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2-17 16:11
02-17 16:1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2212|回复: 14

如何提高临床医务人员上报院感病例的积极性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8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我们现感染率为1%--2%,但现患率调查有4%--6%。因此,平时有一些漏报病例未能发现。我们是县级医院,专职人员少,无法进行全面回顾监测。现在我们只是每天到细菌室查看送检阳性情况,对按要求上报的给予考核加1分,发现漏报的考核扣5分,但是医生为了不让发现漏报,经常在病例上不描述感染情况,如果感染当时没有查觉,之后才翻阅病例的话,基本上发现不了感染情况,另外病例有时也会出现未及时记录的情况,我很担心如果出现小暴发或流行时会不能及时发现,请问老师,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提高医生的上报院感病例的积极性和准确性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8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控人员   每天下病房 查看患者体温有无发热、危重患者以及检验科的血常规异常患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8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做院感工作不到一年,我们医院以前感染率在0.5%左右,我觉得也不现实。后来我经常到科室去查看发烧的,留置导尿的,建议插管一周后复查尿常规,给大家培训医院感染诊知识,院领导也特别重视院感工作,大会小会都强调,我们也制定严格管理规范,对迟报、漏报都罚款,我十一月和十二月查出院病志,基本上很少有漏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8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医院感控人员不单每天下病房 查看患者体温有无发热、危重患者以及检验科的血常规异常患者 ,对及时上报院感病例的医生每例奖励5元人民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8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考核只是一方面,还要多下临床与医护人员沟通,有时候,就是下去对医生也是一种提醒。并要查看各种记录,除上述老师所说外,各种置管患者、手术患者等的监测,我们通过几年的努力,虽然仍有漏报,但比以前好很多了。另外,1楼老师的考核惩罚是不是太重了,造成科室隐瞒。至少是不能让隐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8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医生为了不让发现漏报,经常在病例上不描述感染情况,如果感染当时没有查觉,之后才翻阅病例的话,基本上发现不了感染情况

查阅病历即使医生不描述院感情况,应该能从体温、医嘱、检验等医技检查结果发现感染的迹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8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建议:1、加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及其诊断知识等等。
        2、加强奖惩制度的实施,当然我不赞同报告院内感染病例就用金钱给予奖励,但如果漏报或不报一定要给予惩罚,这是金钱处罚最有力度。
        3、形成医院感染管理网络,责任落实到人,如果领导重视,事情就好办多了...
            4、任何事情都得慢慢来,不可能一口就吃成一个胖子。
加油,祝你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8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做法很好,应该向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8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纳入综合目标考核,但是沟通是最重要的,要让大家自觉自愿的上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8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人员充足的话,做前瞻性调查,可能更有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8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控人员与临床科室工作人员要有良性互动。1、存在漏报是正常的,只要在20%以下的可控制范围内。2、经常到临床科室,多沟通就多理解。3、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及监测数据反馈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赢得尊重与配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8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慎独 于 2013-1-28 16:03 编辑

       查看病历的同时要查看医嘱,很多问题病程没有记录,但是给病人用药一定有医嘱(否则农合、医保患者无法报销),例如:感染性腹泻和鹅口疮的用药、皮肤感染外用药、病人前期未用抗生素类药物,突然加用抗生素等等;再结合体温、检验及细菌培养,向医师提出你的判断及疑问,以沟通的语气进行询问,医师能够接受的。
      有这种情况,我每次都会听到这样的回答“我的病人情况你怎么什么都知道啊?”,这也就提示他们我们从多角度进行着监测,并切实的推进着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8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还是临床医师的意识,领导如果重视些要好做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8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医院上报率也低,在执行上报过程中,临床医生提到病历上记载问题,记录过多怕引起医疗纠纷,患者打麻烦,所以一般病历上反映不多,这样行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老师支招,我已经拟好改进方法,首先再次培训诊断标准,再加大考核奖惩力度,每天查看感染高危人群情况,每月不定期抽查病例,目的是及早发现感染征象,及早控制暴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