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新媒体联盟
微信大全
斯斯(感控AI助手)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感控资料库
›
文献与书籍介绍
›
杏树林评选的本期TOP52012.11.28
公告区
+ 发布
高山雪莲W
:
2024年12月优秀回帖
#←点我查看#
01-11 22:45
高山雪莲W
:
2024年12月优秀主题帖
#←点我查看#
01-11 22:43
系统消息:
AI工具试用丨“斯斯”陪你做感控,有问必答!(赚金币啦)
#AI工具#
01-07 16:18
系统消息:
上传视频拿金币,快来上传你最喜爱的感控相关视频吧!
#👈点我了解详情#
01-06 15:55
系统消息:
优秀主题贴征集令(2025年1月号)
01-03 17:36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459
|
回复:
6
杏树林评选的本期TOP52012.11.28
[复制链接]
蓝鱼o_0
蓝鱼o_0
当前离线
积分
8068
发表于 2012-11-28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TOP 5 文献推荐
★
[BMJ] 安定类安眠药可能增加痴呆风险
[神经内科/精神心理科]
★
[柳叶刀杂志(Lancet)] 心律失常研究的最新进展
[心内科/生物科学]
★
[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 心脏手术中使用大剂量地塞米松的效果: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心脏外科]
★
[BMJ] 中期效应非去极化神经肌肉阻断剂与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风险:倾向指数配对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麻醉科/药剂科]
★
[BMJ] 宫颈上皮内瘤变完成治疗后随访后宫颈癌的风险:基于群体的群组研究
[妇产科/肿瘤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蓝鱼o_0
蓝鱼o_0
当前离线
积分
8068
楼主
|
发表于 2012-11-28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献名称 : 心脏手术中使用大剂量地塞米松的效果: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 : Jan M Dieleman ,Arno P Nierich ,Peter M Rosseel ,Joost M van der Maaten ,Jan Hofland ,Jan C Diephuis
期刊名称: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
发表时间:2012-11-07
索引:JAMA.2012 Nov 7;308(17):1761-1767.
背景
心脏手术中经常预防性地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减轻体外循环和手术创伤导致的炎症反应;但是,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预防主要不良事件的效果仍缺乏证据。
目的
定量评价术中使用大剂量地塞米松预防心脏手术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设计、设置和研究对象
这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在2006年4月13日至2011年11月23日招募了4494名18岁或以上的患者,这些患者在荷兰的8家心脏外科中心接受了建立体外循环的心脏手术。
干预
这些患者随机分组,在术中接受单次1mg/kg地塞米松(n = 2239)或安慰剂(n = 2255)。
主要结果测量
随机分组30天内死亡、心肌梗死、卒中、肾功能衰竭或呼吸衰竭的复合结局。
结果
4494名接受随机分组的患者中,4482人(99.7%)可以评价主要结果。地塞米松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157人(7.0%)和191人(8.5%)达到主要终点(相对危险度,0.83;95% CI,0.67-1.01;绝对危险度降低率,-1.5%;95% CI,-3.0%-0.1%;P = 0.07)。地塞米松与术后感染、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和住院时间的减少相关。但是,地塞米松与术后血糖升高相关。
结论
这项有关****心脏手术的试验说明,术中使用地塞米松与安慰剂相比,未降低30天内主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试验注册
clinicaltrials.gov编号:NCT00293592
北京协和医学院 董润翻译 北京军区总医院 陈思扬审核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蓝鱼o_0
蓝鱼o_0
当前离线
积分
8068
楼主
|
发表于 2012-11-28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献名称 : 中期效应非去极化神经肌肉阻断剂与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风险:倾向指数配对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作者 : Martina Grosse-Sundrup, research fellow1, Justin P Henneman, research assistant1, Warren S Sandberg, professor2
期刊名称:BMJ
发表时间:2012-10-16
索引:BMJ. 2012 Oct 15;345:e6329. doi: 10.1136/bmj.e6329
中文英文 目的
研究在一般麻醉过程中,中期效应神经肌肉阻断剂的使用是否会增加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
设计
倾向指数配对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背景设定
美国,马赛诸塞州,波士顿教学总医院,2006年10月
参与者
18579例在手术中使用中期效应神经肌肉阻断剂的患者,通过倾向指数与18579例未使用该药的对照患者进行配对。
主要测量指标
主要的测量指标是拔管后的氧不饱和度(血红蛋白氧饱和度小于90%,拔管后氧饱和度下降超过3%)和在手术后7天内,需要临时进入重症监护室再插管的例数。我们也评估定量监测神经肌肉传导对这些结果变量的影响(一系列四项比例),并评估使用新斯的明(neostigmine)预防其余例术后神经肌肉阻滞后出现的神经肌肉阻滞的逆转。
结果
中期效应神经肌肉阻断剂的使用与术后拔管后氧不饱和度低于90%的增加的风险相关(优势比为1.36, 95%置信度下置信区间为1.23至1.51),也与临时需要进入重症监护室重新插管相关(优势比为1.40, 95%置信度下置信区间为1.09至1.80)。定量监测神经肌肉传导未降低,而新斯的明(neostigmine)逆转则增加了术后氧不饱和度低于90%的风险(优势比为1.32, 95%置信度下置信区间为1.20至1.46)和重新插管的情况(优势比为1.76, 95%置信度下置信区间为1.38至2.26)。
结论
麻醉期间中期效应神经肌肉阻断剂的使用与有临床意义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升高的风险相关。我们的数据表明,本试验中预防术后神经肌肉阻滞使用的策略应该重审。
北京协和医学院 张旭翻译 北京军区总医院 陈思扬审核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蓝鱼o_0
蓝鱼o_0
当前离线
积分
8068
楼主
|
发表于 2012-11-28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 : Matejka Rebolj ,Theo Helmerhorst ,Dik Habbema ,Caspar Looman ,Rob Boer ,Joost van Rosmalen
期刊名称:BMJ
发表时间:2012-11-03
索引:BMJ.2012 11 3;:e6855.
中文英文 目的:比较组织学上确认宫颈上皮内瘤变,并完成治疗后随访进行例行检查,宫颈涂片检查结果持续正常的妇女,与宫颈涂片预初检查结果正常的妇女患有宫颈癌的风险。
设计:基于人群的群组研究,使用国家病理登记处的数据。
背景设定:荷兰,1994至2006年。
研究人群:38956例女性,组织学上确认上皮内细胞瘤变,以1至3予以分级,治疗后完成随访。
干预: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后例行随访,推荐6个月、12个月、24个月后进行涂片检查。
主要测量指标:宫颈上皮内瘤变后,完成随访且检查结果阴性至下次预初检查期间的宫颈癌的发生率,与预初涂片检查结果正常后期间比较10年的危害比,根据随访的年份进行修正。
结果:完成宫颈上皮内瘤变随访后的几年中,56956例妇女中诊断出20例宫颈癌;而预初涂片检查结果正常后的几年中,25020697例妇女中诊断出1613例宫颈癌。发病率分别为35.1(95%置信度下置信区间为21.4至54.2)每100000妇女年,和6.4(95%置信度下置信区间为6.1至6.8)每100000妇女年。通过这些数据导出,与预初涂片检查结果正常后的时期相比,完成随访后的时期的修正危害比为4.2(95%置信度下置信区间为2.7至6.5)。该危害比对于所有年龄都增加。对于不同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分级,宫颈癌的风险没有发现显著差异。
结论:之前的研究观察到,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后的妇女患宫颈癌风险更高,这在完成治疗后随访,连续3次涂片检查正常的妇女所在的亚组中也观察到。在这些妇女中,综合校正过的宫颈癌风险与预初涂片检查结果正常的妇女相比(6例每100000妇女年),提高了4倍(35例每100000妇女年)。
北京协和医学院 张旭翻译 北京军区总医院 陈思扬审核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蓝鱼o_0
蓝鱼o_0
当前离线
积分
8068
楼主
|
发表于 2012-11-28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献名称 : 安定类安眠药可能增加痴呆风险
作者 : Sophie Billioti de Gage ,Bernard Bégaud ,Fabienne Bazin ,Hélène Verdoux ,Jean-François Dartigues ,Karine Pérès ,Tobias Kurth ,Antoine Pariente
期刊名称:BMJ
发表时间:2012-10-10
索引:BMJ.2012;:e6231.
中文英文 一项最新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的研究显示,服用安定类(苯二氮卓类)安眠药需慎重,因为它可能增加患痴呆症的风险。
研究称,法国和美国研究人员对一千多名平均年龄为78岁的老人进行了为期15年的跟踪调查。调查开始时,这些老人都没有痴呆症状。后来其中部分人开始服用安定类安眠药,结果显示,这部分人出现痴呆症的风险比其他人高60%。安定类安眠药是一大类安眠药的总称,其中包括常见的安定、羟基安定、利眠宁等安眠药。这些药物在全球广泛使用。据介绍,仅在英国就有一百多万人在服用此类药物。
研究人员表示,虽然这项研究目前只是揭示了一种相关性,不能完全证明安定类安眠药与痴呆症之间的因果关系,但为谨慎起见,建议人们尽量不要服用此类药物,医生在为失眠患者开此类药物时也应慎重。
转自生物谷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蓝鱼o_0
蓝鱼o_0
当前离线
积分
8068
楼主
|
发表于 2012-11-28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献名称 : 心律失常研究的最新进展
作者 : Andrew A Grace ,Dan M Roden
期刊名称:柳叶刀杂志(Lancet)
发表时间:2012-10-27
索引:Lancet.2012 Oct 27;380(9852):1498-508.
中文英文 综述
我们关于心律失常的现有认识及其对未来治疗的启示在过去的几年中,有效的经验性心律失常治疗技术发展较快,其速度已经超过了基础生物学详尽知识的积累速度。 因此,虽然一些临床心律失常可通过导管消融等技术治愈,但在药物治疗和对猝死风险的预测方面仍然相当落后。 对单基因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的关键候选基因的识别表明,将基础生物学引入临床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研究人员应用日渐复杂的实验模型和测量方法(包括基于干细胞的人类心律失常模型),研究了若干生物学途径的扰动如何导致心脏出现心律失常倾向。 心律失常的生物学特性大部分可加以量化,从而能运用系统性的分析将仍处于经验阶段的治疗策略转变为基于分子证据的管理。
转自医纬达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蓝鱼o_0
蓝鱼o_0
当前离线
积分
8068
楼主
|
发表于 2012-11-28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杏树林的帖子,我之前也已经提过了,苹果APP和安卓都可以去下载手机版本。
当然是连线使用的。必须要要保障网络畅通。
用GPRS是计算流量的,且速度一般。
我用GPRS上Infectious disease news上不去。就因为网络比较慢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3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信息反馈联系:sific2007@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