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3-21 08:09
03-17 08:04
03-17 08:03
03-06 08:48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4255|回复: 23

[原创] 今天参加医院呼吸科大主任的讲座,深感医院流行病学知识欠缺!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7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今天下午参加医院呼吸科大主任马希涛教授的讲座,从呼吸科《重新评估微生物检验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意义》,受益匪浅。深感医院流行病学对感控的关键!
1、合格痰标本的标准有哪些呢?多送痰培养有何临床意义呢?对呼吸系统感染经验应用抗菌药物影响如何?
2、悉抗菌药物的应用,与熟悉细菌的流行病学资料,哪一个更有利于临床感控呢?
3、血清学对感染的诊断参考价值如何?比微生物检验的意义差很多马?
4、在台湾经皮穿刺涂片诊断肺炎很普遍,临床价值很高,指导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大陆也在探索中,因为一次意外事故,或许影响一个新的诊断技术的应用?
5、据说,血培养60ml血液,6套送培养结果才能阳性,才会对感染判断有帮助。
6、临床医生热衷痰培养诊断肺炎,而多少痰培养结果可信可用呢?成本更高的血培养结果阳性率低,依从性更差,对诊断肺炎指导应用抗菌药如何呢?
7、读懂X线片是医生基本功之一,缺少病史的单纯读片会是什么样呢?
8、痰培养对真菌病原学诊断的应用如何?。。。。

评分

参与人数 1 +6 金币 +6 收起 理由
沧海一粟 + 6 + 6 收获多多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1472
  • 最近打卡:2025-04-03 10:04:45
发表于 2011-11-18 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临床的这些质疑对于感控应会有所启示...不知大主任的观点如何?
悄悄问一声:大主任不会是在质疑病原学送检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作用吧。确实需强调临床上合格痰标本的留取问题...

点评

除了需强调合格痰标本的留取问题,是否还更应该强调慎重、有指征地送痰标本呢?  发表于 2011-11-20 20:36
临床的需要和困惑,从偱证和临床的结合,找到流行病学家?  发表于 2011-11-18 08: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8 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我们现在的做法有误区,留痰标本,不看是否是合格的标本,涂片后合格的标本再进行培养,不合格的标本就没有必要再培养,血标本的数量偏少,采标本的污染,都影响到临床的用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8 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的这些问题,确实也是我们的疑惑,院感专职人员真是要加强自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8 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要是能把课件传上来,那就更好了,希望学习。

点评

主任的课件要给一个专家会讲课用,保密呵  发表于 2011-11-18 08: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8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与zhangfh(星火)老师有同感。 最近,我们在做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的过程中,觉得做感控工作需要有很多知识去学习。经常与临床医师沟通,会不断发现问题,促进自己主动去寻找答案。我正在自己补课呢,也想争取在院内请专家开展这方面的讲座,提高医务人员对流行病学、微生物学、传染病等方面的知识,将更有益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3 收起 理由
星火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9、一般的痰培养结果可信度10%?灌洗液、PSB和经皮肺穿刺及开胸活检可信度提升很多,敏感性70%--100%、特异性60--100%。
10、气管插管采样,96%定植,深部84%被生物膜,需要结合定量分析吗?
11、血培养采样用碘酒和碘伏对培养结果的有很大影响?
12、痰培养对真菌诊断临床意义较少,肺活检对真菌诊断是金标准。
13、血培养污染率高,如何控制污染呢?阳性结果50%为污染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8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真是一个观念性的问题,但是在我们当今的医疗环境下,许多医生能做到送标本的观念都不错了。一步一步来嘛,虽然痰标本的可信度比较低,但是至少他们从无到有的观念已经在转变了。话又说回来,如果一个肺部感染的病人,做什么培养又是最合适的呢?
其实培养也只是一个辅助检查,当然对临床治疗有意义,但是现在好多培养都是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后才做,而且有些是觉得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再做,因此,做出来的结果可想而知。
当然要求医生掌握抗菌药物的基本原理与流行病学牲是最好不过的,但是现在的医生大多比较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至于这些基础性的东西真的是太糟糕,很多从事临床的大主任们,也不一定很了解这个抗菌药物的使用,所以啊,这个是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啊。就像封建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一样,要想改变现实,首先得改变观念,只有思想意识首先提高了,才能谈以后的改变,哎……真是一个寒心的话题。

评分

参与人数 1 +2 收起 理由
星火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1472
  • 最近打卡:2025-04-03 10:04:45
发表于 2011-11-18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helena0506 发表于 2011-11-18 08:43
这真是一个观念性的问题,但是在我们当今的医疗环境下,许多医生能做到送标本的观念都不错了。一步一步来嘛 ...

赞同老师的观点,“一步一步来...先转变观念”,加强与临床的沟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8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zhangfh(星火) 发表于 2011-11-18 08:28
9、一般的痰培养结果可信度10%?灌洗液、PSB和经皮肺穿刺及开胸活检可信度提升很多,敏感性70%--100%、特 ...

星火版主能否在呼吸科主任参加专家会后将课件上传吗,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0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临床主任讲临床微生物,从研究和临床需求出发,确实对感控是一个启示:临床微生物与感染控制是今后流行病学的方向。期待本次专题班给予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常驻代表
  • 打卡总奖励:266
  • 最近打卡:2025-03-06 08:39:02
发表于 2012-2-8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星火版主的这些问题,希望能得到正确的解答,这也是我们平时到临床,医生们的困惑,星火版主如果没有课件,您就把这些问题给我们解答一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8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肺念珠病还不少,今天听课被颠覆了。真菌血症应引起关注,目前还是诊断困难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8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痰培养的准确率确实比较低,因为念珠菌可正常定植在口腔、上呼吸道,G、GM试验可提高诊断阳性率,但尚未达到理想程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6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流行病学在院感工作中是很重要的一门方法学,只可惜我们现在在实际中作中用的太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6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赶紧把你学习过的东西结合这8个问题,给大家培训一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3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星火老师,你有这次讲座的课件吗,有的话可以发上来吗?觉得这次讲座的问题都非常到位,是我们亟需解决的

点评

课件一般不公开的  发表于 2013-9-10 09: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0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医院流行病学对感控工作很重要,但要学习也很难,牵涉到太多的统计学和微生物学知识,要学好,需要花大力气。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0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医院流行病学对感控的确是关键。期待我们基层医院尽早能实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0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这个标本不合格的比例确实吃惊,尤其血培养,我一直认为血培养被污染的可能性应该最小,看看这个不合格的率,需要如何采?什么时候采?如何把握这时机呢?如何防止污染?我们需要非常专业的上一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