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96|回复: 20

[求助] 垦请老师们帮助,多次抽血化验感染病毒的风险大吗?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1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各位尊敬的老师好,我声明我是患者,来此寻求各位专业老师的帮助的,真心请求大家不吝赐教,不胜感激!

因为我自己身体健康的原因,从去年11月至今,前后在医院里进行过10次抽血化验,到今日看到辽宁丙肝事件,深感忧虑,虽然每次医院都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针来抽血,但是我仍感觉很不放心,就怕自己不知不觉被感染了乙肝丙肝艾滋病。

很想明天去上海中山医院检查一下肝炎和HIV ,还自己一个安心,是这又需要抽血,如果这样的行为是有风险的,自己岂不是又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风险呢?所以我的心里真是烦恼极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真的恳求各位老师给我专业的指导意见,我该去抽血检查肝炎和HIV吗?
贡献排行榜: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自己本没有任何传染病,不想这么窝囊,在验血的情况下还被感染了。自己心中甚是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规范抽血是不会因抽血感染那些病毒(在正规医院基本都规范),不用担心;
至于你去不去抽血化验是你的自由,有目的的抽血化验可以作为健康体检,了解自己身体健康状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梁老师您好,谢谢您的意见!

虽然我明白抽血化验感染的概率极小,但是次数多了,又看到辽宁丙肝事件,还有长期血透患者莫名感染丙肝的情况,心中难免产生联系,不知道多次抽血是否也有类似风险?

没有风险的话,我无所谓去再去抽血检查的。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说规范就不会;
像某些病人:如糖尿病人,开始时为了确诊和判断胰岛素用量,需要频繁抽血化验血糖;甲亢病人治疗期间需要经常监测WBC和甲功,化疗病人也需要频繁抽血化验WBC等等,很多患者都需要频繁抽血,但都没有因此而被传染甲肝、乙肝、艾滋病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梁老师,我阅读血透患者感染丙肝的案例,感觉每一个环节似乎都存在令患者感染丙肝的可能。这种情况和抽血化验能比较吗?毕竟抽血化验也存在血管穿刺的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风险不能说一点没有,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有风险而什么都不为,可以衡量得失而选择;
比如:我们不能因为有车祸而不坐车,也不能因为担心食品安全而绝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41824205@qq.com 发表于 2013-3-1 21:44
梁老师,我阅读血透患者感染丙肝的案例,感觉每一个环节似乎都存在令患者感染丙肝的可能。这种情况和抽血 ...

采血用具不共用就不会出现您说的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至于吧?千万别草木皆兵?抽血化验均是采用一次性采集管采集,只要医务人员采血过程中做好了手卫生,是不会发生你所担心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采血用具不共用,而且采血者按照规范做好手卫生就不会发生你说的那种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感谢上面几位老师的热心帮助,这让我放心了很多,谢谢你们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去正规医院,操作人员着装整齐,一人一个注射器、止血带、治疗巾,加上正确洗手或手消基本不存在感染的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9#老师说得好:抽血化验均是采用一次性采集管采集,只要医务人员采血过程中做好了手卫生,是不会发生你所担心的多次抽血发生病毒感染的风险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规范抽血是不会因抽血感染那些病毒(在正规医院基本都规范),所以我们的工作很重要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7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不用太担心,正规医院都使用灭菌的一次性采血针抽血。而辽宁丙肝事件是共用医疗器具,性质完全不一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8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舟舟 发表于 2013-3-7 21:01
你不用太担心,正规医院都使用灭菌的一次性采血针抽血。而辽宁丙肝事件是共用医疗器具,性质完全不一样的。

舟舟老师您好!多谢您的建议和安慰!

我是个比较细心的人,我发现目前医院里采用的一次性真空采血管并不是“无菌”的,因为目前国内没有强制采血管无菌的要求,厂家给出的真空采血管的细菌标准一般是 每毫升< 80个。只能说真空采血管是无菌状态下生产,接近无菌。

真空采血管有个缺点,如果血液采集的太满,真空管内的负压耗尽之后,在松开患者绑扎带的时候,真空管内的压力有可能比血管内压力大,这时候可能会发生血液回流进患者血管内,这就有感染的风险了。通常直式采血针比蝶翼式采血针更容易发生血液回流的概率。

一般的微量的细菌我倒是不担心,害怕的是肝炎和HIV病毒,不过照理来说,真空管内存在能够有感染力的肝炎和HIV病毒的可能性微乎其微。(HIV病毒基本不可能,早就死了)

听厂家说,明年中国会强制要求真空采血管也做无菌处理了,这是好消息。而美国,日本,欧洲早就开始强制真空采血管无菌处理了。

我不知道我这样去理解对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8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查询了一下,上海中山医院全系列都采用美国BD公司的产品,包括采血针,真空采血管。美国BD的真空采血管都是经过灭菌处理的,标准比较高。

但是国产的采血管普遍都没有经过灭菌处理,仅仅是在GMP10万级别的生产环境下生产,经过超声波,纯水清洗处理,但是没有特别去做灭菌,是个遗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8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41824205@qq.com 发表于 2013-3-8 12:48
舟舟老师您好!多谢您的建议和安慰!

我是个比较细心的人,我发现目前医院里采用的一次性真空采血管并 ...

采血做检查,一次性真空采血管不可能很满,一般是2-3毫升,之后是先拔出静脉端的采血针,再拔出真空采血管内的针头,血液怎么会回流进患者血管内?采血针绝对是无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8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舟舟 发表于 2013-3-8 15:30
采血做检查,一次性真空采血管不可能很满,一般是2-3毫升,之后是先拔出静脉端的采血针,再拔出真空采血管 ...

舟舟老师说的没错。如果这样操作的话就肯定没问题。我的意思是如果试管里的血液抽的太满,耗尽了试管的负压,这时候试管内压力 = 血管内压力,但是如果这时候突然松掉绑扎带,血管压力就下降了,于是就可能产生逆流的风险了。

如果护士采血只采集2-3ml, 只占试管容积的1/2-2/3, 那么试管的状态还是负压,这时候血液是绝对不会逆流的。但是我不清楚现实中是不是都这么操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8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41824205@qq.com 发表于 2013-3-8 16:49
舟舟老师说的没错。如果这样操作的话就肯定没问题。我的意思是如果试管里的血液抽的太满,耗尽了试管的负 ...

要是你不放心,你可以到现场实地查看一下就清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