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2-17 16:11
02-17 16:1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1806|回复: 11

[求助] Ⅰ类(清洁)手术目录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4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近期医院对Ⅰ类(清洁)手术术后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请教各位老师,能否提供Ⅰ类(清洁)手术的详细目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4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照清洁手术的定义,还得结合手术过程来划定比较科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4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菌手术都是啊,问病案室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的帮助。我院按照四类切口进行分类划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困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4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4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是由病案室提供的,各位老师都监测哪些手术?请教请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5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12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等三个技术文件的通知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试行)
外科手术必然会带来手术部位皮肤和组织的损伤,当手术切口的微生物污染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手术部位的感染。手术部位的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和手术涉及的器官或腔隙的感染,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方面和手术方面。患者方面的主要因素是:年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健康状况等。手术方面的主要因素是:术前住院时间、备皮方式及时间、手术部位皮肤消毒、手术室环境、手术器械的灭菌、手术过程的无菌操作、手术技术、手术持续的时间、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针对危险因素,加强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一、外科手术切口的分类
根据外科手术切口微生物污染情况,外科手术切口分为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感染切口。
(一)清洁切口。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
(二)清洁-污染切口。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但不伴有明显污染。
(三)污染切口。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开放性创伤手术;胃肠道、尿路、胆道内容物及体液有大量溢出污染;术中有明显污染(如开胸心脏按压)。
(四)感染切口。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5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版卫生部病案首页,分O类 I 类 II类  III类切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5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这里的病案首页还没有0类切口这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5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这里的病案首页也没有0类切口这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5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病历首页都是手术分级0 I II III,不写切口分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0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一种手术的切口分类是固定不变的,都要看具体情况而定,所以给实际操作带来了困难,只能参照卫生部的定义来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