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高山雪莲W2025年4月优秀主题贴
05-14 17:37
高山雪莲W2025年4月优秀回帖
05-14 17:35
03-21 08:09
03-06 08:48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5135|回复: 27

生物监测阴性与无菌包细菌检测阳性谁对谁错?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9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段时间疾控来检测,拿了两个无菌包,后来打电话说是有个包细菌检验阳性?觉得很奇怪,我们同炉次的包做生物监测“用3M的芽胞试管”做的生物监测均是阴性,而且每个包内均有第5代化学指示卡(爬行卡),都是合格的;是不是他们采样的试管本身有污染,或者操作时污染,还是做无菌试验的环境不合要求?但是人家是上级单位,象这种情况,如果采样包内放生物指示剂监测培养阴性的话,但他们做细菌培养说阳性的话,有没有这种可能性?因为生物监测是金标准,而且这些包从供应室炉内拿出来之后直接送检的,根本未去过别的科,因为我们供应室一直抓得非常严格,我觉得有点不可理解,请教专家们帮我分析一下,有可能是哪方面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无名新人
  • 打卡总奖励:6
  • 最近打卡:2025-04-30 09:32:20
发表于 2011-10-19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菌包做采样?怎么采的是个大问题,如果包内卡和生物监测是好的,那么采样环节是很重要的,采样的棉签、培养液等等,问问看看是什么细菌,如果是霉菌多数都是污染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9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问其他医院检查结果。听前辈说,我市有一年疾控抽查,结果几所大医院无菌包都存在问题,所有院感科主任联合追踪结果,最后问题出在疾控采集试管上。如果就贵院不合格,其他医院都合格,那就自己要找原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9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已不做无菌包的细菌培养,因为采样和培养的环节都可能影响结果,检验科也很为难,我认为生物监测比较具有说服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9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以生物监测为主。你们当地疾控抽查为什么不做生物监测呢?这才是最关键的。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9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觉得可能存在下列情况:
1.疾控部门检测的无菌物品的无菌试验整个操作过程十分符合标准操作规程;
2.你们疾控部门实验条件是否达到做无菌试验的条件(要求在百级层流实验室,并且做空白与阴性对照)!
3.就要看你们器械清洗是否到位。如果器械的清洗不合格,即使生物监测室合格,也不能保证物品灭菌合格!
请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9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黑旋风 发表于 2011-10-19 12: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个人觉得可能存在下列情况:
1.疾控部门检测的无菌物品的无菌试验整个操作过程十分符合标准操作规程;
...

完全同意老师的分析,疾控部门的实验条件肯定是符合标准的,既然采了肯定能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9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黑旋风 发表于 2011-10-19 12: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个人觉得可能存在下列情况:
1.疾控部门检测的无菌物品的无菌试验整个操作过程十分符合标准操作规程;
...

同意黑旋风版主的分析 ,实验室的条件,采样的过程都是非常重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9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楼主的发帖和几位的回复,发现大家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生物监测是金标准。事实如此吗?
我想说:No!
物品是否得到有效灭菌,最终要靠无菌试验来检验。但是每个灭菌包都做无菌试验,实际是不可行的。
所以,我们才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来综合考量每个灭菌循环的灭菌效果。
无菌试验检测阳性,可能有两种情况。
一是假阳性。原因来自于采样,送检,实验过程中的污染。无菌试验要求非常高,环境要求百级层流,要有阴性和空白对照,做的过程中任何一个不当心,都有可能污染标本。
二是真阳性。生物监测中使用的芽胞是纯芽胞,用我们设定的134度3~5分钟确实可以杀灭。但是器械上的微生物是被各种污染物,蛋白,盐结晶包裹。如果没有完全清洗干净,包裹在各种污染物当中的芽胞,用设定的程序不一定能将其杀灭。这时就会出现生物监测阴性,无菌试验阳性的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9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黑旋风版主的分析:
补充几点:
1、【同炉次的包做生物监测“用3M的芽胞试管”做的生物监测均是阴性 】只表明是百万分之一的合格;
2、【每个包内均有第5代化学指示卡(爬行卡),都是合格的】爬行卡的证明灭菌器炉腔曾经到过变色的条件,没办法表明是否持续规定的时间及温度压力的灭菌物理参数;
3、【生物监测是金标准】这只是厂家的宣传广告语。没有半点参考价值;
4、灭菌效果的监测一定要执行: (同样的器械,同样的包装,同样的灭菌环境)
       第一:物理监测(温度、湿度、压力、时间);
       第二:化学监测(化学指示物、化学指示卡);
       最后:才是生物监测(生物指示物的培养)。
5、生物指示物应当与物理和(或)化学的监测手段配合在一起使用,以证明灭菌工艺的功效。不管生物指示物获得的结果如何,若灭菌工艺某一物理/化学变量超过规定范围,灭菌周期均应视作未达到预期效果。(摘录:GB 18281.1 2000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生物指示物 第1部分 通则)

有一份参考资料可以学习一下:https://bbs.sific.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926
台灣滅菌監測之感染控制措施指引.pdf 2010.04.修订pdf.pdf (725.53 KB, 下载次数: 306)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8 收起 理由
safihu + 8 用心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9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黑旋风版主说的好,学习了。楼主老师,您可以追溯原因,看有没有其他办法解决如:重新采样!疾控采样不合格,那是要拿钱钱说话的哦,而且还通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9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下载学习了,谢谢。认为存在污染的可能,即使再好条件的实验室,制定再完美的操作规程,如果人为因素存在的话也是有污染的可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9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elongcao 于 2011-10-19 21:19 编辑

1、因为物理监测、结合化学监测、结合生物监测均是合格的,但疾控在无菌试验的环节有没有可能被污染?
2、即使是在层流环境下,但层流环境不代表就是无菌的,没有任何细菌?它的细菌数也是有一定标准范围的。
3、做无菌试验人为影响因素太多,包括操作者是否规范、培养基灭菌是否符合要求?操作过程中是否被污染,采样的试管灭菌是否符合要求?有没有做阴性及空白对照,如果以这个来判断,人为影响因素太多。
4、病控部门本身采样物品的灭菌质量谁来控制与监督呢?
5、我觉得供应室新规范中的灭菌监测已强调物理\化学及生物监测,而最后生物监测可能作为无菌物品的放行标准。
6、器械清洗消毒效果已经是非常好的。
6、假如是因为疾控部门在采样或培养过程中污染的话, 难道能说是供应室灭菌物品不合要求吗?
7、供应室新规范中在消毒灭菌监测这一块也未提到要以无菌试验作为灭菌是否合格的准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9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elongcao 于 2011-10-25 17:23 编辑
随风飘尘 发表于 2011-10-19 14:35 https://bbs.sific.com.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完全同意老师的分析,疾控部门的实验条件肯定是符合标准的,既然采了肯定能做。


我不这么认为,在院感网上曾看到某疾控在某家医院做采样时, 在某科室采医务人员卫生洗手, 低于10CFU/CM2 他们说超标,人家据理力争,说按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卫生洗手这个结果是合格的,但他们不认,说2002版的<消毒技术规范>上是重点病房是不能超过5CFU/CM2, 他们只认卫生部2002版的<消毒技术规范>,,因此发的报告说那家医院手卫生不合格, 无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9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elongcao 于 2011-10-25 17:24 编辑

无菌试验的空白对照与阴性对照有何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9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黑版主的分析到位。
供应室的某个器械如果没有彻底清洗干净,即使灭菌程序正确,各种参数指示和监测都合格,该器械仍然达不到灭菌要求,就可能导致细菌检测不合格。所以彻底清洗是保证灭菌成败的关键。
要想知道是否清洗干净,不光是靠目测和放大镜,更要靠各种监测来证明合格。监测方法有许多:隐血试验法、蛋白质残留检测法、ATP法。。。。。。至少要有一种监测评价方法。
楼主所说的现象,如果已经用了清洗效果的监测证明器械是干净的,那么出现阳性的原因只能是在上级部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0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是怎样,肯定也要查自身原因的,多谢各位老师的解答,不过如果清洗消毒监测及灭菌消毒监测各个环节均到位并按供应室规范去做的话,也不担心他的无菌试验结果,毕竟他们是否真的按无菌试验规范的要求去做,我觉得也应和他们去沟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无名新人
  • 打卡总奖励:4
  • 最近打卡:2025-02-10 17:48:32
发表于 2011-10-20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老师们的分析,学到了很多,认识到器械的清洗很重要。发现问题要从多方面考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4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排除故意找错,罚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4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疾控做监测,如果不专业或标本不及时送检,有可能造成污染,但现在无凭无据,你也不能说人家就是污染。解决疑问的方法就是再做一次,你们把同炉次的无菌物品按照正规操作做一次生物监测和细菌培养,要注意,做生物监测一定要有阳性对照,证明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是活菌方可。然后将这一批次的无菌物品再送一次到疾控中心培养,如果结果依然不一致,那你就要问问他们是怎样培养的,看看是不是有污染的环节要排除。不过,要注意和疾控中心的沟通方式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