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382|回复: 30

[进展] 上海,没SCI,副主任医师降级为主治医师

 火...
发表于 2013-2-17 10:24:1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转自丁香园
亲戚1988年毕业于当时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分配(是的,当时还有分配一说)去了上海某著名医院耳鼻喉科。二十多年来从住院医做到了副主任医师。因为就是喜欢看病,做手术,所以连研究生也没上,也一直没有申请研究基金,发表论文。

今天接到电话,说医院今年重新聘用,没有SCI论文的副高以上职称,全部参加答辩,好象都没通过,结果是将被聘为主治医师。

自从SCI传入中国,神州大地处处只有一个标准,自上而下努力将其发挥成Stupid Chinese Idea的极致。要求高等学校的老师做研究我还可以理解,因为我一直认为,不做研究,不能成为最好的老师。但因为多年来重研究轻教学,发了论文,拿了项目可以名利双收,又升职,又得奖金,书教得再好,连教授都当不了,使得目前**大学的教学水平已经到了情难以堪的程度了。虽然有些领导口口声声要提高教学质量,但和以前多少年重视知识,重视知识分子一样的,只是停留在了口头上。所以,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不抱任何希望。有条件的家长,还是让孩子到国外学吧,可能学费也不比国内贵多少。

如今,SCI用到了医生头上,我就万难理解了。不发SCI论文就不能做个好医生吗?我们是要医生会看病,会做手术还是会发论文?当然最顶尖的医生,也会想做研究,但如果不做研究,只靠精湛的医术,能在**的医院生存吗?现在看来,答案是否定的。

太太在美国进修,哈佛医学院的麻省眼耳医院。我在波士顿期间也经常会去。那里,几乎每天二场病例讨论(conference),早上七点和中午一点,有角膜,眼底,视网膜,黄斑,血管,神经眼科等等,不一而足。我还去旁听过几次视网膜的讨论,深深感到这才是训练医生看病的模式。一般的形式是住院医讲病例,高年资医生会提各种问题,一小时讨论后,年轻医生对某一疾病的理解会极大的加深。但据家里的在医院工作的亲戚朋友说,以前国内医院也有这样的病例讨论的,但现在几乎没有了。我的感觉是十年之后,光**医院临床医生发表的SCI论文数,可能会超过全球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但那时,**的医院将没有会看病的医生了。

我要病了,去美国看,如果你去不起,对不起,谁让你不幸生在......。
发表于 2013-2-17 10:27:13 | 查看全部
做医生难,做顶尖医生更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7 10:32:55 | 查看全部
只怕中国的国情,这种情况会很快在全国普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17 10:32:55 | 查看全部
感觉过于苛刻了,且不是很合理。虽然副高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但在临床一线很辛苦,很忙碌,有多少时间、精力去做研究?仅仅作为晋升的工具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个人认为一线工作人员,应更注重工作的质量和能力,毕竟我们国家还存在看病难的问题,更需要做实事有实践经验工作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7 10:33:31 | 查看全部
做医生难,做顶尖医生更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7 10:34:22 | 查看全部
中国医师的悲哀!以后就不要做医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7 10:35:15 | 查看全部
什么都不能做得太过。发表一篇IF2.0以上的SCI文章可以获得的奖励顶得上两年的奖金总和,所以谁还能好好看病,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呢?这是一种非常有害的“政策”导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7 10:38:54 | 查看全部
医院医疗技术永远是基础,这里的人才也可以分为偏科研型和偏医疗型,考核方式肯定应该有所不同,偏医疗型对其科研产出要求不高,但对完成临床病例的数量、质量、患者的满意度要求是提高的,相信这样的医生患者更加信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7 10:39:51 | 查看全部
医生确实很辛苦,但也应该能抽出时间做做研究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7 10:40:19 | 查看全部
这个问题,需要一分为二地看。SCI对医师不能成为唯一的标准。在基层医院,我认为还是需要干实事的医师,然而在三级教学医院的医师还是需要一些科研的功底。医学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7 10:41:44 | 查看全部
现在的医生快变成机器人了,不吃、不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7 10:41:56 | 查看全部
做医生难,做顶尖医生更难。这就是医护人员的悲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7 10:46:56 | 查看全部
专心做学问的人不一定实际能力大,往往相反,一线人员不做学问但临床经验丰富,不以学问论水平,能看病的医生论文不一定会写得好,论文写的好的学者不一定能看好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7 10:48:38 | 查看全部
目前,类似现象越演越烈。在我们周围到处可见这样的情况:论文多的,能上一流期刊的,评优,奖金,一应俱全。但是病人能天天见到他们吗?答案是否定的!有的,说出的观点、建议甚至让你目瞪口呆。医院的前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7 10:53:59 | 查看全部
很悲催的事啊,做事是人看样子得权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7 10:59:44 | 查看全部
这是中国医生的悲哀,医生要变成超人才行,即要会看病,而且是满负荷地看病,又要会写论文,超人,不吃不睡地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7 11:02:41 | 查看全部
记得《心术》里的一句台词,大概意思是从今后我们医院就只有写论文、搞科研的大夫,没有拿手术刀的大夫了。中国的悲哀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7 11:02:51 | 查看全部
不管是黑猫白猫只要抓得住老鼠就是好猫,但今天的处境不是这样的,悲催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7 11:04:17 | 查看全部
学医的悲哀 基层医院还是应该注重医疗技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7 11:04:48 | 查看全部
现在的论文期刊更是离谱,2013年的论文期刊可以发表2010年的东西,就算2010年的东西是真的,但是拿到13的期刊上还有什么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sific2007@163.com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如有
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SIFIC感染
    循证资讯
  • SIFIC感染
    科普笔记
  • SIFIC感染视界
Copyright © 2001-2024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6047626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
小小牧童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