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1|回复: 2

【科普营养】有多少疾病是“吃出来”的?大数据指导我们怎么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3 07: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
【科普营养】有多少疾病是“吃出来”的?大数据指导我们怎么吃
以下文章来源于西希营养学 ,作者西希
西希营养学
注册医师同时也是健身营养爱好者,希望用专业知识和健身热情来传播实用有效的营养学知识
中国临床营养网(lcyycc)
作者介绍
郑西希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医师
毕业于协和医学院,公众号西希营养学的创作者。
是一个有着一枚吃货的心和一个医生的学术控的医学女博士,
在临床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很多关于健身、减肥、营养的问题,答案真真假假难以分辨,所以致力于通过微信的平台,用原创的图画和文字,向大众讲述实用、有趣而靠谱的营养学知识。
有多少疾病是吃出来的?大数据指导我们怎么吃
文章来源:西希营养学
已授权《中国临床营养网》转载
吃什么对于健康到底有怎样的影响?
有多少病在多大程度上是吃出来的?
这大概是每个人都关心的,也是全世界医学及营养学专家们一致致力研究的。
四月初一篇柳叶刀杂志上的文章就总结了过去27年间(1990-2017)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中和疾病关系的发现
这篇文章在营养学界和医疗健康圈子已经有了很大的回响和传播度,而西希这篇推送就来解读这个涉及了全世界88%人口的膳食与疾病大数据结果。看看大数据怎样指导我们日常饮食。
研究背景:全球健康数据
关于全球健康和膳食的这项研究是最早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开始的,从1990年开始就关注全世界的疾病谱和不同国家及地区的疾病异同。2007年之后受到了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的资助,成立了总部在美国西雅图的全球健康数据中心(GHDx),这个中心汇集了关于全球健康的大数据,每10年左右就会更新一次关于全球人类疾病情况以及膳食情况的报告,柳叶刀杂志一直在连续刊登相关的研究结果。而这次的大数据文章就是这一系列研究结果的最新一项。这些数据是公开的,如果你感兴趣也可以去全球健康数据中心的网站看看
全球膳食转型期
19902017年这27年,全球健康经历了很大的变化。
传染病、母婴疾病曾经是危及全球大部分人群的健康问题,现在已经逐渐被非传染性的慢性疾病(NCD)取代,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和癌症。非传染性的慢性疾病已经成了导致死亡的最主要因素。
根据2017的统计,中国致死率前五名的疾病是:中风、冠心病、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肝癌,而这些慢性疾病和生活方式以及膳食的关系巨大,在2017年导致我国人群中致死致残的主要危险因素前五位是膳食、吸烟、高血压、空气污染和超重,其中和吃相关的膳食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从2007年到2017年上升了29.6%,也就是说怎么吃在这些年变成了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
(数据来源http://www.healthdata.org/china
全球膳食正在经历一个转型期,食物不足和营养缺乏已经不是主要的营养问题,取而代之的是因为吃的不健康而导致的慢性疾病。所以知道怎么吃才健康从国家层面对于政策制定者很重要,而对于我们这些每天买菜做饭,面临一日三餐选择的个体,知道怎么吃怎么选也很重要。
下面的图中就是这篇文章中总结的全球因膳食因素导致的死亡,而越发红的地方表示因膳食因素造成的死亡率越高,我国也是重灾区之一。
膳食致病的15条危险因素
这项包含了全球195个国家的研究说了什么呢?
总结一下这项最新的关于全球健康和膳食的研究,首先研究者们经过文献综述,定义了全球范围内的15个膳食问题,包括10项摄入健康食物不足和5项摄入不健康食物过多,并且通过分析全球大数据,计算出这15个膳食问题在不同的地区对健康的影响,包括造成死亡和致残的比例。
15个膳食问题总结在下面的两个表中,第一个是摄入不足而导致健康问题的10种营养素,而第二个表是摄入过多导致健康问题的5种营养素,看看你的日常有没有出现这些问题呢?

膳食间接造成了全球1/5的死亡
2017年,全球所有国家都存在健康食物摄入不足,最严重的问题存在于摄入的坚果、牛奶还有全谷物不足,同时全球所有国家在不健康食物中也都超标,最主要的是含糖饮料、钠盐和加工肉类摄入过多。
因膳食因素所导致的25岁以上成人死亡在全球范围内已经达到了11百万,这些死亡一半以上的原因都是钠摄入过多、全谷物摄入过少和水果摄入过少导致的。如果控制膳食因素,就可以预防全球5分之一的死亡。
膳食危险因素有地域性
不论经济发展水平如何,也不论年龄及性别,所有人群的健康都受到不健康膳食的影响。但是在不同地区起主要作用的膳食因素不同。
比如在中国,高盐是最主要的膳食危险因素,而在亚洲我们周围的日本、泰国等地,高盐也同样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虽然中国、泰国和日本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甚大,但由于饮食结构的类似,都是以米饭等精粮为主食,用盐及酱油调味,所以膳食危险因素相近。同样,美国的膳食危险因素,和德国等欧洲国家相近,因为它们的膳食都是以肉类为主,烹饪时放盐较我们少。
下面的图中显示了不同国家膳食危险因素的排名,中国排名前五位的是高钠、全谷物不足、水果不足、坚果与种子不足、海洋来源Omega-3脂肪酸不足,其中前四位与日本相同,而日本因为膳食中鱼类较多,Omega-3脂肪酸摄入不足非主要的膳食问题。
而美国和德国的膳食问题排名完全一样,也反应了两个国家饮食习惯的相近。

虽然日本存在的疾病相关膳食危险因素与我国类似,但致死的比例却比我国低很多。全球膳食因素导致的心血管死亡率排行榜上,我国最高而日本最低。这可能由于以下两个原因:首先增加鱼类的Omega3脂肪酸摄入很可能对心血管疾病有保护作用,第二,由于医疗水平和普及程度不同,我国心血管病发病后死亡率更高。下图显示了因膳食导致的死亡率我国每十万人313-397例,而日本仅有小于105例
健康膳食模式比单一营养物质比例更重要
以往的膳食指南和干预方案都会注重减少不健康的食物摄入,但是没有给出应该用什么样的食物去替代这些不健康的食物
研究显示随着时间推移,人群的总热量摄入呈缓慢上升趋势(见下图,为GHDx中我国人群总热量摄入的变化),减少某些食物总热量不变或更多,说明肯定多吃了另一些食物,在前几十年的低脂营养建议下,很多人减少了脂肪的摄入,但是却用含糖饮料和高盐高糖的加工食物替代了天然的含脂肪食物,结果就造成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健康问题不减反增。
而此项研究提出了10项摄入不足的健康食物,提倡这些是应该多吃的。同时应该注重整体的膳食质量,而不是单一营养物质的比例。健康的食物往往富含多种健康的膳食因素,比如蔬菜和水果,本身既是健康食物同时又能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鱼类既能增加Omega-3脂肪酸的摄入,同时摄入鱼类多的人相对会减少红肉的摄入,也更加健康。
健康的头号杀手——高钠饮食
在各种膳食营养问题导致的死亡人数排名中,高钠饮食排名第一位。当然这可能是因为我国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所以导致在全球范围的排名中,高钠也成了第一大问题。相比之下,反式脂肪、含糖饮料、肉类和加工肉类摄入过多的问题都排名比较靠后,但这并不是说这些问题不重要,而是不论从国家的角度还是居民个人的角度,大家对于含糖饮料和反式脂肪等问题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钠这个隐形的杀手却没有引起大家足够的注意。
各种膳食因素导致的死亡人数排名

高钠导致的死亡最主要是由心血管病造成的,而这篇文章也提到,在计算高钠导致的健康问题时,是通过先计算高钠导致高血压的比例然后计算高血压导致的致残和致死率而得出的。所以说高钠导致的健康问题主要是通过导致高血压造成的。在钠摄入的推荐量中,目前的研究证据显示每日摄入小于2300mg钠(也就是1勺约6g左右的盐)是让血压降低的最合适量,这也是膳食指南中的盐摄入推荐量。我们膳食中钠的主要来源有三个:1)食盐:做菜时加入的盐2)食物加工中使用的盐:很多熟食/半成品/零食都会在加工的时候加入盐,因为盐可以帮助保鲜,而用盐来保存肉类也是我们的祖先在有冰箱之前重要的保鲜方式3)食材中本身所含的盐:一些食物比如鲜肉/奶制品,本身就含有少量盐,饮用水中也含有少量的钠。而生活中有很多隐形的钠来源需要注意:1)调料:酱油,10mL酱油中含有230mg钠,而其他很多常用调料即便不像酱油那么咸,钠含量也都很高,比如番茄酱10mL中含有100mg钠,蛋黄酱/沙拉酱10mL中含120mg钠2)主食:米饭和纯面粉基本上不含钠,但是很多常见的加工过的主食都是钠的隐藏来源,含钠的食物不一定是咸的,1个馒头或者1片面包片含有100mg钠,1块纯蛋糕含100mg钠,而1块芝士蛋糕含260mg钠3)速冻食品:盐的最早作用是帮助食物保鲜,速冻食品保质期通常较长,都会加入很多盐,所以一定要注意食品成分表,比如1块速冻pizza的钠含量很高4)罐头食品:和速冻食品一样,罐头食品在制作的时候会放入很多盐,即便是吃起来不咸的罐头水果或蔬菜,所以尽量选择新鲜食材5)熟食:熟食/豆制品含钠非常多,6片火腿片基本可达1000mg钠,是每日推荐量的一半6)零食:零食的钠含量很高,就算是比较健康的比如坚果,100g的钠含量也可达1000mg,所以应该尽量选择“无盐”或者少盐的类型。
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健康数据可以让我们这些个体看到全世界的饮食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如何变化的,而对比我们自己的饮食习惯,可以知道我们处在这个变化的什么位置。从而获得更健康的饮食。
原文链接:
GBD 2017 Diet Collaborators. Health effects of dietary risks in 195 countries, 1990–2017: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 Lancet 2019; published online April 3.
http://dx.doi.org/10.1016/ S0140-6736(19)30041-8

微信图片_20191203074822.jpg
微信图片_20191203074828.jpg
微信图片_20191203074831.jpg
微信图片_20191203074834.jpg
微信图片_20191203074838.jpg
微信图片_20191203074841.jpg
微信图片_20191203074844.jpg
微信图片_20191203074848.jpg
发表于 2019-12-7 11: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IP:陕西榆林
感谢分享,健康第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8 08: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IP:
       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1楼
2楼
3楼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