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1-11 22:45
01-11 22:43
01-07 16:18
01-06 15:55
01-03 17:36
01-03 09:00
01-02 17:30
查看: 2638|回复: 6

李兰娟院士:我国感染病的现状及防治策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8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老朽 于 2012-2-8 22:14 编辑

李兰娟院士:我国感染病的现状及防治策略

http://meeting.dxy.cn/55/article/i6664-p2.html

注:文字内容来自会议光盘
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2008-09-12 16:24 文章来源:第十届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组委会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310000 )

李兰娟 院士

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以及感染性疾病谱的重大变迁,传染病学正向范围更加广泛、内涵更为丰富、结构更为复杂的感染病学转变。1999 年,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决定将“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更名为“感染病学分会”。与此同时,各地传染病科纷纷更名为感染病科,传染病医院则改名为公共卫生医院或向综合性医院方向转变,这些变化均反映了传染病学科的发展。

感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 )不仅包含我国的法定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 或 contagious diseases ),而且涵盖了条件致病菌感染、内源性感染和免疫低下人群所发生的感染。因此,感染病包括了任何一种病原体所引起的感染,涉及医院临床各个科室。

1 人类与感染病斗争的历史回顾

回顾人类与感染病斗争的历史,得先从传染病说起。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传染病曾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天花是一种古老的烈性传染病,最初可能起源于3000 年前的古印度或埃及,15 世纪传播到欧洲大陆,每5 个人中就有1 人因患该病而留下痘斑麻点。鼠疫于1346 年开始在欧洲蔓延,长达8 年之久,共造成2000 多万人死亡,接近当时欧洲人口的1/3 ,使人类深刻认识到传染病流行的危害。霍乱于1817 年发生世界性大流行,迄今已达7 次。1992 年起,印度、孟加拉国出现非O1 群霍乱弧菌的新血清型——O139 型的暴发流行,有形成第8 次世界性大流行的态势。西班牙流感(H1N1 型)、亚洲流感(H2N2 型)和香港流感(H3N2型)分别于1918 、1957 和1968 年出现大流行,均波及多个国家和地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型)于1997 年首次被报道,预示禽流感病毒存在跨物种传播的可能性。艾滋病自1981 年在美国发现第1 例病例,迄今已出现在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造成2000 余万人死亡。SARS 于2002 年冬至2003年春夏暴发流行,短短数月就波及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共报告 8437 例,死亡813 例,对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带来极大的冲击。

人类虽然经历了无数次劫难,但也在与传染病进行长期艰苦的斗争中取得了巨大成绩。1683 年,虎克(Hoek )采用自制的显微镜,从牙垢中观察到细小的生命——细菌。1876 年,科赫(Koch )证明了疾病的细菌学理论,相继发现炭疽杆菌、结核分枝杆菌(MTB )及霍乱弧菌,并于1890 年提出著名的感染病因三段论。1880 年,拉韦朗(Laveran )在疟疾患者红细胞中发现疟原虫。1892 年,伊凡诺夫斯基(Ivanovski )首次发现能通过滤菌器的微小感染因子,并于1898 年被贝耶林克(Beijerinck )成功提取,命名为病毒。1898 年,勒夫勒(Loeffler )和弗罗施(Frosch )发现第1 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口蹄疫病毒。19 世纪的这些发现,为现代微生物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在传染病防治方面,我国明代(16 世纪前后)即有通过种痘来预防疾病的记载。1796 年,琴纳(Jenner )发明牛痘疫苗用来预防天花 。1880 年,巴斯特(Pastear )发展了病原体减毒方法,先后研制出炭疽疫苗和狂犬病疫苗。1890 年,培林(Behring )和北里(Kitasato )成功研制出白喉抗毒血清,率先开展了传染病的免疫治疗研究。1874 年,罗伯茨(Roberts )发现真菌的生长常常抑制细菌的生长,揭开了抗生素的发展序幕。1929 年,弗莱明(Fleming )发现青霉素,成为抗生素治疗史上的里程碑。1942 年,瓦克斯曼(Waksman )给抗生素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抗生素是微生物在代谢中产生的,具有抑制他种微生物生长和活动甚至杀灭他种微生物的化学物质。1944 年,他发现了另一种新的抗生素——链霉素,不仅宣告了抗结核治疗的开始,而且成为发现抗生素的另一典范,人们开始从土壤微生物中大规模筛选抗生素,在短短的一二十年间,相继发现了金霉素、氯霉素、土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等。1958 年,谢汉(Sheehan )合成了6-氨基青霉烷酸,开辟了半合成青霉素的研制。1961 年,亚伯拉罕(Abraham )从头孢霉菌代谢产物中发现了头孢菌素C ,它可以加上不同侧链,成为许多高活力的半合成头孢菌素。如今,以青霉素、头孢菌素为主体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已成为最重要的化学治疗剂之一,这些抗生素的问世,使细菌性疾病与立克次体病得以成功治疗。真菌感染的临床治疗开始于1950 年的制霉菌素,1960 年两性霉素B 的临床应用很快成为抗真菌治疗的主力,两性霉素B 脂质体的出现减少了其毒性。氟康唑(1990 年)、伏立康唑(2002年)、伊曲康唑(2003 年)等唑类抗真菌药物,特比萘芬(1995 年)等烯丙胺类抗真菌药物,卡泊芬净(2001 年)、米卡芬净(2002 年)等棘白霉素类抗真菌药物相继出现,为临床抗真菌治疗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选择。干扰素与核苷(酸)类药物新品种的不断出现,则成为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手段。1854 年,在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方面,著名的“斯诺调查”确认了霍乱在伦敦的流行来自于水源污染(尽管没能找到霍乱的病原体),其调查方法不仅成为流行病学研究的开端,而且为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提供了前提[ 2 ] 。正是由于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免疫预防及卫生知识的推广普及、物质生活和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一些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得到控制,如天花已经于20 世纪70 年代从全球根除,脊髓灰质炎目前也已基本消灭。

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将是无止境的。在历史面前,在回顾人与传染病较量的悲壮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经验和教训:(1 )人类对传染病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深化的过程,与自然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2 )预防与治疗同样重要,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根本的方法;(3 )尽早明确病原体是最终控制传染病流行的关键。随着人类斗争经验的不断积累,人类战胜传染病的能力越来越强,传染病已不再像以前那么猖獗。这是一场没有尽头的战争,是一场最高级生物与最低级生物之间的殊死搏斗。现代科技和医学的快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在与传染病斗争中的力量对比,作为最高级生物的人类,必将在这场较量中取得一次又一次胜利。


评分

参与人数 1 +5 金币 +8 文点 +2 收起 理由
婉若秋水 + 5 + 8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8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2 我国感染病流行现状及面临的主要威胁
2.1 我国法定传染病的流行概况:

2004 年12 月1 日,我国重新修订了《传染病防治法》,从法律上对各种传染病的分类和防治作了明确规定,将法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37 种。《传染病防治法》的实施,大大加强了传染病的防治和监督工作,并使法定传染病可以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实时报告。近年来,我国甲、乙类法定传染病的流行势头得到了明显遏制[ 3-4 ] ,发病从1985 年的872.33/10 万陡降至1996 年的167.05/10 万,1997 —2003 年趋于平稳,为(185.98 ~197.63 )/10 万,2004 —2007 年略有上升,为(244.66 ~268.31 )/10 万(发病率上升可能与各地传染病漏报率降低有关)。死亡率从1985 年的2/10 万陡降至1996 年的0.34/10万,1997 —2003 年波动幅度较小,为(0.26 ~ 0.33 )/10 万,2003 年后又有上升态势,2004 年为0.55/10 万,2005 年为0.76/10 万,2006 年为0.81/10 万。发病率与死亡率的下降态势一致。分析我国感染性疾病谱的变化态势及其原因发现,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的下降与疫苗接种相关;消化道传染病发病率的下降与自来水的普及以及个人卫生条件的改善相关;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发病率的上升与血液交叉污染、吸毒、不良性行为相关;结核病发病率的上升则与人群流动性大、劳动强度高、居住条件差及耐药菌株的出现相关。从年龄分布来看,最为明显的变化是0 ~10 岁年龄组传染病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加强了围生期保健工作,实施了免疫接种,使得计划免疫针对的传染病发病率显著下降。分析法定传染病的病种分布,2007 年报告发病率居前5 位的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梅毒和淋病;报告病死率居前 5 位的依次为:狂犬病、人禽流感、艾滋病、新生儿破伤风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2 常见传染病呈现若干新特点:

以我国最为常见的乙型病毒性肝炎为例,近年来它的流行现以下特点[ 5 ] :(1 )一般人群的 HBsAg 携带率进一步降低,已从1992 年的9.7%降至2002 年的8.2% ,主要原因是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覆盖率不断提高。(2 )传播途径发生改变,由于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计划免疫的实施,乙型肝炎母婴传播比例明显下降,但医源性传播、性传播以及其他肠道外传播有所上升。(3 )HBeAg (-)慢性乙型肝炎增多,已占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21%~37%,这类患者多数存在HBV 前C 区或BCP 区突变,HBV 往往已整合到宿主基因组,疾病的预后以及对药物的治疗反应都有了变化。(4 )HBV 变异株增加,究其原因,一方面是HBV 本身容易变异,另一方面,抗病毒药物的长期应用带来了选择性压力,如拉米夫定选择出YMDD 耐药突变株。(5 )HBV 基因型存在不同的地理区域分布,C 型和B 、C 混合型感染往往病情较重,预后不良。

2.3 新发传染病陆续出现:

新发传染病是指近30 余年来,由新种或新型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其病原体包括:新病原体、毒力变异病原体、耐药性变异病原体和机会感染性病原体等。已在我国出现的新发传染病有:艾滋病、肾综合征出血热、各型病毒性肝炎、军团菌病、****轮状病毒腹泻、诺如病毒腹泻、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感染、O139 霍乱、空肠弯曲菌腹泻、莱姆病、猫抓病、SARS 和人禽流感等。尚未在我国出现或发现,但国外已有报道的新发传染病有:埃博拉出血热、沙拉热、朊粒病、尼帕病毒脑炎、西尼罗病毒脑炎、人猴痘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等。

新发传染病的出现与流行是微生物进化与社会、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一方面,微生物进化或变异是新病原体出现的内在因素;另一方面,社会和环境因素促进了病原体的扩散和致病过程,这些因素包括:人口流动、城市化、不良的行为方式(如***混乱和静脉注射吸毒)、生态环境的改变(如开垦荒地、砍伐森林、修建水坝等)、全球性气候变暖、食品的集中供应、人口老龄化和免疫力低下人群(如***、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的增多等。

新发传染病同样具备传染病的四大基本特征,但又有其特殊性:(1 )病原体:既有新发现的(如朊粒),又有新变异的(如 SARS 冠状病毒),还有新传入的(如O139 霍乱)。(2 )传染性:取决于其传播途径的特殊性以及病原体的毒力,如 SARS 可通过近距离的呼吸道传播;朊粒病可通过动物源性食品、饲料传播;炭疽可通过消化道、皮肤和呼吸道等多种途径传播;西尼罗病毒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艾滋病、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3 )流行病学特征:由于人们对新发传染病缺乏认识,难以把握其流行病学特征(如流行性、季节性和地方性等),因此,新发传染病常常呈现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传播范围广,难以控制,容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4 )感染后免疫:在突发的新传染病面前,人群没有免疫力,而且一时也找不到有效的预防、治疗和控制的办法,因此,新发传染病比已知传染病更具危害性。

由于新发传染病具有上述特性,因此人们很难预测其流行态势。目前,我国已经陆续发现了一些新发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可能还存在着一些其他新发传染病。在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过程中,还有可能传入国外已经报道的新发传染病。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开展新发传染病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充实各种新发传染病的基线资料,加强医院、疾控单位以及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强化预警意识,完善疫情报告系统和快速反应机制,以便在疫情发生时迅速确认病原体,及时制订应对策略,防止疫情的进一步蔓延[ 6-7 ] 。

2.4 再现传染病在某些地区“死灰复燃”:

再现传染病是指一些曾大规模流行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发病率已降至极低水平的传染病重新开始流行,以结核病、血吸虫病、性病、白喉、登革热、霍乱、鼠疫、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疟疾等最为突出。再现传染病多发生在原流行区,也有的发生在原来的“非疫区”。

结核病旧称“痨病”,是目前对人类威胁最大的再现传染病,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杀手之一。据WHO 估计,全球有1/3 的人感染过多耐结核菌(MTB ),平均每秒钟就有一例新感染者,每年死于结核病的****超过艾滋病、疟疾和热带病的死亡总数。WHO 将每年的3 月24 日作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并于1993 年4 月宣布结核病处于“全球紧急状态”。我国结核病患者数量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具体表现为六“多”:一是感染人数多,全国有5.5 亿人感染过MTB ,明显高出全球平均感染水平;二是患病人数多,全国活动性肺结核、传染性肺结核患病率分别为367/10 万和122/10 万,病例数分别为450 万和150 万;三是新发患者多,全国每年新发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45 万,其中传染性肺结核患者65 万;四是死亡人数多,全国每年约有13 万人死于结核病;五是农村患者多,全国约80%的结核病患者分布在农村,主要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六是耐药患者多,全国结核病耐药率高达28%。我国已经对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实行免费检查和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并开展了大量的卫生宣教工作。由于结核病属于人畜共患病,人畜共防才是遏制其流行的治本之策。血吸虫病是一种瘟疫,在历史上曾经流行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群防群治,血吸虫病在多数地方已被消灭。然而近年来,由于传染源众多、传播环节复杂,再加上长江流域洪水频发、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血吸虫病疫情在某些地区出现上升趋势,主要表现在:(1 )新疫区不断增加,部分已控制地区的疫情出现明显回升,并且有由农村向城市蔓延的趋势;(2 )钉螺扩散严重,人畜感染危险性增加;(3 )发病人数恒定,部分地区已出现急性血吸虫病成批暴发。霍乱是一种古老的烈性肠道传染病,曾长期在我国流行,《传染病防治法》将其列为甲类传染病,各地开设肠道门诊,通过隔离传染源,有效地控制了它的流行。90 年代以来,由于O139 血清型菌株的出现并与稻叶型、小川型交替占优势,城市流动人口中发生霍乱的病例数逐年增多,特别是在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已发生多起小型暴发事件。O139 霍乱的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性病近年来再次成为我国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在我国已基本灭绝达30 年之久的淋病、梅毒的发病人数出现上升,发病地区不断扩大,危害日益严重。麻疹属于计划免疫控制的传染病,目前在很多发达国家已极为罕见,但是它在很多发展中国家仍为常见病。每年有2 千多万人感染麻疹。据估算,2006 年全球有24.2 万人死于麻疹,相当于每天663 人或每小时27 人死于麻疹。绝大多数(>95%)的麻疹死亡病例发生在人均国民收入低于1000 美元、卫生保健设施薄弱的国家。造成儿童麻疹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尚未做到向所有婴儿至少接种一剂麻疹疫苗。在已基本灭除麻疹的国家,国外病例流入持续成为重要传染源。流行特征呈现两大鲜明特点:一是发病年龄“两端膨大”,即不足1 岁的婴儿和15 岁以上的人群增多;二是外地户籍流动人口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上述特点提示,麻疹免疫人群的抗体水平有可能随着时间出现下降,而便捷的交通设施和城市化带来大量的外来人口,增加了麻疹的易感人群。控制麻疹暴发将成为今后的重要任务。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 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导。1957 年新西兰首次报导,我国自1981 年在上海始见本病,以后北京、河北、天津、福建、吉林、山东、湖北、西宁、广东等十几个省市均有报导。1983 年天津发生Cox A16 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流行,5 ~10 月间发生了7000 余病例,经过2 年散发流行后,1986 年又出现暴发,在托儿所和幼儿园2 次暴发的发病率分别达2.3 %和1.9 %。1995 年武汉病毒研究所从手足口病人中分离出EV 71 病毒,1998 年深圳市卫生防疫站也从手足口病患者中分离出2 株EV71 病毒。今年3 月至5 月中国大陆已经发生近万例手足口病,死亡近30 例,较2006 年和2007 年均增加。国家也将此病列入了国家法定传染病。

再现传染病的“死灰复燃”同样离不开病原体和传播媒介的进化以及自然、社会因素的影响。治理上述现象的难度依然很大,因此人类目前所面临的是新老传染病的双重挑战。

2.5 生物恐怖相关的传染病已在威胁人类:

生物恐怖是指利用各种手段故意施放致病性微生物或生物毒素,造****群、禽畜、农作物和环境危害,引起社会的广泛恐慌或威胁社会安定以达到政治或是信仰目的行为。

为了制造社会动荡,作为生物恐怖的病原体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8 ] :(1 )毒性强,人员伤亡率高;(2 )传染性强,常为气溶胶状态,可在人与人之间吸入传播;(3 )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一旦释放,可造成环境持续污染;(4 )容易制备和播散。因此,生物武器往往是一些特定的病原体,如天花病毒、炭疽杆菌、鼠疫耶尔森菌、肉毒毒素和蓖麻毒素等。此外,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可以将某些“老”的病原体重组成新病原体,甚至制造出无药可防、极度危险的微生物,从而使生物恐怖事件变得越来越恐怖。新病原体的培养技术并不复杂,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因此,生物武器的研制隐蔽性强,且造价低廉,被称为“穷人的原子弹”。

与自然发生的传染病相比,生物恐怖相关疾病具有许多新的流行病学特征:(1 )传染源:生物恐怖的病原体在释放之前被储藏在恐怖分子的实验室中,因此,控制传染源需要多方力量的齐心协力,包括执法机构的介入。(2 )传播途径:可通过散布气溶胶、污染水源和食物甚至自爆炸弹等途径,往往借助最有效的现代方式(如飞机、信件、艺术品、人体肉身等),通过上述有预谋的传播方式,大大提高了病原体传播的效率,对人群造成极大威胁。(3 )人群易感性:对生物恐怖的易感性不仅与人群的免疫力有关,而且与人群的心理素质、政治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等相关。(4 )流行特征:生物恐怖相关疾病是人为造成的,往往发生在特定时间和地点,影响特定人群,导致严重后果。如美国 2001 年发生的炭疽事件,感染人群由过去的羊毛工人变为邮局职员和办公室收发人员,发生地点由过去的羊毛加工场和有关实验室变为邮局和办公楼,主要临床类型由传统炭疽的皮肤型变为致命的吸入型。

生物恐怖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生物恐怖的无知和畏惧。生物恐怖制造者的目的在于扰乱整个社会秩序,让恐惧和焦虑在人群中蔓延,有时不一定真要引起疾病的流行。因此,阻止公众盲目恐惧是控制和减少生物恐怖危害性的重要环节。美国“9.11 ”恐怖事件后不断出现“白色粉末”信件以及邪教分子无孔不入的跨国界活动,使我们感到“恐怖世界离我们很近”。美国兰德公司最近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传染病已取代来自敌对国家直接的军事威胁,成为国际社会及各国政府面临的严重挑战。加强生物恐怖的防范工作势在必行。

2.6 医院感染特别是耐药病原体感染正带来新的严峻挑战:

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 )一词源于希腊语nosos (疾病)komeion (医疗护理),意指由医疗护理工作引发的感染病,患者包括在医疗保健机构中接受诊疗的患者、探视者以及医务人员。目前,全球每年约有3 亿人住院,按照最保守的估计数字,医院感染发生率为5%,病死率为10%,则每年至少有1500 万人发生医院感染,其中150 万人死于医院感染。如按照每例医疗费用多增加100 美元,全球每年至少多花费15 亿美元。医院感染发病率的上升与医学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密切相关。目前,临床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日益提高,各种高难度外科手术、***、介入性医疗技术的开展,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恶性肿瘤、大面积烧伤、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各种严重基础疾病的有效治疗,使患者生命得以延长。但是,这些患者需要经常或定期接受各种治疗,这使得他们的免疫功能不断受到损害。同时,人口老龄化导致各种慢性病增多,人体对微生物的易感性随之提高。

医院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有三个特点,一是内源性多(约占2/3 ),这可能是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抑制了敏感微生物,使体内一些原先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在营养竞争中处于优势并开始繁殖,这种情况往往难以防治;二是容易发生机会感染,包括深部真菌病、结核与非MTB 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HIV 感染及原虫感染,它们对免疫缺陷宿主的健康和生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三是耐药性日趋严峻,在抗生素的选择性压力下,革兰阳性菌中不断出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革兰阴性菌则可产生超广谱 β-内酰胺酶(ESBLs )、高产头孢菌素酶(AmpC 酶)和碳青霉烯类酶(主要是金属酶)分解相应的抗生素,且其耐药性可通过质粒或其他遗传物质在细菌间传递,形成多药耐药菌,并可在病房、医院、地区、全国乃至全世界传播。上述细菌感染后的临床过程和防治也不同于传统教科书所描述的传染病,有些甚至可引起其他疾病,如某些大肠埃希菌可导致出血性结肠炎和溶血尿毒综合征。人类在上述特殊的感染病领域正面临着多种难题和巨大挑战。

2.7 人畜共患病将与人类长期共存:

根据WHO 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定义,人畜共患病是指人和脊椎动物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在流行病学上有关联的疾病,又称动物源病。目前,

全球已证实的人畜共患病有200 多种,其中鼠疫、黄热病、狂犬病、结核病、炭疽、森林脑炎、口蹄疫、朊粒病等都曾造成大规模流行,死亡率较高。我国已证实的人畜共患病约90 种。

人畜共患病的发病率近年不断上升,推测有以下原因:(1 )人类进入新的疫源地:对自然区域的过度开发以及人口的大量流动均在破坏生态环境,不仅为动物源性病原体提供了物种间的桥梁,同时还可能将其传播媒介带到人间,从而增加了人类感染的机会。(2 )动物群体密度增加和动物迁徙:在人类栖息地周围的半野生动物(鼠、鸟等)、家畜、观赏动物等均是人畜共患病的重要传染源,候鸟迁徙可远距离传播人畜共患病。(3 )风俗与饮食习惯方面的不良嗜好:大量食用动物性食品和捕食野生动物,均对食用者存在潜在危害。(4 )环境污染:主要指生物污染,如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和幼虫随人或动物粪便污染水源、环境,畜牧场、屠宰场大量排出的污水和废弃物也是人畜共患病重要的传播途径。

人畜共患病将与人类长期共存,其原因有:(1 )宿主方面:动物宿主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有些尚不清楚,人类不可能将它们彻底消灭。野生动物,特别是温血动物,是一个巨大的人畜共患病病源库。(2 )病原体方面: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存在许多特殊的困难,有时即使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探明了病原体的特性、储存宿主和传播途径,却难以预测病原体是否会发生变异,以及是否会改变其储存宿主和传播途径。(3 )环境方面:许多人畜共患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可以在某些自然生态环境中长期延续,或表现为隐性感染,难以根除。另外,由于热带雨林不断缩小,野生动物被迫迁徙,一些原本存在于动物生态圈,只感染动物的病原体,由于环境的改变,开始侵袭人类。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畜共患病将是未来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8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院士就是院士,学习了,谢谢老师提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8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3 未来我国感染病的防治策略

感染病的防治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一项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整个社会乃至国际间的共同努力。我国应在以下几方面深入开展工作。

3.1 提高全民族的防病意识:

感染病特别是传染病是否流行,与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每个社会成员的健康状况、防病意识直接相关。要重视并加大对感染病防治方面的教育和宣传力度,这是控制感染病的根本方法。

3.2 增强专业人员的快速反应能力:

医护人员和疾病预防控制人员除了应具备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外,还应掌握各种感染病的流行情况以及疫情暴发时的应对措施,定期进行针对突发传染病的快速反应演习。上述专业人员处在防病抗病的第一线,应该是疫苗的首批接种对象。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是控制感染病的重要保证。

3.3 逐步改进医疗设施体系:

WHO 最近对14 个国家的55 所医院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有8.7% 的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在发展中国家,有40%的医院感染可以通过改善医疗环境而得到预防。

3.4 加强药品及药物添加剂的管理: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不仅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同时使人体微生态失衡,导致体内正常菌群或周围环境的非致病菌冲破机体免疫屏障,形成内源性感染。因此,应对各级医务人员进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培训,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定期检查带菌情况。同时,应加强药政管理和药品质量监督,健全新药审批制度,凭处方购买抗菌药物,严禁将医用药物与农牧用药混用,以免产生耐药性。

3.5 加强动物源性传染病的监测:

动物是许多人畜共患病的储存宿主和传染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掌握野生动物体内的微生物种群及其变化规律,掌握人畜共患病在动物体(群)的分布及流行态势,有助于制订相应的防治措施,防止人畜共患病的流行。

3.6 建立有效的实验室预警监测网络:

充分利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强大的技术力量,建立病原微生物标本库和数据共享平台,揭示分离菌株之间的流行病学关系,进行传染源追踪和传播途径分析。同时,发展快速、敏感、特异的病原微生物筛查技术、方法和试剂,在新发传染病暴发后的第一时间,排除或明确可疑病原体,缩小检测范围。

3.7 深化感染病的基础研究:

可靠的病原体鉴定方法的建立有赖于深入的基础研究。以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为代表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应用,加快了人类认识各种病原体的进度。通过比较生物学方法,可望找出病原体特异或共同的药物受体或药物作用靶点。越来越丰富的病原体基因组信息的获得,为新型疫苗的研制打下了基础。元基因组学的理论与方法为人体微生态研究和益生元药物的研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3.8 大力推广使用疫苗:

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力的武器,因其作用持久,可达到几个月、几年甚至终生的保护效果。通过接种天花疫苗,已在全球彻底消灭天花病毒,而所用的疫苗费用远不及天花流行所造成的损失。因此,政府及卫生防疫部门应大力协作,全面推广使用疫苗,让每个人都认识到接种疫苗的重要性。

3.9 加强疾病监测工作:

完善网络设施,确保疫情实时直报系统的畅通,在疫情或可疑病例出现时及时上报有关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当地政府,为防治和决策提供准确信息,便于政府部门及时采取措施。

3.10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与国外特别是邻近国家互通新发传染病信息,对那些有可能在我国暴发的新发传染病,要密切关注其研究进展,引进和建立相应的病原学诊断技术和方法,防患于未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8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幸曾听过一次李兰娟院士讲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8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版主提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4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学习了,谢谢版主提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