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94|回复: 6

优化抗生素治疗——抗生素合理应用原则的延伸和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12 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复旦大学呼吸病研究所     何礼贤
      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呼吸病研究所所长,上海市院内感染质控中心主任,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委员、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副组长,中国防痨协会理事,上海市防痨协会副理事长。

新药开发总是滞后于耐药的增加
抗生素合理应用作为抗菌治疗的基本原则,虽然一直反复被强调,但是总体上并未收到预期效果。在我国抗生素应用混乱和滥用现象十分严重,原因涉及教育、管理和政策法规等许多方面的缺陷和失误,已引起普遍关注。
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细菌耐药率上升、多药耐药和泛耐药菌株出现,呼唤人们寻找和研发新的抗生素。但是,新药开发总是滞后于耐药的增加,而随着新药开发难度加大,投入和风险增加,近年来国际上新抗生素开发的步伐明显放慢。另一方面,感染性疾病依然是重要的健康威胁,新出现的感染包括耐药菌感染正成为人类面临的新挑战。
目前我们所面临的窘境:细菌耐药使抗生素失去作用,但细菌性感染仍然在肆虐,迫切需要有效的治疗,开发抗生素又是“远水难救近火”。此外,医疗费用上涨正成为民众和政府不堪承受的重负,这其中抗生素的医疗费用占据很高比重,在我国和很多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怎么办?办法之一就是把现有抗生素用得更加有效,更能避害趋利。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了优化抗生素治疗的概念和策略。
优化抗生素治疗:2RDM原则
Qwens Jr.RC等主编的《优化抗生素治疗临床实践:概念和策略》(纽约:Marcel Dekker出版社)作为《感染性疾病与治疗》系列丛书第33卷于2005年出版,由多学科著名专家对优化抗生素治疗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同年4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出了对该书的简短评述和推介。虽然尚没有关于抗生素优化治疗的完整或公认表述,但毫无疑问,抗生素优化治疗是抗生素合理应用在耐药时代的延伸和发展。
戴自英教授在其主编的《实用抗菌药物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对抗生素合理应用的表述是:在明确指征下选用适宜的抗菌药物,并采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以达到杀灭致病微生物和控制感染的目的,同时采用各种相应措施以增强患者免疫力和防止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优化抗菌治疗治疗需要强调的不仅是选用适宜药物,而且是优选药物,并且根据药动学/药效学(PK/PD)原理,优化给药方案(剂量及其分配、疗程),其目标除改善疗效外,还要求防止和减少耐药,以及节约费用。近年来有一些关于抗生素合理应用的简约表述,如“3R”原则:Right patient(合适的有指征的病人),Right antibiotic(合适的抗生素)和Right time(合适的时间即早期治疗和适当的疗程);还有所谓“3D”原则:Drug(药物),Dose(剂量)和Duration(疗程)。如果我们将这些加以整合,加上现在强调的新目标即改善疗效和减少耐药,那么优化抗生素治疗可以概括为2RDM:即Right patient(有指征的病人),Right antibiotic(合适的抗生素),Dose(适当而足够的剂量和给药次数),Duration(合适的疗程),Maximal outcome(尽可能好的疗效),Minimal resistance(尽可能低的耐药)。倘若达到上述要求,医疗费用自然降低。
优化抗生素治疗的重要理论依据是抗生素药动学/药效学(PK/PD)研究的成果。意大利的一项研究显示,按PK/PD调整治疗方案组与未按PK/PD用药组的失败率分别为17.5%和31.9%,病死率分别为4.9%和10.1%,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1天和16天,统计学均有显著性差异。临床上对每一例病人都进行PK参数测定在操作上有困难。目前已提出一种称为Monte Carlo模拟试验的方法,收集1000~10000例血药浓度和最低抑菌浓度(MIC)变化数据,应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并将其进行各种组合,计算出获得抗菌药物有效性的条件,例如获得T>MIC%达到某种设定和希望值的概率。目前已经给出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常用抗生素及不同方案的有效性概率,可供临床参考。
优化抗生素治疗:到位而不能越位
优化抗生素治疗的核心思想或关键问题是提高初始经验性治疗的成功率。其要点包括:①正确的诊断和对致病病原体的估计。要充分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做出合理的分析与判断。要对流行病学资料及其规律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②充分评估宿主因素(基础疾病、某些特定感染的危险因素、不利于感染控制的全身和局部因素等)。③参考指南和当地耐药情况以及在通晓抗生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选择药物和制定给药方案。重点要求是恰当(appropriate)和足够(adequate)。抗生素应用所谓“能用简单的就不用高档的,能用窄谱的就不用广谱的,能口服的就不用注射的”,这种提法对防止滥用可以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作为治疗原则是不全面的。我们提倡抗生素治疗应该是“到位而不越位”。
优化抗生素治疗在实践上需要可以操作的措施和办法,为此目前提出若干策略,如转换治疗、循环治疗、抗生素干预、降阶梯治疗以及短程治疗等。有些策略如转换治疗和降阶梯治疗已有较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观点趋于一致,完全可以在临床推广。循环治疗和抗生素干预策略尚有争议,需要进一步研究。近年来令人瞩目的是短程治疗策略,已有研究表明,呼吸喹诺酮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ECOPD)3~5天疗程和社区获得性肺炎5天疗程与标准7~10天疗程一样有效,而暴露于抗生素的时间缩短,有助于减少耐药。对于通常认为最难治疗的呼吸机相关肺炎,欧洲的一项多中心研究表明,只要不是铜绿假单胞菌等发酵菌感染,8天疗程与15天疗程疗效相当,病死率分别为18.8%和17.2%,复发率分别为28.9%和26.0%,而8天疗程组的无抗生素天数多于15天疗程组(13.1天对8.7天,P<0.001),其后发现多耐药G-杆菌感染的频率显著减少(42.5%对62.0%,P=0.04)。短程治疗与标准化疗一样有效,更重要的是减少多耐药菌的出现,无须担心疗程不适导致复发。
优化抗生素治疗给我们带来新的希望和期待,更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实践。
http://www.clinphar.cn/viewthrea ... a=page%3D1#pid41132

[ 本帖最后由 zhangfh 于 2008-7-12 09:37 编辑 ]

优化抗菌治疗 应对细菌耐药.doc (28.5 KB, 下载次数: 47)

评分

参与人数 1 +5 金币 +8 收起 理由
fjzzzyyygk + 5 + 8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2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zhangfh 的帖子

谢谢星火版主的奉献,下载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4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了,谢谢原作者和星火版主。:hah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4 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zhangfh 的帖子

谢谢星火版主,下载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4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星火版主的分享,下载学习!:lo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5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zhangfh 的帖子

星版主真是有用不完的宝啊:P 谢谢分享哈:handshak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9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抗生素与微生态制剂的联合应用
抗生素应用是感染治疗的主要方面,但不全面考虑问题,一味地应用广谱抗生素,忽视人体正常菌群的正面作用与负面作用,势必会出现控制了甲病,出现乙病的情况,即抗生素应用后敏感菌杀灭,耐药菌得到优势生长,而引起菌交替症,因此必须在考量微生态学规律的基础上,合理使用抗生素,这是控制感染理性的选择。如何有效杀灭病原体,又尽量保护人体的微生态平衡,这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的研究认为活菌制剂对防治疾病,维护人类的健康起重要作用。但在临床,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是大部分伴感染的危重病人必须使用抗生素,而广谱抗生素必然对微生态活菌制剂产生影响,这似乎制约了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从有限的研究资料结果看,抗生素与活菌制剂合用对某些感染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如Saaverdra的研究发现乳杆菌制剂与抗生素合用可降低儿童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严重性与发生率〔JAMA,2000,284(11)∶1365〕;又如Rochapi在治疗肠道难辨梭菌引起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时,发现乳杆菌与甲硝唑合用的效果优于甲硝唑单用的治疗效果〔Am J Gastroenterol,2000,95 ((1 suppl)∶1999〕。其确切的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是否与这些乳杆菌的胞体、胞浆成分或代谢物质的作用有关,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认为,一般情况下宜先用抗生素治疗原发感染,再以微生态活菌制剂调整微生态,这是合理的选择,即先治后调;也有认为抗生素与微生态制剂分开使用,中间间隔若干小时,以避开抗生素药物的浓度高峰;在抗生素抗菌谱不覆盖微生态活菌制剂的情况下,两者可以同时合用;在有严重微生态失调表现的患者,原则上需要停用抗生素,给予微生态疗法,以扶持恢复微生态平衡。
    由于肠道微生态是人体最大最重的微生态系统,肠道微生态失衡、定植抗力下降、肠道细菌易位与医院内感染及耐药菌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针对如何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又能比较好地保护肠道专性厌氧菌,防止肠道定植抗力的下降,减少肠道内革兰阴性条件致病菌过度生长,减少肠道细菌易位,降低内源性感染的发生,除了以上方法外,有学者提出应用抗生素灭活分子(antibiotic-inactivating-molecules,AIMs)来灭活肠道内的抗生素,其目的在于:应用抗生素有效治疗肠道以外部位的感染同时,减少其对肠道微生态的干扰作用,抑制肠道内革兰阴性条件致病菌过度生长及易位,降低内源性感染的发生。
    总之,感染微生态是一门复杂的医学科学,对于它的发生发展、预防与治疗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上面是转自中国药师网站的一篇文章,作者是唐跃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