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新媒体联盟
微信大全
斯斯(感控AI助手)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感染病与暴发
›
感染暴发事件及医院感染纠纷案例
›
西尼罗病毒的流行特点和预防
公告区
+ 发布
系统消息:
优秀主题贴征集令(2025年1月号)
01-03 17:36
高山雪莲W
:
优秀回帖征集令(2025年1月号)
01-03 09:00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系统消息:
“十大感控热词2024”征集活动开始啦!
#SIFIC论坛APP#
01-02 11:15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489
|
回复:
5
西尼罗病毒的流行特点和预防
[复制链接]
佳蕙淼淼
佳蕙淼淼
当前离线
积分
10370
发表于 2012-9-7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我们来了解如何预防西尼罗病毒感染?谢谢分享!感谢原创!
西尼罗病毒的流行特点和预防.doc
(27 KB, 下载次数: 14)
2012-9-7 18:2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评分
参与人数
1
威望
+3
收起
理由
手榴弹
+ 3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佳蕙淼淼
佳蕙淼淼
当前离线
积分
10370
楼主
|
发表于 2012-9-8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病原学
西尼罗病毒是虫媒病毒之一,为RNA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它不仅与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和近年来流行的登革热属同一科,而且与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圣?路易斯脑炎病毒相似,并和这两种病毒抗原关系密切。西尼罗病毒在电镜下呈球形,大小为40-60nm,有囊膜,约有10000-11000对碱基,核酸为正股不分节段RNA,病毒依赖的RNA聚合酶是复制本病毒必须的酶。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佳蕙淼淼
佳蕙淼淼
当前离线
积分
10370
楼主
|
发表于 2012-9-8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2 流行病学及特点
2.1 传染源 病鸟是主要的传染源和重要的宿主。亲鸟类蚊子(包括库蚊、伊蚊和曼蚊)是自然条件下传播病毒的载体。鸟感染后通常不出现临床症状,但有一个持续时间比较长的、高浓度的病毒血症期,蚊子叮咬这种鸟后会大批感染。感染的蚊子叮咬其它动物或人时,就会传播病毒。自然条件下,病毒在鸟---蚊子---鸟的传播循环中存在。因此鸟,尤其是野鸟在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成年鸡经常被感染,但由于这些鸡产生的病毒血症是低水平的,所以它们不是重要的扩散宿主。马对该病毒比较敏感,感染后能够引起脑脊髓炎。
人感染该病毒后发生的也是低水平的病毒血症,而且持续时间也较短,被叮咬后感染蚊子的几率很小。迄今为止还未见到病毒在人---人之间、非人脊椎动物---人之间的直接传播。但是人、马和其它动物在病毒传播中的作用目前尚无确切的定论。
2.2 传播媒介 库蚊是主要的传播媒介,感染的库蚊通过叮咬鸟、人和其它动物而传播病毒。病毒不仅在鸟---蚊子---鸟之间传播循环,还可在鸟---鸟之间直接传播。蚊子感染后,病毒在蚊体内大量繁殖,病毒可随蚁的唾液腺通过血脑屏障到达脑部,干扰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引起脑炎。病毒在库蚊中可垂直传播,并可在其体内越冬。蚊子叮咬人或动物时,病毒随唾液进入人或动物体内,造成感染。在亚洲和非洲发现蜱可感染病毒,但它们在传播和保毒中的作用尚不确定。病毒不经消化道传播,也不能通过空气传播。
此外,还出现了四种传染方式,即输血感染;***感染;感染母亲因哺乳而传染婴儿;通过胎盘、子宫传染。
2.3 易感人群和动物 人对本病普遍易感,在美国,平均感染年龄为55岁。易感动物极为广泛,多达230种。目前在北美至少已从157种鸟、37种蚊子体内中分离到病毒。除鸟和蚊子外,马、牛、山羊、绵羊、犬、猫、鸡、鸽、鹅、家兔等大部分家畜都易感,此外猕猴、羊驼、美洲驼、狼、编蝎、松鼠、驯鹿、洗熊、臭鼬等动物也易感。美国2002年还从爬行动物---鳄鱼身上分离到了病毒。
2.4 流行分布特点 本病流行于热带、***带甚至温带的有库蚊存在的广阔地带。美国北方发病明显高于南方。人口密度高、居住条件差和人口移动大的地方都有利于该病的发生。本病的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常发生于夏末秋初气候湿热的季节。雨后库蚊数量上升可导致发病高峰的出现。但热带、***带地区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佳蕙淼淼
佳蕙淼淼
当前离线
积分
10370
楼主
|
发表于 2012-9-8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3 临床症状及诊断
西尼罗病毒的潜伏期较短,为1-6d,有的可能达2周。人感染后大部分是亚临床感染,只有1/5的人出现临床症状。感染初期并无明显的发病迹象,情况加重者浑身无力,肌肉疼痛,甚至头疼发烧、身痛、咽喉痛,偶尔有皮疹淋巴腺肿胀,严重的高热、颈强直、昏迷、神志不清、发抖、痉挛、肌肉无力、瘫痪,并可引发脑炎,导致死亡。受该病感染最多的是七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和免疫功能较差的人,但病人年龄已呈明显下降趋势。美国将该病分为西尼罗脑膜脑炎和西尼罗热。西尼罗脑膜脑炎可出现脑膜脑炎等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西尼罗热则出现感冒样、无非发症的一般性发热。在美国2002年的感染人中,有69%表现为西尼罗脑膜脑炎,21%表现为西尼罗热,其余10%表现为其它不名症状(其中包括6例酷似脊髓灰质炎的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其死亡率为9%,死亡年龄平均为78岁。80%的病人病程约3~5d,重症病人恢复期可延长至数周或数月。人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马的潜伏期为1-2周,病马高热,出现沉郁和兴奋等神经症状,四肢失去平衡,感觉机能消失,共济失调,最后倒地,死亡率在30%~40%之间。
夏秋季节生活在流行地区或近期内来自流行地区有临床表现者应考虑患有该病。但确诊本病需要进行实验室检验。血清学检测可采用血清中和实验。血凝抑制实验、ELISA等,病毒学鉴定包括病毒分离和病毒核酸序列分析等方法。在发病初期的脑脊髓液和血清中可用抗体捕获ELISA检测IgM和IgG。用脑脊髓液、鸟类组织样品或蚊子批次样品分离病毒,及RT-PCR检测脑脊髓液或其它样品中的病毒RNA,对分离的病毒进行确诊时用蚀斑减少中和实验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有几种分子诊断方法已经研制出来,并获得了应用,它们是:标准RT-PCR,TR-巢式PCR,TeqMan现时PCR、NASBA。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佳蕙淼淼
佳蕙淼淼
当前离线
积分
10370
楼主
|
发表于 2012-9-8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4 预防和治疗
目前对该病还无有效的预防疫苗和治疗办法。对该病毒的预防和控制都集中在对蚊子的控制上。美国进行的实验中,西尼罗河病毒基因被添加到黄热病疫苗中,在对动物进行的研究中被证明具有保护作用。美国批准了一种用于马的灭活疫苗,但这种疫苗的保护效果还需进一步评价。荷兰某药厂研发的疫苗已在动物身上试验成功,但还未进行临床测试。目前的防治主要集中在对症治疗,防止继发感染上。个人防护措施主要是减少和蚊子接触的机会,少去户外,如在户外应尽量穿长衣、长裤。
美国在控制和预防西罗尼病毒上采取了大量的措施,如:建立监测体系,监控西尼罗病毒在美国的流行情况。美国疾病与预防中心设立了西尼罗病毒监测服务中心,并在各州卫生和兽医部门设立了专门的检测实验室。并在一些地区放置了“报警鸟”,通过对“报警鸟”的检测来监测病毒的流行状况;大力开展防蚊和灭蚊工作,大量使用拟除虫菊酯杀蚊。清洗水池并让水循环流动;清除污水池,减少蚊子的滋生地;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提醒市民防止蚊子叮咬,告戒民众不要去疫区。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佳蕙淼淼
佳蕙淼淼
当前离线
积分
10370
楼主
|
发表于 2012-9-8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5 我国防范西尼罗病毒入侵的措施
5.1 首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抓紧制定应对措施。要吸取美国的教训,几年前美洲的鸟类学家就警告:鸟类将会把西尼罗河病毒传遍整个美洲大陆。结果事实应证了鸟类学家的预言。5.2加强进境人员、动物和运输工具的检验检疫,严格检疫审批手续,禁止从疫区引进动物。加强口岸检验检疫,特别是过境鸟类的检验检疫,并且要抓紧对该病毒的检测方法的研究;同时进一步加强对进境运输工具,尤其是可能藏匿蚊子的集装箱、飞机机舱的卫生、消杀工作,防止病毒入侵。
5.3 及早在国内开展对该病毒的监测工作。美国在许多地区放置了“报警鸟”,通过对“报警鸟”的检测来监测病毒的流行状况。我国也可采取这种方式以及早发现病毒。
5.4加强与国际组织的联系和交流,及时了解国际,特别是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疫情流行动态。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3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信息反馈联系:sific2007@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