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95|回复: 4

[资料] 化学药品使用安全――过氧化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21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找到一篇过氧化氢的注意事项,和大家分享
化学药品使用安全――过氧化氢
(一)理化性状与用途
无色透明液体,深层时略带淡兰色。密度;1.44;冰点-0.4℃;爆炸极限:26~100%。用作氧化剂、漂白剂、杀菌剂、消毒剂、发色剂。高浓度的过氧化氢可用作火箭动力燃料。
(二)毒性
它的毒性主要是由它的活性氧化作用所引起的,如对眼睛、皮肤和黏膜的化学灼伤,以及使普通衣物着火等。
(三)短期暴露的影响
由于本品不易挥发,吸入蒸气中毒的可能性很小,且它具有强烈烧灼感,故吞入的可能性很小。主要是皮肤接触引起烧伤,是局部皮肤和毛发发白(但过一段时间后可复原),产生刺痛、瘙痒。
(四)长期暴露的影响
由于量、时间、作用部位不同产生程度不等的化学灼伤。渗入皮肤角质层后分解产生氧,使表皮起泡,因手掌、指尖及甲床等处角质层较厚,末梢神经丰富,疼痛更为剧烈,难以忍受。剂量较大、冲洗不及时,可留下永久疤痕。液滴溅入眼内,可引起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及角膜上皮变性、坏死和浑浊,影响视力或导致完全失明。
(五)火灾与爆炸
本品属爆炸性强氧化剂。它本身是不燃的,但它能与可燃物反应并产生足够的热量而引起着火,又由于它分解所放出的氧能强烈助燃,最终可导致爆炸。着火时用水扑救,并用水冷却其他容器,若发现高浓度过氧化氢容器排气孔中冒出蒸气,所有人员应迅速撤至安全地方,操作人员均应做到全身防护。
(六)化学反应性
在碱溶液中极易分解,在强光,特别是短波射线照射下,也能发生分解。能与许多有机物如糖、淀粉、醇类、石油产品等形成的混合物是敏感的,在冲击和热量或电火花作用下能发生爆炸,与氧化物混合,存在潜在的危险性。
(七)人身防护
皮肤:应使用橡胶和氯丁橡胶手套、天然橡胶高统靴、聚氯乙烯防护服、聚乙烯围裙和袖套以及头巾等。工作的场所应备有可用的安全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
眼睛;戴护目镜、塑料面具。
(八)急救
皮肤接触;应立即用水冲洗,也可以用3%高锰酸钾或2%碳酸钠溶液冲洗。如皮肤灼伤剧痛不止,应用本巴比妥钠或咖啡,并防止继发性感染。
眼睛接触:应立即用水冲洗15分钟以上,然后就医。
口服:误服立即催吐或洗胃,送医院急救。
(九)储藏与运输
存放60%以上的过氧化氢,用纯铝(99.6%以上)、聚四氯乙烯、聚三氯乙烯制成容器,严禁铁、铁锈或尘土等杂质进入。20~60%的过氧化氢储存于聚乙烯桶或纯铝桶中。容器盖应有排气孔。储存场所应防止阳光直射,应有足够的水源和消防水龙带以及喷雾装置。场所不得有燃料、氧化剂、有机物等,必须保持整齐清洁。包装方法:(Ⅰ)、(Ⅱ)类。
(十)安全和处理
操作人员应穿戴全身防护物品,若发现高浓度过氧化氢泄露,用水冲洗泄露液,若发现温度比外界温度升高5℃以上,可加入适量安定剂(磷酸),或用蒸馏水稀释。若无法控制分解,温度比空气温度高10℃以上,可将过氧化氢紧急泄出。若发生着火,用水扑灭,并用水冷却其他容器。若发现容器排气孔中冒出蒸气,所有人员应迅速撤至安全地方。当过氧化氢喷溅到衣服上,应立即用水冲洗并脱掉。20~60%过氧化氢泄露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污水防入废水系统。
贡献排行榜:
发表于 2008-8-21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wshh1975 的帖子

谢谢!很好的学习资料,学习!:handshak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1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过氧化氢临床常用的消毒剂,浓度为3%,口腔黏膜炎症时常用于含漱或冠周炎时局部冲洗;急诊外科用于外伤病人冲洗伤口,使用很普遍,特别是伤口较深时冲洗伤口防止厌氧菌感染,从来未发现有黏膜、皮肤灼伤的现象。
“20~60%的过氧化氢”医院里应该不会使用。
“20~60%的过氧化氢储存于聚乙烯桶或纯铝桶中。容器盖应有排气孔。”容器不密闭,时间长了浓度会降低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2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wshh1975 的帖子

:) :) 浓度20~60%,我们好像用不上呢:ff :f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31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ok :handshak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