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布衣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9 15: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IP:上海宝山区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任重道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9 15:52:3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南宁
看了以上各位专家说的,我觉得自己像一个看戏的。
我只有加强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9 2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江苏苏州
规范、指南都是院感的专家在制定,但真正的落实还是需要临床医务人员。
所以,建议大家应该把《指南》拿到临床科室,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如果我们规定了,但临床又无法做到或做全,那岂不是失去了指南的真正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9 22: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西临汾
我便是初学者,大家说的好深奥,我已经消化不良了,粘贴下来慢慢嚼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9 22:42:4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聊城
希望指南更具体些,可操作性强,更利于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9 22: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IP:河南三门峡
指南的颁布,对我们的工作是一个很好的指导作用,但有些地方不够严谨,也与原来的规范有像冲突的地方。建议专家们每出台一套东东,都应该核查一下原来有无相关的法规,不至于出入太大。每一次新的东东出台,都要对原有的制度进行修改,很被动。临床会认为,你院感办在折腾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9 22: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渝中区
我觉得楚楚老师对这个指南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让我也有了更深刻的学习与理解,佩服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0 01: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IP:甘肃
认真学习以上各位专家、老师的意见,多多吸取知识,便于今后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0 10: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IP:青海西宁
回复 40# 樵夫

那这个概念究竟该如何定义呢?一类或多类还是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出现耐药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0 10: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日照
布衣老师好:
我上网的水准太低,刚刚给您会的贴咋成空的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0 1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日照
我是中医爱好者,把我们使用中医药治疗院感的情况晾一下,本想传课件的,但不会,所以回了个空贴,不好意思。

中医中药对感染的治疗效果
        目前我国医院感染病例中,获得性肺部感染在医院感染中占第一位,约占26%~42%,而重症监护室病房的肺部感染则可高达70%,使用呼吸机者发生的几率更高,气管切开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几率明显多于非气管切开的病人,且病死率较高。

        肺部感染是目前医院感染中较为棘手的问题。虽然已受到临床医生很大程度的重视,抗生素使用的档次也越来越高,但由于肺部感染多为细菌引起,对抗生素及易产生耐药,其效果不容乐观。我院心胸外科院自2003年以来,尝试使用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心胸外科手术后肺部感染,效果较明显。

        2003年以来,心胸外科一直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部感染。感染病例中有食道癌术后37人,肺癌术后14人,心脏手术后6人,其他10人。其中男性49例,女性18例,年龄11~79岁,平均年龄54岁,其中≥60岁者35例,占52.2%;感染后住院8~25d,平均住院19.4d。感染病例中术前有肺气肿者8例、高血压者16例、糖尿病者4例、脑血栓后遗症者2例。



        监护室的肺部感染是最常见的医院感染,其严重程度远远超过其他科室,常规治疗方法不外乎使用抗生素,虽然抗生素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但滥用抗生素所引起的后果医界尽知,且病原菌对抗生素耐药趋势日益严重,将面临无药可用的问题不容忽视。

        2007年3月开始,在监护室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抗菌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取得较好效果。
        肺部感染中医证属“咳嗽”、“喘证、“肺痈” 范畴。其病理机制为肺失宣肃,痰热内阻。
        中药以清热去痰、宣肺止咳为主。


        处方:
   芦根30g 桃杏仁各10g 薏苡仁30g  瓜蒌15g  黄芩10g  鱼腥草30g  地龙10g浙贝10g 蒲公英30g   桔梗15g  连翘15g   竹沥10g (冲服)  葶苈子6g  生甘草6g随症加减。

        兼有高热者加生石膏30g(先煎)
        气短乏力者加黄芪30g,
        便秘者加大黄6g(后入),
        食欲不振者加焦三仙各20g。
     水煎服,每日一剂,取汁300ml,
     分二次服用,早晚各一次,气管
     切开病人鼻饲给药。


        方解:
        芦根:清透肺热, 祛痰排脓,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对 β-溶血性链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黄芩性味苦寒,善清肺热,其有效成分主要是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菌、抗病毒及抗炎作用,抗菌范围较广。
        鱼腥草:主入肺经,以清肺热见长,为治疗痰热壅肺之主药,现代药理研究,其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促免疫进功能及平喘止咳作用。

        连翘、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均有较强的抗菌抗炎作用。
        桔梗归肺经,辛散苦泄,宣开肺气,祛痰利气。
        浙贝母清热化痰,开郁散结。
        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散结。
        杏仁止咳平喘。地龙清热平喘,活血通络。
        竹沥清热豁痰,性寒滑利,祛痰力强,为治痰热咳喘,痰稠难咯之最宜。

        薏苡仁清肺肠之热,排脓消痈。桃仁苦泄血分之壅热。
        甘草益气缓急,祛痰止咳,调和诸药。
        诸药和用,共奏清热祛痰化瘀、宣肺止咳之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0 11: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IP:辽宁沈阳
1.我也认为监测是第一位的,是否所有实验室都有监测能力,如果没有真么办,在这方面能否具体一些?因为我院虽然是三甲医院,可是检验科就说不能做耐药菌检验,如果检验做不了,控制就谈不上.所以希望微生物检验专家能加入进来,对检验方法作实际的规定很必要.
2.手卫生的问题一直因为没有符合我国国情的干手设备,影响临床依从性,所以目前的手卫生规范就是目标和口号,速干手消毒剂使用10次就要流动水清洗,接触传染病病人和物品也要用水洗手,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是否需要水洗手呢?
3.其他方面我非常同意楚楚老师的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0 11: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IP:湖北宜昌
回复 52# 冰上芭蕾

速干手消毒剂使用10次就要流动水清洗,接触传染病病人和物品也要用水洗手,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是否需要水洗手呢?

依据何在?如果手没有明显污染,如果医务人员没有觉得不舒服,速干手消毒剂尽可以放心大胆地使用N次;接触传染病病人和物品也要用水洗手,不能一概而论,要看这个传染病病原体对速干手消毒是否敏感;多重耐药菌是否水洗,同第二个问题,对抗菌药物耐药,不一定对消毒剂耐受,即便耐受,也不一定耐受的程度就大到影响消毒剂对它的杀灭效果,至少目前没有这方面的证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0 11: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IP:江苏南京
个人觉得,应该将合理应用抗生素提高到更重要的位置,仅仅预防与控制,那只能是马后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1 10: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IP:辽宁沈阳
我同意楚楚老师的观点.只是想提出问题,以利制定制度时的参考,希望能细一些.速干手消毒剂使用10次就要流动水清洗是在一次培训会上著名消毒专家讲的.不知他是否已经有了询证的证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1 16:36:12 | 显示全部楼层 IP:湖北宜昌
回复 55# 冰上芭蕾
在WHO网站上有一些有关手卫生的常见问题解答,其中一个就是有关速干手消毒剂可以连续使用多少次的问题,我的解答正是来源于那里。另外2009年SIFIC自编书“常见问题释疑”中也有这个问题的阐述,不妨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2 08: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IP:湖南永州



    我也是刚开展这项工作,边学边干吧,好在有这么多好经验学习,谢谢各位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2 10: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IP:江苏苏州
认真学习了这份指南,总觉得还有点不太清楚。
首先,不论是预防还是控制传播,都要有针对性,也就说得检出多重耐药菌,那么实验室检测能力是很关键的。因此,在这份指南中应该明确各级别医院实验室应该做到鉴定的那个层次?对于需要进行PCR确诊实验的,医疗机构应该如何操作,是否需要强制性地送上级医院进一步鉴定?目标性监测不等同于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其次,预防和控制MDRO,是需要医院的各部门共同合作,而不仅仅是感控科的事情。因而,在这份指南中需要明确临床医生应该做什么、护理人员应该做什么、微生物实验室应该做什么、药剂科应该做什么,等等。
第三,在“二、预防和控制”的表述上值得商榷,在这一部分,实际上谈的都是如何预防和控制MDRO的传播,如果说预防和控制,应该还有MDRO的产生,那就涉及到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实验室监测等等方面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 +2 金币 +6 收起 理由
gjs661 + 2 + 6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2 11: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安徽芜湖
回复 1# 布衣


    多重耐药菌指对三类及以上的抗菌药物耐药。那么B内酰胺类算为一类还是多类?因为B内酰胺类包括青霉素与头孢菌素,以及新发展的头霉素类、硫霉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2 11: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安徽芜湖
回复 19# icchina


      多重耐药菌指对三类及以上的抗菌药物耐药。那么B内酰胺类算为一类还是多类?因为B内酰胺类包括青霉素与头孢菌素,以及新发展的头霉素类、硫霉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请教一下胡教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