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00|回复: 5

中国医药报最新文章:规范抗菌药物应用要落到实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6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这是中国医药报最新文章,作者:张永信教授

感谢原作者,向作者致敬!


规范抗菌药物应用要落到实处


2008年06月05日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抗菌药物的使用占有很大比例。它是控制细菌感染和多种传染病的有效药物,至今在我国仍是用量最大,使用最广泛的药物。可是,人们对抗菌药物的过度信赖却导致了不合理应用与滥用。如何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一直是临床医务工作者和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关注的焦点,卫生部多次发文要求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作为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中心”顾问专家,本文作者对抗菌药物特别是喹诺酮类药物的管理和临床使用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很多有积极意义的新观点。
     
    不久前,卫生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早在2004年,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总后卫生部就颁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在全国实施。各地都认真积极地贯彻落实,从有限的统计资料可见,不少地区的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已见下降。笔者认为,要抓住热点将规范用药落到实处。
    ▲抗菌药物必须实行分级管理  
    国外成功经验已证实,没有严格的药事管理,合理用药将是一句空话。现在在全国范围内已实行了购买和使用抗菌药物必须凭医生处方的规定,从源头上结束了数十年不加管理限制的历史。但在医疗机构中,对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还刚刚起步。“指导原则”规定,“各医疗机构应结合本机构实际,根据抗菌药物特点,临床疗效、细菌耐药、不良反应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状况、药品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类进行分级管理”。同时对药品“分级原则”和“分级管理办法”都作了规定,然而对各等级药品的种类未作限定。
    现在有的省市医疗机构已规定了分等级管理的具体品种,可在具体实施中还有一定难度。其主要原因在于:①国内长期以来不论是名医名家,还是刚取得行医执照的年轻医生,不论是著名的教学医院,还是基层卫生室,凡是临床医师都可选用所有的抗菌药物。许多人习以为常,迈不出分等级管理这一步,似乎药品品种一限制就影响临床诊治。②鉴于眼前医疗工作面临的社会压力,很多人担心分级管理会激发医患矛盾。其实,我们在国外进修学习时都已看到,那里的医生自觉地遵守抗菌药物分等级管理的规定,并没影响医疗或有硬性规定的感觉,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提高了用药水平,也有利于共同承担医疗任务和风险。  
    卫生部的“通知”明确了属“特殊使用”的品种,完全是根据“指导原则”中的“分级原则”和“分级管理办法”而确定的,其中包括“不良反应明显”的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多粘菌素、两性霉素B等;“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如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吡肟等;“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如伏立康唑、卡泊芬净;“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缺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者”,如伊曲康唑等;属“药品价格昂贵”的有两性霉素B含脂制剂、卡泊芬净、伏立康唑等。这些药物当具有严格临床用药指征或确凿依据时,应经抗感染或有关专家会诊同意,处方需经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签名。经过如此严格的管理,可阻止滥用,减缓细菌耐药性产生,延长药物临床有效的寿命,减少不良反应,控制医药费用的增长。  
    ▲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管理  
    在“指导原则”中已按清洁手术、清洁-污染手术、污染手术等分类,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作了原则规定,但并没有具体限定何种手术选用哪种抗菌药。现在,已有一些省市为贯彻“指导原则”制定了“实施细则”,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品种做了规定,给临床提供了方便。这次卫生部在“通知”中提供了“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将促进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的应用规范。从表中列出可选择的抗菌药物品种来看,其规定较松,如神经外科手术可选用第一、二代头孢和头孢曲松预防感染。各医疗机构可依据当地细菌的药敏情况,制订具体的预防用药方案,指导临床用药。  
    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的医疗机构至今未下决心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担心规范用药会增加术后感染率。其实,全世界大量多中心的临床验证已证实规范预防用药不仅减少了抗菌药的使用量,降低了不良反应,而且降低了感染率,延缓了细菌耐药产生。我们应坚信循证医学的科学结论,借助“通知”规范预防用药的重要一步。
    通常外科医师对抗菌药物的了解不如内科医师为深。因此,建议医院的药事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与外科医师面对面地商议,如何按照“指导原则”和“通知”的要求,制定本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细则,并实实在在地予以实施。以后边落实边修正、充实,分步向“指导原则”和“通知”的要求靠拢。  
    ▲加强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应用的管理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是由化学合成而得的。我国的化学合成能力很强,原料药价格又便宜,医用、农用、兽用都很广、很滥。即使在门急诊处理一般的腹泻、咽痛、咳嗽也在选用这类药物,导致不少细菌对其耐药性明显增长,大大降低了临床疗效。如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已达60%。  
    从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特点和耐药性增长的事实出发,“指导原则”对其适应证作了明确限定,即主要用于革兰阴性杆菌,衣原体属、支原体属、军团菌等细胞内病原所致的泌尿生殖系统、呼吸道感染、伤寒沙门菌感染,志贺菌属肠道感染,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感染,腹腔、胆道、盆腔感染,与其他药物联合用于耐药结核和其他分枝杆菌感染,某些新品种还可用于肺炎链球菌等链球菌属及部分厌氧菌感染。其中并没有将预防用药作为主要的适应证。  
    事实上,至今仍有些临床医师超过规定范围选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为此,卫生部在“通知”中又次强调“必须严格掌握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征,加强管理”,并具体指出“除泌尿系统外,不得作为其他系统的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规范用药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全世界都极其重视,而许多国家都会经历不同程度长期又艰难的过程。过去,我们合理用药主要作正面宣传和倡导,现在有了指导临床用药的规范性文件,医务人员必须以循证医学的观点,对社会和病员负责的精神,积极认真地落实规范用药,以提高诊治水平,保证医疗质量。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张永信)   
  
来源:中国医药报

[ 本帖最后由 三剑客 于 2008-6-6 10:5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文点 +2 收起 理由
星火 + 10 + 2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贡献排行榜:
发表于 2008-6-6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与时俱进,学习下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7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讲得非常到位,是个好材料.学习啦,谢谢!!!:handshake
   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是当前面临的极为迫切而又重要的任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难度极大,任务极为艰巨.一方面,是不少医生受利益驱使,不愿意规范用药,随意地无指征地使用抗菌药物,喜欢开"好"药、贵药,任意延长使用时间;另一方面,是部分医院的领导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力,执行不坚决。担心规范操作会导致感染的增加(担心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过短),另一个也是更主要的原因是“增长压力”,担心医院的收入受影响。毕竟现在我们国内医院的发展及生存主要还是要靠自己,政府的投入确实太少啦(就我院而言,政府每年的财政拨款还不够支付全院一个月的工资,仅占医院全年人员工资的7%左右)。当然,这当中可能也有我们的一些责任,如院感部门及药学部门工作做得还不够到位等。:run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7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三剑客 的帖子

谢谢分享了如此好的知识!正在准备一场宣传,送给你一首歌的名字吧“小雨来的正是时候”:lol :lol :handshake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8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三剑客 的帖子

:victory:  精品文章!及时雨!:o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合理用药缺的不只是临床药师问题
解决“合理用药”问题,将普通药师“换阵”每个医院由1-5名临床药师亲任,同时可能新增添关键性部门——药剂科主任担任临床药师。这一“变阵”,显然是基于“合理用药”这块“骨头”实在太难啃。合理用药涉及复杂的社会主体,而最大的利益之争正来源于各个行业。“与“合理用药”相关的部门有卫生、发改委、财政、劳动保障、药监局等。正是这么多部门利益难以协调,才使得“合理用药”成为社会问题,而且迟迟无法解决。而千呼万唤出来的临床药师竟是没有法律地位的“药学高级人才”的岗位,连临床药学本科毕业的同学们也昏昏然“看不懂”——临床药学的方向。

    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加快药师队伍的建设速度,提升药师参与用药的层次,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可以想见,如由临床药师参与“合理用药”,这样的架构应该会比此前更有力度。

    不必讳言的是:就目前医院“合理用药”来看,我们不能简单的把所有问题都归结于“药师参与用药不够”上面,然后寄希望于提升药师参与用药就万事大吉———如果真的那么简单,恐怕“合理用药”问题早已经解决了。“合理用药”之所以遭遇瓶颈,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各方利益,药品回扣继续是医药行业的“内部循环”,老实说,即便提升药师参与用药,原有问题也未必就会“迎刃而解”。……药品生产批发企业、医药代表、医院需要生存与盈利冲动等等,一大堆的影响“合理用药”具体问题,临床药师工作面面俱到、充满原则性目标,如何能够防止干扰参与“合理用药”?临床药师的方向在哪里?

    从这个意义上讲,提升药师参与用药的层次与保障用药安全的宗旨是一致的,丝毫没有矛盾,恰恰相反,如普通药师与临床药师能双管齐下,应该更有利于“合理用药”,能够为进展迟缓的“临床药学”注入更大的动力。所以,药师“变阵”之时,尤其需要变变心态与姿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