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35|回复: 21

[原创] 输液后发生鲍曼不动杆菌菌血症多例怎么办?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7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我院一个月内某科室出现4例输液后发生鲍曼不动杆菌菌血症病例,排除输液反应,症状为畏寒发热,4例病例均有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3-5天,且为老年病人。血培养均为鲍曼不动杆菌,无同种同源性分析条件,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医务人员手表面阴性、物体表面培养有溶血性葡萄球菌。请问怎么办?
贡献排行榜:
发表于 2012-8-17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妨查一下使用的相关一次性材料及本科专科使用药品,及该科室具体环节(使用设备等),应及时上报院方,个人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7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度怀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关注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每一个环节,留置针有效期、包装完整性、留置时间(一般不超过72h)、封管液(是否共用、是否每天配置)、是否用肝素帽、手卫生......,我院以前发生了几起输液反应,拔除留置针,换成普通头皮针输液就控制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7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上2位老师的观点,还是别再留置了,并且把一次性的用品送检,查查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8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不明白,本4例病人均为输液后出现鲍曼不动杆菌菌血症,有畏寒发热症状,排除输液反应的依据是?
利用在赤峰培训班上所学到的知识试着演练一下:
初步评估本次事件是否属于医院感染暴发,需要了解更多的临床资料,包括:此4例病人的基础疾病、入院时间、出现畏寒发热等症状的时间、血培养时间......从微生物室了解近几个月来所有送检标本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情况及科室分布......判断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否存在聚集性现象......不能做同源检测是个比较头痛的问题,只能参考药敏试验结果。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绘制流行曲线……是否存在暴发?鲍曼不动杆菌菌血症感染率趋势?
提出假设,考虑可能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同期采取干预措施。
定义病例。住在**科的任何一个病人只要出现畏寒发热或在送检标本中(讨论:所有标本?仅血培养标本?)检出鲍曼不动杆菌即纳入病例。
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以1:4进行对照。对照组纳入标准:1、同期住在**科,未出现定义病例所述情况。2、对照组住院时间与病例组一样长。3、对照组基础疾病与病例组类似。4、对照组年龄差别在10岁以内。制作病例与对照的数据表格,须纳入的变量包括:性别、入院诊断、所用的静脉输注的液体和药物、是否使用静脉留置导管、留置时间、封管液……等等可能的危险因素
计算暴露的OR值,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统计学分析精炼结果。
验证假设。进行环境卫生学采样,包括医务人员手,消毒液,溶液、洗手液、共用的一些物品等等,需要随机采样,是否需要考虑培养基的选择(对于微生物是外行,这个需要请教微生物室的老师们)。
现场调查与询问。
评价干预措施的有效性?是否需要调整?
书面报告。
希望能够一起继续探讨。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落花生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他科室没有类似的病例,所以目前没有考虑检查一次性材料。相关药品已经培养结果阴性(一般液体培养杨性率本来就不高)。谢谢你的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cq2y1119 发表于 2012-8-17 11:41
高度怀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关注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每一个环节,留置针有效期、包装完整性、留置时间(一般不 ...

留置针的有效期、包装有严格的质控。对于封管液去现场查看过了,科室配好一袋封管液,需要使用时用注射器抽取使用,封管液的保存时间不超过2小时,有使用肝素帽,手卫生有在加强。科室医生说已经将留置针的使用减少到最低,而且一旦发现感染立即拔出。谢谢老师的宝贵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阳光 发表于 2012-8-18 21:51
有点不明白,本4例病人均为输液后出现鲍曼不动杆菌菌血症,有畏寒发热症状,排除输液反应的依据是?
利用在 ...

现在就是找不出可能的感染途径和来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huifang0319 发表于 2012-8-17 14:42
同意楼上2位老师的观点,还是别再留置了,并且把一次性的用品送检,查查原因。

谢谢你的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1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要查真正的感染源比较困难,关键在采取的控制措施是否有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1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一次性物品应该是合格的,因为别科也在用啊,主要还是一个科室环境和公用器械物品,有没有做呼吸道的痰等培养,有没有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认真做好空气物表的彻底消毒,尽量减少使用或者缩短留置时间。用综合性措施来控制感染,如果仍有发生,要立即上报院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2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阳光 发表于 2012-8-18 21:51
有点不明白,本4例病人均为输液后出现鲍曼不动杆菌菌血症,有畏寒发热症状,排除输液反应的依据是?
利用在 ...

有道理!血培养应该进行有氧和无氧两种试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2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4例病人是否同组医生或护士也是要考虑的问题,规范操作和手卫生是关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2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刘莎 发表于 2012-8-21 08:41
现在就是找不出可能的感染途径和来源

所以才要做病例对照研究嘛。个人认为,我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应该从粗放式的猜测向精细化的数据分析转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3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cq2y1119 发表于 2012-8-21 19:49
现在要查真正的感染源比较困难,关键在采取的控制措施是否有效。

前天去科室查看发现肝素纳封管液在某些科室实际使用时间远远超过2个小时,对这些科室超过使用期限的肝素纳进行了采样培养,结果有非致病菌的细菌生长。科室已经做出了整改,另外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也有所提高,目前没有新的同类病例出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3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漠驼铃声 发表于 2012-8-21 20:31
估计一次性物品应该是合格的,因为别科也在用啊,主要还是一个科室环境和公用器械物品,有没有做呼吸道的痰 ...

事件科室近一个的痰培养都没有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现在科室也尽量减少使用留置针,尽量在72小时内拔除。目前没有同类病例再次发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3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孙若莉 发表于 2012-8-22 12:17
有道理!血培养应该进行有氧和无氧两种试验。

现在想做的是在找鲍曼的来源(目前厌氧的没有条件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3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yelijuan 发表于 2012-8-22 13:06
4例病人是否同组医生或护士也是要考虑的问题,规范操作和手卫生是关键。

一共出现了5例,医生护士都有交叉,医务人员手表面都采样过了,没有鲍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3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cq2y1119 发表于 2012-8-17 11:41
高度怀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关注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每一个环节,留置针有效期、包装完整性、留置时间(一般不 ...

说的很全面,同意你的观点!真的得好好查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7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阳光 发表于 2012-8-22 22:01
所以才要做病例对照研究嘛。个人认为,我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应该从粗放式的猜测向精细化的数据分析转型。


是的,病例对照理论用来分析和验证危险因素是个很好的流行病学方法。时间允许的话,会试着用它来验证危险因素。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感染的趋势控制下来,我们很少会再去细化的分析数据来确证危险因素,这个方面我们是有改进的空间的。谢谢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