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06|回复: 2

你我共同行动 消除结核危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3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控制结核病  遏制结核耐药

2012年3月24日是第十七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国宣传主题为------“你我共同参与,消除结核危害”。
作为一种传染病,结核病已经存在数千年,发现病原菌也已经100多年了。然而,时至今日,结核病依旧是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疾病。结核病为什么如此难以控制?这个问题不仅引起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同样也是我们专业界长期的困惑。
首先,困难在于结核病自身的特殊性。结核病的传播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当健康人感染结核菌以后,并不是全部得病,也不是立即得病,只有1/10的人经过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得病。可以说,结核菌是长期潜伏在人体的“炸弹”,在人的一生中随时有爆炸可能。同时,对结核病的免疫预防措施至今仍然是接种卡介苗,而事实上卡介苗对结核病的预防作用是十分有限的。
其次,困难在于诊断特殊性。目前结核病的诊断“金标准”仍是痰涂片检查。痰涂片要经过涂片、染色、复染等步骤,实验室人员需连续检查数百个视野才能诊断。然而,结核病人痰涂片阳性率目前不到40%,即一半以上结核病人痰涂片是阴性的,其诊断还需依靠影像学以及临床。而在影像上,结核病与其它一些疾病较难区分。诊断特殊性造成发现病人的困难性。
第三,困难在于结核病人治疗特殊性。与其它许多传染病不一样,结核病治疗至少要6个月,至少服用四种药物,而药物多具有毒性,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核病的治疗提倡“直接面视督导下服药”,即每次吃药都要在医生观察下进行。长疗程、较多的不良反应以及管理特殊性造成病人坚持治疗的困难性,治疗困难性造成治愈困难性。
第四,困难在于结核病诊治技术滞后性。结核病诊断技术目前仍沿用传统的痰涂片-培养-药物敏感试验,或影像学。传统方法耗时长、阳性率低,目前的诊断新方法尚没有一种能够替代传统的方法;结核病的治疗药物研究从上一世纪50年代以来进展不大,一线药物只有五种,加上二线药物亦不过十余种;疫苗等新技术研究尚不成熟。结核病诊治技术滞后性影响了结核病人的发现与治愈水平。
第五,困难在于结核病控制新难题的出现。近年来,三大新难题出现在人们面前,包括耐药结核病,HIV与结核病双重感染,流动人口结核病。这当中,耐药结核病已占结核病人的1/3,耐多药结核病人占结核病人的1/10,而一个耐多药结核病人需要治疗24个月左右,其费用是普通结核病人的100倍以上!三大难题进一步加剧了结核病控制的难度。
第六,困难在于结核病人的巨大基数。全球每年新出现结核病人约800~1000万,死亡200~300万,即全球每1秒新出现一名结核病例,每15秒有一人死于结核;我国每年新出现约150万结核病人,死亡约13万。巨大的结核病人数量给人群健康指标、全球经济、社会资源造成巨大压力和负担。
我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也是 “耐药结核病需引起警示”的国家之一,据WHO《全球结核病控制2010年报》报告,我国结核病年发病患者数仅此于印度,居世界第2位,而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数居世界首位 。
耐药肺结核具有治疗周期长、治疗费用昂贵、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治愈率低和传染性强的特点,对我国结核病控制工作构成严峻挑战,成为当今社会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我院是西安地区定点收治结核病的专科医院,把耐多药结核患者作为管理的重点,利用先进的检测设备,提高结核耐药菌实验室标本检出率,临床医师重视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科学合理使用抗痨药物及介入治疗等方法,同时对耐多药结核患者采取有效隔离措施,通过采取综合措施,而提高耐药结核病的治愈率,减少复发率,降低死亡率,有效防控耐药结核菌株在院内的传播和流行。
贡献排行榜:
发表于 2012-3-23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共同参与”,很多院感预防控制理念被其他专业引用、借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3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控制结核病仍重而道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