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新媒体联盟
微信大全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感染病与暴发
›
传染病管理
›
医院内麻疹预防隔离措施要点
公告区
+ 发布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主题贴
02-17 16:11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回帖
02-17 16:10
系统消息:
AI工具试用丨“斯斯”陪你做感控,有问必答!(赚金币啦)
#AI工具#
01-07 16:18
系统消息:
上传视频拿金币,快来上传你最喜爱的感控相关视频吧!
#👈点我了解详情#
01-06 15:55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8922
|
回复:
34
医院内麻疹预防隔离措施要点
火...
[复制链接]
icchina
icchina
当前离线
积分
13874
发表于 2008-4-27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何为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本病发病率高,传染性强,合并症多。
传染源是什么?
麻疹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出疹钱5日到出疹后5日均有传染性,以出疹前5日传染性最强,疹退期传染性几乎完全消失。传染途径有哪些?
病毒存在于病人的血液及口、鼻、眼、咽、支气管分泌物中,所以传播途径主要是借病入口,鼻的飞沫传播,间接接触传播狠少见。
麻疹的合并症有哪些?
当皮疹消退时,体温应逐渐下降,如果病人仍持续高热或全身症状不见减轻,应考虑合并症的发生。
(一) 支气管肺炎:出疹期或疹后期均可发生,前者为麻疹病毒所致,后者多为细菌继发感染。临床表现与一般肺炎相同,但严重得多,是麻疹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应高度注意。
(二) 急性咽炎:病儿早期出现声音嘶哑,有犬吠样咳嗽,吃奶或喝水时呛咳,有吸入性呼吸困难,如治疗不及时可发生窒息死亡。
(三) 心肌炎:多见2岁以下患重型麻疹或并发肺炎和营养不良的儿童易致心肌缺氧,心力衰竭。
我们应如何预防感染麻疹病毒?
做好麻疹的免疫接种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实践证明麻疹病毒活疫苗的保护率能达到90%以上,抗体水平可维持4-5年,甚至8年以上.接种对象为初生8个月以上易感儿童,未患过麻疹的成人也可接种。目前未接受过免疫接种的或接种情况不详的市民可联系所在地接种门诊或致电居住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咨询。
不小心疑似感染麻疹病毒后该如何应对?
目前本市麻疹治疗的定点单位是宁波市传染病医院,市卫生局已专门在该院开设两个病区。若有发现发热,出疹者请前往传染病医院接受诊断或治疗。
麻疹发生时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1. 传染源管理:对麻疹患儿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一般病人也可在家隔离,病室内应清洁,空气新鲜,避免过冷过热。有合并症者宜送医院治疗。
2. 切断传报途径:在流行季节,要少带易感儿童去公共场所,病不带易感儿童到麻疹病人家串门,避免互相传染。病人住过的房屋要经过充分的通风和日光照射,约1-3小时后即没有传染性。
3. 保护易感者:流行期间,对未注射麻疹疫苗的儿童进行紧急接种。
评分
参与人数
1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星火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icchina
icchina
当前离线
积分
13874
楼主
|
发表于 2008-4-27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媒所倪晓平所长给我的文件
今年
1
月份以来,杭州市的麻疹病例呈明显上升的势态,发病率为去年同期的数倍。
通过对部分麻疹病例的回顾性调查发现,低月龄与成人患者(儿)中有医院逗留史的比例极高。为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与《消毒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借鉴美国CDC经验,结合杭州特点,
制定杭州市医院内麻疹预防隔离措施要点,并下发各有关单位参照执行。
医院内麻疹预防隔离措施要点
一、
病原学特点
麻疹病毒属副粘液病毒科,为亲脂类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不强,高温和乙醚、氯仿等脂溶剂可将病毒灭活;在流通的空气中或阳光下
30min
即失去活力。紫外线能很快使病毒灭活,对一般消毒剂敏感。麻疹病毒耐寒、耐干燥,在
4
℃
条件下,能存活数周,
-
70
℃
可存活数年。在pH<4.5或pH>10.5的溶液中均可使病毒灭活。
二、
流行病学特点
1
、传染源。患者是本病唯一传染源。于发病前2天至出疹后5日内,麻疹病毒存在于患者的鼻咽等分泌物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2
、麻疹病毒通过患者喷嚏、咳嗽、讲话等行为,将含有病毒的飞沫散布至周围空气中,形成微生物气溶胶,易感者吸入而被感染;与病人密切接触或直接接触病人的鼻咽分泌物也会感染;但通过物品、衣物间接传染的可能性较小。
3
、人群对麻疹普遍易感。凡未患过麻疹或又未接受免疫接种的,接触传染源的90%以上的易感者能发病。
三、
预防隔离措施
1
、提高临床医生对麻疹病例的诊断能力,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治疗”,以减少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2
、一旦确诊为麻疹或临床高度疑似患者,应立即转送指定医院进行隔离治疗;一时无法转院的患者应实行单间隔离观察;严禁将麻疹确诊或临床高度疑似的患者收治在与其他疾病患者同一间病房内;在收治麻疹确诊或临床高度疑似患者的病房或病区入口处,应有明显的“空气隔离”警示标识。
3
、做好预检分诊,控制输液患者数量。预检分诊是预防医院内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应将发热患者(患儿)引导至发热门诊,做到发热与不发热的患者(儿)实施分诊(输液)、小于
1
岁与大于
1
岁患儿分诊(输液);有条件的单位应设发热儿童隔离门诊;同时,根据各自单位输液室(大厅)的容量,有效控制输液人数,减少不必要的留院输液人员,缓减院内人群拥挤的现象,预防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对于呼吸道感染患者,要注意空间上的隔离意识,如在患者候诊、诊疗区域,如条件允许,理想的患者间的物理距离在
1m
以上。
4
、通风换气,增加新风量,保持通风系统管道内的卫生清洁。增加通风换气频次,提高新风量的目的是将室外清洁的空气与室内已污染的空气相混合(稀释),然后通过换气系统从室内排出(除去)的过程。这一过程能有效降低室内微生物气溶胶浓度。建议在实施输液室(大厅)等重点科室改(新)建的单位,将室内的气流组织进行合理设计,实行由“清洁到污染”的气流组织原则,采取“上送下回”的定向气流技术,避免“上送上回”所形成的“
U
”字形气流(这种气流形式不仅容易扬尘,更为严重的是大大增加了易感者的气溶胶吸入量)。另外,输液室(大厅)患者座位排放最好采取教室座位,避免患者与患者面对面的排放。应做好中央空调系统管道内的卫生清洁工作,必要时实施消毒处理,可采用泰胜消毒剂(双链季胺盐类),浓度为
1
:
50
稀释,超低容量喷雾。
5
、做好个人防护与免疫接种工作。医务人员在开展医疗活动中,应实行“标准预防”措施,提高手部卫生的依从性,尤其是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后要注意手部卫生;缺乏麻疹免疫力的医务人员在接触或进入麻疹患者隔离病房时应戴外科口罩(标准的外科口罩有
3
层组成,外层为防水层,中间为尘埃吸附,内层具有吸湿动能,并带有鼻夹);建议对这些医务人员实施免疫接种,这不仅有效保护医务人员,更重要的是避免以医务人员作为传染源在医院内发生病原体的播撒。
6
、开展湿式卫生,减少扬尘机会;必要时可采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浓度为
250mg/L
)擦拭环境表面与拖地;工作结束时,在静态下采用紫外线灯照射
30min
。
7
、医护人员被确诊为麻疹或高度疑似时,应立即离岗,接受隔离治疗;接触麻疹患者的易感医务人员,应在
48h
内接受免疫接种或注射免疫球蛋白,以防止发病或减轻病情。
8
、开展疾病预防知识宣传,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倡“咳嗽礼仪”。各医疗单位应利用多种途径,对患者(儿)及其家属开展疾病预防知识宣传,提倡“咳嗽礼仪”。患者在咳嗽、喷嚏时应采取防护措施,用手纸等用品捂住口鼻部位(如来不及取手纸时,可双手捂住口鼻部,并立即洗手),污染的手纸应丢入污物桶,并立即洗手;咳嗽患者应劝其佩戴口罩(建议医院无偿提供),对戴口罩有一定难度的患者(如儿童),应告知与其他未感染人群保持一定的物理距离;严禁对着他人咳嗽、喷嚏;对缺乏麻疹免疫力的患者家属,在医院逗留期间应佩戴口罩(建议医院无偿提供);
48h
内到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免疫接种。
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
00
八年四月十八日
评分
参与人数
1
威望
+2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布衣
+ 2
+ 10
详细的资料!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缭绕
缭绕
当前离线
积分
16842
发表于 2008-4-27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院两周前已经接受过了麻疹检查了!上传我匆忙赶出来的措施:$ :$ :$ 比比倪所的,要粗糙多了!:$ :$ :$ 不过,只要照着做,一定没事的。:P
预防麻疹的消毒隔离措施
1.
1。做好门急诊的预检分诊工作,发热成人患者一律到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就诊;儿童在儿科的专用诊室就诊;
2. 接诊发热患者的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遵守标准预防,接触每一位患者后洗手或手消毒;
3. 所有诊室、输液室应作好通风、清洁工作;遇有血液、体液、呕吐物等污染时,立即用1:100的含氯消毒剂消毒后再清洁;
4. 医院总务科组织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
5. 尽量减少发热患者的输液,能用口服药物的就不要静滴;儿科无发热的患儿输液应在单独的病室内输液;
6. 接诊发热患者时,医护人员应作好患者的各项信息记录;
7. 发现有可疑的麻疹患者就诊时,应立即报告并转传染病医院诊治。
院感科
2008年4月1日
评分
参与人数
1
+10
收起
理由
布衣
+ 1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布衣
布衣
当前离线
积分
3613
发表于 2008-4-28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院感的担子重啊!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fyk8595
fyk8595
当前离线
积分
2282
发表于 2008-4-28 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已下载学习,谢谢各位大师:victory: :handshake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幸福
幸福
当前离线
积分
10373
发表于 2008-4-28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稍有风吹草动,我们就忙的手脚不停,上开发领导层,下管到不识字的工友。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旭日东升
旭日东升
当前离线
积分
1661
发表于 2008-4-29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控制传染病在医院的传播,院感人责任当然大,但更应该发挥全体医护人员的作用,尤其是要院领导真正的重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sxmuie
sxmuie
当前离线
积分
290
发表于 2010-3-23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都觉得有很多东东要学,学无止境,谢谢老师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水静
水静
当前离线
积分
388
发表于 2012-2-6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们的资料,实用!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灵芝草
灵芝草
当前离线
积分
591
发表于 2012-2-10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灵芝草 于 2012-2-10 22:13 编辑
低月龄患儿与成年患者(儿)中有医院逗留史的比例极高!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hbfyygb
hbfyygb
当前离线
积分
3100
发表于 2012-2-12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按以往的经验,一旦诊断出麻疹来,早就污染了一大片人了,儿科就是发热的多,都往发热门诊分也未必就能减少麻疹等传染病的发生率。就目前的条件来说,除非国家强制执行,否则医院领导肯定不会动真格的,只是苦了这些院感的工作人员,一颗红心,不知所措!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神龙谷
神龙谷
当前离线
积分
956
发表于 2012-5-16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麻疹消毒隔离措施,下载学习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fuyou2010
fuyou2010
当前离线
积分
810
发表于 2012-8-9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麻疹消毒隔离措施很好,已下载学习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lgp510
lgp510
当前离线
积分
1443
发表于 2012-11-27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消毒隔离措施已下载学习了。谢谢!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手上路78
新手上路78
当前离线
积分
938
发表于 2013-3-30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学习了,谢谢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李杨
李杨
当前离线
积分
2193
发表于 2013-6-4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学习了,谢谢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梧桐雨66
梧桐雨66
当前离线
积分
361
发表于 2013-7-1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麻疹消毒隔离措施很好,已下载学习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虎啸
虎啸
当前离线
积分
726
发表于 2013-7-12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已下载学习麻疹预防隔离措施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chenfenlan
chenfenlan
当前离线
积分
323
发表于 2013-7-12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麻疹患儿先发热后出疹,一般以上感就诊,最易造成院内感染。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464124829@qqcom
464124829@qqcom
当前离线
积分
411
发表于 2014-3-4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学习啦,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下一页 »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3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信息反馈联系:sific2007@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