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2-24 11:57
02-17 16:11
02-17 16:1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10271|回复: 129

[原创] 您认为是否应对每位SSI监测的目标患者建“出院后追踪档案”吗?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28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开展SSI目标性监测的朋友们,您认为是否应对每位SSI监测的目标患者建“出院后追踪档案”以使患者出院后的登记资料更趋完善、可信,期待分享您的好经验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收起 理由
老朽 + 2 很好的话题,值得讨论!
茶韵幽香 + 2 很好的讨论话题!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8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每一位手术患者都有一张监测登记表,表里面就有了电话号码,我们回访后就登记在表后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8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如润竹版主所言:对每位SSI监测的目标患者建“出院后追踪档案”当然最好不过了。只是这样的追踪要持续一月或一年。具体该如何操作?又如何能保证实施到位?
我一直为“SSI监测的目标患者”出院后的随访而纠结。优质护理工作要求向社区搞延伸服务,即对出院患者的随访与健康教育。我便把这项工作交给护理部来完成。有时候,还真把不准其中的真实性有多少。
现在的病人既敏感又难缠,要是由院感来做,真怕出现“被误会”。也许是我多虑。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茶韵幽香 + 2 有道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8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是这样回访的:只告诉我是某医院的工作人员,按照医院规定,在患者出院后进行回访,只谈目前的健康状况,不谈和手术有关的敏感话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9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最基本的工作,做起来相对容易一些;俺发此主题想了解大伙除完善监测表登记项目外,是否还建了专门的“出院后追踪档案”,以便将发现的阳性体征、进一步追踪情况、抑或是与康复有关的其它意外发现一并登记并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9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HNHBDYRMYYGKK 发表于 2012-11-28 19:17
我们是这样回访的:只告诉我是某医院的工作人员,按照医院规定,在患者出院后进行回访,只谈目前的健康状况 ...

不扯与手术有关的敏感话题,那您们的随访能达到预期目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9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细雨润竹 发表于 2012-11-29 08:29
不扯与手术有关的敏感话题,那您们的随访能达到预期目的吗?

能的,我们也是这样做的,因为我们医院对每个出院病人都常规电话回访的,我们就当是常规回访,迂回的问,问出院后的恢复情况,如果说一切都好那么肯定切口是没问题的,最后再指导一下饮食、休息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9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项工作很难做,电话打去,病人会问很多问题,我们又不能很好的回答,怕说错,专业知识还不够,怕遇到敏感问题,其结果打了只能问服务态度好吗,手术后还好吧,病人会回答的五花八门,有时很难确定是否感染。再者我们外科主任不建议我们这样做,说会增加他们的麻烦,目前电话打了一半,余下还真不知如何做,其实这些手术病人一般都会复查的,如果切口有问题一般都会找手术医生的,门诊换药或重新入院,如果外科医生培训好,让他们如实填写,我个人感觉可以不用电话追踪,我追踪了半年真的没什么收获,或许方法方式不当,希望有经验的老师指教!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6 收起 理由
手榴弹 + 2 + 6 实际情况!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3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9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上老师的做法,虽然不谈和手术直接相关的问题,问到目前的健康问题,如果有感染的话,病人肯定会告诉你呀!现如今的医疗执业环境,无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3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个人的空间 发表于 2012-11-29 09:46
这项工作很难做,电话打去,病人会问很多问题,我们又不能很好的回答,怕说错,专业知识还不够,怕遇到敏感 ...

个人非常同意您的观点,这种监测方法是否合理,值不值的推广?
1、手术有问题,患者都会来找经治医师。是否要求临床医师做好记录及报告?
2、院感科人力本身有限,在这方面如此花费时间是否值得?
3、作为阶段性的做课题可以如此操作一下。如果把这种监测作为常规工作推广,得不偿失。
个人观点。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6 收起 理由
手榴弹 + 2 + 6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2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3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术后病人回访工作做了有一年了,感觉回访的病人能发现手术切口感染的可能性小,怀疑手术医生将有问题的手术未报,通过我们加大监督考核力度,关于手术切口感染的问题逐渐在凸显,我们通常直接询问患者手术切口部位恢复如何?目前还未发现因我们回访造成纠纷的现象,很多患者还认为是医院在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的新举措。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茶韵幽香 + 2 向你们学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31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随访确实不好把握,有些大医院是院感科的专职人员进行随访,我们没有这样做,我们是根据临床管床护士随访来确定是否发生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31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禅静思语 发表于 2012-11-28 18:39
正如润竹版主所言:对每位SSI监测的目标患者建“出院后追踪档案”当然最好不过了。只是这样的追踪要持续一 ...


我觉得对手术病人的监测做到追踪建立档案是可以,其它的再做追踪以火烧身,如果以优质服务形式会好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茶韵幽香 发表于 2014-1-31 09:47
随访确实不好把握,有些大医院是院感科的专职人员进行随访,我们没有这样做,我们是根据临床管床护士随访来 ...

  我们是指定一名专职人员做随访,随访之一是追踪切口康复情况,但更关键是把这作为优质服务项目之一从院感这块做推广,如此一来,这随访工作好做多了,医院和患者双方都赞许。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茶韵幽香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3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院是指定一名专职人员做出院病人随访工作,追踪到有关切口康复情况的及时告知感控科,感控科专职人员再与相关手术医师联系以明确诊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4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3年的手术部位目标性监测工作中,确实在电话随访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出院后切口红肿到其他医院或医疗点治疗、换药的;电话随访中投诉医生的;电话随访中谈一些与手术无关的问题等,但确实也证明手术部位感染确有一部分是出院后表现出来的。你要放给临床医生、护士做,可能就不会反馈给你了,就是反院就诊的,医生都不会给你反馈,你要不去核实的话,一律没有感染。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手榴弹 + 1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4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了,我个人观点也认为病人在住院期间进行监测切口感染情况就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4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观点:真想把事做到实处,应该由主管大夫来做最合适,可以了解离院后的情况进而进行健康指导,可以由病人的反馈信息来总结经验教训。由院感科来做有时觉得只是为了填空而作,有形式不一定有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5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个人的空间 发表于 2012-11-29 09:46
这项工作很难做,电话打去,病人会问很多问题,我们又不能很好的回答,怕说错,专业知识还不够,怕遇到敏感 ...

我也同意老师的观点,大部分时候达不到我们的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5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上老师的意见。让主管医生去随访更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