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2-17 16:11
02-17 16:1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3768|回复: 19

灭菌器突然出现生物监测阳性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9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天我科第2号灭菌器第4锅压植入手术器械,做生物监测时出现生物监测阳性,但是五类爬行卡,包内包外指示均合格,好在还没下发临床,我只好将第整锅次的物品放每1锅第5次重新灭菌,再次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下发临床!但我将阳性的生物试剂换普通锅继续培养又显示阴性,第二天对第2锅又进行生物监测又都是合格的!不知是何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0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第四号锅作了几次生物监测啊?空锅作一次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0 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做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0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_鉁稀↘爱 发表于 2011-11-20 00: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第四号锅作了几次生物监测啊?空锅作一次看看。

已经使用一年半了开始,空锅做了三次,后每周做1~2次,大约做了100次了,从没出现阳性现象,有做阴阳性对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0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fallwin 发表于 2011-11-20 01: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做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吗?

已经使用一年半了开始,空锅做了三次,后每周做1~2次,大约做了100次了,从没出现阳性现象,有做阴阳性对照!阴阳性对照都和往常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0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舟舟 于 2012-10-29 10:53 编辑


真是奇怪啊,不过无论如何谨慎一点总没有错。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反正多灭菌一次,然后再慢慢探索原因,也不是什么太麻烦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0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如果使用快速培养的话,可能会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现象。所以有专家指出:最好用48小时的培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0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使用快速阅读器培养的吗?我们使用快速阅读器培养也出现过假阳性现象!经分析原因有以下两点:1、阅读器的培养孔出现问题,需要检修;2、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未戴手套,如手未洗干净很有可能污染到生物指示剂的外表,由于快速阅读器是靠荧光感应读出是否有细菌生长,一旦生物指示剂外表污染了细菌,很有可能就会报出阳性结果。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舟舟 + 1 经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0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陵 发表于 2011-11-20 11: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您如果使用快速培养的话,可能会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现象。所以有专家指出:最好用48小时的培养。

对,不排除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可能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1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LLY123 发表于 2011-11-20 19: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使用快速阅读器培养的吗?我们使用快速阅读器培养也出现过假阳性现象!经分析原因有以下两点:1、阅读器的 ...

这个回答应该比较靠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1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8楼的意见最为贴近实际,一般说来,偶发的阳性报警事件,很有可能就是快速测试仪器出现了假阳性判断;
关于8楼分析中的第二点,个人有不同见解:
荧光显示是快速阅读判断的依据,但在3h内,要细菌培养产生荧光,有三个要素缺一不可:活的测试菌株、合适温度、培养液浸润
在外界,从取出挤碎到测试,外界的细菌会不可避免的粘在试管外层;
但只要没有营养液润湿,即使不是嗜热脂肪菌,仅仅加热,细菌也是无法生长繁殖的;
那么为何还是会出现阳性假警报呢?
如果大家去看看该仪器英文版本的说明书,就会得到解释:
原因是许多东西中,都含有荧光物质;
像各类笔中的油墨,一些纸张表面,染料。化妆品、洗衣粉等等;
只要这些东西接触了试管,让荧光物质沾到试管底部外侧,用于读照的那一段;
插上测试孔后不用多少时间,就会报警;
如果进一步培养,用目视检测就会发现,试管实际并没有细菌生长,于是可以判断仪器误报;
所以检测操作时,要求带好手套,或至少洗净双手,而且在试管标签上书写时,不要误写到试管下面去。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舟舟 + 1 经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1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老师们分析的很认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1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也有过这种事情,也是百般不得其解,怀疑培养剂,怀疑培养锅。听老师这么一说,有所了解,下次记得戴手套,细微环节要加以控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1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老师的解释真经典到位,学习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炉师傅 发表于 2011-11-21 09: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8楼的意见最为贴近实际,一般说来,偶发的阳性报警事件,很有可能就是快速测试仪器出现了假阳性判断;
关于 ...

谢谢炉师傅的分析,你这么一说我们心里就有数了,今后要求带好手套操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9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炉师傅的分析,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9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11楼老师的指点,我们以后也要注意这些细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8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炉师傅的分析,赞一个!精辟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5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指点,有多学到知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8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生物监测阳性中真阳性概率很低,大部分还是由于操作/阅读器原因造成的假阳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