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1-08 10:3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3 17:36
01-03 09:00
01-02 17:30
查看: 5121|回复: 38

输液反应中哪些病例需要医院感染管理参与调查核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20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前几天急救中心发生一例输液反应,他们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请求给予意见.由于不清楚是输液反应中的热源反应和药物过敏反应,当时拿不出意见,让报告药剂科或医务处.感觉院感办参与的意见是在上述科室作出意见后再参与,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欢迎讨论!谢谢.

现转贴一篇分析文章,供参考.谢谢原作者!
http://www.dxy.cn/bbs/post/view? ... amp;tpg=1&age=0



输液反应中的热源反应和药物过敏反应浅析


1.输液反应的范围
  输液反应实际应该包括药物过敏反应、热原反应、菌污染反应。
1.1 药物过敏反应
  也称药物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再次接触某一药物相同抗原或半抗原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1] 。
1.2 热原反应 
  是指由致热原引起的反应。
1.3 菌污染反应 
  是指由于液体或输液器具被细菌污染引起的不良反应。
  临床常见的输液反应以热原反应和药物过敏反应最为常见,且二者有相似的临床症状,都可以出现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心悸、胸闷、低血压休克等,因此本文重点讨论热原反应和药物过敏反应,其鉴别要点见表1。
2 热原反应和过敏反应
2.1 热原反应
2.1.1 引起热原反应的原因:热原反应是指输液过程中由于致热原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引起的发热反应,致热原的存在而引起的反应,主要致热原是细菌代谢物(内毒素),具有耐热性、不挥发性、水溶性、滤过性和吸附性的特点,可被强酸、强碱、强氧化剂、超声波等破坏。
2.1.2 临床表现:热原反应的主要表现为输液过程中或输液后,患者突然出现发冷、寒战、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继之出现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严重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四肢关节痛、皮肤灰白色、血压下降、休克甚至死亡。一般发生在输液后20分钟左右,也有发生在2~4小时内,一般持续约0.5~1小时。
2.1.3 液体中出现致热原的原因 :①药物原料本身含有热原,或在配制过程中污染,储存期间产生热原或发霉变质。②输液器及各种用具被致热原污染。③输液前液体配制及输液时的操作不规范,引起液体污染。
2.1.4 热原反应的处置:一旦出现热原反应立即停止输液,但不能撤除输液针或导管,要立即更换输液器,予地塞米松5~10mg(小儿0.25~0.3 mg·kg-1)静滴注或静注,或应用氢化可的松100~200 mg静滴,或予苯海拉明、扑尔敏肌注。伴有呼吸困难者应予吸氧,烦躁不安者可给予镇静剂,寒战者予保温,高热者予物理降温或退热剂治疗[2] 。山莨菪碱(654-2)是有效的治疗药物,静脉应用20~30 mg(小儿每次0.3 mg·kg-1)可迅速缓解热原反应,其治疗机制为改善微循环,缓解组织缺氧,同时也有利于热原的清除。
2.1.5 对输液器具及所输注液体的处理:应将输液器具及所输注的液体尽快送检验科进行热原检测及细菌学培养。
2.2 药物过敏反应
2.2.1 药物过敏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
  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表现复杂多样,不同的药物可以引起不同的反应,相同的药物作用于不同的个体也可以产生不同的表现[3]。Ⅰ型变态反应典型的表现是荨麻疹、支气管哮喘、血管性水肿、过敏性休克,其中过敏性休克是最危险的过敏反应,发作迅速,50%发生于给药后5分钟以内,抢救不及时可有生命危险,患者可同时出现呼吸道梗阻,表现如喉头水肿和支气管痉挛;循环衰竭表现如四肢冰冷、血压不升;中枢神经系统缺氧表现如头痛、烦躁、甚至意识障碍等。Ⅱ型变态反应常见表现为溶血反应。Ⅲ型变态反应多表现为血清病样反应,出现淋巴结肿大、关节水肿、支气管痉挛等。Ⅳ型变态反应一般表现为炎性反应,如接触性皮炎、变应性脑炎、异体组织排异及皮疹等。
2.2.2治疗:轻症病例应用抗组织胺药物或激素治疗后能迅速好转。对于严重过敏尤其是过敏性休克者应立即抢救,抢救措施为[4] :①立即停用或清除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②立即给予1:1000肾上腺素0.5ml肌内注射或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10倍缓慢静脉注射,若未缓解,可于15~30分钟后重复给药,至病情缓解。③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如予氢化可的松100~200mg或地塞米松5~1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40 ml 静脉注射,必要时,1~3小时后重复注射。④扩容、给予血管活性药:间羟胺50~1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必要时可与多巴胺合用。⑤抗组织胺药物:非那根25~50 mg肌内注射。⑥10%葡萄糖酸钙10~20 ml缓慢静脉注射。⑦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必要时需行气管插管作人工呼吸。

  药物过敏反应和热原反应的鉴别要点
热原反应 过敏反应
致病因素 热原(内毒素) 药物本身
发病机制 (热原反应)内毒素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过敏反应)首次接触某种药物后,使机体致敏,再次接触同一药物时,引起变态反应
过敏体质 无关 密切相关
发生人群 可群体发病 主要与个体因素相关,不会群体发病
临床表现 (热原反应)寒战高热,一般不会出现皮疹,严重者可出现休克,但较少见一般不会出现支气管痉挛和喉头水肿

(过敏反应)可有发热,但体温一般相对低,多不伴有寒战 ,皮疹常见,休克(可不伴有其他的过敏症状), 属于Ⅰ型过敏类型 ,常伴有支气管痉挛和喉头水肿
热原检测 多阳性 阴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0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zhangfh 的帖子

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以前,对输液反应的调查和讨论我们院感科基本不参与,今天这个问题的提出使我认为有必要参与其中,它能促使我们不断修炼内功,提高业务和管理水平。我一直认为院感管理科不是纯管理科室,他同时也应承担部分业务指导,这样感染管理科才能真正实施对临床的指导和管理,保障病人的安全。:)

评分

参与人数 1 +2 收起 理由
星火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0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海燕 的帖子

感科参与输液反应的调查和讨论,可以及时排除医源性(外源性)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时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意见。谈的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0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 输液反应的SOP

液反应原因较多,有可能发生在各个环节,药物、溶媒、输液器、不规范操作等等
各位老师,有没有一些系统的控制输液反应发生的相关制度,操作规范或者文章什么的,一起交流一下
真诚的请教各位老师,你们所在医院这输液反应的监测具体是怎么做的?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9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闷:'( :fun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31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输液反应,院感人员该如何做?

b]紧急求助:
各位老师:我院儿科29日、30日连续发生多起输液反应,特别是30日在更换了液体、输液器、注射器、静脉留置针批号的情况下依然发生,家属闹得很凶,领导揪住医院感染科不放,请各位老师赶快支招,该如何应对如此突发事件?
相关资料:发生反应患儿均使用5%葡萄糖、反应时输入药品分别有:更昔洛韦、泛生舒复、安士杰、琥珀酸氢化可的松、喜炎平等;29日发生反应的同批次输液液体、输液器、注射器、留置针的样品已经送相关质检部门进行内毒素检测和无菌试验。我科同时对相关物表、工作人员手、留置针、液体等做了采样!
为了不必要的麻烦,请大家在出谋划策的同时替我保密,拜托了!在此先谢谢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31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发生药物反应的直接管理科室不是医院感染管理科,直接管理部门是药剂科。
一旦发生药物反应,院感科的主要工作是参与排除时候属于院内感染,如不属于院内感染,那么专业的工作就应药剂科去调查处理了!
这点很重要,不要越权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31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一枝梅”老师

们的院领导不管三七二十一,揪住我们不放,硬要我们科牵头,医务、护理、药剂、设备等科室配合,来应对此次事件!头疼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31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线的各位老师,请发表您的高见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31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流行病学调查核实,不排除输液反应以外的情况?包括医院感染?
2/儿童容易发生群体臆病?心理疏导很重要?
3/应该医务部门牵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31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zhangfh 的帖子

谢谢星火老师指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31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haozi_523 的帖子

仅发生在儿科一个科室吗?
从输液操作的所有环节去查找原因:
1、药品:输入的液体、药物等
2、物品:输注器材、消毒供应物品等
2、操作:无菌操作等
3、人员:工作人员、病人
4、环境:特别是近日有无特殊改变?
5、。。。。。。
在原因没有查明前,严格加强每一个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密切关注病人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31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haozi_523 的帖子

由院感科牵头,说明领导很看重您!:lo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31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haozi_523 的帖子

输液反应是医疗活动中极为常见的现象,其本身并无致死性。但它可诱导病人基础疾病恶化而带来生命危险。临床中应重在防范;一旦发生,判断要准确,处置要果断。
      一. 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
      1. 是液体与药品质量不过关:液体或药品在生产过程中把关不严,混入了致热源。致热源进入人体导致寒战发热反应;
      2. 是液体配制程序不过关:护士在液体配制过程中麻痹大意,未能履行“三查七对”,对液体外观未予仔细查验;或未作到“一人一管”、“一液一管”,用同一支注射器给多人或多组液体配制药液,致医源性致热源输入人体;
      3. 是液体与体温温差过大:临床中输液反应常发生于酷热或寒冷季节。如果存放液体的房间,冬天供暖不足,夏天制冷过度,都会使液体温度过凉,使液体与人体温差加大,过凉的液体输入人体而导致输液反应;
      4. 是输液速度过快:凉的液体快速进入人体而致输液反应;
      5. 是液体论配伍过杂:如果一组液体中加入药物品种过多,药品之间产生肉眼不可见的化学反应,生成致热原而致输液反应。如有的一组液体中加入青霉素、病毒唑、双黄连或穿琥宁、地塞米松等,加上液体本身的药物成分共5--6种之多,实属不当,这都有利于输液反应的发生。
      二. 防范
      针对上述可能的原因,逐条严格检查排除,找出输液反应的根源,针对性采取防范措施。
      供参考。

[ 本帖最后由 沧浪之水 于 2008-7-31 22:56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31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haozi_523 的帖子

输液反应的处理报告制度
      当输液病人可疑或发生输液反应时,及时报告当值医师,积极配合对症治疗,如寒战者给予保暖,高热者给予冰敷,必要时吸氧,并按医嘱予药物处理,同时做好下列检查工作:
      1、立即停止输液,启用新的输液器,改用静脉滴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并通知值班医生。
      2、配合值班医师,对症治疗、抢救。
      3、留取标本及抽血培养。
      4、检查液体质量,输液瓶是否有裂缝,瓶盖是否有松脱;记下药液、输液器及使用的注射器的名称、剂量、厂家、批号,用消毒巾、胶袋把输液瓶(袋)连输液器包好放冰箱保存,与药剂科检验科联系,填写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单。药品由药剂科转交相关部门抽样检查,输液器等用具应由检验科细菌室做相关的细菌学检验。
      5、上述各项均应填写输液反应报告表,24 h内上报护理部,并做好护理记录及交班工作。
      6、准确记录病情变化及处理措施。
      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31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布衣 的帖子

仅仅发生在儿科住院部,儿科门诊也没有!谢谢“布衣”老师指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31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沧浪之水 的帖子

感谢“沧浪之水”‘老师的指点,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31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早晨,我科人员从7点开始监控儿科每一个操作环节,截止中午十二点,所有输液患者未发现输液反应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参阅https://bbs.sific.com.cn/viewthre ... amp;extra=page%3D10


输液反应中的热源反应和药物过敏反应浅析

1.输液反应的范围
  输液反应实际应该包括药物过敏反应、热原反应、菌污染反应。
1.1 药物过敏反应
  也称药物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再次接触某一药物相同抗原或半抗原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1] 。
1.2 热原反应 
  是指由致热原引起的反应。
1.3 菌污染反应 
  是指由于液体或输液器具被细菌污染引起的不良反应。
  临床常见的输液反应以热原反应和药物过敏反应最为常见,且二者有相似的临床症状,都可以出现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心悸、胸闷、低血压休克等,因此本文重点讨论热原反应和药物过敏反应,其鉴别要点见表1。
2 热原反应和过敏反应
2.1 热原反应
2.1.1 引起热原反应的原因:热原反应是指输液过程中由于致热原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引起的发热反应,致热原的存在而引起的反应,主要致热原是细菌代谢物(内毒素),具有耐热性、不挥发性、水溶性、滤过性和吸附性的特点,可被强酸、强碱、强氧化剂、超声波等破坏。
2.1.2 临床表现:热原反应的主要表现为输液过程中或输液后,患者突然出现发冷、寒战、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继之出现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严重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四肢关节痛、皮肤灰白色、血压下降、休克甚至死亡。一般发生在输液后20分钟左右,也有发生在2~4小时内,一般持续约0.5~1小时。
2.1.3 液体中出现致热原的原因 :①药物原料本身含有热原,或在配制过程中污染,储存期间产生热原或发霉变质。②输液器及各种用具被致热原污染。③输液前液体配制及输液时的操作不规范,引起液体污染。
2.1.4 热原反应的处置:一旦出现热原反应立即停止输液,但不能撤除输液针或导管,要立即更换输液器,予地塞米松5~10mg(小儿0.25~0.3 mg·kg-1)静滴注或静注,或应用氢化可的松100~200 mg静滴,或予苯海拉明、扑尔敏肌注。伴有呼吸困难者应予吸氧,烦躁不安者可给予镇静剂,寒战者予保温,高热者予物理降温或退热剂治疗[2] 。山莨菪碱(654-2)是有效的治疗药物,静脉应用20~30 mg(小儿每次0.3 mg·kg-1)可迅速缓解热原反应,其治疗机制为改善微循环,缓解组织缺氧,同时也有利于热原的清除。
2.1.5 对输液器具及所输注液体的处理:应将输液器具及所输注的液体尽快送检验科进行热原检测及细菌学培养。
2.2 药物过敏反应
2.2.1 药物过敏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
  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表现复杂多样,不同的药物可以引起不同的反应,相同的药物作用于不同的个体也可以产生不同的表现[3]。Ⅰ型变态反应典型的表现是荨麻疹、支气管哮喘、血管性水肿、过敏性休克,其中过敏性休克是最危险的过敏反应,发作迅速,50%发生于给药后5分钟以内,抢救不及时可有生命危险,患者可同时出现呼吸道梗阻,表现如喉头水肿和支气管痉挛;循环衰竭表现如四肢冰冷、血压不升;中枢神经系统缺氧表现如头痛、烦躁、甚至意识障碍等。Ⅱ型变态反应常见表现为溶血反应。Ⅲ型变态反应多表现为血清病样反应,出现淋巴结肿大、关节水肿、支气管痉挛等。Ⅳ型变态反应一般表现为炎性反应,如接触性皮炎、变应性脑炎、异体组织排异及皮疹等。
2.2.2治疗:轻症病例应用抗组织胺药物或激素治疗后能迅速好转。对于严重过敏尤其是过敏性休克者应立即抢救,抢救措施为[4] :①立即停用或清除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②立即给予1:1000肾上腺素0.5ml肌内注射或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10倍缓慢静脉注射,若未缓解,可于15~30分钟后重复给药,至病情缓解。③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如予氢化可的松100~200mg或地塞米松5~1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40 ml 静脉注射,必要时,1~3小时后重复注射。④扩容、给予血管活性药:间羟胺50~1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必要时可与多巴胺合用。⑤抗组织胺药物:非那根25~50 mg肌内注射。⑥10%葡萄糖酸钙10~20 ml缓慢静脉注射。⑦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必要时需行气管插管作人工呼吸。

  药物过敏反应和热原反应的鉴别要点
热原反应 过敏反应
致病因素 热原(内毒素) 药物本身
发病机制 (热原反应)内毒素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过敏反应)首次接触某种药物后,使机体致敏,再次接触同一药物时,引起变态反应
过敏体质 无关 密切相关
发生人群 可群体发病 主要与个体因素相关,不会群体发病
临床表现 (热原反应)寒战高热,一般不会出现皮疹,严重者可出现休克,但较少见一般不会出现支气管痉挛和喉头水肿

(过敏反应)可有发热,但体温一般相对低,多不伴有寒战 ,皮疹常见,休克(可不伴有其他的过敏症状), 属于Ⅰ型过敏类型 ,常伴有支气管痉挛和喉头水肿
热原检测 多阳性 阴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找一点文献,向领导证实一下输液反应的发生主要责任不是在院感科,告诉院领导,输液反应不属于医院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