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视频
问答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新媒体联盟
微信大全
斯斯(感控AI助手)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会员交流区
›
休闲时光
›
心灵感悟
›
偶像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210
|
回复:
2
[转帖]
偶像
[复制链接]
感染戈壁
感染戈壁
当前离线
积分
3706
发表于 2013-1-10 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郎景和:医魂守望者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3-01-0
nwew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个名头与作为大到让人充满敬畏,却又不失亲和的人,一个能把心灵的宁静和生命的***、情感的细腻和心胸的豁达、思想的丰富与处事的简单结合得如此相得益彰的人,一个固守着传统却与时尚共舞的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今天,让我们走进北京协和医院
妇产科
主任郎景和大夫的内心,品味他的医学人生,品读他对医道的思考,品鉴他的真水无香。
他拥有数不清的头衔和旁人看上去耀眼的光环,但他最看重的还是医生和老师这两个身份。医生,治病救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这就是郎景和,一个百姓心目中生命的守护神;一个学生眼里的良师益友;一位医学职业精神的守望者。
(一)大夫
手术台就是外科大夫最好的良医;医生对病人的同情不是用眼泪,而是用心血。
12月13日周四,下午2点30分,妇产科门诊,郎景和诊室里,一位30多岁模样的青年女病人,从杭州打“飞的”过来,今天是术后第一次复诊。
“月经来了吗?”郎大夫问。
“来过了。”
“来的时候疼没疼?”
“没疼。”
郎景和接着又做了仔细查体,告诉病人刀口恢复得挺好,又约了下次复诊的时间。就诊结束,我们问:“您得的什么病?”“剖宫产后发生了严重的子宫内膜异位,非常痛苦。浙江、上海都看过,后来当地医生说还是到北京找郎大夫吧。1个多月前郎大夫亲自给我做了手术,整整折磨了我8年的问题解决了。”说这话的时候,患者非常激动,眼圈儿竟是红红的。
旁边一位候诊的患者,凑过来搭了个腔,“郎大夫,我在您这儿都看了10年了”,语气和神情毫不掩饰她由衷的骄傲。
以自己是某位大夫的病人为骄傲的并不多见,这让人一激灵。
都说当下的医患关系颇有点剑拔弩张的意味,“然而在郎大夫这里,听到、见到、感受到的却是全然不同的情景。始终是从容、平和、甚至愉悦的医患氛围,如果不是身在其中亲眼见证,很难相信。”郎景和的学生王姝跟随导师出门诊两年有余后发出如是感慨。
她记得,一位六七十岁的患者看门诊,一脸严肃。郎大夫问:“怎么不好呀?”老太太板着脸不吭声,随同的年轻女子赶紧说:“在我们那儿查出来是卵巢上有肿瘤。”郎大夫接下来问老太太:“她是你女儿?”“不,是我儿媳。”“不错啊,儿媳妇陪着来看病,很孝顺嘛。”两句话下来,老太太自己有点不好意思了,情绪缓和了许多。
一位剖宫产后的农村妇女,因难以摆脱的腹痛,又切除了子宫及双附件,终年蜷曲在床上不下地、不操持家务,更不干农活。来协和后,郎大夫亲自为她做了成功的腹腔镜手术。术后病人依旧愁容满面,一动不动躺在床上。原来,腹腔粘连解决了,“心里的粘连”远没有消除。术后第二天,郎大夫到病人床前,鼓励她笑一笑,高兴一点,坐起来;第三天,郎大夫又来到病人床前,鼓励她并亲自搀扶她下地行走;第四天,农妇终于高高兴兴地出院回家了。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郎景和身上发生着。郎景和说:“去做手术,但不仅仅是去做手术。完成了手术,并没有完成对病人治疗的全部。治疗,并不只是意味着治疗某种疾病,而是帮助病人恢复她精神心理与身体生理的完整性;关心病人,也不意味着只注重疾病本身,更应该体察、尊重、理解病人的伤痛、意愿和要求。”
“要考虑病人的全部,包括她的家庭、情感、婚姻、社会等各方面,甚至她的以后,然后再做出医疗决策。所以,医生对病人的同情不是眼泪,是心血。”郎景和说。
一次早交班,从一床到三十几床,多半会交代这是某某介绍的。到了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那里,郎大夫问:“这位是谁托的?” 没有人说话,郎大夫说,“写上,郎大夫托。”都有人关照了,大家就公平了。
“病人把自己几十年的身体健康坚持交付给同一个大夫,这里包含着多大的信任和多少发自内心的感激;而一个大夫又如何在身居学界泰斗之日,仍能将一个个病人记在心里,又用了多少真心和真情。”王姝说。
“在过去的四十余年里,我看到、体察到妇女们的辛劳、焦虑,甚至痛苦,我要为之解脱与分忧;我也看到她们的欣慰、满足,或者快乐,我亦为之感动与分享。当然,一个医生的能力是有限的,一个医生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但保护妇女的生命健康、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是我们神圣的社会责任和始终不渝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这是郎大夫2007年被中国/联合国人口基金会评选为首届全国“十佳时代男性”后获奖感言中说到的。
看看郎大夫的工作:每天早晨7:30准时到办公室,7:45到病房查房,8:30准时上手术室。除了固定的出门诊、随时的保健会诊,大部分时间泡在手术室,没有手术的时候他就在办公室写文章。除了有重要的会议外出,一般都能在医院找到他。一直到下午六七点钟才回家。郎大夫略作调侃地说:“这样以院为家,若在工厂里早就是劳动模范了,可我刚刚当上,”他马上又接着说,“其实,多数大夫都是如此,也应该都是劳动模范呀!”
72岁的郎大夫,神采奕奕,步伐飞快,跟着他从办公室走到病房的并不长的路上,他需要时不时地停下来等我们跟上。
问他保持这么旺盛精力的秘诀是什么?郎景和回答:“手术台是最好的医生,不仅是对病人,也是对外科大夫本身。这是我从瑞典女电影演员英格丽·褒曼那儿得到的启发。英格丽·褒曼得了乳癌还坚持演戏,她说‘舞台就是我最好的良医’。我认为,手术台就是外科大夫自己最好的良医。你上了手术台,疲劳就没有了,烦恼就没有了,其他的乱事儿也不想了,全身心地为台上的这个病人做事,不是很愉快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二)学者
医学是我的职业,哲学是我的训练,文学是我的爱好,铃铛是我的收藏
在郎景和的成长经历中,两位女性对他产生过巨大影响。一位是他的母亲,一位是指引他走上妇产科学道路的林巧稚大夫。
郎景和出生在吉林省汪清县的一个小镇上,从小对文学、哲学感兴趣。常在当地的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报考大学时,他最想报的是北大哲学系,觉得吉林大学中文系也不错,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学医,报了白求恩医科大学,这主要是受了母亲的影响。
“小时候母亲多病,镇上的郎中随叫随到,出诊时腋下夹着一个黑皮包。先生准备打针时,一股清新的酒精味道弥漫在空气中,沁人心脾,很神秘,一针下去,母亲的病情就缓解许多,这让我觉得当大夫挺好的”。
1964年从白求恩医科大学毕业后,郎景和因成绩优异被推荐到北京协和医院工作,助理住院医期满该定科了,他填报了两个志愿,外科和妇产科。受欧美教育影响,妇产科医学泰斗林巧稚习惯在每一届新生中挑一名男医生进科,结果郎景和被挑中了。
经过近50年的辛勤耕耘,郎景和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肿瘤、宫颈病变防治、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以及妇科内镜手术方面都作出了开拓性贡献。“很久以前我就在想,郎大夫为什么是郎大夫,中国有那么多妇产科大夫,为什么只有他是郎大夫?”妇产科主治医师彭澎说。
妇产科常务副主任沈铿说:“郎大夫是一个真正的学者,他总能敏锐地捕捉到需要研究的每个方向。”
妇产科副主任向阳说:“‘老头儿’现在还亲自做动物试验。”“70多岁还亲自做试验?”我们怀疑地问。“对,大夏天,‘老头儿’还跟学生一起做猪的实验,要亲眼看到效果。这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科研精神。”
早晨8:30,郎大夫查完房,带我们走进他在住院楼八层的办公室。推门而进,门后的铃铛发出清脆悦耳的碰撞声。西墙是一张大书桌,“这是林大夫用过的,老协和的家具,文物啦,岁数比我还大。80多年只刷过一次漆,前几年自己打了三层的新书橱从桌子摞到天花板,涂成与老桌子一样的古铜色。”说着,他从桌面左下方拉出一块小桌板,自己倾身趴在上面,“很好吧,这样做事很方便。”
屋子的其他三面仍是书柜,书柜前面里三层、外三层堆放的还是各种书和资料,从地面直摞了1米多高,书柜高处显露出的部分,悬挂了林巧稚大夫的像,还有大大小小的字幅和绘画,都是郎大夫的亲笔。几百个形状、质地各异的铃铛,有摆着的、挂着的、吊着的,仅是其收藏的十分之一。其实,不只是他的办公室,就连郎景和的家里也几乎被他的书占满。“他的书房放满了书,比他办公室还挤,每次进出他都得侧身挤才行。书房堆满了,他就开始(往外)乱堆,(家里)全都是书。”郎景和的夫人、北京协和医院物理医学康复科华桂茹教授告诉我们。
郎景和挑了几个条幅给我们做了介绍。“这个条幅我是经常换的,前几个月挂的是‘可借钱不可借书’,现在挂的是‘举手可得书,叩门不迎客’。‘举手可得书’,这本书在哪儿,那本书在哪儿,我要找起来很容易;‘叩门不迎客’,谁敲门我都不答应,我要干活,不能老接待客人。如果是同事或学生,他们会自报名字,就请进来。”
喝上一杯郎大夫亲自沏的咖啡,我们从当下莫言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获奖感言,聊到鲁迅如果活在解放后,从冯唐的《不二》,聊到佛学、哲学等等。斗室太小,但绝不影响郎大夫天马行空的思考。
他的思考在他的著作中均有体现。2001年,郎景和的《妇科手术笔记》第一卷问世,以50个新题目体现妇科学领域的新进展,别具匠心地教授妇科绘图法,饱含深情地纪念林巧稚等前辈专家,翔实有趣地描述国内外妇科手术大师的功绩,潇洒幽默地调侃外科医生的工作、生活和情趣。彭澎说:“我们就是读郎大夫的科普文章,然后结合专业书籍,由学生成长为妇产科医生的。”郎景和的科普文章也受到了著名麻醉学家罗爱伦教授的极力赞许。
郎景和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张寥寥几笔勾勒而成但非常好看的佛像,这是他几年前的得意之作。有朋自“远方”来,郎大夫一定要先考考他对“佛面”的认识,一般没人全答对,或者全答不对。然后郎大夫就会自己完整介绍一遍。
“你看,九笔构成了一个菩萨的面部,鼻子、眼睛、嘴巴、脑门,分别代表了觉悟、慈悲、冷静和智慧。觉悟在哪里?就在鼻子这里,鼻子去feeling,去感觉、去觉悟;慈悲呢,慈眉善目,应该是眼睛;冷静是嘴啊,嘴角翘上去就是笑了,这么弧下来就是不高兴了,这个嘴平平的,稍显忍俊不禁,这是冷静;智慧就是我们的脑门。所以,我们做医生,也要像佛一样觉悟、慈悲、冷静和智慧。我们是无神论者,但佛在我心中,心中的佛就是我们自己,再往大了说就是自然规律和自然法则。”
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哲学应该从医学开始,而医学最终应该归隐于哲学”。医学是什么?医学要怎样?医学应该怎么办?医生应该怎么办?九笔佛透出的禅意,或许正是郎景和用几十年心血苦苦思索的医学本质吧。
记者:郎大夫,讲讲您收集铃铛的故事吧。
郎景和:收集铃铛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1983年,我在挪威的奥斯陆做访问学者。奥斯陆靠近北极,冬天有极夜,夏天有极昼,吃完晚饭大概七八点钟的样子,天还很亮,一个人散步,就像走在安徒生童话里的场景似的,一个一个的小木屋,每个小木屋前边有一个庭院。
挪威人喜欢干活,快到傍晚吃饭时间了,丈夫在园地里收拾东西,女主人要找她丈夫回来吃饭,不是高声喊叫,怕打破这迷人的安静,而是把屋檐下挂的那个铃摘下来,然后轻轻地摇铃,“铃、铃”响了,老头儿回过头,两人相视一笑,老头就放下工具回来吃饭了。就这样一个场景被我窥见了,我觉得这个铃挺好。
记者:您觉得从收集铃铛中能悟出什么来?
郎景和:铃是什么呢,我认为是8个字,召唤、指引、吉祥、祈福,此前没有人讲过。铃的这8个字与医学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我认为都是美好的东西,科学求真,艺术求美,医学求善。一个人要讲真、善、美,所以要学科学、学艺术、学医学。医生这个职业好就好在它能把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结合起来,体现出来,表达出来。医生还是一个让人有成就感和幸福感的职业。一个人生病了,你把她治好了,这种幸福感无可比拟。
所以,医学是我的职业,哲学是我的训练,文学是我的爱好,铃铛是我的收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三)“家长”
手术中学生因为紧张把结打断了,郎大夫把自己的那个结也故意打断。意图在于:是人都会犯错,院士也不例外。学生的心一下就放松了。
“协和医院妇产科123名医生,至少这10年里没一个辞职不干的,出国的也都回来了。他们到别的医院当主任、当院长都没有问题,但宁肯留在协和当普通教授。”郎景和说。
多少年来,协和妇产科始终保持着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学科梯队完整,各亚专科的领军人几乎全部出自协和,是名符其实的国家队。科室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先进集体、全国三八红旗单位。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09、2010、2011年度中国最佳声誉专科排行榜中,协和医院妇产科连续三年蝉联榜首。
协和的妇产科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让大家齐刷刷地留在这儿?
郎景和说,应该是氛围,学术氛围、和谐氛围。向阳则说,郎大夫作为家长,传承了协和的文化,在严谨的基础上为大家营造了相对宽松、愉快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他的“400米跑道”的理念,“大树、小树、森林”的理念,把全科老中青紧紧地凝聚到了一起。
青年医师的培养关系到协和的未来,郎景和把青年医师分为高、中、低年资三个层次来培养,以形成合理的学科梯队:对低年资医师,重在临床轮转培训,打好基础;对中年资医师,重在主管专业技能的建立,他以自己的学术影响力不断给科里的年轻人创造进修、出国、培训和学术职位等机会条件,让他们不断深造;对高年资医师,重在亚专业方向发展,他和每人亲自商谈,使每人在科里能定岗、定位和定向,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这就是他著名的“400米跑道,多竞赛,少碰撞”的青年医师培养理念。
不仅如此,郎景和还创立了协和妇产科月报会制度,在每月的第一个周三下午,各专业组将一个月来的工作量、工作状况、疑难病例集中在这里汇报,全科人就感兴趣的学术话题展开激烈的讨论,郎景和启发式、鼓励式、点睛式的精彩点评,成为这一份学术大餐当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近年,他又在每次月报会的结尾,加入几分钟的“读书报告”,介绍微创手术、妇科病理等方面的书以及奥斯勒、邦尼、努瓦克等大师的著作名言,给了大家许多医学以外的滋养。
郎景和“大树、小树与森林”的团队建设理论,是把著名专家形象比喻为大树,将青年医生比喻为小树,将团队比作森林。以大树、小树、森林的关系来比喻老中青与团队的关系。他说,大树是方向,学科带头人是科室前进的标志,没有大树不行;但树大了会遮挡雨露阳光,不利于小树生长,枝叶过于密盛要剪枝!意指老教授在一定的时候要善于主动让贤,以利于年轻人尽快成长。小树都长起来,就形成了一片森林,成材了,不怕***了。青年人打好基础后就应该压担子,给予更多的锻炼机会,为此,郎景和鼓励他们参与更多的科室和学会工作。如今在全国妇产科各个亚专业组上,都有协和的中青年医生崭露头角。
向阳说:“郎大夫临床经验和手术技巧无可挑剔,我们都是他带出来的,是在他的基础上去领悟的。郎大夫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对年轻人的培养和提携做得非常好。有的人看到自己徒弟高了就压一压,但郎大夫却是把每个专业的人都提起来。现在全国妇产科各亚专业里占重要位置的,都是我们这些四五十岁左右的人,这得益于郎大夫把年轻人推出去、提携起来的胸怀,这是一种非常豁达的胸怀,显得郎大夫更伟大。郎大夫鼓励我们要多出去交流、展示,丰富我们的经验和阅历,你的知名度高起来后,更得去钻研。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一种正能量吧。当年林大夫高瞻远瞩,把我们科室安排好,哪个大夫做什么。现在郎大夫继承发扬林大夫的精神,把我们整个科发展得更好。”
彭澎给我们讲了个小故事。协和规定医学生毕业的时候要做一台手术,相当于临床能力考核。有一个郎大夫的学生,他的毕业考题目是配合郎大夫做一个开腹的子宫切除手术。因为是毕业考,这个学生特别紧张,结果把一个结给打断了。下一步换到郎大夫那边打结,一个大家谁都意料不到的情况出现了,郎大夫把自己那个结也给打断了。“故意的,我们都能看得出来。”郎大夫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让大家知道,任何人都可能犯错,即便我是个院士,是大教授。当时在旁观摩手术的人心里就在想,遇到这样的老师真是非常非常的好,非常非常的幸运,他在最关键的时候给了你一种支持,一种鼓励。
作为工程院院士、妇产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多少重要事情等着他拍板,但每当科里任何人找他帮忙时,他都会给予全力帮助。
沈铿说:“郎大夫是我们大家的主心骨。不管是谁,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有问题就可以去找他。我一有困难就找郎大夫商量。尤其在手术台上,碰到一些特别紧急的问题,多一个人商量,多一个人在你后边撑着,你的手术就会得到一个很好的支撑,病人的生命就会多一份儿安全。这不是面子问题,这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协和有一种传统,病人利益高于一切。”
妇产科主治医师王涛说:“我们工作上遇到的很多事情都要去烦郎大夫。比如遇到复杂的病例要请他给我们指点方向,有些麻烦事要让他来帮我们承担责任,他都是随叫随到。几年前一个腹腔镜手术做到最后缝合的时候,突然一个针断掉了1/3,找不到了。你想,在腹腔镜那个小口里边,把一个1/3的针找到,真的很难。我们找了好几个小时找不出来,然后把郎大夫叫过来,针就找到了。”“为什么他能找到?”“他有自信,也有思路,怎么做指引,怎么设计标记啊什么的。”“那是不是发生了事儿,你脑子里就想着要找郎大夫过来?”“对”。所以,郎大夫常说,他不做大家的家长,而是作大家的朋友。
科室每年都要挑选一些优秀的年轻人进科。“您最看重年轻人的什么?” “我们要看他的基础、教育背景、科研表现、英文、表达、写作等各方面,但最看重的还是人品,踏实、认真、诚实,这非常重要。”郎景和回答。向阳说:“郎大夫最讨厌下级大夫越级告状,搞小动作,打小报告。很小的大夫直接到郎大夫那里去告状,他一定会不高兴。一定会说,‘先去跟你的上级大夫说,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再一块儿来解决’。简单才是科学,这是他为人处事的科学态度。”
彭澎说:“郎大夫对我影响最大的一点是,他教给我们,要做好医生,首先要学会做人。人做好了,第二步再来谈技术上的东西。如果我们连做人这一关都没过,技术再好充其量也就是个‘医匠’而已。”
有人说过,“在抱怨里成长起来的人,学会了抱怨;在感恩里成长起来的人,学会了感恩”。向阳由衷地说:“在郎大夫营造的宽松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我们,必然将这种提携后辈的传统继承下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四)偶像
如果我们能有郎大夫这种修为的话,可能我们的人生就别有一番境界了。
协和医院妇产科123位大夫中,有40多位是男大夫,这个比例是国内各综合医院妇产科中最高的。很多男大夫当初选择妇产科专业,都受到郎景和的影响。
记者:听说您当年被连利娟主任挑到了妇产科,起初是犹豫的?
沈铿:是。当时连大夫说,你去和郎大夫聊聊吧。于是,我带着当时的女朋友、现在的夫人专门来到19楼宿舍郎大夫家。郎大夫当时已是主治大夫了,手术做得很漂亮,特别热情地跟我讲他的亲身体会,男大夫做妇产科,在精力、体力上都比较占优势等等,我夫人的思想工作算是解决了,转而给了我很大的支持。这次拜访郎大夫非常重要,对我能从事妇产科起了一个引导作用。以后该怎么做,就有一个榜样在那里了。
记者:你是男孩子,怎么想着要学妇产科了?
王涛:最早接触郎大夫是在协和医大上课,他给我们讲妇产科概论,讲课内容跟别的大夫是完全不一样的。我就被郎大夫吸引住了,就决定要投奔妇产科。
郎大夫对我们的影响是各方面的,是潜移默化的。郎大夫有很多解剖手术图,都是自己画的,有时候甚至当场就给我们画。另外,他还会涉猎别的很多东西,比如艺术啊,哲学啊。印象深刻的一次是,他讲妇产科解剖,就赋诗一首为《妇产科解剖的礼赞》。
郎景和说:“当了近50年大夫,我可以真正地说没跟病人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架。跟病人吵什么?她是你的病人啊。她怎么对你,怎么对事情,你可以完全不去计较。她的各种要求尽管不合理,也都没关系。但有一点,为病人服务,解决病人的问题,这是我们医生的职责。”他真的是这样一个没脾气的人吗?
记者:有没有见过郎大夫发脾气?
沈铿:我跟他30多年了,手术都是他带出来的,从没看过他发脾气。
他一贯的风格就是垂拱而治,和为贵。他从来不高声说话,但有时候语气较重。批评总会有的,有问题他会指出来,但绝不是板着脸孔骂人。
向阳:我来妇产科27年了,从来没看到过郎大夫发脾气。不管对病人还是对大夫,never。郎大夫也有不高兴的时候,他从来不说你怎么样,但他会让你知道他对这件事情不满意,会让你感受到这件事情你做得不好。我也算脾气好的,但实在忍不住了会说两句,而郎大夫永远能忍住。其实,不一定要发火才能解决问题,这是他为人处事的一种方式吧,我觉得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彭澎:我印象中有一次。病人是新疆来的一个小姑娘,患有先天性宫颈闭锁,不仅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表现,而且引起了宫腔感染。父母带着她遍访医院,最后慕名来看郎大夫。郎大夫门诊检查后觉得小姑娘病情很重,马上请门诊护士长打来电话,希望马上安排她住院。当天已是下午4、5点钟了,病房里已没有空床。我心想这个病人是不是晚点儿再收也可以啊。就这么一犹豫,郎大夫看完门诊还亲自跑过来了,严肃地跟我说:“这个病人很重、很急,人家从新疆大老远跑过来找咱们,咱们再有困难,能跟人家的困难比吗?况且咱们的困难很大程度上可以协调解决。”当晚,我们跟别的病房协商借了一张床,将小姑娘收住院。后来郎大夫很快给她做了手术,效果非常好。其实即便是发火,在外人看来也是很平和的,顶多就是语气上重了一点而已。
采访时,记者时时感受到同事和学生们对郎景和的敬仰,那么,郎景和最吸引他们的特质是什么呢?
记者:最想拥有郎大夫身上的哪种特质?
向阳:郎大夫真正吸引我的是他的人格魅力,一种气场在那儿,不是一般人能具有的气场。医学、文学、哲学,天文地理,你跟着他有学不完的东西,他能影响你很多很多。
彭澎:我最想学的是郎大夫的“不慌”。多难的手术,把郎大夫叫过来往那儿一站,底下的大夫就能从比较混沌的状态进入有条理状态,仔细思考现在面临的是什么问题,下一步该如何处理。我觉得这是我最想向他学习的。其实人生跟平时干工作一样,也会遇到困难、麻烦,有时候我们就不理智、不冷静了,但如果我们能有郎大夫这种修为的话,可能我们的人生就别有一番境界了。
王涛:超强的记忆力。郎大夫的记忆力好到不可思议。他对各种数字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有些病人,隔了好多年,甚至是几十年,郎大夫一看到,就会说起这个病人当时是什么情况,从哪儿来的,做什么工作的。一天,一位好多年前救治过的老病人遇到郎大夫,郎大夫对这个病人情况如数家珍,说得清清楚楚,而病人却想不起来大夫姓什么,只记得他的姓跟动物有关,于是直呼:熊大夫,您好。郎大夫却说,我比熊厉害,我是狼。(王涛一边说,一边自个儿笑翻)。
【与郎景和对话】
郎景和:我是业内外、院内外有名的“和稀泥”,“高级泥瓦匠”。父亲给我起的名字已经注定如此。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嘛。所以天生懦弱,不强势嘛。日常生活中很难说什么是原则性的事儿,非要分出个你对、他不对来。碰到具体的事儿,大家相互让一步就行了,但这并不等于不掌握原则。
郎景和:申报院士,8年奋战算不算?之所以申报是出于两种责任,一是对妇产科学界的责任,二是对协和的责任。这是我坚持下来,不怕摔跤,屡战屡败,但还要屡败屡战的理由。妇产科学界十余年没有院士,我作为主委、会长、总编辑,有这个责任。无论是谁,妇产科大夫应该有一位。此外,更为沉重的是,妇产科学界只有过两位院士,均出自北京协和医院:一位是林巧稚大夫,1955年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另一位是宋鸿钊大夫,1994年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而我做妇产科主任二十年。这便是压力和推动力。亦曾想过要放弃,但是不能,也不允许。否则何以告慰先人,又如何面对同仁!如今尘埃落定,如释重负啊。
郎景和:我坚决地回答,我不是大师。十年磨一剑,百岁难成仙。十年可以当一个大夫,但一辈子也不一定能成仙,所谓成仙,实指“得道”。现在回头看,医者的成长其实犹如历经一场艰苦的磨炼,无数次的锤打、淬火,才能百炼成钢。从外科大夫的角度看,医者必要经历三个境界,第一个叫“得意”,手术做完啦,挺得意的,只是熟练而已;第二个叫“得气”,融会贯通,应付自如,也很不错;第三个叫“得道”,道是什么?是道行,是一种精神,一种理念和一种升华,可以将事物的本质看得非常清楚。可以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即使遇到一种从未见过的病,也能举一反三,登堂入室,从而达到更高的造诣。而事实上,我们可以“得意”、“得气”,但“得道”很难。也许一辈子寻寻觅觅,也未必能得道,但我们一直身处这个过程,向这个方向努力。
记者:一路走来,有没有经历过挫折?
记者:别人怎么看您,有没有什么缺点?
记者:做医生做到这个份上,是不是可以称您为大师了?
【采访手记】
郎景和是继林巧稚之后的又一位家喻户晓的妇产科医生。关于郎大夫的文章,写他的,他写的,太多了。怎么把大家看得见的、看不见的郎大夫的本真写出来,是一个挑战。这些天来始终萦绕在记者脑海中的一个词,一种最强烈的感受,就是善良。郎大夫说,善良是做人的标准,也是医学的根本,医学是人类情感或人类善良的一种表达。[3510501]
【专家档案】
郎景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主任委员、妇科内镜学组组长、女性盆底学组组长,《中华妇产科杂志》总编辑,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会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并受聘多所大学的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
从事妇产科医疗、教学、科研近五十年,临床经验丰富,技术全面。关于卵巢癌的研究获卫生部及国家级奖励四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妇科内镜手术、子宫颈病变以及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的诊治及基础研究均有突出贡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及中华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主编(译)著作20部,个人专著10部。先后获多项全国性荣誉称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
威望
+5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沧浪之水
+ 5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染戈壁
感染戈壁
当前离线
积分
3706
楼主
|
发表于 2013-1-10 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生对病人的同情不是用眼泪,而是用心血。
手术中学生因为紧张把结打断了,郎大夫把自己的那个结也故意打断。意图在于:是人都会犯错,院士也不例外。
这两句,让我非常感动。如果我们对每个病人用尽心血,会是是么结果!!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智慧的妈
智慧的妈
当前离线
积分
1282
发表于 2013-1-15 02: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和郎院士在一个科里上班该是多大的幸福呀!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3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信息反馈联系:sific2007@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