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fh(星火) 发表于 2011-12-23 23:20
脑外伤病人今年5月14日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1、有植入物植入钛合金板手术,与植入物有关?查找 ...
老师,您好!因为白天去了趟医院,我现将该病人具体情况上传。这病例到11月26日后情况就好转,脑脊液培养:无细菌生长。但我们医生用头孢曲松2G一直到12月4日停用。问题是12月14日凌晨患者出现高热,40°C,并呕吐数次;当即抽血化验结果示:超敏C反应蛋白 83.96mg/L;白细胞 8.1*10^9/L,淋巴细胞 0.09,单核细胞 0.05,中性粒细胞 0.86,嗜酸性粒细胞 0.00,嗜碱性粒细胞 0.00,淋巴细胞数 0.70*10^9/L,单核细胞数 0.44*10^9/L,中性粒细胞数 6.96*10^9/L,嗜酸性粒细胞数 0.00*10^9/L,嗜碱性粒细胞数 0.01*10^9/L;副主任医师查房后认为:患者目前出现高热、呕吐,血象及CRP偏高,要考虑感染的可能,而且颅内感染的可能性极大;今日请感染科会诊,同时复查头颅CT了解脑积水的情况,排除颅内出血;可行腰穿取脑脊液来确诊有无颅内感染,并做培养+药敏来指导下一步药物的使用;用药上除了抗癫痫治疗,加用头孢曲松钠针(2.0 QD)抗感染治疗。
12月15日患者平卧位,头转向左侧暴露P-V管头皮下泵所在处,剔除局部头发,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局麻后,沿泵边缘单侧切开头皮,双凝电极彻底止血后,游离皮下泵,顺势拔出脑室及腹腔皮下置管,仔细检查P-V管未见断裂及缺损,再次止血,缝合切口,再次消毒,敷贴覆盖。P-V管拔管顺利完成。使患者取左侧卧位,背部与床面垂直,双下肢屈曲,尽量弯曲躯干,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2%利多卡因局麻后,以髂后上棘与后正中线交点为穿刺点,取穿刺针垂直刺入约3-4cm,待有明显落空感后停止进针,拔出针芯,滴出清亮脑脊液,置入导丝、导管,固定导管于皮肤,连接引流袋。
12月16日查房,患者神志模糊,体温38.2°C,引出浑浊脑脊液,头部切口干燥无渗出。
12月19日患者神志模糊,无恶心呕吐,无抽搐,鼻饲流质,睡眠可。查体:T:36.6℃,Bp:168/97mmHg,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稍迟钝,头部无畸形,右侧额顶部头皮切口换药见渗出少,无明显红肿,颈软,双肺呼吸音粗,腹软,无明显压痛反跳痛,右上肢肌力3级,其余四肢肌力1级,右侧踝关节已僵硬,四肢肌肉萎缩明显,双下肢病理征(+),腰部腰大池引流管在位通畅,引流袋口高度平床放置。
12月22日查房,患者神志模糊,不能对答,无言语,不发音,无抽搐,无恶心呕吐,鼻饲流质,大小便失禁。查体:T:36.8℃,Bp:150/89mmHg,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稍迟钝,头部无畸形,右侧额顶部头皮切口换药见渗出少,无明显红肿,颈软,双肺呼吸音粗,腹软,无明显压痛反跳痛,右上肢肌力3级,其余四肢肌力1级,右侧踝关节已僵硬,四肢肌肉萎缩明显,双下肢病理征(+),腰部腰大池引流管在位通畅,引流袋口高度据引流量随时调整。查血常规:白细胞 5.9*10^9/L,中性粒细胞 0.70,血红蛋白 113.0g/L,血小板 228*10^9/L;查脑脊液:颜色 淡黄,透明度 清,潘氏试验 阴性,红细胞计数 98.0*10^6/L,白细胞计数 2*10^6/L,新型隐球菌 未检得;葡萄糖 3.96mmol/L,氯 129.98mmol/L,腺苷脱氨酶 17.40U/L,蛋白定量(N) 421.8mg/L;昨日口腔科会诊建议:1.注意口腔卫生,2.浓替硝唑漱口液每天3次,注意引流管及引流袋口位置,防止引流管拔出,避免大小便污染引流口。
我想请问老师,12月14日这次颅内感染还是应该与植入物有关吧!至于老师说的多重耐药菌的情况,该病人去年在我院ICU住院痰培养曾多次为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今年因为都在康复治疗,痰液不多一直未送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