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2-17 16:11
02-17 16:1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3504|回复: 24

[求助] 胃镜消毒怎么采样,怎么判断结果?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6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依依 于 2012-12-6 10:47 编辑

各位老师:胃镜消毒怎么采样,怎么判断结果。多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6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胃镜消毒这样采样:将培养基从消毒后胃镜的活检孔注入,在胃镜末端接好后送至检验科培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怎么判断,结果怎么计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6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医院感染防控指南》上面有具体操作方法,请看一下,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6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 第三十五条内镜的消毒效果监测采用以下方法:
  (一) 采样方法:监测采样部位为内镜的内腔面。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缓冲液,从待检内镜活检口注入,用15ml无菌试管从活检出口收集,及时送检,2小时内检测。
  (二)菌落计数:将送检液用旋涡器充分震荡,取0.5ml, 加入2只直径90mm无菌平皿,每个平皿分别加入已经熔化的45℃-48℃营养琼脂15ml-18ml,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于35℃培养48小时后计数。
  结果判断:菌落数/镜=2个平皿菌落数平均值×20。
  (三)致病菌检测:将送检液用旋涡器充分震荡,取0.2ml分别接种90mm血平皿、中国兰平皿和SS平皿,均匀涂布,35℃培养48小时,观察有无致病菌生长。

点评

赞一个  发表于 2012-12-6 10:48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3 收起 理由
依依 + 3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结果判断:菌落数/镜=2个平皿菌落数平均值×20。
也就是说两个平皿细菌总数只能《2个。否则超标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结果判断:菌落数/镜=2个平皿菌落数平均值×20。
也就是说两个平皿细菌总数只能《2个。否则超标是吗?期待你的回答。多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6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老师理解有误。结果判断:菌落数/镜=2个平皿菌落数平均值×20。以就是每个平皿的菌落数相加除以2再乘以20所得的结果即为采样胃镜的真正监测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呀:1+1=2/2=1x20.合格 假如每个平皿长两个2+2=4/2x20=40就超标对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呀:1+1=2/2=1x20.合格 假如每个平皿长两个2+2=4/2x20=40就超标对吗?
期待老师的回答。讲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胃镜消毒效果监测标准是这样的吗?

胃镜消毒效果:
:1+1=2/2=1x20.合格 假如每个平皿长两个2+2=4/2x20=40就超标对吗?或者一个平皿长1个,另外一个平皿长2个:1+2=3/2=1.5x20=30按照判断标准《20cfu/件,也就不合格对吗?如果这样的话判断标准是否科学?
期待老师的回答。讲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6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1采样方法:
4.1.1.1监测采样部位为内镜的内腔面。
4.1.1.2 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缓冲液,从待检内镜活检口注入,用15ml无菌试管从活检出口收集。及时送检。
4.1.2 菌落计数:将送检液用漩涡器充分振荡,取0.5ml,加入2只直径90mm无菌平皿,每个平皿分别加入已经熔化的45℃-48℃营养琼脂15ml-18ml,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于35℃培养48小时后计数。
4.1.3 计算:两平皿平均菌落数×20      
4.2灭菌内镜及附件
4.2.1腹腔镜、宫腔镜、膀胱镜、关节镜、脑室镜等。
4.2.2 内镜附件: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
4.2.3采样地点:生物安全柜、手术室、无菌室等。
4.2.4采样方法:用无菌棉拭子涂抹后,剪去手接触部分,放入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及时送检,2小时内检测
4.3致病菌检测:将送检液用漩涡器充分震荡,取0.2ml分别接种90mm血平皿、中国兰血平皿和SS平皿,均匀涂布,35℃培养48小时,观察有无病菌生长。
4.4增菌:SCDLP(金葡、铜绿假单胞)、 葡萄糖肉汤(乙型溶血性链球菌)、SF(亚硒酸盐增菌液)、GN(志贺氏增菌液)、乳糖胆盐发酵管。
4.5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
5. 结果判定
5.1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
5.2灭菌后内镜合格标准为:无菌检测合格。
5.3 内镜结构复杂,关节多、孔道细长 (2--6英尺,直径   几毫米),
5.4.使用时, 易沾挂血液、黏液、组织、排泄物等。
5.5.胃镜在应用后,可有105-1010cfu/mL的生物负载。
5.6.支气管镜在清洗前, 平均负载为6.4×104cfu/mL。
6.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4 收起 理由
黑旋风 + 2 + 4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6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学习了,下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6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老师回答得很专业,我看后学到了很多知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6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老师回答得很专业,我看后学到了很多知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胃镜消毒效果

胃镜消毒效果:
:1+1=2/2=1x20.合格 假如每个平皿长两个2+2=4/2x20=40就超标对吗?或者一个平皿长1个,另外一个平皿长2个:1+2=3/2=1.5x20=30按照判断标准《20cfu/件,也就不合格对吗?如果这样的话判断标准是否科学?
期待老师的回答。讲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6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依依 于 2012-12-6 17:23 编辑

内镜采样结果判定=2个平皿菌落数平均值*20
标准是:细菌总数<20cfu/件

由此算来,如果2个平皿上共发现2个菌落,2个菌落/2个平皿=1个菌落/平皿,1*20=20,刚好不达标。因为不能等于20.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黑旋风 + 1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6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标本采集方法 方法l:用无菌注射器抽取lO ml含相应中和 剂的缓冲液从待检内镜活检口注人后,用l5 ml无 菌试管从活检出口收集,2 h内送检,进行细菌计数 及鉴定。 方法2:用浸有相应中和制的缓冲液的无菌棉 拭子在消毒灭菌后的内镜镜身外侧往返来回涂擦两 次,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去掉手接触的部位,将棉 拭子放人装有lO ml采样液的无菌试管中,2h内送检,进行细菌计数及鉴定。 
。从检测出细菌的种类来 看,内腔的细菌明显多于外表,检出的细菌还与内镜 浸泡时间的长短有关,胃镜检出的细菌明显多于膀 胱镜。这是因为内镜在使用过程中,常常有血液、黏 液附着在镜身外表及内腔管壁,用后清洗时外表比 内壁容易清洗干净,消毒灭菌处理时外表比内壁容 易被消毒液浸泡,所以,处理后内镜外表合格不能代 表整个内镜消毒灭菌合格。因此,对内镜的监测建 议用方法一进行标本采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6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黄丽 发表于 2012-12-6 10:45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 第三十五条内镜的消毒效果监测采用以下方法:
  (一) 采样 ...

新的《医院消毒卫生标准》2012.11.1正式实施似乎改成50ml含相应中和剂的缓冲液,是这样吗?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6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禅静思语 发表于 2012-12-6 19:17
新的《医院消毒卫生标准》2012.11.1正式实施似乎改成50ml含相应中和剂的缓冲液,是这样吗?谢谢!

新的《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即将颁布实施了?看来需要我们继续学习啊!good good study , day day u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