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759|回复: 63

[讨论] 自来水细菌监测为何无菌生长?还有那些监测也常出现这样的结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3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mache 于 2011-10-9 11:05 编辑

最近有一所医院的检验科主任来电,说起自来水和普通蒸馏水的细菌含量问题,在采样进行试验时放置两天后一直没有细菌生长。哪位老师可以解释一下呢?还有就是,有时候对供应室仅仅是自来水清洗后(没有经过消毒或灭菌的)的器械表面进行采样培养时也是无菌生长,为什么呢?您是否也遇到过?是采样问题?接种问题?培养基问题?培养条件问题?报告结果问题?相关人员不细心的问题?当你采用自认为非常正规的操作规程去监测,是否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您试一试吧!
贡献排行榜:
发表于 2011-10-3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培养基有要求,水细菌计数是专用培养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饮用水国标中末梢水中余氯是不低于0.05mg/l,细菌总数不高于100个/ml。水中的消毒剂在起作用吧,如果把它中和掉,我想就能培养出细菌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 收起 理由
茶韵幽香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遇到的更怪。工作中的医务人员的手、医生办公桌、甚至病历夹等,都无菌生长。微生物室也解释不了,只能疑惑+郁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否没加中和剂,还是方法有问题。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 收起 理由
茶韵幽香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赞同楼上各位的观点,一是培养方法是否出现问题,二是采样方法是否也有误,有没有加硫代硫酸钠中和水中的氯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这样,那岂不是院感专职人员也要对微生物检测熟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检验、检测不要忘了基本(无菌)操作步骤:比对、验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采样管没加中和剂,培养基营养不够,都是导致培养不出的原因

评分

参与人数 1 +2 收起 理由
谷子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2种可能,一是培养基过期失效,二是操作有误(可能是培养基放在冰箱里,细菌被冻死了或者是其它操作不当),还有一种可能是我不愿意想的——那就是检验师造假报告。

评分

参与人数 1 +2 收起 理由
茶韵幽香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采样管没加中和剂,培养基营养不够,都是导致培养不出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来水允许有细菌生长,培养结果无菌生长,肯定是检测方法有问题。一是没加中和剂,还有操作方法不对,按照疾控采样应该采样100ml中和,另外就是责任性的问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车老师,我来尝试回答一下。我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分析可能是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问题。
水中的细菌主要是格兰仕阴性菌,管道中的细菌主要为厌氧菌,如果您通过厌氧培养基培养,可能结果会有不同。
另外,温度和时间也很重要,37°48小时有时候都未必能看到结果,国外的文献推荐了一个星期的培养时间。可能检出率会高一些。另外,培养基的质量,我们采用的是进口培养基,个人感觉,细菌生长要好些。

还有可能是采样的问题,对器械表面的采样,采样棒的质量也极有可能影响洗脱效果。
杭州倪小平老师做过这样的研究,用进口的棉签和国产的棉签采样,筛检MRSA,发现国产棉签很多都是阴性,而进口的棉签的效果较佳。

供参考!

评分

参与人数 1 +2 收起 理由
茶韵幽香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随风飘尘 发表于 2011-10-3 16:55
自来水允许有细菌生长,培养结果无菌生长,肯定是检测方法有问题。一是没加中和剂,还有操作方法不对,按 ...

关于自来水采样用中和剂的问题,我们对自来水采集后,对余氯进行分析,用哈希的试剂盒,发现水中余氯为0.当时就这个问题咨询了环境所的老师,他们说,可能是陈水。或者自来水厂本身不是采用的这种工艺,所以不一定能采集到余氯。

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有中和剂和没有中和剂理论上应该是一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NADOAHZ 发表于 2011-10-3 15:27
我们医院污水处理报告中,大肠杆菌数为零。我真想不通。

如果余氯量足够,那么消毒后的粪大肠菌群,有可能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也经常遇见检验结果不符现象,空气通风后结果是无菌生长,而空气净化后仍然存在大量的细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4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随风飘尘 发表于 2011-10-3 16:55
自来水允许有细菌生长,培养结果无菌生长,肯定是检测方法有问题。一是没加中和剂,还有操作方法不对,按 ...

自来水不是抗菌药物,不需要加中和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4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微生物检测的时候做一个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医院往往一个都不做的。
阴性对照是看检测器材和操作是否存在污染;
阳性对照是看培养方法是不是能长出细菌来:方法就是在平板上接种已知的活菌。医院使用的培养基、培养温度和时间都很有问题的,所以总有零报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4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分析的都有道理.老师们可以亲自实验一下.看您分析的原因是否真正存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4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遇到过对供应室仅用自来水(供应室清洗要求的水温)清洗后的器械表面采样,培养为无菌生长,而且是经常性,我们临床微生物室的培养基、培养条件以及工作人员慎独精神自认为无可非议,所以分析可能的原因在供应室规范清洗尤其高水温条件下,基本能够达到灭活微生物的程度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