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4-09 21:27
04-09 21:26
系统消息:qzygbln已经连续答对100道难题,逆天学霸谁与争锋?!#每日答题#
04-06 23:38
03-21 08:09
03-06 08:48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1346|回复: 13

[转帖] 健康报:对开药遭拒掌掴医生的三重反思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1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张枫逸(公务员)

发布日期:2012-07-19  来源:健康报 


  厦门市心脏中心的吴医生,6月29日在心脏外科普通门诊坐诊时,一名患冠心病的老人要求开药,吴医生调取他的开药记录发现,两天前该患者已经开好一个星期的药,耐心向其解释医保政策后,老人还是勃然大怒,当众连扇医生两记耳光。(7月2日《海峡导报》)

  尽管人们常常把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归咎于医德不彰,但就厦门市心脏中心这起患者掌掴医生事件而言,却无疑是缘于患者的蛮横无理。虽然服务患者是医生的天职,但作为公民,医生同样具有人格尊严,无论出于何种理由,患者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辱骂医生,甚至随意动粗掴脸,都是有悖社会公德和法律的野蛮行径,属于不折不扣的“闹医”行为,必须受到舆论谴责。

  应该说,患者对自己的过度开药心知肚明,执意开药缘于其对临近月底的医保结算考量,若不开药就会浪费一次挂号机会。而医生拒绝重复开药则是基于对“急三慢七”处方原则的恪守,这既是对病人用药安全的负责,也是合理合规的正常医疗行为。但透过这起纠纷,人们又不能不对如何建立和谐互信的医患关系作出理性深度的反思。

  其一,医生该如何说服患者。从吴医生的满腹委屈看,他一是按规定办事,自认为没有错;二是苦口婆心劝说,做到了仁至义尽。但患者为什么不理解?在笔者看来,吴医生执行的是规定,口称的是政策,但真正能够打动患者心灵的却不是冷冰冰的规定,而是科学贴心的医学道理。就“急三慢七”的处方限制而言,其初衷是便于医生观察病情变化,确保患者及时复诊复查,以便发现和纠正不良用药。相比之下,既讲政策又讲道理的劝说,才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其二,患者当怎样理解医生。平心而论,一些医患纠纷的确缘于医生的医术失误和医德缺失,但很多时候却是双方信任缺乏的恶果。就本案而言,老人不听劝解,就是基于对医生“故意刁难”的固执性认知。在人们对医生医德习惯性持疑的语境下,“遵医嘱”早已不是患者深信不疑的信条。“求医”总是如购物般地“货比三家”,“就诊”也往往表现为“指名索药”。而患者殴打医生事件的频繁发生,又何尝不会让本已滑坡的医德更趋扭曲。试想,如果患者以一种警惕怀疑的目光求医,医生以战战兢兢的心态看病,何来和谐的医患关系?

  其三,制度如何兼顾患者利益。“急三慢七”,除了合理用药的本意外,还有遏制“大处方”的考量。但从制度执行情况看,这种处方限制也增加了患者尤其是老年人频繁挂号的经济负担和往来奔波的麻烦之苦。事实上,对于病情相对稳定,终身需要服药,而且用药基本一致的老年慢性病患者来说,每次就诊就是单纯的“开药”。适当放开门诊限量,不断扩大按月开药的疾病范畴,不仅能减少医生的工作量和患者不必要的支出,也免去了慢性病患者的奔波之累,更可防止病人把对规定失当的怨气撒在医生身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这样当众连扇医生两记耳光的行为感到很气愤!
医生同样也是人,起码的尊重都需要,动不动就打人闹事,社会公德何在?上述三点很值得我们去深思:
一,医生该如何说服患者。
二、患者当怎样理解医生。
三、制度如何兼顾患者利益。
如何去做?怎么去做?困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偶尔看看
  • 打卡总奖励:45
  • 最近打卡:2024-11-10 17:11:10
发表于 2012-7-21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媒体的正面报道有助于缓减目前这紧张的医患关系,但更重要还在我们执法人员的作为,对这种明目张胆的挑衅行为,该如何执法也是值得思考的,否则医将难医甚至不医了,到头来害的还是整个人类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1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气愤了,医闹,医患关系在于正面引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1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痛恨啊!虽然服务患者是医生的天职,但并不代表医生就成患者的奴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1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由此可见1.沟通交流非常重要,医务人员应加强此方面学习;2.国家要加强公民健康教育掌握简单的医学
常识;3.建立强有力的监督管理机制,对医闹采取必要的措施;4.社会舆论方面要正确引导公众,多报道医务人员的正面的典型事迹,少报道负面情况(处理要从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1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医闹何时休啊?真是无可救药,都闹成什么医疗环境了还瞎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1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时候医务人员成了真正的弱势群体,医闹和殴打甚至刺伤医务人员的事件屡见不鲜,值得深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1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医院的警务室不是成立了吗?赶紧报警呀?医生没做错,病人无理取闹,难道还要顾及什么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1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气愤啊!做医生真难, 国家应出台相关的政策加强管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1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生善于沟通固然重要,但对于那些动不动就动粗的人是不是也应该有一定的处罚措施呢!医护人员的权益应该得到保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1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的病人,就不就不应该限制在一周之内,这本身是制度设计的缺陷,但后果却是要医生来承担,这不是医生的错。这位病人的行为也太过激了,应该谴责并向医生道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1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怎么样,有良好医德和技术的医生还是非常受尊敬的人。如果现在的社会这样对待医务人员,将来受损的仍然是广大的病人而不是医生本身!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现象是值得反思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1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这个案例,我想到两点:
1、医生要善于与病人沟通,沟通技巧还有待提高。
2、公民的素质必须要有大的提高,这是解决医疗纠纷问题的关键所在。公民的社会公德、基本素质不提高,社会不得安宁,不当是医疗保障,其他的保障也得不到保障。好的素质是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