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4-09 21:27
04-09 21:26
系统消息:qzygbln已经连续答对100道难题,逆天学霸谁与争锋?!#每日答题#
04-06 23:38
03-21 08:09
03-06 08:48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2065|回复: 9

[讨论] 医院感染高危人群可否简单归类为免疫功能受损的人群?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4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我们说一个感染的发生离不开三个环节,即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同样我们的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归根结底也是针对这三个环节展开的。我们要采取措施消除或减少感染源,我们要采取措施阻断传播途径,我们要采取措施减少或保护易感人群。我们说一个人在面临病原菌的侵袭的时候,决定感染发生与否主要决定于病原菌与人体的较量,病原菌占了优势,那么感染发生了,反之,人体占了优势,病原菌就退却了,最后结局要么是病原菌只是定植,要么病原菌彻底清除或消灭。这个过程似乎非常像矛与盾的关系,盾即是人体的免疫系统。人体的免疫系统有先天性免疫,如完整的皮肤、细胞和体液免疫等,还有后天获得性免疫,如疫苗的接种,甚至说由于健康锻炼带来的体能增加也算是一种后天获得性免疫。而与之对应,也有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或薄弱,如年龄过大或过小,以及其他先天性疾病等,也有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或下降,如接受手术、烧伤、不合理的使用药物等等。因此,我们可否可以简单地将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归类为免疫功能受损或低下的人群呢?如果是这样的话,今后我们在描述感染的高危因素的时候就不应该再把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损作为危险因素之一,而应该是种种危险因素罗列之后的归结点。又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有特定的限定人群?欢迎大家参与讨论,发表您的看法。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天师 + 5 + 5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4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是简单归类,当然不应该是错的。同意此说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4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的话题很好啊。但是我感觉这个可能不能划等号。医院感染的病原可以是机会致病菌,条件致病菌,高度传染性的病毒等等。
比如H1N1在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流行。就不能说它的对象是免疫功能受损的人群。
国外对医院感染高危人群的一般由这样两句话,一种是免疫功能受损,另一个是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比如肝移植的患者等。其实后两个都是一个含义,都是机体的宿主免疫功能受损,例如NK细胞,CD4/CD8细胞,补体等的作用受到抑制等等,甚至细胞修复能力受到影响,DNA修复能力受损等等原因。

再者,随着多重耐药菌的出现,比如MRSA,分为HAMRSA和CAMRSA (1-3的亚型),CAMRSA(4或者5)的高危人群有的还是身强力壮的,比如士兵,并且发病年龄较HA-MRSA要年轻。
这部分人群如果用免疫功能受损来表示,可能尚不充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3 收起 理由
红梅伊人 + 2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4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好像在美国院感监测中对于免疫功能低下(immunocompromised)有界定的,如白细胞低于500,使用激素超过2周、HIV(+)CD4数值低于200、脾切除术后患者等等,这样看来,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是限定的特定人群,跟我们讲的容易发生感染的一些危险因素应该不完全一样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5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蓝鱼和桂花香二位老师的讨论,我觉得楚管提出的是个广义上的概念,而后二位老师提出的则是狭义上的概念。
我的疑问是,如果按照楚管的提法,那么对于桂花香老师所说的“白细胞低于500,使用激素超过2周、HIV(+)CD4数值低于200、脾切除术后患者等等”应该如何归类呢?
所以我个人还是以为不要将高危人群简单归类为免疫功能受损的人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5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老师做的真是细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5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5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浏览认真的学习了,收获颇多,谢谢各位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5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目前的欧美国家的所有指南中,与感染控制预防相关的章节,对于医疗卫生保健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师\以及辅助工作人员)都是单独的一个章节和篇幅介绍.因为,他们是比较特殊的人群,既不同于患者,也和其他普通的探视人员\志愿者的管理不一样。
一般上述人员在国外,包括香港,都是由两个不同的部门分别共同管理其健康状况。

一部分是感染控制预防部,这个和国内的职能,大体相同,不做赘述。

再就是员工健康管理部,有一点类似预防保健科,职工保健的性质,但还有工会的职能。
在国外,工会是很去权威性的,很高的法律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3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感染高风险患者不一定是免疫低下患者,但应是存在免疫功能受损可能的患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