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新媒体联盟
微信大全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会员交流区
›
热点关注(与医院感染无关)
›
揭秘美反生化恐怖计划
公告区
+ 发布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主题贴
02-17 16:11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回帖
02-17 16:10
系统消息:
AI工具试用丨“斯斯”陪你做感控,有问必答!(赚金币啦)
#AI工具#
01-07 16:18
系统消息:
上传视频拿金币,快来上传你最喜爱的感控相关视频吧!
#👈点我了解详情#
01-06 15:55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629
|
回复:
2
[原创]
揭秘美反生化恐怖计划
[复制链接]
石磊--wxmsl
石磊--wxmsl
当前离线
积分
14836
发表于 2012-1-24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2005年3月14日,警卫森严的美国国防部突然遭到含有炭疽病菌的“毒信”的“袭击”,两个邮件处理中心被迫紧急关闭,175名工作人员紧急撤离,275人接受身体检查。(资料图)
新闻回顾:
揭秘美反生化恐怖(1):911后白宫安检如虚设(图)
揭秘美反生化恐怖(2):模拟演练百万人丧生(图)
新华网北京1月24日电(记者董晓)“9·11”恐怖袭击10年之后,曾经令人色变的美国“炭疽信”事件也逐渐被人淡忘。但对美国政府来说,生化恐怖袭击这一幽灵并未远离。与核武器相比,生化武器似乎更隐蔽、更恐怖,抓握一下门把、呼吸一口空气都可能致人于死地。十几年来,美国一直试图“反制”生化恐怖袭击,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如今,美国在应对生化恐怖袭击方面究竟准备得怎么样?奥巴马政府是否早已“胸有成竹”?《纽约时报》日前刊发希尔顿(Wil S. Hylton)的长篇调查报道,披露了美国生化恐怖“反制计划”幕后的大量细节。为保持该报道的“原汁原味”,本文仍沿用第一人称。译文从22日开始连载,今天刊出第五、六部分。
【五】“生化防护罩计划”走向失败
从2004年开始,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启动“生化防护罩计划”,研发并存储疫苗,这一广为人知的“医疗反制措施”方案专门针对生物病菌。
“生化防护罩计划”至今实施了七年。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医疗反制措施”项目负责人罗宾·罗宾逊(Robin Robinson)表示,目前库存里已有足够的天花疫苗能让每一个美国人获得保护;炭疽疫苗也在“三个城市遭到袭击”的情况下够用;另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药物可用来治疗感染病例。
然而,项目中还有许多目标并未完成,有的甚至还没有开始。比如,项目投入数百万美元,拟研发生产一种新的炭疽疫苗取代50年前由军方提供的旧疫苗旧疫苗具有严重的副作用并禁止为儿童接种但直到现在都未成功。
同时,库存里也没有新的广谱抗菌药与抗病毒药。“在抗病毒药方面,我们甚至没有替代品。”罗宾逊说。
2010年,两个独立的审查委员会分别对美国的生化防御计划进行了评估。每个报告的口气都相当严厉。
成立于2006年的无党派团体“国家生化防御科学委员会”向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凯瑟琳·西贝利厄斯(Kathleen Sebelius)递交了一份103页的长篇报告。这份《反制措施在哪里》的报告严厉批评国家生化防御计划“缺乏急迫感”、“前后矛盾”、“次序混乱”及“严重滞后”。
而国会于2007年成立的委员会也评估了化学、生物、辐射及核威胁方面的所有防御措施。这份最终报告针对不同类别进行打分。其中,在生化毒素安全存储方面,政府获得了高分“A”。“开放透明性”得分B-。在生化防御方面,仅仅取得“F”。
美国国会委员会的报告指出,“在生化袭击发生的时候,美国快速识别、紧急反应与迅速恢复的能力都非常缺乏。这正是这份报告所认为的最大的失败。尤其是在医疗反制措施方面并未真正重视起来,而疫苗与药物却是生化袭击发生后能减缓痛苦的必需品。”
甚至在生化防御计划圈子里,也有一种广泛的共识,就是反制措施计划正在走向失败。
今年年初,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凯瑟琳·西贝利厄斯(Kathleen Sebelius)承认项目“充满漏洞,难以实施,并最终走向死胡同。”
通过对***机构中参与反制项目的资深官员逾百次的采访包括白宫、五角大楼、国家卫生研究院、国土安全部以及卫生与公众服务部等离任与现任的项目负责人他们对国家生化防御计划均做出了悲观的诊断。
正如奥巴马政府的一位资深官员所说:“我们需要一个新模式。旧的根本行不通。”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已至少三次对生化防御计划推到重来。每一次,新方案都试图修补旧方案的不足;但是,每次修补都失败。
【六】最早关注“生化防御”的总统
在官员们流传的一个说法是,美国第一个关注“生化防御”的当代总统是比尔·克林顿。
1998年,克林顿曾通宵阅读作家理查德·普利斯顿的惊悚小说《眼镜蛇事件》,小说讲述了一个恐怖分子利用改进的天花病毒发动袭击的故事。读完之后,克林顿吓出了一身冷汗,立即召开了一次科学家高级会议,指示联邦调查局(F.B.I.)重新评估情节,并对小说进行复印,分发给其他政府官员。
1999年,白宫与国会成立了一个“国家药物储备”的新部门(C.D.C.),专门存储药物应对可能发生的危机。但由于事实危机并不存在,对存储项目的拨款少得可怜。到2001年夏天,这个部门仅仅储备了1500万剂的天花疫苗和少量的其他疫苗。
2001年10月,炭疽信事件爆发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到2002年,生化防御支出从6.33亿美元上升到40亿美元,重点是扩大储备量。其中首要任务是增加天花疫苗的供应。生化防御专家认为天花是最具威胁的生化武器,因为它能像流感一样迅速传播,并致死三成的感染者。
为表示对该计划的重视,布什政府还特意请来一位传奇式的流行病学家亨德森(D. A. Henderson)。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亨德森曾主持世界卫生组织的“消灭天花”项目,足迹遍及巴西农村、南斯拉夫群山与印度的丛林,并在1977年到达非洲之角。今天,天花已成为唯一被科学彻底消灭的人类传染病。
2001年,亨德森在重新回到公共服务部门之后,立即邀请另一位研究微生物的传奇人士拉塞尔(Maj. Gen. Philip K. Russell)加盟。拉塞尔是美国军方医疗研究项目的前指挥官,曾把写着“拉塞尔将军要干什么”的汽车保险杆贴纸贴在车身上而令人敬畏。
2001年至2004年间,亨德森和拉塞尔,与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民间研究实验室的同仁一道,紧锣密鼓地研究新产品,发展新技术,扩大天花疫苗的供应量。目前,天花疫苗储备已能满足逾3亿的治疗疗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金陵
金陵
当前离线
积分
4407
发表于 2012-1-29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严密的防范也有疏忽。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石磊--wxmsl
石磊--wxmsl
当前离线
积分
14836
楼主
|
发表于 2012-1-29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只能被动防范呀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3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信息反馈联系:sific2007@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