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chenalan 于 2008-7-25 23:18 发表
最近国家发文进行医院管理年检查,其中要求清洁伤口感染率在1.5%以下,可是以前一直是要求三级医院一类切口感染率在0.5%,有什么区别,清洁伤口包括一、二类?
楼主是不是没有说清楚啊?什么叫"清洁伤口"啊?是如何划分的啊?
为什么要叫伤口而不是手术切口啊,难道指的不是手术切口而是外伤导致的伤口吗?
是哪个"国家"发的文啊,能不能发上来让我们见识一下,怎么使用这么不规范的说法啊?
另外,卫生部2008版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说的可是"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1.5%",而不是清洁伤口啊,如果是清洁切口的话,那应该等同于原来的一类切口.
以下是部分资料:
类别 标准
Ⅰ类(清洁)切口: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
Ⅱ类(清洁-污染)切口:手术进入呼吸、消化或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污染,例如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
Ⅲ类(污染)切口: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有明显溢出污染;术中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
Ⅳ类(污秽-感染)切口: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按上述方法分类,不同切口的感染率有显著不同:据Cruse统计清洁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清洁-污染切口为7%,污染切口为20%,污秽-感染切口为40%。因此,切口分类是决定是否需进行抗生素预防的重要依据。
http://zl.qe.cn/HTML/248621.shtml
目前,国内普遍将手术切口分为清洁切口、可能污染切口、污染切口三类。而国外一般沿用的是美国AItenier4类区分法: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脏或已感染的切口。加拿大学者cruse对62939例手术的切口感染率进行前瞻性研究,4种切口的感染率分别为1.5%、7.7%、15.2%、和40%。肿瘤病人的手术切口有别于其它手术切口,同等情况下,它的感染及裂开发生率要高于其它手术切口。
[ 本帖最后由 wshh1975 于 2008-8-6 21:06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