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4-09 21:27
04-09 21:26
系统消息:qzygbln已经连续答对100道难题,逆天学霸谁与争锋?!#每日答题#
04-06 23:38
03-21 08:09
03-06 08:48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7829|回复: 19

[讨论] 透析用水细菌培养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24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我院血液透析中心的护长去参加培训后,回来告知我们,我们院感原来用传统的细菌培养方法(即琼脂平板,37°C, 培养48小时)是不正确的。正确的培养方法是:TGEA(胰化蛋白胨葡萄糖培养基)或Reasoner's  2A 培养基,17-23°C, 培养7天。我们查了些资料,包括操作规程等等,都没有找到出处。请教各位老师,你们医院是怎么培养的呢?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4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也是培养48小时,没听说要7天的,难道我们也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常驻代表
  • 打卡总奖励:289
  • 最近打卡:2025-01-02 10:07:32
发表于 2014-6-24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听说,我们一直是培养48小时的。知识更新有点快哦!   等待专家解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5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手榴弹 于 2014-6-26 16:30 编辑

我们也是培养48小时呀,求规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5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可以参考这篇文献 透析用水的细菌培养方法比较_田茹.caj (542.82 KB, 下载次数: 123)
另外,“胰化蛋白胨葡萄糖培养基”培养基造价较高,但临床常规使用较少,所以普通医院使用较少。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闲书 + 2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5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在透析液和反渗水中存在着贫养菌,这类细菌用普通的含营养的血培养基不但培养不出来细菌还会因为培养基里的营养物质(牛肉汤、巧克力)而死亡。所以需要使用TGEA或R2A 培养基。培养结果不能出现“零”或“未生长”。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手榴弹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5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医院也是用营养琼脂平板,37度,48小时培养。查找了规范也没有明确的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6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文献已经下载学习!
如文献所讲,确实是欧洲最佳实践指南(EBPG)的建议方法----TGEA(胰化蛋白胨葡萄糖培养基),涂布法或膜过滤法,20°C, 培养7天,敏感性最高。但是我们实验室提出,这种方法实践操作比较困难,首先20°C,这个温度不好控制(温箱没有这个温度的),其次培养时间过长,7天后出报告对临床指导意义不大。想了解文献中的C方法,即Reasoner's  2A 培养基,37°C, 培养48小时,可行吗?文献中说这个方法的敏感度也挺高的,请教各位老师,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6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手榴弹 于 2014-6-26 16:30 编辑

YY0572-2005《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中
5 微生物试验   应在按比例配制透析液装置的入口处或在混合罐的入口处,收集处理水的试样.
5.1.1  试样应在收集后30 min内进行化验,或立即放在1℃~5℃下储存,并按常规程序在收集后24 h内化验。应采用常规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倾注平板法)获得细菌总数计数(标准培养皿计数).培养基应为胰蛋白酶大豆琼脂或等价物.计算菌落数目应在35℃~37℃下培养48 h后进行.48 h后若呈阴性,可于72 h后再检查.这是标准的操作方法.
       也可用另一种方法测定水生微生物,即采用膜过滤技术滤除500mL~1000mL水,并在像R2A这样的低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可在28℃~32℃下培养5d或更长时间.
5.1.2        应用鲎试剂法检查内毒素,测定是否有致热原.

YY0572-2005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doc (81 KB, 下载次数: 63)
https://bbs.sific.com.cn/thread-91571-1-1.html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4 收起 理由
闲书 + 3 + 4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6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阿一 发表于 2014-6-26 15:54
谢谢老师,文献已经下载学习!
如文献所讲,确实是欧洲最佳实践指南(EBPG)的建议方法----TGEA(胰化蛋白胨 ...

“Reasoner's  2A 培养基,37°C, 培养48小时”这种培养基我没有用过。您可以进行试验,寻找循证依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7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手榴弹老师,现在明白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马上实施,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9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透析用水的采样和培养大有学问,谢谢各位老师提供信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无名新人
  • 打卡总奖励:7
  • 最近打卡:2024-09-25 15:17:27
发表于 2016-10-21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5楼老师发的资料下载了看不了,要按装‘’中国知网”的一个阅读器才能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即来则安
  • 打卡总奖励:149
  • 最近打卡:2025-04-09 11:45:14
发表于 2017-8-9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2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5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按2015版的标准该如何检验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小镇青年
  • 打卡总奖励:447
  • 最近打卡:2025-04-01 16:12:33
发表于 2019-6-13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分享,下载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1476
  • 最近打卡:2025-04-11 08:28:53
发表于 2019-6-13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已经换成R2A 培养基,每次检查都会问这个。现在提倡用滤膜法,我们还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29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米克 发表于 2014-6-25 11:28
因为在透析液和反渗水中存在着贫养菌,这类细菌用普通的含营养的血培养基不但培养不出来细菌还会因为培养基 ...

请问这个有相关规范吗,求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