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5-14 17:37
05-14 17:35
03-21 08:09
03-06 08:48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3356|回复: 24

使用无纺布包装之前需要做哪些方面的监测?

 火...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无名新人
  • 打卡总奖励:8
  • 最近打卡:2025-05-09 08:12:43
发表于 2011-8-24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请教各位老师:我院第一次使用医用无纺布做为包装材料,使用前需要做哪些监测呢?先谢过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593
  • 最近打卡:2025-05-07 15:02:19
发表于 2011-8-24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查看商家资质是否齐全。我们医院好像再没做什么监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无名新人
  • 打卡总奖励:8
  • 最近打卡:2025-05-09 08:12:43
 楼主| 发表于 2011-8-24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wney 发表于 2011-8-24 17: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查看商家资质是否齐全。我们医院好像再没做什么监测了。

谢谢!但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4.4.2.3.3规定:采用新的包装材料和方法进行灭菌时应进行生物监测。但没具体规定怎样做,做哪些项目,所以有点茫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无名新人
  • 打卡总奖励:8
  • 最近打卡:2025-05-09 08:12:43
 楼主| 发表于 2011-8-24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哪位老师知道,请不吝赐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593
  • 最近打卡:2025-05-07 15:02:19
发表于 2011-8-25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生物监测应每周一次,“采用新的包装材料和方法进行灭菌时应进行生物监测。”意思是采用新包装使用当天就应该做生物检测。就跟消毒锅大修或检修后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继续使用是一个道理。
这是我个人理解,不知道对不对,请各位同仁赐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8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规范上没有说具体怎么做,我们医院第一次使用无纺布和纸塑包装时,我们在无纺布和纸塑包装内放放生物指示管做生物监测,生物监测合格后才正式使用。准备下次有上级专家来医院检查时请教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30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6#老师的做法。如果不放心,可以用新材料包装不同器械和物品,尤其是难灭菌的管腔器械做生物监测,就更有依据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31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很想知道应该怎么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5#6#的老师说的那样吧,我们也是那样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5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6楼的方法,仅仅是验证了包装材料不影响灭菌性能(灭菌介质能穿透),没有验证阻菌性能!阻菌性能真的不好验证,尤其值无菌有效期!阻菌性能可以让检验科帮忙:用标定菌在无纺布等包材的上面,用刷子轻轻的拨动,下面用普通琼脂培养基进行接受。然后进行培养,观察培养结果,看培养基中是都长出了标定的细菌菌落即可。
无菌有效期只能灭菌后放置,在一定时间内无菌采样(百级净化)培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4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anyan 发表于 2011-8-28 21: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规范上没有说具体怎么做,我们医院第一次使用无纺布和纸塑包装时,我们在无纺布和纸塑包装内放放生物指示管 ...

这个实验的话,应该是测试了灭菌因子是否能通过无纺布/纸塑包装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5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纺布的透气性能是非常好的。个人觉得医用灭菌包装无纺布最重要的是灭菌后的无菌保质期问题,就是包装材料的阻菌性。具体检测方法2002版消毒技术规范提及到,又分为干态和湿态两种,国家药典也有详细的检测方法。但是对于检测的要求非常高,需要洁净环境、避免杂菌引入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5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各位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7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各位老师,那第一次使用无纺布,做生物监测的标注包是用无纺布做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8 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需要检测,只需要审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无名新人
  • 打卡总奖励:8
  • 最近打卡:2025-05-09 08:12:43
 楼主| 发表于 2013-6-18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久儒 发表于 2013-6-2 13: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6楼的方法,仅仅是验证了包装材料不影响灭菌性能(灭菌介质能穿透),没有验证阻菌性能!阻菌性能真的不好验 ...

谢谢老师,我们都没有这些条件,但一定做好现有监测项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8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冰凌子72 发表于 2013-6-18 09: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老师,我们都没有这些条件,但一定做好现有监测项目

您想到验证,就已经开始重视无纺布的性能了,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8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微生物屏障试验的方法  摘自2002版消毒技术规范,目前国内通过验证的试验室都是疾控,并且都不是所有疾控都能做。估计医院自己要操作还是很困难的,还是看检测报告吧。
•       1)器材
•       ①试验微生物:金黄色葡萄球(ATCC 6538
•       ②培养基: 血琼脂、营养琼脂、葡萄糖营养肉汤(1)湿性条件下微生物屏障性能
•       ③真空干燥箱:100 mbar
•       2)操作步骤
•       ①裁取5个边长为50mm的正方形试样, 134℃压力蒸汽灭菌6min100 mbar真空
•       干燥10min
•       ②将金黄色葡萄球接种6ml葡萄糖营养肉汤培养基,37℃培养16h后的菌悬液作活
•       菌计数。
•       ③将预处理的试样外表面朝上平铺于无菌平皿内。
•       ④用含107cfu/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滴到试样上,互不接触滴5,
•       滴0.1 ml                                             
•                                                             
•       ⑤将染菌试样在温度20℃~25, 相对湿度40%50% 条件下放置, 液滴应在6h
•       内完全干燥。
•       ⑥将染菌试样平铺于血琼脂培养基表面,完全接触,染菌面朝上,经5s6s后将试样
•       移开。
•       ⑦将血琼脂培养基于37℃培养16h24h进行菌落计数。
•       3) 结果报告:每个血琼脂培养基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以及5个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总数。
•       4)评价
•       ① 5个培养基平板上均无菌生长,试验菌不能透过试样。
•       ② 5个培养基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总数≤5,则用20个试样复测,在20个平板上生长
•       的菌落数≤5为合格。
•       (2)干性条件下微生物屏障性能
•       1)器材
•       ①试验瓶: 250 ml有盖玻璃瓶, 螺旋盖带有34 mm的孔:密封垫圈内径34 mm, 由聚四
•       氟乙烯(PTFE)材料制成或带PTFE覆盖层
•       ②试验微生物: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ATCC 9372)
•       ③培养基: 营养琼脂培养基
•       ④铝泊、滤纸:
•       2)操作步骤
•       ①将100 ml106cfu/ml芽孢的酒精(96%)悬液与100克无菌石英粉(0.04mm0.15mm)混合,50℃干燥16h
•       ②在试验瓶内加入20 ml营养琼脂培养基并使凝固。
•       ③将10个直径为42 mm的圆形试样分别置于试验瓶两个密封垫圈之间,并用螺旋盖适当压紧,使试样被密封垫圈紧压在瓶沿上。
•       ④将试验瓶用铝泊包裹,于120℃灭菌20min
•       ⑤灭菌并冷却后,在试样上均匀撒上0.25g石英粉。
•       ⑥将试验瓶放入培养箱加热到50, 再放入冷藏箱降至10, 如此为1, 重复5次。
•       ⑦将试验瓶置37℃培养24h
•       3)结果报告: 每个试样透过的菌落数和10个试样透过的菌落总数。
•       4)评价:每个试样透过的菌落数应≤5cfu10个试样透过的菌落总数应≤15cf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无名新人
  • 打卡总奖励:8
  • 最近打卡:2025-05-09 08:12:43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U1medical 发表于 2013-6-18 15: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微生物屏障试验的方法  摘自2002版消毒技术规范,目前国内通过验证的试验室都是疾控,并且都不是所有疾控都 ...

很详细,谢谢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