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活动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新媒体联盟
工具箱
AI文库
AI聊天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会员交流区
›
休闲时光
›
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
公告区
+ 发布
高山雪莲W
:
2025年3月优秀回帖
04-09 21:27
高山雪莲W
:
2025年3月优秀主题帖
04-09 21:26
系统消息:
qzygbln已经连续答对100道难题,逆天学霸谁与争锋?!
#每日答题#
04-06 23:38
系统消息:
SIFIC正在收录全网微信公众号,快来参与吧!还可以加入“新媒体联盟”哦。
03-21 08:09
系统消息:
SIFIC辩论赛奖励机制
03-06 08:48
系统消息:
AI工具试用丨“斯斯”陪你做感控,有问必答!(赚金币啦)
#AI工具#
01-07 16:18
系统消息:
上传视频拿金币,快来上传你最喜爱的感控相关视频吧!
#👈点我了解详情#
01-06 15:55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268
|
回复:
18
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
火...
[复制链接]
murmurs
murmurs
当前离线
积分
441
发表于 2011-10-28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
癌症患者100%是酸性体质——这是美国哈佛大学医学博士、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包格尔教授和日本东京大学柳泽文正教授对1000例癌症患者抽取股动脉血进行检测后得出的结论。
酸性体质的环境使癌细胞极易生长与扩散,无论是消灭部分癌细胞,还是用补药加营养,如果不改善酸性体质,癌细胞还会生生不息。
世界著名医学博士,日本专家筱原秀隆先生的一份报告震惊世界,报告指出:人体的酸性化是百病之源,当酸素在体内愈来愈多,不断堆积,量变引起质变,疾病就会产生.
如何检测酸性体质
第一种办法是自我感觉,如果长期体力不支、容易疲劳、形容憔悴或有其他亚健康特征,无疑说明你的体液在酸化。
第二种办法是用PH试纸检测。最简单的是连续三天清晨空腹检测唾液,如PH平均值小于7.0即为酸性体质。需要说明的是,血液的PH值波动范围极小,为7.35-7.45。小于7.35即为酸性,小于7.0,表明病情极为严重。
造成人体酸化的原因主要有五种:
1、饮食结构不合理;
2、运动不足 ;
3、过重的心理负担;
4、不良嗜好 ;
5、生活不规律 。。
如何预防酸性体制, 把身体"碱"回来
1、运动 ;
2、多吃碱性食物 ;
3、多喝水 ;
4、早睡 每天尽量在12:00以前睡觉,不要常熬夜 ;
5、均衡饮食。
评分
参与人数
1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沧海一粟
+ 2
有益提醒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iaoliangliuliu
piaoliangliuliu
当前离线
积分
982
打卡等级:初来乍到
打卡总奖励:22
最近打卡:2025-04-17 10:22:33
发表于 2011-10-28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用检测了,估计自己是酸性体质,每天增加蔬菜入量,多喝白开水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山竹
山竹
当前离线
积分
4167
发表于 2011-10-28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担心自己是否是酸性体质,不知那里有这种试纸在可以买到,想测试一下。。。。。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caoqinqin
caoqinqin
当前离线
积分
478
发表于 2011-10-28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自己有点偏酸性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杯子
小杯子
当前离线
积分
290
发表于 2011-10-28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上,最近进水少,缺乏运动,同时饮食也偏差,随便简单面条就打发了。谢谢前辈们提醒,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xinlianliuhen
xinlianliuhen
当前离线
积分
2135
发表于 2011-10-28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我也是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yoyo
yoyo
当前离线
积分
867
发表于 2011-10-28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农夫山泉,有点甜,有点碱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沧海一粟
沧海一粟
当前离线
积分
19425
发表于 2011-10-28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一粟 于 2011-10-28 16:36 编辑
人体PH值保持弱碱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持,这是我从网上下载的,相关链接请看这儿!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220/22/1113
医学研究证明,人体內环境的酸碱度应该在PH值7.35~7.45之间,也就是说健康人体的体液应该呈现弱碱性才能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物质代谢。如果PH值长期低于这个平均值,就是酸性体质。
很多人不知道在减肥过程里,脂肪燃烧之后会令身体的血液变成酸性,若不加护理会伤害到血管和心脏,同时身体会自动来中和酸性体质,会抽离骨骼里的钙来中和,所以有很多人减肥减到骨质疏松,减肥者务必要当心这个问题.
那么酸性体质通常是由于什么原因而引起的呢?
1)食物是影响体液酸碱水平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造成酸性体质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人体过多的摄入酸性食品,如肉类、家禽类、鱼类、乳制品类、谷类等,它们被消化分解后,在体内留下氯、硫、磷等酸性元素。而蔬菜、水果属碱性食物,它们被消化分解后,在体内留下钠、钾、钙、镁、铁等碱性矿物质。最简单的一个原理就是碱性食品可以中和掉酸性食物,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然而,很多蔬菜采取大棚种植,缩短了生长时间,使之不能充分吸取土壤中的养分和进行光合作用。这样,其矿物质及其它营养成分的含量大打折扣。再者,农药、化肥、生长素、保鲜剂等,也破坏了它们的营养结构,使之不能起到足够的中和酸性物质的作用。
2)环境污染、作息不规律、恶劣情绪、运动不足及其它不良生活习惯导致:
以上这些因素使得细胞居住的体内小环境也同样被污染了,导致体质变酸。
3)自然规律决定体液必定要变酸:
不论人体的吸收和代谢多么复杂,但有一点很清楚,就是人类的代谢过程是产生酸性物质的过程,人类所有的代谢活动都依赖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将体内营养物,经氧化分解反应获得能量,同时释放出各种酸性代谢废物,无一例外。
一.危害:
1、对循环系统的影响:体液偏酸使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液循环减慢、血液中的脂质类物质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导致早期动脉硬化、血栓或心、脑血管疾病.
2、对骨骼的影响:偏酸的体液刺激甲状旁腺,使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多,骨骼释放到血液中的钙增多,钙虽然可以中和血液中的酸,但这样长期“借”钙的结果,会导致骨质疏松、骨质增生、骨骼变形及牙损害等.
3、对眼睛影响:体液偏酸、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循环减慢、对组织细胞供氧减少,易造成组织细胞衰老死亡,而眼底的血管又细又长,所以极易受累病变,使循环不畅,发生眼部疾病.
4、对皮肤的影响:偏酸的体液使皮脂腊的微酸性状态受到破坏,失去了对细菌的抑制作用,易引发痤疮、毛囊炎、疖肿等感染性皮肤病.据调查,80%痤疮患者的体液偏酸.粘稠度增高,血循环减慢,黑色素及酸性产物在皮下瘀积,晚出现色素斑、皮肤干燥,以及皮肤弹性差、晦暗等.此时皮肤还处于高敏感状态,极易过敏.
5、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体液偏酸、人的免疫力降低,易患感冒及其他感染性疾病.因此,体液的酸碱平衡对健康与美容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食疗
1.食品的酸碱性与其本身的PH值无关(味道是酸的食品不一定是酸性食品),主要是食品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后,最后在人体内变成酸性或碱性的物质来界定.产生酸性物质的称为酸性食品,如动物的内脏、肌肉、植物种子(5谷类).产生碱性物质的称为碱性食品,如蔬菜瓜豆类,茶类等.
2.动物的内脏、肌肉、脂肪、蛋白质、5谷类,因含硫(S)、磷(P)、氯(Cl)元素较多,在人体内代谢后产生硫酸、盐酸、磷酸和乳酸等,他们是人体内酸性物质的来源;而大多数菜蔬水果、海带、豆类、乳制品等含钙(Ca)、钾(K)、钠(Na)、镁(Mg)元素较多,在体内代谢后可变成碱性物质.
3.如果过多食用酸性食品,以至不能中和而导致酸性,消耗钙、钾、镁、钠等碱性元素,会导致血液色泽加深,粘度、血压升高、从而发生酸毒症(Acidosis),年幼者会诱发皮肤病、神经衰弱、胃酸过多、便秘、蛀牙等,中老年者易患高血压、动脉硬化、脑出血、胃溃疡等症.酸毒症是由于过多食用酸性食品引起的,所以不能偏食,应多吃蔬菜和水果保持体内酸碱的平衡.
4.水果虽然含有各种有机酸,吃起来有酸味,但消化后大多氧化成碱性食物.但草莓有不能氧化代谢的有机酸(苯甲酸、草酸),会使体液的酸度增加,属于酸性食品,是个例外.存在于蔬菜中的有机酸主要是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和草酸.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草酸,它的有机体不易氧化,与钙盐形成的草酸钙不溶於水而累积於肾脏中,影响了钙的吸收.在菜蔬中,番茄、马铃薯、菠菜等都含有草酸.理论上碱性中毒(alkalosis)亦会发生,但人类碱性中毒现象不常见,因为人类有大量的胃酸可以中和.
产生酸性体质的因素主要是:营养过剩、运动较少、压力过大和环境污染.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营养过剩,体内摄入过多的酸性食物,无法排出体外,其酸性分解产物导致体液酸化,如蛋白质分解出尿酸,脂肪分解出乙酸,糖类分解出丙酮酸、乳酸.
三、常见食物的酸碱性
多补充碱性食物,难道就是多吃水果?水果当然要吃。可是碱性食物何止水果一类,蔬菜也是典型的碱性食物,水果中也有例外,柿子就是酸性食物。同为碱性食物,它们含碱性物质的多少还有较大区别,其优劣如何分辨?为了便于读者诸君正确选择食物,制订科学合理的家庭食谱,下面介绍一些常见食物的酸碱性及其酸碱程度:
值得推荐的碱性程度较强的常见食物有:葡萄、茶叶、海带、天然绿藻、田螺、黑木耳等等;
碱性程度中等的常见食物有:大豆、胡萝卜、西红柿、菠菜、油菜、苋菜、芹菜、腌雪里蕻、榨菜、萝卜干、南瓜、蛋白、香蕉、桔子、草莓、柠檬、梅干、紫菜、泡青菜、豆代乳粉等;
碱性程度较弱的常见食物有:赤豆、萝卜、甘蓝菜、洋葱等其他蔬菜、豆腐等豆类制品,苹果等其他水果;
酸性程度较强的常见食物有:蛋黄、乌鱼子、柴鱼、乳酪、西式甜糕点、白糖、柿子等;
酸性程度中等的常见食物有:火腿、鸡肉、猪肉、牛肉、马肉、鲔鱼、鳗鱼、面包、小麦、奶油等;
酸性程度较弱的常见食物有:大米、花生、玉米、油榨豆腐、海苔、文蛤、章鱼、泥鳅等。
此外,酒类总体上是酸性食物。如果想饮酒,应首选葡萄酒,因为它是碱性食物。但饮用葡萄酒必须适量,因为过量摄入酒精会导致体液酸化。食用油脂均为酸性食物,但根据食油的制作原料不同其酸性的程度也有所不同,酸性较弱的食油首选大豆油。由于食用油脂均为酸性食物,所以油炸食品也是酸性食物。牛奶中含有动物蛋白质,本该属于酸性食物,可是它又含有丰富的钙等矿物质,又该属碱性食物,两者相抵,应该可算较弱的碱性食物。由于牛奶营养丰富,故营养学家推荐大家饮用。
69_16286025.shtml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凤姐
凤姐
当前离线
积分
2744
发表于 2011-10-28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要使自己体内偏碱,多喝茶多吃疏菜,水果。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树叶儿
树叶儿
当前离线
积分
2234
发表于 2011-10-28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虽然苗条,但是属于过多的摄入酸性食品,如肉类的人。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朱德权
朱德权
当前离线
积分
2708
发表于 2011-10-30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习惯造成!非常好的资料受益感谢!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金陵
金陵
当前离线
积分
4407
发表于 2011-10-30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海老师的资料很实用啊,谢谢!饮食要多样化。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anyan
anyan
当前离线
积分
635
发表于 2011-10-31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比较偏爱酸性食物,肉类和疏菜放在一起,我总是喜欢肉类
虽然知道要多吃疏菜水果,但却做不到。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孙墨石
孙墨石
当前离线
积分
1238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打卡总奖励:704
最近打卡:2025-04-17 09:11:38
发表于 2011-10-31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就知道碱性体质更健康,但是不知道原因,现在明白了,以后会多吃蔬菜水果,还要加强运动。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久的永永
久的永永
当前离线
积分
6779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打卡总奖励:1699
最近打卡:2025-04-17 08:00:51
发表于 2011-10-31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的身体自己维护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WANGXY
WANGXY
当前离线
积分
833
发表于 2011-10-31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有用的资料,学习了,学会善待自己,珍惜自己。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天天,天蓝
天天,天蓝
当前离线
积分
3448
发表于 2011-10-31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平时要加大运动量、多吃疏菜、生活规律等是保持健康身体的根本。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撒哈拉的雪
撒哈拉的雪
当前离线
积分
365
发表于 2011-10-31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打酱油,帮顶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lajxh
lajxh
当前离线
积分
652
发表于 2011-10-31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大运动量、多吃疏菜、生活规律等都需要恒心才能做到噢。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管理经验分享
感染病诊治
文献、论文、科研、基金
Copyright © 2007-2025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sific2007@163.com QQ:2420400092(小小牧童)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