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多年前在肠道门诊工作,那时强调五不出门,要求对收进的钱币消毒以后再上缴。那时候就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患者在肠道门诊使用的钱要消毒,那如果同一患者离开肠道门诊,在社会上买物品、乘公交车、到饮食店消费这些带菌的钱币该如何消毒处理呢?今天看到的帖子有所启发,转发出来大家看看是否?
每天流经我们每个人手里的钞票究竟有多脏呢?这里有一组令人咋舌的惊人数据:在人口最多的中国,钞票上多达近18万只 细菌,毫无疑问是全世界钞票最脏的地区。
人们手中8%到10%的钞票 或者信用卡都被细菌 严重地污染过 。 为了了解人们手中的钞票或信用卡到底有多脏,科学家对伦敦、 伯明翰以及 利物浦三座大城市的人们展开抽样调查。分别从他们的钞票、信用卡以及双手上取样,然后回到实验室进行化验。研究发现,几乎十分之一的钞票与信用卡上面都布满了细菌,其中不乏一些可能造成 腹泻或 呕吐症状的有害细菌。以一张50 英镑的钞票为例,它的使用周期一般在18个月到10年不等,而在退出流通之前,它始终都是潜在的细菌携带者。 罗纳德· 卡特勒 玛丽女王大学生化专家:不光是上厕所之后需要洗手,人们吃东西前都应该洗手,因为你永远不知道钱包里哪一张 纸币布满了细菌。 研究人员还说了,一般的抗菌皂都可以持续几个小时的抗菌效果,不过如果你想远离细菌,那还是随时洗手为好。
对于钞票在无数健康人与病人之间不断流转,沾染的细菌、病毒非常“丰富”。根据检验发现,每平方厘米纸币上染有细菌最低为7000个,最多达11万个。在钞票上可以发现的 甲肝病毒、 乙肝表面抗原等病毒,可达数十种之多。
日常生活中,人们用刚拿过钞票的手摸眼睛、鼻子和嘴巴,将钞票与食物同袋而装,手拿过钞票后直接抓食物吃的现象比比皆是,更有甚者,用手边蘸口水边数钱,以上的种种习惯极容易使人们受到钞票细菌的侵害。而在市场上售卖各种生肉、熟食的档主,双手不停地在钞票与食品之间拿捏,形成了钞票与食品之间不断交叉感染新细菌的现象,如果市民吃进沾有病毒细菌的食品,其后果可想而知。 银行定期消毒钞票最经济
与现金消费相比较, 刷卡消费减少现金在人们之间的相互接触流通,减少了 细菌病毒在钞票传播的几率。但在我国,绝大多数农村、乡镇地区,包括部分城镇地区的银行卡 消费网络不完善,银行卡消费网络 覆盖率不高,例如人们经常光顾的 杂货店、 食品店、市场等普遍没有银行卡刷卡服务;在日常生活中的小额消费,难以实现刷卡消费,但 小面额的钞票却是流转速度最快,细菌传播几率最高的。 因为钞票使用的期限越长,所流转的人员越多、环境越复杂,沾染细菌的几率越高,提案认为,加快钞票回笼重制的速度可有效减少钞票细菌沾染及传播的人员,另外在制造钞票时加入具 杀毒功效的成分,也将有效减少钞票细菌的传播,但缺陷是钞票回笼与 金融市场的发展息息相关,稍有不慎将会给国 内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另外钞票回笼重制的成本也很高,而对国内市场上流通的极小部分的 外币,不可能实行回笼重制。彭磷基认为,由于几乎所有钞票都会在个人与银行之间不断流转,人们能接触到的钞票几乎都会通过银行,因此银行定期对所收到的现金钞票进行消毒处理,将有效地减少钞票被细菌沾染及传播。相比较上述两种方法, 对流通货币实行全面消毒将不失为一种最经济、有效、全面且有操作性的方法。 体会:1、银行定期对回笼的钱币进行消毒; 2、作为个人来讲,接触钱币后一定要做好手卫生,防止病菌的入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