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2-17 16:11
02-17 16:1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1564|回复: 5

[讨论] 重患者医院感染追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19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重患者医院感染追踪
我们今年对重患者进行医院感染追踪调查与干预,效果不错。想听听同行们的意见。谢谢!

点评

前瞻性的干预,预防胜于治疗。理念新  发表于 2012-6-19 18: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9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介绍一下,您是如何做的吗?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0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到临床科室后,发现来一位重患者,我们进行追踪。
***木糖氧化无色杆菌致肺部感染追踪

***,男,58岁.于2011年12月20日以“脑出血”收入院入重症监护室(ICU),查体:患者平车推入病房,神清,不语,体温:36.2℃,心率:62次/min,呼吸14次/min,血压:150/70 mmHg,两侧瞳孔等大等园直径约3.0 mm对光反射存在,心腹查体未见明确异常阳性体征,肺内呼吸音粗糙,左侧肢体不自主抽搐,全身深浅感觉、肌力、肌张力、腱反射检查不配合,右侧巴宾斯基征阳性,左侧未引出;头颅CT示:左侧基底节区可见片状高密度影,中线无明显移位.诊断:脑出血,基底节(左);高血压。
本例患者由于2011年12月20日11时入院时明确无肺部感染的症状及体征,而2012年1月3日5时手术后出现明显肺部感染征,痰培养证实为细菌真菌混合感染,因此临床医师将其诊断为医院感染病例。
木糖氧化无色杆菌为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环境中,也可存在于健康人的咽部、结肠等部位,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必须做好免疫功能低下易感者的隔离预防,严格消毒、灭菌。医护人员进行医疗护理活动时,应严格洗手或带一次性手套,以减少感染传播机会,做好病房空气、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氧气湿化液用无菌水并及时更换等是预防本菌感染的重要措施。一旦患者发生感染,应在治疗患者原发病等综合治疗基础上选用敏感抗生素,及时、足量、按疗程使用。
  本患者为老年有严重基础疾病者,痰菌培养为木糖氧化无色杆菌感染,说明患者免疫功能已处于低下状态。木糖氧化无色杆菌药敏结果显示其对哌拉西林、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氨曲南、亚胺培南、氧氟沙星均耐药,对环丙沙星和复方新诺明中度敏感,对头孢吡肟、头孢哌酮敏感,提示此菌虽有较强的耐药性,但部分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仍对其有杀灭作用。于1月17日病情好转出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0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做法和思路不错,值得借鉴。
只是我院的重症患者基本都集中在ICU和各科室的监护(急救)病房,总数不少,患者各危险等级分数不低,如何才能都去跟踪到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0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木糖氧化无色杆菌”这是培养几次的结果,是否可靠?‘痰培养证实为细菌真菌混合感染’此种情况下仍继续使用抗菌药物,真菌问题如何解决?因此,对这个培养结果有疑问。个人意见,仅供参考,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0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回帖是一种美德,那我早就成为圣人了。

自然法则.强者生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