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42|回复: 8

掀起你的盖头来——感控,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公诸于众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6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普洱 于 2012-6-26 21:12 编辑

前几天,接到我县”县志办“主任的电话,主任在电话里头说明来意,源于他们正在组织编写我县的《县志》,而且《县志》的目录里要求设有”院感防控“的章节,他说他们对院感的理解仅局限于”消毒与隔离“的点点,所以特要求由我从专业的角度来组织”这一部分“的稿件,阐述一番番。。。。。。

感控——掀起你的盖头来,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公诸于众呢?
欢迎论述
贡献排行榜:
 楼主| 发表于 2012-6-26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普洱 于 2012-6-26 21:14 编辑

思考,思考,再思考,一直没有动笔

院感发展史简述,继手卫生、严峻的多重耐药社区感染形势、环保与健康等等都有赖于全民参与啊,我们该怎样阐述才恰当好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6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为三个层次,成绩,存在问题,努力的方向(拟开展的工作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6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成立的时间,人员配制、在本院及本地区做出的成就、今后的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6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才写的院志,内容和大家交流交流。院志从院感科发展历史、组织结构、监测内容、培训内容、在省市任职、授课、发表论文、获得荣誉等进行客观阐述,内容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9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交县志办的素材“第一稿”基本完成,希望得到“大”家们的指点


医院感染管理进展
   有医院就有医院感染,随着医学的发展,医院感染相关问题已日显复杂。当前,它正悄然成为全球关注的突出公共卫生问题,其性质和特点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根据其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医院感染管理进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 细菌学前时代
感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生命及疾病的发生。在我国对传染性疾病可以相互传染的认识自古就有论述,人们早就认识到将水煮沸后饮用有预防传染病的效果。明朝李时珍(1518-1593)所著的《本草纲目》中也有对病人穿过的衣服应进行消毒的记载。可见,我国早在400多年前就有消毒灭菌预防感染的办法。
医院感染的起始与一家医院、一间病房或病人聚集场所的出现联系在一起。“医院感染” 与任何—个集中的诊疗病人的公共设施有关。19世纪以前,人们认为创伤后发生的化脓性感染是不可避免的,不知道伤口化脓、感染以致发生败血症,是由于感染自然界中存在的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更不知道什么是消毒或灭菌。那时外科手术感染死亡率高达70%。对医院来说,这种感染的后果极为严重。
    近代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1820—1 910)于1854-1856年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到前线医院为伤病员服务。通过对传染病人的隔离、加强病房通风、戴橡皮手套等措施,仅用4个月的时间。就使伤病死亡率从当时的42%下降到2.7%。这在医疗事业感染控制中是一个非常突出的成果。
另外,1847年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附属医院,产科医生塞麦尔韦斯(1818—1895)注意到由医师负责的产科病房产褥热的发生率比助产士负责的病房高9倍,产生这一差别的原因是医生在进行尸体解剖后常不洗手就去接生,而助产士不进行尸体解剖工作。由此他建议医生在尸体解剖后用漂白水洗手,这一措施使该院产妇由产褥热而引起的病死率大幅下降。他的研究成果 “产褥热的病原学、观点和预防”于1861年得以发表。
那时的人们开始意识到医院感染的危害,但大家尚未认清,疾病的发生是由于微生物在病人之间传播的结果。
二  细菌学时代
经过很多年之后.英国外科医师利斯特(1827-1912)首先阐明了细菌与感染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消毒的概念。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1822-1895)也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空气中的微生物,并采用加热消毒等方法来减少它们的数量,从而控制感染。利斯特在巴斯德的启发下,认为伤口化脓也是由于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伤口引起的,而且空气中的微生物不但通过手,还可以通过医疗器械、敷料等进人伤口。1867年利斯特发表了著名的外科无菌操作制度的论文。他提倡用石炭酸溶液喷雾消毒空气,用石炭酸浸湿纱布覆盖伤口来防止伤口感染;病人的皮肤、医师的手、使用的器械都要用石炭酸消毒液消毒。通过这些消毒措施,利斯特所做手术患者因感染而死亡的病死率从45.7%降到15%。不久就产生了无菌手术,以后又开始研究压力蒸汽消毒器灭菌,以及医师手术时戴经过蒸汽消毒灭菌的橡皮手套等。
由此可见,人们已经认识到医院感染是由环境中的高毒力微生物引起,并可在病人间传播,采取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可有效控制感染的发生。
三  抗生素时代
随着欧美经济的发展,医院也在不断地发展,一些具有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现代设备、现代医院管理和较高医学职业道德水平的医院相继出现,但医院感染并没有随着现代医院的产生而被消灭,它依然是医疗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
1928年英国的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1943年在美国投入生产和使用,到1946年青霉素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感染性疾病,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使用,医院感染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1949年首次报道产生青霉素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使青霉素失活的情况,并且随着该种抗生素使用的增加,耐药菌亦不断增加,并在全球范围内流行,这引起全球医务界的广泛关注。在1958-1961年相关医院感染控制的会议在英美国召开,会议分析、探讨了造成医院感染流行的原因,制定了一系列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措施,由此揭开了现代医院感染的序幕。
四  现代医院感染管理时代
当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了有组织、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
我国有组织地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6年8月,卫生部医政司组织召开第一次全国医院感染管理研讨会,1989年正式将医院感染管理标准纳入卫生部颁布的《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此项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开展。
1992年全国卫生系统启动第一轮等级医院评审,XXX人民医院(XXX第一人民医院前身)作为我县最大的综合医院参加了这次评审,同年,人民医院首次成立了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设立了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通过了省卫生厅医院感染岗位培训后得以上岗。自1994年至2003年,我县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仅停留在回顾性调查医院感染发生率,监督无菌操作及各项消毒隔离措施的落实上。但已经制订了一系列相关的制度与工作职责。
暨2003非典之后,2004年XXX人民医院、XXX中医院通过全省群众满意医院创建活动至今,我县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取得了质的飞跃,并在全县范围的医疗机构得以落实,我们的工作目标更注重了对重点科室、重点环节的监管上,医院感染控制旨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维护社会安定,真正立足于管理的职能。
目前,我县的医疗卫生事业,从行政管理到各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正日益更新着医院感染管理理念并组织落实实施。
(1)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的建立:各级医院相应建立了医院感染管理的三级组织,包括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和临床医院感染控制小组,并负其相应的职责,严格落实相关制度与措施。
(2) 医院感染监测的开展促使防控指南出台和各类标准操作规程的形成:近年来,随着医院感染监测的深入,医院感染控制指南相继出台,我县各级医院也陆续形成了自己医院的标准操作规程,一系列的工作对预防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3) 参与医院感染学术交流,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控制:随着抗菌药物在医院及其他行业的广泛大量使用,新的病原体、多重耐药菌问题日益严重,“超级细菌”的出现,医院感染的问题同时已被社会关注。人口老龄化、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的使用,恶性肿瘤病人增多、***手术数量上升、微创手术的开展、介入诊疗方法的应用等,增加了细菌入侵的门户,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另外人口的增加使空间变得越来越拥挤、环境污染加重,这些均增加了人们感染的机会;也给医疗机构及人类健康带来极大威胁与挑战。目前,我县的部分医疗机构已经加入了我省乃至全国的细菌耐药监测网,为遏制细菌耐药提供科学依据,各医院的专业人员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不断提升我县整体的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4) 多层面强化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贯穿诊疗活动的全过程,如消毒隔离、无菌操作、手卫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等,都需要医务人员自觉遵照相关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而做好这些工作的前提是良好的认知与理解。强化医务人员乃至学校、社区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只有全员参与才能共同筑就医院感染防控的坚固桥梁。
我县医院感染管理的形势与目标
保障患者安全是医疗卫生工作的根本,是体现医院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关键,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为提高我县医院感染管理的水平,加快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发展。我县医院感染管理正在潜移默化中深入。
(一)重视医院感染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我县卫生系统重视医院感染管理的学科建设,建立专业人才培养制度,并按培训计划逐级完成各级各类人员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操作规程的全员培训。
    (二) 落实科学有效的预防及控制措施
     WHO于1986年向全球推荐的五类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包括:消毒、隔离、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监测并通过监测进行感染控制的效果评价,已在各级医院得到落实。
(三)科学防控医院感染,积极应对各类公共突发事件
科学防控医院感染,积极应对各类疫情。2003年的非典、2005年的人禽流感、2009的H1N1型流感及2010年严峻的手足口病疫情面前,我县卫生系统,各级医疗机构,我们的医务工作者团结协力,确保各项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共同控制了一次又一次的疫情,维护了全县人民的身心健康。
(四)引入医院感染防控新理念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医院感染管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们正不断地将医院感染防控的新理念引入我县医院感染的医疗实践中。“零宽容”理念使我们的医院感染朝零发病方向努力;遵循循证医学及标准预防理念,使我县的结防工作和艾滋病防治工作再上新台阶;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手卫生的宣传正从医院走进社区、走进学校。总之,多学科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医院感染控制终极模式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9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9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玉蝶 发表于 2012-6-26 21:47
成立的时间,人员配制、在本院及本地区做出的成就、今后的目标。

谢谢,县志的第三章  医疗,其中包含了医院感染的内容,其实本内容由不得我来说道,其实它涵盖了整个地方的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我修炼不够,第一手稿已出,仅当素材上交了,还请老师指点^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9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青青湖边草 发表于 2012-6-26 22:00
我们才写的院志,内容和大家交流交流。院志从院感科发展历史、组织结构、监测内容、培训内容、在省市任职、 ...

谢谢老师指引,祝贺老师!我们的医院文化多不及老师家深厚。不知啥时才会有院志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