幅。⑥坐:双腿并拢、不能交叉、不能颤动。这些规则总体是可行的,护士真正按这些规则做了,并逐步变成护士的习惯,可以说是较好地落实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患者感到这家医院护士素质高,文化修养好。
    再如,解放军总医院为了落实“执行”和“高效率”理念,对机关规定了“一三五办事制度”,即基层请示的事情本人或处里能答复和解决的,当天就要完成;需要部里答复解决的原则上两天必须完成;需要请示院领导确定或集体研究的,原则上五天必须办完。还采取了机关首办制度,即一项工作由哪位同志首先负责办理的,或首先接待的,要抓紧办理,给予基层群众答复。“严、谨、快、细、实”为这里每一名机关干部的根本要求。
    制定规则不容易一蹴而就,要有一个试行期,在试行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最后再推广。如果说医院精准而系统的使命、理念、风格,传播成为医院的文化,成为大部分员工的自觉观念和规则,将使医院更有理想、意志和个性,具有更有效的竞争力。而员工认同的行为规则,是一种非常具体而实在的环境、气氛和个性化的行为方式,它们是如此有力地推动着医院达到一个理想和水平并前进。
    行为规则还可以成为员工的行为导向,为员工树立榜样。一些新近被招聘进来的员工,如果看到医院内部不一致、不系统的行为样式,他们会不知所措,然后要很费力地试图去建立种种行为模式和人际关系,结果可能仍然无济于事。这种混乱的行为状态埋没了医院的个性,也没有标准,脆弱而且很快就会被否定。而有了行为规则,员工就可以充满信心,心情舒畅地进入角色,还可以避免因行为的不妥引起的种种尴尬。
    3.4管理风格
    管理风格是指医院的一种气质、一种倾向、一种个性化的管理与运作。在医院的文化体系中,它将指出医院以一种怎样的个性去运行、去管理。风格是一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可以感受到每一个人的个性和气质截然不同一样,但无法精确加以描述。
    医院的风格相当个性和生动地表现出一家医院的特点和气质。任何一家医院如果没有管理风格,尤其是没有独特而有效的管理风格,可能就意味着管理毫无艺术和深度可言,更不要说达到理想境界。医院风格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人一样,是各具特色的,使其与众不同。
    金华第二医院原是一所精神病专科医院。1999年之前财政常出现赤字,员工工资不高、医院缺乏活力,被戏称为卫生系统的“西北利亚”。6月,新院长王健生上任,面对“西北利亚”,他记起一位管理大师的话:“所有人都有权利叹息,唯独领导没有。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不仅要成为坚持到最后的一个人,还要成为冬日里的灿烂阳光,使周围人暗淡的心情明亮起来,而事实上,如果你不能带来希望,没有人会跟你走。”如何“使周围人暗淡的心情明亮起来”,王健生倡导塑造“快乐医疗”文化,所谓快乐,就是让员工感到幸福与满意。“快乐医疗”则是对医院性质的重新定位,即把医院的整个医疗过程看作是一个以医疗为手段,以恢复患者身心健康、满足其健康需要为内容,以帮助患者重新寻回曾失去的快乐为目的或归宿的过程。更新了经营理念,以患者的快乐换取二院的快乐;患者的快乐感受是评判医疗、服务质量的根本标准。全体员工上班时以饱满的精神、舒畅的心情、快快乐乐、全身心地投人工作,用感恩的心态服务好每一位患者和家属,增进理解,互相包容。下班后有文娱晚会、体育比赛、知识竞赛、游园活动、外出旅游等。每周评选“快乐之星”,月度、季度、年度评选“快乐天使”。“快乐医疗”全面提升了二院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全面丰收,最终实现全体员工的快乐。员工的快乐也给患者带去快乐。如组织病员户外活动,唱歌跳舞……实施快乐医疗后,二院知名度大振,老年病患者纷纷来这住院。原来300张病床200人住院,300张床位住满了,新建的病房楼180张床位又住满了。经济收入每年以32%的增幅攀升,“快乐医疗”让二院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
    3.5传播网络
    传播网络,是文化传播的网络和渠道。是经由对医院交流特定的象征、程序、仪式、渠道使文化观念和规则得以表现和传播。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符号、组织传播、艺文传播、人际传播和媒体传播。
    3.5.1基本符号包括语言、标志、色彩、纹样(含字体)、结构等一些传播符号;是医院文化个性的第一表现形式,直接而且感性。设计时,应是医院使命、理念、风格的形象化,是形神兼备的,而不是貌合神离、与医院文化特质相去甚远、风马牛不相及的。
    基本符号中,医院标识是重要内容。本书“把握顾客导向,构建核心竞争力”一文中已作了阐述,此处从略。
    3.5.2组织传播指医院内部的决策、指示、会议传播方式中的文化特质,是医院运行中信息和符号传播方式的个性。
    3.5.3艺文传播包括医院庆典、娱乐、体育和文化故事等。以文化故事为例,文化看不见,摸不着,可通过感人的故事让人感受到文化的存在,教育员工,并向社会展示。
    二十世纪末,《健康报》曾刊登山东泰安中心医院的一个小故事。院长袁训书一天半夜接到一陌生人的个电话:“你是院长吗?”“我是,请问有啥事?”“人家都说你们医院好,我看不怎么样。”袁院长知道来电人有急事,问:“同志,你有什么事,尽管告诉我。”“俺媳妇在这里住院,现在想喝点开水都没有。”“她是那个科室的,我让人送去。”“深更半夜的,不要送了,你们改了就好。”电话挂了。老袁睡不着了。于是通知机关同志到办公室集合,把发生的事情告诉大家,要大家分头去找要开水的患者。一直到凌晨2:00才在1000名住院患者中找到了这个患者。一位山东小媳妇,生过孩子后要喝“鸡蛋花”,她的老公到处找不到滚烫的开水,一气之下给院长打了个电话。袁院长连连道歉,护理部主任冲了“鸡蛋花”端到产妇面前。第二天一上班,院长就责成后勤部门必须在一周内解决住院患者的喝开水问题,要保证24小时都有开水喝。一周后,泰安中心医院的每个病区都安装了连接锅炉房的管道。患者的喝开水问题解决了。这个故事把这所医院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理念”做好非常形象的诠释。
    3.5.4人际传播员工个人之间的交流方式是医院人际传播设计范畴。由于员工间交流具有经常而多样的特性,而且员工间人际传播的可信度和影响力也远远高于其他传播,所以对人际传播的样式的设计须相当精细以外,医院文化还可以对人际关系提出一些基本的观点和规则,以左右医院人际关系的一些倾向。
    英雄、模范人物是医院价值观的人格化。树立本医院的英雄、模范人物,使其事迹在员工间传播,可以给员工们传达医院文化价值观念。
    人际传播的设计应当注重人际传播的信息源,积极使用天然的人际传播渠道和网络,传播积极的信息,同时创造良好的人际传播环境,在办公和工作环境结构的设计,工间休息,喝茶,吃点心,就餐以及各种娱乐兴趣,体育的俱乐部的活动中,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在员工同意的前提下,提供相互间联络的方法。
    3.5.5媒体传播包括电视、网站、广播、院报、刊物、院史馆、文化长廊等。虽然媒体传播不如组织传播那样具有权威性,不如艺文传播具有生动和情趣性,也不如人际传播具有可信性,但是医院极大部分的信息是在媒体上交流和传播的。媒体传播的文化设计,应当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能体现医院的文化特质。媒体传播的手段,可根据本医院实际选择。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阿马蒂亚•森曾经指出,企业文化和经济伦理在下一个10年将成为企业兴衰、国家经济振兴与否的关键。法国长文化部长布朗也认为“文化是明天的经济”。这些论述高度概括了具有经济文化性质的文化功能。现代医院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文化的竞争,医院文化是构成核心竞争力的灵魂因素,“文化致胜”被认为是现代企业竞争的法宝,“什么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文化危机”。精明的院长一定会通过医院文化建设精心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只有培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医院文化,才能形成具有持久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引导医院走向成功。
http://www.studa.net/yixue/081103/14054256-2.html

沧浪之水 发表于 2009-4-19 22:12

谈文化
哲学是人类的智慧结晶,是一切文化的源泉。文化是什么?文化其实就是理念化的行为习惯。文化一旦形成很难改变。我们是做企业的,管人是第一要务。如果忽略了人的文化,那我们就很难成功。
医院文化的建设:如果忘掉了下面这四句话,都是空中楼阁。
1.人活着的意义。
2.工作的意义。
3.为什么在一起?珍惜缘分,就不会有怨恨了。
4.为什么穿着白大褂?有共同的愿景和目标。
管理就是一个从制度到文化的演变过程。
开始的时候,不借助制度什么都难以推行。
后来,光靠制度,又变得过于机械、缺乏活力,必须培育文化。
文化是制度的积淀和升华!
我们怎样理解文化?文化到底是什么?我们怎样把握我们要讲要改革的文化,文化它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指的到底是什么?因为关于文化的定义,大家要查书本可以知道,有人统计过,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给文化下定义有360多种,其实我没有权看到,看到一部分,我觉得在语言表述上,确实有很多细微的差别,但是大的精神实质,关于文化的理解精神实质是一样的。文化这个概念,它是相对于自然的、原始的意思而提出的,文化概念最提是指耕种土地,就是自然界原始的地球环境,本身并不存在文化,自从有了人了,人开始按照人的方式来改变环境,改造地球,干这种耕种土地改造自然的人为事业时,就是文化的起点。所以文化的实质、起点,我们用一个简单的解释来说就是“人化”。它来源于人在地球上按照人自己的尺度来改变自然环境,首先使自然环境物质的外部环境,使它符合人的尺度,符合人的需要,就是把它人化了。
人化和化人。化人就是教育和培养人。就象把芝麻泡在油里面一样,渣出油。人类学习知识再来武装人,使人更人的方向。高呼人文和天下。文化本身意义来讲就是一个文化和化的作用。作为它的产物,包括物质的,经济、技术,科学的、政治的、道德的、宗教的等等。所以文化是政治的。人的本身人的能力,我们每一个人生下来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人到了新的环境中,人类不断的演化和化人,越来越适应社会,完整的人类发展。所以文化在人类中如何理解?
中国古人说,观乎人文以化称天下,所以文化两个字,从它最本质的意义来说,就是一个人化和化人的过程、结果和产物。作为它的产物,有许许多多的丰富形式,包括物质的、经济技术的、科学的、政治的、道德的、宗教的等等,有文艺的,我们人的本性,人的能力有那些方面,文化里面就会包含那些方面的形式了,是非常丰富的。我们每一个人生下来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每个人就继承了人类的文化成果,同时在这个基础上要创造新的文化成果,这样人类就通过不断的人化和化人,使自己不断的提升,越来越成为大写的完整的全面发展的人。所以文化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怎样理解意思,从概念来说,就是和原始、自然的相区别。文明这个词是和野蛮、愚昧相区别的,文化是一个中性词,不是天然就有的,而是经过人工的一个东西。所以我理解文化在它各种各样的含义中,应该可以把握这样的一个实质,不要细扣概念,我们理解这样的意图,我们把它看做是人化和化人。如果说下定义,一般给人化下定义的时候,谈到文化,主要不是指文化的形式和它外在成果,文化有大中小的概念,最小的文化概念有时候就是指学习、上学受教育,就是指认字。四有新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广义来说理想、道德、文化、纪律都是文化,区别出来有文化就是有知识受过教育,这是狭义的。我是文革前上大学的,上大学之后搞文化大革命了,一搞好几年,我们在大学呆了六七年,没有毕业,我们有同学回老家很偏僻的农村,他老乡就问他你现在当多大官了,现在念了这么多年还到北京去了,同学回答说我没有啊,现在还在上学,别人就说了你不要骗我了,哪儿有这么多字要认识这么多年啊。
所以文化不是指特定的物品或者特定的形式,文化实际上是指一种过程,一种方式,就是人怎么把自然界人化,人怎么人化自己,是指这个过程的方式,所以中国学者象梁树明先生就下文化的定义是指人生活的一种样式,是体现在过程、起点、终点,不是凝聚不变的外在的东西。理解文化,用化人和人化的动词,动作过程来理解文化,有助于我们从宏观上理解大文化它的本质和含义。就是生存的样式。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文化,我觉得我们要关注两点,把握文化概念的含义,就目前的形式来看,当然文化的含义有很多方面,可以从很多层次来理解,但是目前很重要的,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第一个是文化作为一种样式,一种模式,是一种方式本身,我们谈文化,不要光谈文化的产品、文化结果和文化机构,要注意到文化产品它产生的过程方式,文化活动本身所包含的一些潜在的反映人的思想方法、思想感情、价值取向的东西。昨天广州日报的同志采访我,我们谈到一个口号的变化,过去比如说我们老讲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喊这个口号时说明我们对文化的理解是很窄很浅的,事实上文化和经济的关系,应该是经济搭台文化唱戏,我们搞任何经济活动,你这个经济活动怎么搞,这里面是文化,我们理解文化要在各种行为,各种社会关系活动的样式中去理解它。
鲁迅曾经说古人做诗要描写有钱人家的富贵景象,穷秀才穷做大,诗里就堆满了金银珠玉,这样就是因为穷人没有见过钱才这样理解富贵,就象我们小时候听说村里人进京城,回去人家问你见到皇帝了吗,他说见到了,皇帝左手拿着金子,右手拿着银子,上厕所拿着黄段子,这是不懂富贵的人写富贵。而真正的富贵者写富贵,不用那么多的金和银,而是另外一番景象了。所以我们要理解文化深层次的特征,实质的内容,要注意做事情,更重要的是怎么做,同样一件事情,可以做的很有文化的味道,也可以做的明明是一件文化的事业,也可以做的非常没有文化的品位,那么讲文化时,我们讲究、追求的就是文化。
我们现在发展到现在的这个阶段,我们的理念要注意。新时代成为一种追求,这不但有文化意义,所以理解文化的特征,我觉得我要搞形式主义。搞文化更容易搞,如果这样我们发展文化,就会吃亏。我们反而糟蹋了文化,讲文化时一定要注意,文化本质不是外在的不是形式的,而是深层内在的。我们不要搞文化一窝风,要实事求是在深层次做文化。
搞经济,任何经济的行为中,都包含了文化历史的韵味,思想品德等等这些方面的因素,比如说搞诚信的经济,就比没有诚信的经济显然文化层次要高很多,那不是一个档次的。所以我们现在发展到这个阶段,搞经济活动里面注意自觉的体现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体现我们新时代先进的文化风格,这成为一种自觉的追求,我后面会谈到这不但有文化的意义,还有经济的意义。所以理解文化的特点,我觉得因为咱们在很多年里,很多方面有爱搞形式主义的风气,所以搞文化又更容易搞成形式主义,如果那样我们想发展文化,可能就选择了南辕北辙的方式了,反而糟蹋了文化。所以讲文化时,我们一定要注意提醒,文化本身有一些不是外在的,不是形式上的东西,而是深层次内在的东西,着眼于这个方面的建设和发展。我们不要再搞文化大跃进了,搞文化一窝蜂了,要实实在在扎扎实实,再深层次的底蕴上下功夫提高我们的文化层次,讲文化时我们要注意这个问题。文化既然作为一种样式,人的一种生活样式,一切文化成果、产品都是这个样式的产物,象我们不能光要这个果子,我们要关注种树的过程,植树的过程,这更是文化的主要支点。这是一个方面。
为什么人类文化是多元的,就是因为主体是多元的,主体生存发展的条件。所以生产样式将不一样。这个问题在文化里面是一个问题也是很热门的问题。
也反映了一种思潮。经济上要全球化,金融、通讯等等实现媒体化、信息化,价值观、道德、文化要一元化,在国内学术界形成一种热潮。
全球化兴起之后,国际上有一种思潮,倡导全球伦理或者价值,苏联东欧垮台之后,认为世界可以一统了,经济上又开始全球化,以金融、通讯等方式,那么在价值观方面,道德、文化等东西,也应该一体化、一元化了,因此提出了全球伦理的问题、普通价值问题,这是当年的德国神学家汉斯发表了全球伦理宣言,在国内也出版了,国内的学界也引起了热潮来讨论全球伦理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策划了一个举动,就是由联合国的教科文组织,出面要起草一个全球普遍价值宣言,这个活动运作了好几年,在世界各大洲召集学者、专家讨论,怎样来拟宣言,因为全球伦理宣言是神学家搞的,他们就是把各大主要的宗教经典拿来,从里面选择有普遍性的东西编在一起,叫普遍伦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想把世界各大文化的经典拿来选择其中的精华编在一起,搞成全球普遍价值宣言,在世界各国开了很多会,但是发现在美洲开的会,推荐出来的东西在欧洲通不出,欧洲通过的东西亚洲又通不过,后来99年召开了亚洲专家会,总之就是希望能够以儒家文化为主,吸收亚洲传统文化当中关于价值的普遍原理,把它吸收到宣言里,希望亚洲的学者体归亚洲文化经典,那些是有普遍性的东西,吸收进去,就好象是选美一样,现在到亚洲来选了。中国的学者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批学者认为到我们这里来选美了,加紧把我们姑娘打扮好送去。但是另外一批学者是比较调皮的,象我这样的,我就跑去跟他们商量,选美什么时候发起,是什么标准,考虑亚洲美人的特点没有,能不能重新研究一下选美的规则、规范,跟他们讨论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对普遍价值概念本身,和它本身想起草普遍价值这个做法本身提出了异议。
但是那些都是的普遍性、有效性是怎样来的,何以它就是普遍有效的,当时会议经过了激烈的争论,最后等于我们的学者说服了大多数的人,说服了联合国的教科文组织,他们放弃了起草全球普遍价值宣言的做法,认为这样搞不成,而且不合适,后来反过来联合国的教科文组织在2000年开大会通过了人类文化多样化的宣言,承认多样化,还是想把它搞一元化,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之争,这种一元化的普遍主义在全球化中,在价值观、在文化、在道德问题上到底能不能成立,这个问题最后怎么说服他们呢,当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负责人是一个韩国人,据他自己讲,说服他们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举了一个例子,举语言做例子,我们说文化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语言,你看现在人类分割成多少语种,互相之间沟通很复杂,为此付出的成本很高,圣经说不愿意人制造通天塔,没有办法沟通,所以通天塔造不成了。这就说明从圣经时代,人们就为语言的多样化苦恼,假如统一成一种语言,我们交往就会方便很多,孩子也不会因为考外语而紧张了,这种统一显然是很需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但是语言怎因统一,能不能统一呢?我们说你看有人造了一个统一的语言,叫世界语,世界语已经产生了一百多年了,但是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国家、地区采用它接受它,这不是世界语不好,世界语可以论证它多少好多少实用学起来也容易等等,但是就是没有人接受它,这是为什么?因为语言和整个文化它首先是人的权利和责任问题,就是主体的生存权利和责任的问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历史形成的语言,是生存活动样式之一,这首先是他们的权利,也是他们的责任,如果他自己感觉需要改变时,他会改变,如果他自己不感到需要改变,或者没有能力改变的时候,别人强加给他的改变,他是不会接受的。
我不是说世界的语言不要统一,但是统一的方式不是这样的,不是有人造出一种普遍的形式,然后推广给大家,它不可能是这样的方式。其实现在人类有很多是普遍共同的,比如说艺术语言,象体育的语言,象科学技术的语言,有很多语言本来已经是统一的了。包括现在最新的一轮全球化中,金融语言也已经开始统一了,很多语言已经在统一了,但是它没有一个统一是有人事先制造出来的形式而统一的,而是大家在平等共同合作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通过协商、合作、交流,反复打磨和完善,由学术的语言来说,是自下而上形成的,不是自上而下灌输的。尤其象语言这样的问题,要剥夺一个民族的语言,要随便否定和代替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在剥夺一个民族文化的生命,也就是在剥夺他们特有的生存发展的权利。
这样的东西是不能实现的,所以我们在全球化过程中讲文化,很多人都在想经济全球化了,文化也要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是什么意思,能不能象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全球化一样,能不能那样,这就是很复杂很具体的问题了。当然,这是一个单独的重大课题了,我们社科院就立了这么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全球化的价值冲突和文化战略的问题,本身就是很复杂很大的问题。但是理解文化的这种现象特有本质的时候,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尤其在这个层面上思考这个问题,在设计多主体多民族多个国家文化关系这一点上,甚至也可以说包括个人,因为文化很少是个人的,一般是群体、民族、区域的,或者是行业的,但是个人在文化的兴趣、文化的风格方面,这也是个人的权利和责任问题。 在多元文化历史背景下,考虑文化的汇合、融合,或者叫交流,不能忽视和否定的前提是必须承认文化主体对自己文化的权利和责任,谁要这么做,就会伤害这个民族的感情。
文化的概念和定义这是我要说的。把握文化的要害关键是看文化的内涵和深层次的问题。不在于作而在于作的方式,在一个这里面始终有一个根本的问题,谁的文化,如果撇掉了主体讲文化,文化不是感念,是一个普遍的抽象的独立的文化。我认为这就是错误的。这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文化的理解。下面谈一谈文化的先进性。
文化多元,文化有无先进和落后之分,这个问题是现在全世界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的问题。有的人认为,文化是存在不同的,我们前面讲的文化是多元的,文化是主体的。如果按照这个理解,很多人也可以认为文化也有好坏。春天来了,我们把冬天的衣服放起来夏天来了,我们春天的衣服放起来,然后是冬天的衣服把秋天的衣服放起来四季不同,一个衣服是否是一个文化,你很难说,你不能说,春天的衣服穿冬天的衣服,秋天的衣服穿冬天的衣服。自然界是不同的,文化的理解是这样的。
按照黑格尔的绝对观念,那种发展观,文化的问题只有不同的样式,没有先进和落后之分。
文化的先进性,如何理解,不光有文化,还有社会形态。看文化有的时候,文化的标志,西方人看西方的文化,他们看龙,认为是恶的。相反他们崇拜的是鹰。美国的两个党一个旗帜是象一个旗帜是驴。美国的文化里面驴就是个人的代表。你要拿龙和驴比较那个先进,这是无法比较的。这是历史形成的文化,首先是自己的意识形态,自己创造的。文化如何理解?我认为这里面涉及上涉及到人文、地理、历史。我们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个原理下,社会既然是不断进步的。
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不管是什么阶段,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人对外界的以来和人对外界的影响,还有人对物的以来,人的独立性。制约人的意识形态。这是总体上来说的,这是意识形态的问题。问题的解决还是应该通过理解文化的特性,先进性这个概念是什么?先进性不应该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什么叫先进什么叫落后,不应脱离文化的主体来看。
人对人的依赖物的依赖形式,表现出来的人的独立性的社会阶段,然后再有就是自由人的联合体,不论是五形态还是三阶段,都认为后一个阶段要比前一个阶段要先进,总体来说我们是按照社会的进步原理来看待这个问题的。怎么理解前面说的多元之间不可比性,我认为这个问题的解决,还是应该通过理解文化的主体特性来把握。先进性这个概念的含义是什么,先进性应该不是抽象的,绝对不变的尺度,什么叫先进,什么叫落后,不应该脱离了文化的主体来看文化的先进和落后,文化的先进和落后,本身是有主体性的相对尺度。在不同主体之间的文化,涉及到自己主体形成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样式,都有自己各自的根据,这之间简单直接的比较,是不合适的,必须要经过一个新的环节,就是首先把一种文化和它本身的主体联系起来,看这种文化对主体的意义到底怎样。
一种文化如果是这个主体的生存样式,那么对这个主体的生存发展是有利积极的适合的,那么这个文化对这个主体来说,主体的不同阶段就有先进落后之分了,夏天都到了,我还穿着老棉袄,不是特别的原因,棉袄在这个时候应该是不适合我的,我还穿着,如果棉袄代表文化,这代表着文化在这时已经落后了,导致主体的生存状态可能恶化。文化作为一个价值,哲学家是搞价值理论的,我的价值理论是价值以主体为转移的,所谓好坏要看对谁而言的,它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他就是事物与人之间的关系状态。就象一双四十号的皮鞋,你穿着合适,那么对你是合适的,不等于对所有的人合适。谁穿多少号的皮鞋合适,那要看谁的脚来穿。文化是以价值为核心的一种生活样式和体系,衡量一种文化是否先进,这个先进性是指是否有利于主体的生存和发展。
衡量一种文化是否先进,是指这个先进的文化是否适应主体。如果一种文化能够反映主体社会发展的要求,主体的根本力能够为主体的发展提供更大的资源,这种资源与文化相适应的。
这个资源就文化来说,一个是精神资源,一个是制度资源。提供精神资源汉道义资源和智力资源,比如说一种文化的思想比较开放,比较宽容,人们能够允许各种探索、创新、尝试和失败,这种文化就能够帮助这个主体,使这个社会更加有活力向前发展,如果一种文化道德上比较僵化比较腐朽比较黑暗,任何离经叛道的东西都不能允许,都要扼杀掉的话,那么这个文化主体在道义上可能就是僵化的体系了。受害的就是他自身了,道义资源和智力资源。
一种潜在隐性的文化体系,能够为它的主体生存发展提供开阔的积极进取的空间和资源,那么这种文化对主体来说就是先进的文化。如果这个文化体系在资源上已经枯竭了,束缚这个主体了,不让它再进一步的发展和前进了,那么这个文化就是已经落后的了,是这个主体应该抛弃的文化了。
文化体系在资源上已经枯竭了,不利于这个主体的发展,阻碍了主体的发展,这种情况下这个文化就是落后的。如果文化剥离了文化,就不存在了。
过去很多人谈文化,谈道德,都有这个毛病,就是脱离了现实具体的主体来谈,好象什么先进什么不先进早就排好了顺序,有一个永远不变的高级低级的顺序,跟你现在的人无关,你比如说这些年关于道德的争论,我跟一些人争论过,我发现他们的思维方式固定不变的,比如说不为自己就道德,为自己就不道德。我说这很简洁,但是根据何在,他说人凭什么不为自己,不为自己那个他人是谁,你说中国人民,你说中国人民不为自己,我们为谁?我们搞现代化为美国吗?马克思说过只有人才懂得为自己,动物不懂得为自己。我们无产阶级搞革命,无产阶级为什么要搞革命,不是为了让资产阶级过的更好,而是为了解放全人类,包括无产阶级自己,为自己就不好就不道德,这与马克思主义是相违背的。更具体的来说,你说人类道德什么时候最好,这就显示出思路的特点,原始社会的人类道德最好,那时还不懂得自我的概念,法国自私自利,也不懂得贪污受贿,也没有黄毒赌的东西,那时候大伙儿一块打猎,平均分着一块吃,打中猎物的人给它吃头,其他的人轮到吃,你看那时的人多么纯洁和高尚。
人不为自己,为他人的事。中国人民不为中国事,马克思主义说过无产阶级搞革命不是为了资产阶级而是为了解放全人类。你说人类到底是在搞什么?人连自己的概念都没有搞清楚,也没有贪污受贿不制造假冒伪劣商品,也没有黄毒赌,人类的思想就净化了。高尚的道德永远不能实现,原始社会多好,人类为什么不愿意停留。谁都不愿意长大,因为长大了以后还要衰老。道德是人在生活和社会中一个具体的行为准则,什么时候的道德是现实的,理想和道德是什么样的。能够做到的是文化,文化的先进是与主体共同发展。根据条件和需要、能力,不是抽象的。
就象大家都在夸三岁的孩子最天真最纯洁,不说谎也不骗人,也不害人,但是谁都不愿意不长大,而且长大了之后还老觉得自己有资格教导孩子这样那样,并不是学习孩子。那道理是什么呢?这就涉及到怎么看道德,我觉得在这里把道德标准等看成是不抽象不变的东西,什么时候的道德是合理的,是切实的,文化的先进性也是这样的,要跟主体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需要、能力相联系,所以不是抽象不变的。有人跟我聊天说,中国古代最先进东西在古代都有,比如说杞人忧天,杞人害怕天会塌会下来,别人都说他是胡思乱想,但是现在看来是有可能的,科学研究说小行星撞击地球,天塌下来的事情。如果这样想问题的话,这种思路本身就有毛病了,杞人忧天的时候,他那个天的概念和天塌下来的概念,和我们现在经过科学研究天塌下来的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古人的天才猜想是不能代替今后这么多年科学技术和社会实践,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工作的。
理解文化先进性的时候,我觉得我们一定要有一个主体的尺度,先进和落后在它有一个统一方向的时候,互相可以比较,比如说我们一块跑百米,谁第一谁第二可以清楚,但是现在不是跑百米,都在各自上班,可以说谁第一谁第二吗,因为方向不同,交通方式也不同,这种比较只能说那个给自己找到最经济、最快捷、最安全交通方式的那种是先进的。
联系主体来思考问题,这是我们理解文化特别是文化先进性很重要的问题。我们要坚定不移的承认,我们自己的文化确实是有先进和落后之分的,我们就是要探索和发展我们自己先进的文化,要超越哪个已经落后的过时的不适应的文化,在三十年代鲁迅曾经喊出过这样的口号,好象很极端,他是说语言文字了,要保存文字就是要保存民族,我们只能保存民族,如果保存文字会毁灭民族,我们宁可不保存文字。但是如果保存民族,就是让民族能够生存和发展起来,民族会造就自己新的文字,造就和自己生存和发展相一致的文字。不能颠倒主体和价值体系的关系。我前面讲理解文化时,要理解主体人的生存发展权利。很多分歧争论的落脚点,包括文化体制的改革,我们最终要做到什么,最终就是要做到让我们的人民成为文化的主体,用十六大文件的话说,叫落实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普遍的充分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让我们的文化成为我们人民的生存发展富有活力的积极因素。最终到底文化是为了人,所以我们现在科学的发展观,提出多方面统筹,其实它就是以人为本的一种综合化,这本身它就是一种文化的选择,体现一种文化的方向。
我们就是要探索和发展我们自己先进的文化,超越已经落后的过时的,不适应的文化。我们只能保存民族,因为民族可以早就文化。不能割裂这种关系,所以我前面讲的理解文化,包括我们文化的体制改革,最终要作的,让我们的人民,十六大的文件就是要落实到实处和实践中,让我们的文化发扬光大。科学的发展形成新的发展观,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理解文化的先进性,这样我们就会把握方向。
理解文化的理解性,先进与落后的问题,我们就可以得出一种思想方法,就是具体的主体性的历史分析方式,一种动态的分析方式,防止一种抽象的简单化、单一化的、静止的思维方式。比如说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有这么一个提法,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哪里呢?不在我们现实的文化之外,不在天上和外面的某个地方,而就在我们现实的文化生长之中,在我们现实文化本身之中的生长发展的趋势要求之中,条件之中,不能老是离开这个东西,离开这个主体的现实去谈论什么叫先进和落后,更不能离开这个去谈前进的方向,要达到一个什么样子,必须要脚踏实地。就象我前面说的,在过去的文化和道德方面,也有超越阶段的那种急性病,我们学界老是在争论底线和高线的问题,我们老是觉得底线比高线先进,比如说调子有八度,我们老是觉得八度是最先进的,其实脱离了主体现实的条件和能力,越高可能越不先进,因为它并不能为主体提供更大的资源、道义空间、智力空间,反过来会束缚你。
所以发展先进的问题,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时,要避免超越阶段脱离现实,脱离群众的抽象空洞绝对化的口号,避免这样的倾向,而要从我们的现实条件出发,寻找生长点,在发展前进生长点的前方,就是我们的发展目标,超越阶段和落后于群众,落后于实际,这都是阻碍发展的,二者起的作用是一样的。
文化要与时俱进,这并不是时髦和时尚。文化要跟随社会和科技的进步而发展。
今天的讲座是大家处于于自己的关心,想了解文化的本质。运用多媒体、电视、网络、报纸和广播一起上阵,反映文化的要求。文化是如何产生的,关注社会,了解人们的需要
一个是由政府组织的面向公众的讲座,是大家自愿来的,面向知音的讲座,同好者来谈。我过去也做过很多讲座,无非是两种,领导安排任务组织报告,我来讲他们来讲,另外就是学术圈子里的,完全是吃这碗饭的人坐下来讨论问题。我们这个讲座大家来参加的人都是出于自己的关心,不会因为你听了就表扬你涨你工资,完全是出于关心和爱好而来的。我这些年是第一次参加直接面向公众的学术讲座。这是一个特点。第二个特点,市委宣传部动员了多媒体来报道和宣传讲座,这实际上就是把我们这些坐冷板凳关在书斋的学者,通过这种形式推向群众,让大家了解你搞什么的,帮助专业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大众之间实现一种沟通。多媒体形式是以前没有的,我在别处讲座很少见到动员多媒体,电视、网络、报纸,还有广播一起上阵。这本身就是一个新现象,怎样产生的,其实一点也不神秘,就是关注社会有什么需要,了解大家想需要的,想到我们有什么办法来满足这种需要。说老实话,我认为这是创新,我愿意把广州讲坛看做是广州新兴的文化现象,可能预示着我们文化建设要在新的形式下有一些新的东西,大张旗鼓的先吹牛,雷声大雨点小不一定是做事情。
    据我了解,在我们国内搞这样的活动,确实是领先的,是一种潮流,这个做法本身就有新意,是一个新的状态。这是我谈的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什么是我们国家先进的文化,十六大文件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我也专门写过文章来进行阐述。我们要尊重、要依据文化的规律来发展文化,比如说我讲的下一个问题,算第三个问题,依据文化的规律来发展文化。因为我们现在要发展文化,要发展先进文化,这是三个代表里的内容之一,也是我们社会发展目前这个阶段,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环节。
    我们国家为什么要搞文化体制改革,动力来源于两化。一个叫现代化,一个叫全球化。现代化是我们改革开放一开始就确定的目标,我们按照这个目标搞改革开放,实践了这么多年,从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推动我们中国社会进一步的发展,现在就到了这个时候了,要求进行文化体制的改革。不搞文化体制的改革,不通过改革来推动先进文化的建设,我们连经济体制改革都难以继续下去。文化对经济而言,叫做软环境,现在在经济改革过程中,我们碰到很多问题是文化方面的问题,至少企业文化大家都知道,另外我们的制度环境,文化环境,人的素质,等等这些东西,成为解决我们经济问题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经济体制改革发展要求,改善文化的软环境,我们文化就要进行改革。这是现代化的趋势提出的必然要求,这个内容很多,我今天不多说了。
    在全球化综合国力竞争上,文化越来越成为核心竞争力。现在很多发达国家,他的文化理念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超过了大多数的因素。美国在2000年以前它的电视,已经达到了美国国有企业第二大出口。到2000年以后超过了第一大飞机制造。韩国是在亚洲金融危机后经济不振,通过文化出口。前段时间韩国发掘文化产业,特别是电影和网络。对他们这些国家曾经达到10%左右。文化不仅是软环境重大的意义。现在文化本身也是一个重大的经济。
    我跟韩国文化参赞聊天时,文化产业中的电影和游戏产业,把国民经济的增长拉动非常大。就是说文化不仅对经济作为软环境有重大的意义,而且现在文化本身也是重大的经济因素,成为下金蛋的鸡,从经济的角度已经是这样子了。很多国家把未来的经济发展,从提出知识经济、信息知识之后,另外的一种说法就是文化经济了。文化产业就是一种思想内容,叫创意产业。
    这是需要我们研究的问题,中央领导提出文化这个问题,我们以前也有这样的研究。
    我们以前也有这样的研究,里面就谈到文化产业和文化经济。文化的意义,我们要和自己的经济发展相适应。战国时齐国要打仗,因为山路不好走,不打蜀国,把金牛给蜀国,蜀国就修了路,结果齐国大兵到了。伊拉克战争实际上是文化的战争,先瓦解你的军心,后来人们发觉伊拉克的军队都没有了,实际上是打文化战心理战。我们有了电脑,上网看。我们有了新闻通道,我们进口的电影和书刊动画片等这些渠道是提倡我们的文化交流,就等于道路修通了,道路通了,别人都跑了进来,我们自己的文化如何体现。
我们老的东西自己不知道,我们老说花木兰,这是我们古代的文化精髓。我们除了小人书以外就没有了,好莱坞就拍摄成电影,问题不是他们赚了大钱。问题是他们的花木兰已经不是我们的花木兰,价值观不是我们中国的。但他还说是中国的。我们的文化在世界的文化中占很大的比例。我们的文化可能会这样自己不研究改革不研究创新,不拿出新的东西来,我们的文化就不会进步。让别人进来,攻打我们。
我们的地位我们的文化风格,如果我们自己不努力的话,别人拿去欧化美化西化了,我们自己五千年的东西自己反而不知道做什么了。
    我们自己有五千年的文化,这件事我们要思考什么,我们有那么多的文化历史资源,我们现在有大量新的文化,改革开放又创造了新的文化,这些文化资源,如何开发,是否会开发,想不想开发,如何开发这些问题,就是观念的问题。
    我们的研究报告中提到,美国虽然是一个文化资源小的国家,但是他的体制可以将全世界的文化资源辩称他自己的资源,这就是一种体制。这样他就可以发展,他的200年可以换你5000年,他就赚了大钱。我们自己守着一个金山,我们不知道我们该做什么,我们能做什么,需要做什么。
    这是关键的问题,这是我们需要变革的。这个意义是很好的。不仅仅是经济上要强盛,要赚钱经济要发展,文化要发展。过去说发展文化是赔钱的,文化单位要向政府赚钱,不能赚钱也不该赚钱。实际上文化是能赚钱可以赚大钱的。我们在未来全球化的进程中,不能通过文化的丧失放弃我们自己的文化,放弃我们作为中国人的中华民族的文化。
    这是关键的问题,这是我们需要变革的。这个意义是很好的。不仅仅是经济上要强盛,要赚钱经济要发展,文化要发展。过去说发展文化是赔钱的,文化单位要向政府赚钱,不能赚钱也不该赚钱。实际上文化是能赚钱可以赚大钱的。我们在未来全球化的进程中,不能通过文化的丧失放弃我们自己的文化,放弃我们作为中国人的中华民族的文化。
    这是关键的问题,这是我们需要变革的。这个意义是很好的。不仅仅是经济上要强盛,要赚钱经济要发展,文化要发展。过去说发展文化是赔钱的,文化单位要向政府赚钱,不能赚钱也不该赚钱。实际上文化是能赚钱可以赚大钱的。我们在未来全球化的进程中,不能通过文化的丧失放弃我们自己的文化,放弃我们作为中国人的中华民族的文化。
    这是关键的问题,这是我们需要变革的。这个意义是很好的。不仅仅是经济上要强盛,要赚钱经济要发展,文化要发展。过去说发展文化是赔钱的,文化单位要向政府赚钱,不能赚钱也不该赚钱。实际上文化是能赚钱可以赚大钱的。我们在未来全球化的进程中,不能通过文化的丧失放弃我们自己的文化,放弃我们作为中国人的中华民族的文化。
    二十一世纪到了未来的全球化,我们中国人有什么文化贡献给人类,我们现在讲美国、讲英国、讲好莱坞,现在的当代中国人没有文化。我们的文化本来是一流的,大国我们的文化现在是二流、三流的,变成这样的一个民族。我们是不能容忍和接受的。怎么办?我们的文化要进行体制改革。美国是靠什么造就了文化?概括为三大机制:其实就是开放、市场和创新,其实就是这三大。
    首先是开放。开放是在文化领域开放,市场就是要把文化开放,让文化进入市场,让市场经济的规则成为发展文化的重要方式。是利用市场机制来发展的。美国的文化一开始就没有文化,美国政府没有文化部。文化都是归商业部的,都是按市场规律进行的。市场经济规则和法制,使文化走向市场,创新的机制。这是重要的概念。
李德顺:我们对文化的需要很大,我们中华文化的一大特点是开放,包容。这是中华文化。我们讲传统的文化,有一个小的笑话,在改革开放初期,一群新潮青年,戴着墨镜没有文化,穿着喇叭裤,有一些人中国之传统的文化应该是怎样的。这个问题问出毛病来了?
    汉族人没有自己的服装,长衫是日本人的服装,中山装是中山先生的服装。后来又穿喇叭裤,又把喇叭裤说成国粹,喇叭裤是否兴与这个无关,过后就不兴了,消失了。我就捉摸,没有一定的服装样式。中华文化的特点是无形的。我们汉族我们中国人,特别是汉族人,人种是多个少数民族多次融合而形成的。
因此也形成了一种文化氛围,善于吸收,不怕改变自己。因此保留了泱泱大国采纳百川。并不居于形式,始终不变。我们的汉族的优点主要就是在于包容,见好就收差不多就可以了,中国人的信仰与西方人不同,世界上只有中国人可以讲三大宗教放在一起。
李德顺:将佛教等宗教放在一起不认为这不好,却认为这是创造。在具体的生活中,家里想发财,就拜访道教,想升官了就拜圣人。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是以人为本。
    以我们自己,我们中国人没有一个信奉的神圣,我们中国人信奉的是天,是一个愿望,这是它的优点,缺点是只是说不干。
    中国人其实信的是天,大家讲天命天道,这其实是中国人理想的一种投射,优点是以人为本,缺点是没有把这种思想理论化、制度化、法制化,落实和巩固下来。老是这么干着,但是不肯这么说的,所以有时候就容易发生歧义和混乱,我们缺乏打破沙锅问到底,我们有很多技术,但是没有发展出科学,我们头脑思维很活跃,但是对逻辑不太在乎,不太通,老讲运用之妙在于心,这是人治的思维,不是法治的思维。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吸纳百川,确实是很多的优点。作为资源自觉发扬我们的优点,重现我们文化的优势。文化本身有自己的特殊规律,今天因时间的关系不详细谈。
    我今天讲的是文化的先进性。因为我们文化体制改革就是经营文化。要把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要发扬文化产业,本质就是要发扬文化,使文化进入市场。进入市场的本质就是消费者。就是群众、大众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就提供什么样的文化。因此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就是大众文化的消费。
    推向这个时候就要注意文化商业化。不要文化沙漠化,毁掉我们的文化产业。这个问题成为我们改革的困惑,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他们从理论上系统深刻的批判了文化工业。
    象阿尔杜塞曾经在理论上很系统的批判了资本主义的文化产业,所以很多学者对这一点就更有顾虑了。咱们国内一直到前几年还在争论文化能不能进入市场,该不该进入市场,文化的价值能不能靠市场来实现,学理上正在争论这个问题,特别是雅文化和俗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关系如何处理。我们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就是把雅文化、俗文化、大众文化、精英文化不要用性质的对立、品位的差异,不要把这个等同起来,不要用那个思路来理解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关系,我们主张用文化的生产和消费来理解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关系,什么叫精英文化,什么叫高雅文化呢,它其实应该是指原创性和生产性的文化,你要做很多前期的准备,要有足够的修养,比如说我唱一个歌,我用不着上什么学校受什么培训,但是我要写一首歌,必须要经过专门的研究和培训,掌握那些规则知识等,所以精英文化主要是在思想理论观念精神境界方面探索创新,一个是在文化形式方面,它自己去创造创立一种东西。所以所谓精英文化,应该是理解为生产型的文化。
    大众文化相应来讲是对消费者的。文化产品文化成果出来以后,有不同的消费对象和层次。比如说我们社科院搞的研究成果,有的消费对象是国家和政府。有一些面对的是社会,面对的是大众。这样的产品就是文化。
    大众文化相应来讲是对消费者的。文化产品文化成果出来以后,有不同的消费对象和层次。比如说我们社科院搞的研究成果,有的消费对象是国家和政府。有一些面对的是社会,面对的是大众。这样的产品就是文化。
    生产出来的东西要有进行消费,如果你的文化产品没有人享受没有人获得,这个产品就浪费了。谁来消费,应该是大众来消费。国家政府买单的,应该以大众为主导,与相应的体制适应,企业化的体制。如果把精英文化看作是生产,大众文化是消费,我们不要搞你死我活的对立,要搞生产和消费,相互提高,应该是这样的氛围。
    我也不赞成我们的文化靠积极的庸俗,没有文化不能提高境界。应该有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就是要靠生产,让精英文化的生产,对大众文化起到不断的创新、更新领导作用。大众的文化反过来促进了精英文化,促进了产业文化。
    我们现在搞市场经济以后文化衰落。但精英文化的衰落不是因为大众文化的需求。不能因为大众文化很热,精英文化不火就是发展的问题。这种思路是不对的。大众文化的兴起给精英文化的生产提供了更多的需求和机会。我们就是要有一种办法,不要搞对立,要相互协作。文化生产是文化生产力的提高。文化生产化主要是指哲学社会的研究,文学艺术的创作。
    没有创新就没有文化,就没有质量。真正的文化生产就是原创。大众传播和群众文化生活这是文化消费,文化消费领域的特点是社会需求,社会群众的喜爱这是文化消费。两大环节生产和消费。他们各有各的特点,我们要尊重文化规律和文化生产和需求。
研究有研究的规律,宣传有宣传的方法。
    关注理解生产和消费,要适应这种规律来改变体制。我们过去的体制是根深蒂固的也是计划经济体制。计划体制是事先制定目标,而且规定了过程,结果都在计划中出现了。所以中间就没有了文化,没有了创新。这种体制不利益于改造。如果大众面向实际,根据群众的需要,进行创造进行文化生产,进行文化创新的力度。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有各自的规律和规则,现在我们是科研机构和政府机构一样,分不出来。消费有消费的规律,大众文化需求的增长标志特征趋势是什么。当前大众文化消费它的表现和需求在哪里,我们如何把握。这些都是未来要面对的问题,解决这两个各自的问题,解决了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要互动。我们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之后,我们就可能解决文化的生产。文化体制改革今天谈的是一个入门,主要是与大家交换一下。同时探讨改革的深度,文化体制改革的难度不会比经济体制改革更小,甚至可能会更大。
    为什么呢?因为经济体制的改革改不改,改的好不好,有许多硬的指标可以衡量和测量,比如说GDP,恩格尔系数等等,象以前说不改就有很多实实在在的指标,而文化体制改革不改革就比较难把握了,当然改下去之后,就会碰到更多更尖锐的问题,有些在经济领域碰不到的问题,但是在文化体制改革时会碰到,所以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度和难度,都并不比经济领域的改革更小,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和创造。
    对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度要更深刻,更强烈。所以这次我来这里是怀着很迫切的心,想听听广州同志们的想法。我这几天,感觉也有很多新的东西,真正创新的东西,都是扎扎实实实事求是,根据事情本身的需要条件可能老老实实做出来的,所以我想在这里多向大家学习。我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根据李老师的要求,留下半个小时希望各个方面的人士提问题,他来解答,他说广州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在改革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大家随便提出,他来回答,他认为这是学习。下面这个时间请大家抓紧机会多提问题。不论是在那个领域都可以提问题,特别是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等综合问题进行提问。
    刚才李教授关于文化的先进性问题,使我很受启发,文化作为一个样式来说,很难说先进或者落后。李教授从适合不适合,从主体的关系谈到了文化。我想跟李教授探讨一下,除了在这个方面来看,能不能从另外一个侧面来看,文化的样式,比如说文化的地域问题,印第安文化,古希腊文化,或者澳洲文化等等,象中国的地域文化一样,齐鲁文化、巴蜀文化、岭南文化等等,很难说他们在本质上有什么先进或者落后性,就象一个大花园一样,每一朵花朵都有自己的特色,玫瑰花、茉莉花都有自己的特色,不能说玫瑰花比茉莉花落后。但是除了跟主体的关系适合不适合,主体的要求之外,是否有时代性的问题?适合主体的文化样式,在一个欠发达地区主体要求的文化是适合他的需求的样式,我觉得与此同时,那些适合发达地区的文化样式,对于落后地区来讲,也是先进文化,尽管它在当前当下并不适合落后地区那些主体的要求,但是仍然是先进文化,比如说落后地区现在需要的是工业化,或者是工业化前期的文化程度,但是发达地区要求的是高科技的文化需求,那么高科技对于落后地区来讲,也应该是先进文化,这一点我想请教李教授。
    这个问题提的非常深非常重要,在我的理解来说,我觉得还是应该以把握主体的尺度,任何文化都不是孤立生存的,需要一定的环境,不同时代有不同文化特征的要求,别人已经出现的文化模式,可能会成为他未来先进文化的一种模式,但是它的先进文化具体是什么样子,不可能是照搬别人来的,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另外这个问题国际上学术界争论很大的问题,比如说一个时代最新的东西,是不是就一定是先进的,这个本身是有争论的,象斯特劳斯人类法的观点,他认为人类二千年来并没有进步,他拍过一部电影,就是到非洲原始部落拍,看那儿人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他得出说现在的人还是那样,但是只是更复杂更无耻了,更不人道了。他认为并不是进步。
    结合到现实来说,如果要定出那样一种跟时代统一的标准,我们确实会遇到,比如说现在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化特色,就有这个问题。我们有一个少数民族的部落,那里的文化要保护,但是他自己不愿意,他说你为什么不让我看电视,为什么非得让我穿统裙不穿西装,为什么不让我走出大山,就发生了矛盾,那么保护传统文化到底是谁的权利和责任,这个民族选择新的生活样式,比如说追赶世界潮流,这到底好与不好,只能他们自己来决定。国家、社会或者别人想让他们保存原来的样子,如果你要保护,你要买单,你要承担这个成本,象这样的事到底是谁的权利和责任的问题,就是说别人既不能要求和强制一个地区,说你这个地区的文化落后了,要向谁看齐,也不能强制他放弃自己的发展要求,而保存原有的面貌。解决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强调主体的权利和责任,就是因为在这件事情上,到底这是谁的权利、谁的责任,谁行使这个权利谁要承担这个责任,这里面就可能包含着多重主体之间的关系。我的意思就是说,从主体的尺度来说,可以得出一种时代性,你说的时代性标准的结论,但是这个结论,也只能具体的主体依自己的情况得出,而不能由别人给他提出。
台北市文化局长说:
  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挤开?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他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他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他怎么从卖菜的小贩手里接过找来的零钱?
  如果他在会议、教室、电视屏幕的公领域里大谈民主人权和劳工权益,在自己家的私领域里,他尊重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吗?他对家里的保姆和工人以礼相待吗?
  独处时,他,如何与自己相处?所有的教养、原则、规范,在没人看见的地方,他怎么样?
  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
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积累的总和。
文化不过是代代累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渗透在生活的实践中。
胡兰成描写他所熟悉的乡下人。俭朴的农家妇女也许坐在门槛上织毛线、捡豆子,穿着家居的粗布裤,但是一见邻居来访,即使是极为熟悉的街坊邻居,她也必先进屋里去,将裙子换上,再出来和客人说话。穿裙或穿裤代表什么符号因时代而变,但是认为“礼”是重要的──也就是一种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尊重,却代代相传。农妇身上显现的其实是一种文化的底蕴。什么叫底蕴呢,不过就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因为祖辈父辈层层传递,因为家家户户耳濡目染,一个不识字的人也自然而然陶冶其中,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于焉形成,就是文化。
对于心中某种“价值”和“秩序”的坚持,在乱世中尤其黑白分明起来。今天我们看见的巴黎雍容美丽一如以往,是因为,占领巴黎的德国指挥官在接到希特勒“撤退前彻底毁掉巴黎”的命令时,决定抗命不从,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保住一个古城。梁漱溟在日本战机的炮弹在身边轰然炸开时,静坐院落中,继续读书,思索东西文化和教育的问题。两者后果或许不同,抵抗的姿态一致,对“价值”和“秩序”有所坚持。抵抗的力量所源,就是文化。
所以文化,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在特定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条件中形成。农民不吃牛肉,因为对他而言,牛不是家畜禽兽而是一个事业合伙人。渔民在餐桌上不准孩子翻鱼,因为人在吃鱼神在看,他不能冒任何即使只是想像的危险。
  这个意义上的文化,我们很难说文化有高或低,厚或薄,好或坏,它是什么就是什么。
文化决定社会发展
  同样是祭鬼酬神,为什么有的留在“迷信”的层次,有的却从酬神的野台戏中提炼出伟大的戏剧,从土砌的庙宇教堂中发展出精致的建筑美学,从祭祀的仪式里观悟出舞蹈和音乐的艺术,而祈祷经文的念诵转化出隽永的文学、深刻的哲学?
是因为文化可能蓬勃发展也可能呆滞停顿,人的自觉的水平和努力的程度,对于文化的发展确实会造成不同,所以我们才会去强调文化多么重要,但是,文化“呆滞停顿”有什么不好呢?为什么一定要“蓬勃发展”的文化呢?文化究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不同?也就是说,文化究竟是真的重要,或者它其实只是政治人物的美容术语,文化人的一厢情愿?如果我们可以相当清楚地说出科学、经济、医学、科技为什么重要,我们是否也能用同样干净利落、逻辑清朗的语言说出,文化为什么重要?
20世纪初,韦伯曾经用基督教文化里的价值观来解释为什么许多基督教国家发展出资本主义的经济繁荣。以韦伯的理论为基础,哈瑞森、福山、亨廷顿、普特南、英格哈特等等研究现代化的学者都不断提出论证,认为文化在形塑一个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行为上,是一个关键元素。
英格哈特所主持的“世界价值观调查”,说明了文化对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影响:文化价值观上愈重视个人自主和多元开放的地区,经济力愈强大;愈强调集体意识、国家或宗族权力的地区,愈是穷困。文化价值观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也就是说,是的,文化很重要,因为它决定了一个社会如何面对现代化的挑战──与自由市场能否接轨、全球化的竞争能否适应、政府管治的清廉与否、公民意识的建立有无等等。有些文化很轻易就过关,有些却长期陷在传统历史的制约泥沼中,无能自拔。
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而公民社会,因为不倚赖皇权或神权来坚固它的底座,因此文化便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粘合剂。
是文化的力量,将无意义的碎片组成有意义的拼图。
如果文化是公民社会的基础,那么文化政策在政府的运作中又占了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呢?
  你问一个总统候选人他的经济政策是什么,他一定倒背如流。如果追问他的外交政策、国防政策、交通政策、治安政策甚至卫生政策、医疗政策、儿童福利政策,他也可能从容应答,因为他的幕僚让他事前做过功课。可是如果请他谈他的文化政策呢?
  他多半会支支吾吾答非所问,很可能不知所云。
在绝大多数的城市里,经济紧缩时,第一个被刀砍的预算就是文化———因为,在一般人的认知里,文化不过是余兴消遣,不过是有钱有闲之余的奢侈品。候选人不把它放在眼里,媒体不去追究,选民也轻松以对。
你要怎么说,才能说服人们,文化不是可有可无的余兴和奢侈品。要怎么说,才能说服人们,嘿,文化是民生必须,是国家大计。要怎么说,才能说服你的同僚:我们的生活内容,尤其是我们的生活品质,其实完全被文化政策所左右?
文化是基础国民教育,它奠定国民的品位教养。文化是生活,它决定我们眼睛所见、耳朵所听、手所触摸、心所思虑的整体环境的美丑。文化是经济,它的产业所值──媒体、设计、建筑、音乐、电影、电子、广告、文学、体育、观光旅游……早就是先进国家的经济项目大宗。文化是外交,当政治协商触礁、军事行动不可的时候,文化是消弭敌意惟一的方法。尤其对于弱势国家,文化可以是以柔克刚的军队、温柔渗透的武器。文化更是一个国家的心灵和大脑,它的思想有多么深厚、它的想像力有多么活泼、创意有多么灿烂奔放、它自我挑战、自我超越的企图心有多么旺盛,彻底决定一个国家的真实国力和它的未来。
如果你以为文化不过是唱歌跳舞、建几个音乐厅硬件,如果你以为文化只发生在音乐厅和博物馆里,如果你以为文化只是艺术家文学家少数精英的事情,对不起,你错得可真离谱。文化,在大街小巷里,在市场广场上,在孩子们的教室里,在报社的编辑台上,在警察的秘密档案夹里,在城市的任何公共空间里,在我们整个呼吸、工作、睡觉、游玩、思考的生活环境中,我们的生活内容和生活品质被文化政策所决定。对于这么重要的一件国家大计,政治人物却视若无睹,毋宁是件怪异的事。
当整个社会都将文化轻忽地理解为茶余饭后的唱歌跳舞,矮化为少数精英的个别需求时,政治人物也就理所当然地蔑视文化。文化,当人民自己松懈的时候,它就变成强人的合唱指挥棒,政客的仕途垫脚石。

婉若秋水 发表于 2009-4-20 22:20

“现代医院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文化的竞争,医院文化是构成核心竞争力的灵魂因素,“文化致胜”被认为是现代企业竞争的法宝,“什么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文化危机”。”
这些构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临床实践工作中却是一度被忽略的,甚至有的医院领导也并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及意义。
以上文章体现出斑竹精挑细选的辛勤奉献,篇篇都是佳作,一定仔细研读领会。
感染工作中的文化,其巨大的潜力,我们认识了多少?我们挖掘了多少?利用了多少呢?

[ 本帖最后由 婉若秋水 于 2009-4-20 22:26 编辑 ]

长发飘飘 发表于 2009-5-10 12:02

是一种深刻的民族底蕴hug:

长发飘飘 发表于 2009-5-10 12:04

无穷的金钱财富,无穷的知识理论,无穷的清韵花艺:loveliness:

长发飘飘 发表于 2009-5-10 12:04

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就对其可以作一般原理的研究的意义上说,在不同社会中的文化条件是一个适于对人类思想和活动法则进行研究的主题。”(引自马文·哈里斯《文化 人 自然—普通人类学导引》,顾建光、高云霞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6页。)将文化定义为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整体,它包括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提供道德的和理智的规范。它是学习而得的行为方式,并非源于生物学,而且为社会成员所共有。文化作为信息、知识和工具的载体,它是社会生活环境的映照。文化作为制序(institution)、器物与精神产品,它给予我们以历史感、自豪感,据此我们理解人的生命存在、意义和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文化作为人类认知世界和认知自身的符号系统,它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切成果。:(

kaixinguo 发表于 2009-5-10 12:27

“现代医院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文化的竞争,医院文化是构成核心竞争力的灵魂因素,“文化致胜”被认为是现代企业竞争的法宝,“什么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文化危机”。”
说得太好了,当今的社会,文化危机最可怕!:o

沧浪之水 发表于 2009-6-19 06:32

管理就是一个从制度到文化的演变过程。
开始的时候,不借助制度什么都难以推行。
后来,光靠制度,又变得过于机械、缺乏活力,必须培育文化。
文化是制度的积淀和升华。

鬼才 发表于 2011-1-29 22:49

如何开展好院感文化工作,什么是院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做好医院感染管理绝不仅是保证一所医院不发生医院感染事件,而是如何加大医院感染的执行力,预防和控制好医院感染事件的不发生。如何做好这一工作,有好的环境和资源条件时该如何做?没有时又该如何做?是自觉地去履行自己的职责,还是被动地去完成一件任务,这不仅是体现在一所医院的文化建设方面,而且更体现我们院感人的自身素质,这一问题值得大家讨论!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文化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