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2-24 11:57
02-17 16:11
02-17 16:1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7564|回复: 40

[求助] 手术感染部位目标性监测计算分式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8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由于我们医院是专科医院,外科只有一个科病人很少。所以领导不愿买软件计算,叫我们自己统计。我们医院才开展手术部位目标性监测。故不知其计算方法。请各位老师给我提供一下,多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8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术切口感染目标性监测
    1、目的:
    了解手术病人的切口感染率、危险因素,及时发现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达到有效控制感染的目的。
    2、监测方法和内容:
    术后第一天开始每天按照调查表(表1)进行登记,月末进行汇总分析。主要登记调查科室手术病人的一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等)、危险因素(如手术种类、手术时间、麻醉方式、切口类型、手术医生等),并详细记录手术切口的变化情况(如分泌物的性状、颜色和量等)。病人出院后电话随访观察一个月。监测周期为十二个月。
表1  手术切口目标性监测调查表

医院名称:                                 医院代码:                        
病人姓名:                                 性别:  男       女
年龄:                  (岁  月  天)        住院号:                 
入院日期:                                 手术名称:                 
手术类型:急症    择期                     手术日期:                 
手术持续时间:                             手术切口:                 
手术医生:                       手术医生职称:正高  副高   中级  初级
切口类型:清洁切口  清洁污染切口   污染切口
麻醉方式:全麻    局麻    危险因素评分(ASA评分):0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失血:        m1  输血:         m1   术前外周WBC计数:                 
手术前使用抗菌药物:是    否      手术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一联  二联   三联及以上
抗菌药物名称:                    剂量:              途径          时间    天
抗菌药物名称:                    剂量:              途径          时间    天
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是    否
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一联  二联   三联及以上
抗菌药物名称:                    剂量:              途径          时间    天
抗菌药物名称:                    剂量:              途径          时间    天
手术切口感染:是  否  若是:表浅切口  深部切口   器官腔隙
手术部位出现:红  肿  热  痛       手术切口渗出物:脓性  血性   脂肪液化   其它
外科引流:是  否    瘘管:是   否   脓液病原微生物名称:                 
手术后使用抗菌药物:是    否    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一联  二联   三联及以上
抗菌药物名称:                    剂量:              途径          时间    天
抗菌药物名称:                    剂量:              途径          时间    天
抗菌药物名称:                    剂量:              途径          时间    天
抗菌药物名称:                    剂量:              途径          时间    天
出院后随访感染情况:有    无   若感染,部位名称:表浅切口  深部切口   器官腔隙
3、资料分析:
(1)感染率:即指定时间内每100例某种手术病人手术切口感染(SSI)例数。
指定时间内某种手术病人的SSI例数
感染率(%)= ————————————————————×100%
指定时间内某种手术病人数

(2)计算感染危险因素指数:
对于外科术后病人,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危险因素即手术时间、切口污染程度、麻醉方式和是否为急症手术来计算感染危险因素指数,详见表2。
表2  危险因素(ASA评分)的评分标准
                                                                                 
                  手术时间(h)       切口清洁度       麻醉方式          急诊手术
       危险因素 ———————  ———————  ———————     ———————
                 ≤2     >2       清洁   非清洁    全麻  非全麻        是    否

       评分标准   0      1          0       1        1      0           1     0  
   
(3)计算不同危险指数手术部位感染率
指定手术一定危险指数病人的SSI例数
感染率(%)= ————————————————————×100%
指定手术一定危险指数病人的手术数
(4)计算平均危险因素指数等级(ARIC)
危险因素指数等级不同,则不能直接比较感染率的高低,需对手术病人的危险因素指数等级进行调整。
∑(危险指数等级×手术例数)
平均危险因素指数= ————————————————————×100%
手术例数总和
(5)外科手术医师感染专率
某医师在该时期手术后病例的感染病例数
外科手术医师感染专率= ————————————————————×100%
某医师在某时期进行的手术病例数
(6)不同危险指数等级的外科医生感染专率
某医师不同危险指数等级病人手术的感染例数
某医师不同危险指数感染专率= ——————————————————————×100%
某医师对不同危险指数等级病人手术例数
(7)医师调整感染专率
某医生的感染专率
医师调整感染专率= ———————————————
某医生的平均危险指数等级
四、资料反馈
医院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感染发生的可能因素以及感染率的变动趋势,同时监测结果反馈给临床科室,但外科手术医师感染专率或手术部位感染专率不宜公布,可通知有关人员,如科主任,再由科主任分别向各医生通报其本人的感染专率。

评分

参与人数 1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往事随风 + 2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8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不用软件的,你可以将数据直接录入计算机,利用excel来计算也是不错的;至于计算方法要根据你想求得哪些指标来计算,都比较简单,excel都可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8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术切口感染目标性监测(参见附件)


手术切口感染目标性监测.doc (29 KB, 下载次数: 3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9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做,但是最大的困难在于医生不配合。我们医院手术量又大,医生老推,最好是上级领导重视,并有相关文件批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0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各位老师。我们单位外科一年下来才有40多例手术,且没有报一例手术部位感染,如果每月进行统计分析是否有必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0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目标性监测的文件在09年的下发的规范中就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了啊,您可以拿着这个文件去做领导的工作;至于医院手术量大,您完全没必要所有手术都去监测,这样无论在人力、物力等各方面都是来不了的,可以根据医院的特点,既往监测感染情况来选出您医院的重点手术和操作环节还选定几种类别手术来进行监测,这样比较好,您觉得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0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11640481 发表于 2011-8-10 07:34
谢谢!楼上各位老师。我们单位外科一年下来才有40多例手术,且没有报一例手术部位感染,如果每月进行统计分 ...

如果如您所说,您单位每年手术量并不是很大,而且感染率也非常之低,那我倒是觉得您没必要一定去开展SSI的监测啊,完全可以根据医院特点,选择您医院的高危科室和人群来做目标性监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0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11640481 发表于 2011-8-10 07:34
谢谢!楼上各位老师。我们单位外科一年下来才有40多例手术,且没有报一例手术部位感染,如果每月进行统计分 ...

这种情况,做SSI的监测并不适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0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yyj0303 发表于 2011-8-8 17:14
手术切口感染目标性监测(参见附件)

应该是手术部位感染监测,切口太局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0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452742569 发表于 2011-8-8 18:43
亲爱的管理员,我的用户名是“绿野仙踪”,可是密码忘了。给您们发送了2次,可不见回音。只从改版后,我就无 ...

你还是给高老师发站内消息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0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心豆 发表于 2011-8-10 08:39
应该是手术部位感染监测,切口太局限了。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分为切口浅部组织感染、切口深部组织感染、器官/腔隙感染。

(一)切口浅部组织感染。手术后30天以内发生的仅累及切口皮肤或者皮下组织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切口浅部组织有化脓性液体。

2. 从切口浅部组织的液体或者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

3.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红、肿胀、发热、疼痛和触痛,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浅层组织。

下列情形不属于切口浅部组织感染:

1.针眼处脓点(仅限于缝线通过处的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

2.外阴切开术或包皮环切术部位或肛门周围手术部位感染。

3.感染的烧伤创面,及溶痂的Ⅱ、Ⅲ度烧伤创面。

(二)切口深部组织感染。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及深部软组织(如筋膜和肌层)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从切口深部引流或穿刺出脓液,但脓液不是来自器官/腔隙部分。

2.切口深部组织自行裂开或者由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同时,患者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热,肿胀及疼痛。

3.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探查、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发现切口深部组织脓肿或者其他感染证据。

同时累及切口浅部组织和深部组织的感染归为切口深部组织感染;经切口引流所致器官/腔隙感染,无须再次手术归为深部组织感染。

    (三)器官/腔隙感染。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及术中解剖部位(如器官或者腔隙)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器官或者腔隙穿刺引流或穿刺出脓液。

2.从器官或者腔隙的分泌物或组织中培养分离出致病菌。

3.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发现器官或者腔隙脓肿或者其他器官或者腔隙感染的证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0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目标性监测要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来开展,选择高危因素或高危人群有针对性的进行目标性监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0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月最多仅几例切口感染,每月做是否必要?一年一统计可能还有些意义。各位老师认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1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yyj0303 发表于 2011-8-8 17:14
手术切口感染目标性监测(参见附件)

已下载学习,特此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老师的建议,我会尽量说服领导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开展目标性监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1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各位大侠:手术部位目标性监测有无规定一定要作几种以上,还是一种就够了。我院卫生部推荐的病种病人数不多,疝气或甲状腺病人做手术部位目标性监测可以吗?什么样的病种做目标性监测有意义些呢?另外导尿管相关性感染的目标性监测有没有相关表格。该怎么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1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概病人数要多少以上的做目标性监测才有意义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2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各位老师:请举例说明一下怎么计算平均危险因素指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2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已下载学习,非常感谢老师!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