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卡等级:偶尔看看
- 打卡总奖励:45
- 最近打卡:2024-11-10 17:11:10
|
1、在《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中这样说到:HBV的随访时间为:在最后一剂疫苗接种1-2个月后进行病毒抗体追踪监测,也就是说只需要在暴露时和暴露后第7-8个月追踪一次即可吗?但我们以前学习的都是在1、2、3、4个月时进行,在“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监测系统”的随访管理中这样指导:暴露者追踪检验:1、2、3、4个月。那么我们应该依据哪一个?为什么?因为一个是在疫苗未注射完成后进行,一个是在完成后,有什么样的理论支持?
个人理解:两者各有侧重,前者(1、2、3、4个月时的追踪)重在监控职业暴露者是否被感染,后者重在预防接种后机体的主动免疫机制是否激活,换言之是否产生了抗体。
2、在用药前必须对暴露者进行检验,但是我们医院不能做急诊的检验,只能做表面抗原的急诊,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用药?是可以根据表面抗原结果就决定吗?
还是个人理解: 仅仅根据表面抗原监测结果来决定是否预防用药是不科学的,另一个更关键指标是暴露者是否有抗体呀,甚至几阳什么的。
3、在《导则》中预防性用药没有提到要做肝功能的监测,但是在《监测系统》的指导中提到要肝功能的监测?做和不做对用药有什么影响?如果肝功能异常注射疫苗和高价免疫球蛋白对人体有什么不良影响?
做和不做对基本的用药原则影响不大,但肝功异常时注射疫苗有何不良影响还真没看到类似报道,期待有同仁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