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2-17 16:11
02-17 16:1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3055|回复: 26

[原创] 2012年感染学科十大年度事件——转自丁香园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4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往事随风 于 2013-3-6 15:48 编辑

转自丁香园。http://www.dxy.cn/topic/special/20130130/infectevent.htm
如果将霍乱、麻疹等疫情比作现代医学的“台风”,那么SARS、猪流感、艾滋病无疑就是“龙卷风”,新型感染性疾病的传播势头颇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态。在病原种类日趋多样、辐散程度愈显强烈、而治疗手段颇有无力之感的当下,我们期待学科领域内的研究进展可以为疾病的诊疗实践带来切实改变。最近,Medscape评出2012年感染学科的十大年度事件,希望这些年度事件可以为今后的疾病防治工作保驾护航。更多内容,敬请关注丁香园感染频道
十大事件之一:新型的冠状病毒感染
2012年,一名来自沙特的患者死于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感染,这种感染导致了肺炎和肾衰竭,这种病毒现在被命名为"hCoV-EMC."[12]。类似的病毒随后在卡塔尔一例重症肺炎患者上检测到。现在至少有9例病例报道,其中的5人死亡,还存在家庭聚集现象,显示这一病毒具有人传人的能力。这一情况与2003年SARS的流行初期很类似,而SARS病毒同样是由于冠状病毒所引起的。
WHO现在推荐当存在以下4种情况,对可能的人群进行这种严重,预料外的肺炎检测。
1)在阿拉伯半岛居住或者最近10天内到过阿拉伯半岛以及其他邻国,出现下列症状。
2)在10天内出现急性呼吸症状并接触可能的患者的
3)家族中有重症呼吸道感染病人;
4)或者是接触到这种未知肺炎的健康工作者。
这一病毒在全世界感染性疾病中,有可能仅仅转归为非常有限的,不重要的爆发。然而,我们回想下,SARS在最开始时也是仅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冠状病毒感染,在超级传播的推波助澜下,成为了全球流行病的重大事件。
上图为这种新型冠状病毒的扫描电镜照片。其病毒科里表面尖刺样是这一型病毒名字的由来,corona (拉丁文“王冠”) 。图片信息 国立过敏及感染性疾病实验室/落基山实验室。Beth Fischer
776779722.png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往事随风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4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大事件之二:美国真菌性脑膜炎疫情
美国发生于2012年秋季的真菌性脑膜炎涉及3批次受污染的强的松(肾上腺皮质激素)制剂(用于脊髓注射和关节内注射)。这3批次受污染的制剂被配送至美国23个州的76家医疗机构。最新的统计数据(2013年1月)表明,共有13,534人暴露于受污染的制剂。已与超过99%的暴露个体取得联系,共有19个州的678例患者受到感染,其中44例死亡。
此次事件中的英雄人物是来自范德堡大学的April Pettit医生以及来自田纳西州卫生部门的Marion Kainer医生。Pettit医生负责照料第一例确诊的患者(感染曲霉菌),该患者在发病前1周曾脊髓注射类固醇药物。Pettit医生发现了该患者的病情与所注射的制剂批次之间的关联,并通知了田纳西州卫生部门。而Kainer医生则在田纳西州卫生部门日以继夜地工作,紧张地跟进可能的病例。
在6天以后,即2012年9月24日,Kainer医生与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取得一致意见后,同位于弗雷明汉(马萨诸塞州)的新英格兰化合制剂中心取得联系,并索取了该制剂的配送清单。受牵连批次含有4种不同的真菌,而导致疫情的是一种土壤真菌——突脐蠕孢菌(Exserohilum),在112例病患中检测到该菌。只有首例病患是由霉曲菌(Aspergillus)所致,而其他病患的培养样品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结果为阴性。
大多数病例在暴露后的42天内发病,但最近的研究报告显示,由于部分症状轻微的患者发病存在延迟,因此仍然需继续进行后续的追踪。由此,CDC建议降低诊断性腰椎穿刺的诊断阈值,依据患者的暴露史以及每毫升脑脊液中白细胞数不低于5个进行推断诊断。利用造影剂进行MRI(核磁共振成像)扫描也已经被证明能够有效地检测这些后期病例。
这次疫情事件唤起了人们对配药房责任的关注。配药房既不受CDC也不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管制,而是归属于各个州的药房委员会。最近的国会听证会提示这一情况有可能将发生改变。

725052734_small.jpg



转自丁香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4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大事件之三:利用狗来诊断艰难梭菌感染
狗有可能成为实验室快速测试艰难梭菌的终极手段
449088264_small.jpg
感染艰难梭菌的患者粪便存在一种的独特气味,这种独特的气味可能是对甲苯酚造成的。对甲苯酚是由某些细菌(包括艰难梭菌)通过发酵而形成的一种酚类化合物。由于艰难梭菌感染存在这一显著特征,也使得关于某些护士、实验室技师以及医生能够基于气味诊断艰难梭菌感染的 "都市传奇故事"广为流传,然而,这类说法从未得到很好的证实。在2012年,来自荷兰的医生利用狗的嗅觉灵敏性超过人类100倍这一优势,同时,根据感染艰难梭菌患者粪便的独特气味,使用经过训练的比格犬来诊断艰难梭菌感染。
这项研究利用一只经过训练的名为Cliff的比格犬来辨认含有艰难梭菌粪便的独特气味。对粪便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阳性测试结果为30/30(灵敏度为100%),阴性测试结果为270/270(特异性为100%)。而如果只是单纯让Cliff在房间或是病房内进行嗅探的话,则足以检测出30例感染患者中的25例(25/30,灵敏度达83%)。虽然这种诊断手段要获得美国FDA(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的批准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这个的测试成绩优于目前存在的其他所有用于检测艰难梭菌感染的测试手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4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大事件之四:抗生素耐药问题 782538443_small.png
2011年6月13日,纽约市的一名患者感染了产碳青霉烯酶的肺炎克雷伯菌,他被转移到马里兰州贝塞达的一家三级医院。尽管加强了预防措施,同样的生物(被基因测序)随后被发现在另一名患者的气管呼出物中检测到。最后,18名患者确定收到这种病原体的感染,6名患者因此而死。
最终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付出的工作量是巨大的。在医院中为了隔离患者修筑了一座墙,整个区域通过过氧化氢消毒,所有的管道进行了更换(因为相关的水槽排水管被怀疑是可能的感染源),并且所有的患者均接受了直肠拭子筛查以检查带菌者。[1]
图8.肺炎克雷伯菌
这一事件是目前进展的感染性疾病耐药性进化危机的一个案例,新型抗生素的缺少,医院感染控制人员面临的挑战。耐药性的问题目前已经很明显了,但是解决方案还不明确。Margaret Chan(陈冯富珍),WHO的总负责人,估计这一问题“将进入后抗生素时代并且伴随着我们所知的现代医学的结束” [17] 对从业者来说,最主要的对这一问题的解决贡献就是控制抗生素滥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4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大事件之五:FDA批准Bedaquiline治疗多重耐药肺结核杆菌

961918881_small.png

Bedaquiline已被FDA批准用于治疗多重耐药肺结核 (MDR-TB)。全球大约有1/3的人口感染肺结核,尽管结核病耐药现象与日俱增,结核病作为主要的感染性疾病死因,仍是可以治疗的。目前多重耐药的结核杆菌菌株治疗有效的药物包括乙硫异烟胺、卡那霉素、吡嗪酰胺、氧氟沙星以及环丝氨酸。WHO估计全球大概63万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肺结核杆菌,并且WHO预测到2015年多重耐药肺结核患者人数将超过200万。
Figure 10.FDA批准Bedaquiline治疗多重耐药肺结核杆菌
尽管上面的数据令人咂舌,bedaquiline却是近40年来被FDA批准的第一种新药。Bedaquiline获批的速度非常快,这似乎也暗示FDA对这种被忽略的疾病重视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初步试验结果显示,bedaquiline使用患者50%菌株转换所需的时间是78天,而安慰剂组患者所需时间是128天。针对MDR-TB的药物将会更多。尽管这些新型的药物可以满足全球健康维护的需求,但是2011年美国多重耐药肺结核杆菌患者的数量只有98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4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大事件之六:耐抗生素型淋病

427516508_small.png

淋病是美国报道第二多的感染性疾病,每年有70万例。这一病原体现在也越来越呈现耐药性,为了和耐药性同步,推荐的治疗抗生素的种类也在变化,淋病的抗生素包括磺胺(1937),青霉素(1940),大剂量青霉素(1972),和头孢克肟和氟喹诺酮类药物(2006)。最近,在对头孢克肟的耐药性之后,现在最后一种可用的口服药物氟喹诺酮也出现了耐药性。现在唯一剩下的可以用的药物是头孢曲松,这是一种必须肌肉注射的药物。
但等等---甚至在头孢曲松也有耐药的报道。最近的挫折来自Jerome Groopman在《纽约客》上着重指出的有“色”的综述。其主要描述了在京都进行**服务的妓女产生的个案,基因漂移导致了原本在脑膜炎奈瑟菌上的抗头孢曲松基因转移到了淋球菌上。同样的事件随后通过基因测序在法国和德国确认,现在已经增至到其他更多的已经被报道的病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4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大事件之七:“柏林患者”提示艾滋病有可能被治愈
第十九届国际艾滋病(亦称为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大会于2012年7月22-27日在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华盛顿召开。会议旨在庆祝该领域所取得的进展以及对未来进行进一步规划。在会议上发言的包括:美国前总统Bill Clinton(比尔·克林顿)、国务卿Hillary Rodham Clinton(希拉里·罗德海姆·克林顿)、卫生和公众服务部部长Kathleen Sebelius、前第一夫人Laura Bush、世界银行行长Jim Yong Kim、诺贝尔奖获得者Francoise Barré-Sinoussi(HIV病毒的发现者及国际艾滋病协会主席),此外,发言的还有Bill Gate,Elton John,以及Whoopi Goldberg。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被认为是最具有毁灭性的感染疾病,同时对HIV的治疗也代表了近年来医学史上所取得的最卓越成就。
来自2011年的数据显示,全球共有3400万人感染HIV;其中,250万是新增病例,死亡病例达170万。这一进展报告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现今,美国及欧洲的HIV感染患者的寿命已接近正常人群的寿命。针对这一流行性疾病尤其严重的发展中国家,通过对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总统艾滋病紧急救援计划(PEPFAR)资源的应用,也为这些国家提供了相应的经费以进行广泛的服务。
目前研究计划强调的是HIV的预防和治疗。WHO为发展中国家制定的计划着重于现行规划的扩张,以及长远计划的实施——为每一位感染HIV的患者提供治疗。与会人员对当前议程的热忱主要来自HPTN 052试验的成功,该试验表明最好的治疗就是预防;同时,已被治愈的“柏林患者”以及会议上所展示的其他重要疗法也提示,HIV是有可能被治愈的。如同国务卿Clinton所清晰描述的一样,长远计划的目标是成为“无艾滋病的一代”。然而,考虑到目前的感染人数众多、经济形势严峻以及竞争激烈的优先权,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4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大事件之八:利用细胞培养技术生产流感疫苗

980965310_small.jpg

第一次通过基于细胞培养技术生产流感疫苗的报道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是因为利用细胞培养技术生产疫苗具有生产速度快的优势。这一优势对目前的形势来说具有实质性的益处,因为如果采用另一种较慢的方式(需要病毒在鸡胚中生长),那么则必须在季节性流感爆发前的6个月就对每一次的季节性流感疫苗中所含有的疫苗成分(流感病毒株)做出选择。历史资料表明,由于研制周期(从最初设计到投产的时间)过程中所发生的不可预测的变化,专业人员对于疫苗中应含成分的判断常常是错误的。而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使得研制周期缩短,从而有助于做出更好的预测。
许多研究都强调这样一个事实,即流感疫苗只能起到部分的保护作用,并且人们需要更好的手段来进行疫苗生产。尽管目前还没有证据显示这种新疫苗的效果会更好,但存在这种可能性。
对于美国来说,额外的益处在于,将会在北卡罗来纳州生产这种新疫苗。这一点看起来似乎无关紧要,但是目前几乎所有的疫苗都是在欧洲生产的,一旦发生严重的流感疫情,疫苗的配送可能更倾向于首先满足当地的需求,而不是遵守已签订的合同。因此,美国的目标是实现在美国本土生产流感疫苗。
最后,对于药物研发来说,通过细胞培养技术制造流感疫苗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因为这个项目是由诺华制药公司和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门以及生物医学高级研究和发展管理局(BARDA)之间的政府与民间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提供资金支持的。由于流感疫苗的发展是国家卫生工作的优先重点,因此***的支持也是合乎情理的。在新抗生素研发的危急时期,这个案例中取得成功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细胞培养技术制造疫苗),代表了一种新颖的、成功的新药研发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4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大事件之九:丙肝的新治疗措施

572627291_small.png

从丙肝治疗新型药物的数量、药物的研发速度以及药物研发对重要疾病的影响方面来看,HCV正在经历药品研发的变革。在美国,大约320万人感染HCV,但是70%的患者对自己的病情并不了解。每年与HCV感染相关的死亡人数达1.5万,这一数字已经超过HIV感染。HCV感染是肝脏疾病末期死亡、肝性死亡以及肝移植的主要病因。目前HCV治疗领域发生的变革与HIV药物研发方面的变革非常类似,不过HCV药物研发速度较快,治疗结果也比较确切。
Figure 9.美国疾病防控中心强调对1945-1965年出生的人检测HCV感染。
HCV的治疗经历过4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1年开始使用干扰素治疗HCV感染;第二个阶段的治疗药物是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2011年开始采用蛋白酶抑制剂治疗HCV感染,并且第三阶段新型药物有雪崩之势。新型药物只需每天口服联合用药,并且使高治愈率成为可能。
鉴于丙肝治疗过程中,药物应用以及治疗时程比较复杂,临床医生应该监测高危人群,并评估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目前HCV治疗最大的挑战是感染患者的筛查以及丙肝治疗的医疗费用。丙肝治疗的新型药物更贵,但是和HIV不同,HCV感染的治疗没有类似Ryan White Comprehensive AIDS Resources Emergency (CARE)这种机构来支付丙肝患者的医疗费用;并且由于丙肝的治疗目标是治愈疾病,因此在丙肝的治疗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点评

丙肝治疗值得关注  发表于 2013-2-4 17:4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4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大事件之十:抗艾药物maraviroc或可治疗致命性葡萄球菌感染
纽约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Nature杂志上在线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他们声称,现有的抗HIV药物maraviroc可能是潜在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药物。
这项研究的主要负责人微生物学教授Victor J.Torres博士说:“是怎样的机会使得一个治疗HIV感染的药物变成了潜在的治疗非常凶险的葡萄球菌感染的药物?” “这项研究是一个奇妙的协作,我们希望它可带来显著的临床疗效”。葡萄球菌可引起中毒性休克、肺炎、食物中毒,及其它一些疾病,并且变得越来越耐药。
此发现源自于一个偶然的机会,部分得益于细菌学家Torres博士以及免疫学家Derya Unutmaz博士(微生物学、病理学、医学副教授)二人的协作,他们的实验室彼此相邻。
他们关注的是一种叫CCR5的受体——分布于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表面。16年前,纽约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发现CCR5是HIV得以完全进入T淋巴细胞的受体,随后,HIV通过复制、扩散、感染并使人患上艾滋病。
目前发现,这个CCR5受体也是葡萄球菌的某些株进入细胞的靶位,进而杀死细胞,这个受体同时也能调节细胞的抗细菌免疫。科学家们也发现了一种由葡萄球菌释放的毒素,叫LukED,通过作用于CCR5,然后在免疫细胞膜上打孔,使细胞很快死亡。LukED toxin属于白细胞毒素蛋白家族,由葡萄球菌编码和产生,以抵抗免疫系统的攻击。
这个发现是Torres博士同Unutmaz博士和研究HIV的微生物学教授Nathaniel Landan探讨后得到的:Torres博士希望在HIV研究中应用一些Unutmaz和Landan收集的人免疫细胞,这三位科学家的实验室彼此相邻。Torres博士试图找到哪种类型的的免疫细胞受不同的白细胞毒素影响。Unutmaz给了他T细胞株以试验这些毒素的作用,这些细胞是研究HIV感染所用并且表达CCR5受体的细胞。
Torres博士说:“一个小时后,暴露于白细胞毒素的含有CCR5的T淋巴细胞全部死亡”,而一个相似的,不含CCR5的T淋巴细胞株则可以完全抵御毒素的影响。这个观察结果迅速导致了另一系列的试验,以判断白细胞毒素是否确实必须与细胞表面存在的受体相互作用才能杀死细胞。
随后,研究人员用一种在市场上与CCR5受体及HIV感染相关的药物——maraviroc处理细胞表面的CCR5,然后将细胞暴露于葡萄球菌毒素中,科学家们说:结果是令人震惊的。Unutmax博士说:“这是一次非凡的壮举!Maraviroc完全阻断了白细胞毒素的作用,剂量类似于抑制艾滋病毒感染时的剂量”。
Torres补充道:“使用maraviroc或其他类似的制剂阻断毒素的目的是使免疫系统占据优势从而更好地控制感染。”研究人员进一步在小鼠模型证实了,CCR5在葡萄球菌感染时的重要作用,当他们用含用白细胞毒素的葡萄球菌菌株感染对此敏感的小鼠,几乎所有的小鼠死亡,然而,细胞表面天生缺CCR5受体的小鼠,当受到致病的葡萄球菌攻击时则安然无恙。
根据这个发现,调查人员希望通过未来的临床试验能够判断阻断CCR5的药物(如maraviroc)是否可以帮助免疫系统控制感染并挽救生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4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版主提供学习机会,让我们了解2012年感染年度十大年度事件,谢谢版主。我准备编制院感通讯时候运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4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学习了。要带给临床医务人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4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了,谢谢老师!让我们了解2012年感染年度十大年度事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6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Medscape评出2012年感染学科的十大年度事件

如果将霍乱、麻疹等疫情比作现代医学的“台风”,那么SARS、猪流感、艾滋病无疑就是“龙卷风”,新型感染性疾病的传播势头颇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态。在病原种类日趋多样、辐散程度愈显强烈、而治疗手段颇有无力之感的当下,我们期待学科领域内的研究进展可以为疾病的诊疗实践带来切实改变。最近,Medscape评出2012年感染学科的十大年度事件,希望这些年度事件可以为今后的疾病防治工作保驾护航。http://www.dxy.cn/topic/special/20130130/infectevent.htm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往事随风 + 1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6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佩服人类的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6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推荐让我了解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6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很好的资料,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8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的推荐,正准备2013年第一期院感通讯,很好的素材!,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8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我也想把它放到一季度感控通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8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精心总结,下载了,作为通讯,让临床医务人员了解更多感控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