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38|回复: 9

医学研究中证据分级和推荐强度的演进(陈耀龙,李幼平等)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0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摘要 本文系统分析了1979~2007 年间50 个主要组织和机构的证据分级标准及推荐意见强度,遴选出最具代
表性的5 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11 个标准,并从分级特点、影响范围、使用领域等角度将其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目前
医学领域的标准已趋于成熟,并逐步统一。未来的挑战是在管理、教育、基础研究、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非医非
药领域引入证据分类分级理念,研究制定符合循证医学思想,满足各领域研究和实践需要的高质量证据分类分级标准和推荐意见强度,接受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8, 8(2): 127~133
医学研究中证据分级和推荐强度的演进.PDF (602.18 KB, 下载次数: 22)

评分

参与人数 2金币 +2 文点 +2 收起 理由
蓝鱼o_0 + 2 赞一个!
toto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0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过这篇文章,有耳目一新之感,再次看到感觉还是同样的新奇和富有感召力,太缺这方面的知识了,得抽空静心一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循证感控首先得了解证据等级!!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1 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很好。虽然在3月份胡教授的培训班上听到了这方面的知识,GRADE分级。
但这篇文章从演进,从发展,到形成等多个方面予以了解读。升华我的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1 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但这篇文章的缺点也比较突出,就是有点主观的强调了我国的指南作用。对于主流应用的分级标准,没有阐释到位。这是一大缺憾。简言之,让读者confused。因为我们要的是,什么当前最好的,国际上,似乎是GRADE,但是国内的改良的优势和价值体现不够充分,并且是否在循证医学领域得到更充分的展示呢?
作用也似乎在非医疗保健领域,对我们的应用是否有局限性。
这些问题尚未得到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1 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是专业循证医学,证据的检索是否全面?时间?检索策略?关键词?值得推敲。
另外三个阶段的分类,给我们很清楚的时间主线,却略显主观。

尽管如此,这篇文章却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视野,不失为一篇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1 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现在流行共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1 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简略地说:证据分级和推荐强度的发展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医学在本质上是一门实验科学,存在着较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疾病在不同的个体中存在着不同的表面,RCT分析通过疾病在不同的个体中表现出来的症状,找出某些疾病的确切规律性,从而使医学从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转化,更加确定疾病的变化规律,从而给出更强证据的治疗手段,这就量医学需要循证的原因。循证医学的发展是医学发展的必然,今后的医学必将是循证医学的时代,我们现有的医学知识都将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遭到淘汰,从中也看到了要做一名好医生,必须终生学习的重要性,每一个医生的知识都有遭到淘汰的可能性,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可得意忘形,只能不断地学习新的医学理念。这一切,胡教授早有先见性,要求我们学好外语、学好循证医学,为我们今后的感控工作明确方向,从中体现了一个学科泰斗的超前意识和把握学科发展的卓越能力。我们作为他的学生,只能沿着他指引的方向,向前!向前!再向前!才不至于被时代所淘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1 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重在展示证据分级和推荐强度的演变历史过程,而未对其中的原理进行阐述,属于一篇介绍学科发展史的简介文章。如果要研究证据分级和推荐强度的内含,我们必须查阅其他的文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1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值得一读。现在的临床医生普遍缺乏循证医学的知识和理念,尤其是基层医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