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2-17 16:11
02-17 16:1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6135|回复: 28

[原创] 监测报告单规范格式(请见13楼链接)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30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拙凌 于 2012-1-3 16:54 编辑

几次检查,专家对无细菌生长的监测报告单的格式意见不一,您单位如何报告
个人认为应该报告0cfu/cm2    0cfu/m3

小小提醒:关于环境卫生学监测的报告格式及计算方法,杭州CDC倪晓平教授曾提供有资料,可供大家学习参考,该资料的链接请见本帖13楼。——拙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0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些时消毒供应中心专项检查,专家认为要报“无细菌生长”,我们也就这样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0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医院一直是报“无细菌生长”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0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这次检查也被指出监测报告单不规范,不知哪位老师有规范的格式?让我们学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0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也是报“无细菌生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0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院空气监测报告0cfu/m3;消毒液监测报告“无细菌生长” ;物表监测报告0cfu/cm2    不知对不对呢?请各位老师指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0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院使用统一的检验报告单,内容包括科室、检验物、检验目的、送检者、日期等。报告时:空气培养(多少个器皿平均值 cfu/m3)、消毒液(无菌生长)、物表(cfu/cm2 )、咽拭(无致病菌生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1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1、空气培养一般采用的是沉降法,由于受方法学限制,不能报无菌生长,只能按照你所用的平板数平均下来能检出的最小数报告,例如如果你用一个平板,那么只能报告“<157CFU/m3”,而如果用的是三个平板就报告“<52CFU/m3”......依次类推。
2、物表也不能报告0CFU/cm2,因为可能存在取样误差,由于我们的采样拭子都是经过10ml肉汤稀释了的,而接种时只取了1ml,也就是结果需要×10,如此我们的阴性报告形式就只能用,“<10CFU/cm2”。

点评

言之有理!  发表于 2011-10-31 18: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1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也是报0的,不知道对不对?我看疾控中心的报告时写<什么什么的!我想他们的院感时规范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1、空气培养一般采用的是沉降法,由于受方法学限制,不能报无菌生长,只能按照你所用的平板数平均下来能检出的最小数报告,例如如果你用一个平板,那么只能报告“<157CFU/m3”,而如果用的是三个平板就报告“<52CFU/m3”......依次类推。
2、物表也不能报告0CFU/cm2,因为可能存在取样误差,由于我们的采样拭子都是经过10ml肉汤稀释了的,而接种时只取了1ml,也就是结果需要×10,如此我们的阴性报告形式就只能用,“<10CFU/cm2”。  ”
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腊梅 发表于 2011-10-31 22:07
“1、空气培养一般采用的是沉降法,由于受方法学限制,不能报无菌生长,只能按照你所用的平板数平均下来能检 ...

单位不对,1cfu=157个细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4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灭菌物品怎么出报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0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倪晓平教授已经给过参考格式,建议您去看看。其中对每个不同的结果都有详细的解释https://bbs.sific.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80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9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书上说空气培养用沉降法报告的单位是用“/皿”,撞击法的单位是用“cfu/m3”,不知对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1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空气监测结果报告,规范吗?

我们空气监测结果报告单上这样记录:东南:157cfu/m3     中:0cfu/m3       西北:157cfu/m3      平均数:105cfu/m3 .如果用5个培养皿,就写上5个方向的结果,再写一个平均数。
细菌室一直都是这样报告的,规范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1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旋风 于 2011-12-31 20:44 编辑

东南、中、西北是微生物室在报告记录原始平板上菌落个数,然后根据公式计算报告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1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应先写每个位置的平皿的菌落数,最后换算成该房间的平均菌落数,单位是cfu/cm2 ,因为采用沉降法,而不是 cfu/m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1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空气监测培养结果如何统计汇总

假设内中外三个布点,其中二个是157CFU/M3,一个是628CFU/M3,这是三类环境,按平均值计算是合格的,但是在每季统计空气监测培养数是怎么计算:算一个不合格吗?如果算不合格的话需要干预措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1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_y_x_2006 于 2011-12-31 21:40 编辑

结果是对的,很规范,至少比我院的结果好多了,一个房间只报一个平均数。
一看就知道是用的9厘米直径的普通琼脂平板,沉降5分钟,
按照奥氏公式,长一个菌,因数157,
空气培养单位是cfu/m3    意思是说,每立方米的空间体积内有多少个细菌。
物体表面单位是cfu/cm2  意思是说,每平方厘米的面积内有多少个细菌。
少见多怪.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1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合格,不需要干预。
如果不合格,让他们重新消毒,再去检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