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2-17 16:11
02-17 16:1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15348|回复: 102

某市二级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督导检查问题汇总(12楼有照片资料)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1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医院感染共性问题:
1、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停留在纸上
由于资讯发达,交流便捷,各家医院的医院感染规章制度资料均较完整,有专人负责院感工作,但是工作停留在纸上,实质性的流行病学监测工作未能有效开展,不能及时发现和监测感染病例也缺乏相应感染流行暴发等突发事件的防控意识和有效地的防控措施。除***县医院开展了部分病例监测发现了若干感染病例外,其他医院均未能开展病例监测工作。
2、穿新鞋走老路
近几年政府对基层医疗机构投入加大,尤其是硬件投入较大,房屋更新了、设备更新了,但是管理理念没有更新,医院未能及时学习并贯彻执行国家新颁布的医院感染法律法规,仍按照旧有的思路开展工作。在检查中询问工作人员清洗消毒流程应依据什么法规,工作人员拿出了一大堆资料却找不到相应内容,实际上资料里均有,工作人员没有认真学习。
3、手术器械清洗消毒未执行国家标准
按照国家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WS 310.1-2009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1部分:管理规范》要求(4.1.1 应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对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由CSSD回收,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重复使用的器械应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此次所查的6家二级医院均为按要求集中处置,仍采用各科分散处置的方法进行器械清洗工作,导致器械清洗质量不能保证,无法进行质量控制。检查中开包检查手术器械发现器械上附着有异物、锈斑等,表明器械清洗不彻底,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工作存在极大隐患。
4、内镜清洗消毒问题严重
内镜清洗消毒工作应执行《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要求,此次检查发现,各家医院内镜室工作人员不熟悉相关法规规范,也未能认真学习规范,将错误的操作程序当成常规,错了也不知道错在哪儿。在内镜清洗消毒过程中均严重违反规范要求,内镜清洗消毒工作偷工减料,草率行事,问题严重。
4.1胃镜肠镜共用清洗消毒设备
依据《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第八条 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当分室进行;上消化道、下消化道内镜的诊疗工作不能分室进行的,应当分时间段进行;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的设备应当分开。
4.2清洗消毒设备设施用品配置不全
依据《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第十一条根据工作需要,按照以下要求配备相应内镜及清洗消毒设备:
一、内镜及附件:其数量应当与医院规模和接诊病人数相适应,以保证所用器械在使用前能达到相应的消毒、灭菌合格的要求,保障病人安全。
二、基本清洗消毒设备:包括专用流动水清洗消毒槽(四槽或五槽)、负压吸引器、超声清洗器、高压水枪、干燥设备、计时器、通风设施,与所采用的消毒、灭菌方法相适应的必备的消毒、灭菌器械,50 毫升注射器、各种刷子、纱布、棉棒等消耗品。
三、清洗消毒剂:多酶洗液、适用于内镜的消毒剂、75%乙醇。
4.3内镜清洗消毒过程偷工减料、草率行事。
依据《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第三章软式内镜的清洗与消毒) 的要求,内镜清洗消毒过程包括清洗(水洗、酶洗、清洗)、消毒(浸没消毒、冲洗)、干燥等三大步骤,如果严格按照该操作流程,清洗大约需要10-15分钟,浸泡消毒至少需要10分钟,干燥时间大约5分钟,一个完整的清洗程序耗时应在30分钟以上。而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各家医院无论病人多少,前后病人间隔(前一病人最后一幅图像和下一病人第一幅图像间隔)最少的仅有几分钟,最多的也只有20分钟左右,证明清洗消毒时间不够。另外,使用清洁棉签擦拭消毒后的内窥镜官腔内部,发现大量污垢,证明清洗消毒工作草率行事。

点评

智慧和知识的体现!  发表于 2011-10-11 22:31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 收起 理由
学海无涯 + 5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1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奉献,对照自家医院,查找问题,做整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1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透彻,击中了要害。真不知形式化感控要到何年何月才能终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1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基层中常见问题,我们也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1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把感控工作做得更好,需要从管理层到下面的临床各科室形成共识,相互联动,在管理上配备人员、设施、设备、场所和提供相关知识的保障支撑(培训)以提高大家的意识等,还需要临床各科室对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指南、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有效贯彻和执行才行呀,任重道远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1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使用清洁棉签擦拭消毒后的内窥镜官腔内部,发现大量污垢,证明清洗消毒工作草率行事。
这个太伤脑了,每次检查都会有这种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1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医院能对号入座,目前不能做到“手供一体化!”医院新址已选定,期待早一天投入使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1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的总结太好了,对照问题深入的检查自己单位,及时的整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1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造假就能过关,前几年等级医院评审时把感控资料放在了前所未有地位,所以现在资料做得无懈可击了,而真正的感控工作开展的少之又少,这次检查遇到真正的专家了,不知这些医院会不会有所触动进而有所行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1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什么就记录,既要有资料,又要做好感控措施的落实,对照问题找差距,认真进行整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1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恐怕也是大多数医院所存在的问题,急需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4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做好总结课件,分享一下。

医院感染共性问题 icchina (NXPowerLite).pdf (9.66 MB, 下载次数: 52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4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触深啊。这是医院急需好好规范的大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4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总结的很好,有同感,谢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4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透彻,击中了要害.对照问题深入的检查自己单位,及时的整改。但按规范要求去做阻力太大。需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4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总结的很好,击中了要害.对照问题深入的检查自己单位,及时的整改。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4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你好,您的总结课件有密码保护不知如何打开,请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4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就是专家,不得不令人心服口服!有图片就有真象,让人目瞪口呆,感触太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4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分析透彻,照片触目惊心,
虽则自己医院的手术器械清洗不会出现这样问题,但是还是需要'警钟长鸣"
对照问题检查自己单位,认真整改。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4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一病人最后一幅图像和下一病人第一幅图像间隔)最少的仅有几分钟

你真是太伟大了,你这样的办法识破别人的假象,佩服佩服!如果象你一样有如此高超的侦破能力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