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2-24 11:57
02-17 16:11
02-17 16:1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4100|回复: 11

[原创] 急性兰尾炎手术(未化脓)围术期用药性质——治疗?预防?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1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1、困惑:近期做医院感染前瞻性调查和推进干预措施时,发现普外科送检率有下滑趋势,追踪发现他们急性兰尾炎病人围术期用药不送检,而不送检的原因在他们认为这类手术用药性质为预防性使用,还有就是未化脓的病人采什么样(外科医师语)?

2、《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定义污染切口——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从字面意义上看急性兰尾炎当算污染切口手术,深层剖析手术是将兰尾切除掉,是否算进入急性炎症区?

3、如果将这类手术划归污染手术,那么它的围术期用抗菌药物就应该算是治疗用药,而治疗性用药前通常要求送病原学监测的,理论和实践碰撞过程中的纠结问题,期待有老师指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1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兰尾切除过程是:找到,处理系膜后钳夹阑尾根部,结扎近端,自结扎远端与夹钳间切断阑尾,此时游离端阑尾(炎症病变部分)被夹闭并移离手术区,残端消毒后荷包缝合(包埋)。术野中看不到炎症组织(此时存在污染或消毒不彻底的可能)。这是理想化状态。用药应该是预防。
如果切不净炎性组织,可能是治疗性用药,但引起炎症的病原肯定不是一种,在绝大大部分被切除后(因为没有化脓)感染可以通过人体抵抗力而清除。其实不需要用药。
总上所述,这个边缘状态的问题应算为预防性用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1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您的观点,我自己也更倾向于把它作为预防使用级来管理(穿孔、化脓等另当别论),问题是那个最高精神的新指南定义,有些纠结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5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老师的观点,提高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6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院感的术语太饶人了,送检只有在手术中取样本,看术中情况决定是预防还是治疗用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6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分赞同2楼老师的意见!因为急性阑尾炎(未化脓)手术按手术操作规程来说是不会污染周围组织的,周边组织有可能充血水肿,是一种应激反应,应该是预防性用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7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明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7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老师,阑尾炎手术后送检应怎么采样呢?留取阑尾根部的炎性组织还是脓性分泌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2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预防用药!未化脓、未污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0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 收获颇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6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增长知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6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