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中关于手术部位监测(附录C)的内容执行起来有很多难度,新近刚刚出台的《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对手术部位感染监测进行了重新界定,其中手术切口清洁度由《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中的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三类细分为4类:
手术切口清洁程度(《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根据外科手术切口微生物污染情况,外科手术切口分为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感染切口[引自: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10]187 号]。
1.I 类手术切口(清洁切口) 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
2.Ⅱ类手术切口(清洁-污染切口) 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但不伴有明显污染。
3.Ⅲ类手术切口(污染切口) 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开放性创伤手术;胃肠道、尿路、胆道内容物及体液有大量溢出污染;术中有明显污染(如开胸心脏按压)。
4.Ⅳ类手术切口(感染切口) 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麻醉分级也细分为6级: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麻醉分为六级(ASA 分-级)。
Pl:正常的患者。
P2: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
P3: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
P4: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且危及生命。
P5:如果不手术患者将不能存活。
P6:脑死亡的患者。
手术持续时间简化为两类:
手术持续时间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根据手术的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即“手术在3 小时内完成组” ;“手术超过3 小时完成组”。
注l: “手术持续时间”尚需等待进行全国大样本的调研与论证的结果,故上述“手术持续时间”仅是设定的试用指标。
注2: 本“手术持续时间”参考了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普通外科I 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和《剖官产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等文件中的要求。
个人认为,《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中的手术部位感染监测可操作性更强,更容易实施。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