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2-17 16:11
02-17 16:1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1076|回复: 1

[原创] 京城餐馆叫停野生蘑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3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北京发布“蘑菇中毒”预警;市卫生监督所提醒市民切勿食用不认识或易混淆的野生蘑菇

  昨日(2日),北京发布“蘑菇中毒”预警。市卫生监督所表示,鉴于外地近期出现食用野生蘑菇中毒死亡事件,特向所有市民发出预警,严禁餐饮服务单位采摘使用野生蘑菇等菌类。

  据新华社报道,7月上旬以来,陕西汉中市发生了多起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先后有50多人中毒,并造成7人死亡。

  北京市卫生监督所提醒广大市民切勿采摘、购买和食用不认识或易混淆的野生蘑菇,以免发生误食中毒。同时,市卫监部门在所有餐馆叫停野生蘑菇,要求在京餐饮服务单位严禁采摘、使用野生蘑菇等菌类。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期正值高温雨季,致使野生蘑菇大量滋生。市民如不仔细辨别、鉴定而采食野蘑菇,很容易因食用毒野蘑菇而导致食物中毒,轻者可造成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的可以引起人体脏器损害,甚至引起死亡。

  据悉,我国目前已知的食用蘑菇有300多种,毒蘑菇100多种。据资料记载,可致死亡的至少有10种,多生长在树林里及杂草丛中或公园的树下草丛中。由于毒蘑菇与食用蘑菇外形相似,辨别起来非常困难,所以容易发生误食中毒。

  支招

  蘑菇中毒可先催吐

  一旦发生误食应尽快到医疗机构治疗

  如何鉴别蘑菇是否有毒?市卫生监督所表示,惟一准确可靠的方法,就是专业人员根据蘑菇形态特征的分类进行鉴定,有时甚至需要借助显微镜等工具才能准确辨别,普通市民一般难以辨认。

  各种“经验”和“土法”都不可靠,这也是目前造成误食中毒的主要原因。

  据悉,毒蘑菇中毒没有特效治疗药物,因此对毒蘑菇中毒的预防极为重要。卫生部门表示,一旦发生误食毒蘑菇中毒,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者,应尽快到医疗机构治疗。同时采用简易方法进行催吐处理,并及时向当地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搜狐健康补充阅读:湖北今年5月曾出现蘑菇中毒者激增

   5月24日,(湖北)省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预防毒蘑菇中毒的紧急通知,要求餐饮服务单位严禁自采、加工、食用野生蘑菇,防止毒蘑菇流入市场、进入餐桌。据悉,近期,卫生部通报2012年第一季度全国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情况,其中,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最多,分别占总报告起数和总中毒人数的35.3%和41.8%。毒蘑菇中毒病情复杂凶险,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和疗法,误食者死亡率高。

  时值春夏之交,是蘑菇生长和采摘的适宜季节。今年气温高、雨水多,适合各种蘑菇生长,由于毒蘑菇与可食用蘑菇形态相似,极易引起毒蘑菇中毒。

  省食安办要求,在适宜蘑菇生长繁殖的山区、林区等地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依据有关规定适时发出食品安全预警,在集贸市场、圩镇、学校等场所广泛张贴有毒野生蘑菇图谱及鉴别常识,印发禁止采食野生蘑菇的宣传单,努力提高群众对有毒野生蘑菇的识辨能力和自我防范意识。

     3大误区妨碍辨识毒蘑菇

  人们在辨别毒蘑菇时,往往存在着三个误区。

  误区一:颜色鲜艳美丽的蘑菇有毒

  从色彩判断蘑菇是否有毒是站不住脚的,部分色彩不艳、长相不好看的野生蘑菇也有毒,如肉褐鳞小伞、秋盔孢伞等。此外,某些品种的蘑菇,虽然属于同一个属,但有些有毒,有些却无毒。

  误区二:与银器、大蒜同煮会变黑

  许多市民相信这种毒菇识别方法:与银器、大蒜、米饭一起炒或煮后,变黑即证明有毒。李泰辉博士说,经过研究,毒蘑菇和银器、大蒜同煮后并不会变色。

  误区三:毒蘑菇破损后会流出乳汁

  这种说法也是不靠谱的,比如松乳菇、红汁乳菇受伤后流出的乳汁均变成蓝绿色,但这两者都是味道鲜美的食用菌。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toto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9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毒蘑菇中毒没有特效治疗药物,我院近月来收治了好几例病人,其中死亡1例。以上举措给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