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4632|回复: 26

供应室灭菌器械的监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23 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各位战友,你们医院是如何对供应室灭菌的器械进行监控的呢?监控的标准如何?有没有现成的标准提供参考呢?谢谢!

[ 本帖最后由 楚楚 于 2007-6-13 18:44 编辑 ]
贡献排行榜:
发表于 2007-5-23 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供应室灭菌的器械进行监控

以下是引用jiesi在2007-5-22 22:38:12的发言:各位战友,你们医院是如何对供应室灭菌的器械进行监控的呢?监控的标准如何?有没有现成的标准提供参考呢?谢谢!

答:根据规范要求做啊!做好物理和生物监测。对供应室灭菌的器械每月做生物监测,监控的标准既然是灭菌,你说还有什么呢?应该是无菌了。

[ 本帖最后由 楚楚 于 2007-6-13 18:45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3 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p><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color="#0000ff" size="4">想不到丽水这么快就给予回复。谢谢!</font></strong></p><p><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color="#0000ff" size="4">不过我不是问这个问题,而是想问你们有没有专门对灭菌后的器械或灭菌手术包进行监控,检查那些灭菌后刀、剪、钳等有没有锈迹、血污等等。如果有,那有没有一个监控的标准呢?我这样的表达应该比前面的清楚很多了吧?谢谢!</font></strong></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4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jiesi 的帖子

不知你的这个问题我上传的《再生物品的质量管理制度》是否可以回答,如果不可以的话,我们再继续探讨,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4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通常在供应室进行消毒包灭菌前的抽查,仅为肉眼观察:如包布是否清洁、有无破损,器械是否生锈,有无污迹等,如有问题,会打回科室返工。卫生监督中心每年两次对医院的灭菌器械作监督采样,其中有一项为隐血试验,目的是检验是否有未清洗干净的血迹,不过,他们也承认在是否真正有用这个问题上还存在争议。通常由临床科室自己准备的包存在的问题较多,而且管理有难度,所以应推行中心供应,方能保证再生物品的质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4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水中花、楚楚的帖子

谢谢楚楚和水中花。
一天不上论坛心里就不舒服,总觉得有件事没做。今天终于可以上来和大家见面了,真的很高兴。
楚楚的《再生物品的质量管理制度》之前我没有下载,刚进行搜索,说没找到。麻烦楚楚在这里再上传一次好吗?让我好好学习。这方面我的知识确实欠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5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jiesi 的帖子

好的,没问题。不过有一个条件哈,要提一点你的看法和建议哈。对于有些东东到底是“洗消”就行啦,还是“消洗消”,等新的《消毒技术规范》出来以后,我们再探讨,如何?
再生物品质量管理制度.rar (8.52 KB, 下载次数: 1545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5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对于灭菌器械的质控我是没有任何的经验可言,只是这段时间遇到一些难题,所以就上来请教。
有的医院成立了消毒隔离监控小组,她们其中一个监控内容就是监控灭菌后的器械(到各科室抽查),目测灭菌器械有没有血污等,检查中如发现灭菌器械上有黑斑点、锈迹、包装袋有水迹(已干),尖锐器械没有包裹锐利部位等均认为是不合格的产品而扣供应室的分。我查看了一些供应室管理的书,书里没有查到有这样的要求,我想论坛有那么多的高手,应该会给我一个很好的答案的,所以我就上来求助了。我想知道监控小组她们这样的监控有意义吗?这样的监控有统一的标准?你们在日常工作中也会这样做的吗?
我曾经跟检查组到下面检查,也见过护理组的专家要求医院提供一个灭菌后的人流包,专家除了看包布十分干净、完整外,她还把棉签伸入吸管,然后把棉签抽出查看棉签是否干净,这样来判断吸管是否清洗干净。其他除了这个外,我还见她检查钳子是否有血污,其他好像没有什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5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楚楚 于 2007-5-25 08:49 发表 https://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好的,没问题。不过有一个条件哈,要提一点你的看法和建议哈。对于有些东东到底是“洗消”就行啦,还是“消洗消”,等新的《消毒技术规范》出来以后,我们再探讨,如何?
653


“再生物品质量管理制度”是楚版主单位制订的吗?已经下载,准备学习研究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5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iesi 于 2007-5-25 21:26 发表 https://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其实对于灭菌器械的质控我是没有任何的经验可言,只是这段时间遇到一些难题,所以就上来请教。
有的医院成立了消毒隔离监控小组,她们其中一个监控内容就是监控灭菌后的器械(到各科室抽查),目测灭菌器械有没 ...

现在供应室管理规范对器械的清洗是那么严格的要求,检查器械清洗和保养情况当然很重要.......如果供应室出来的器械还有你说的那些情况,真是该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5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灭菌后的器械发现有黑斑点、干的水迹或器械质材问题,这些不应该全算在供应室供应室头上把?那些黑斑点是擦不掉的;有些器械使用时间长,或质材不是那么好,也会有颜色变黑的情况出现......这些都不能算是供应室的问题吧?所以我就很想知道各位专家日常是否也是这样去抽查监控?你们去监控目测灭菌器械是否合格有没有一个标准?我只是希望有个标准,这样做会使科室心服口服,我们的工作才会顺利开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6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cchina 于 2007-5-25 22:43 发表 https://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再生物品质量管理制度”是楚版主单位制订的吗?已经下载,准备学习研究呢!

icchina太谦虚啦!好让我汗颜。这是几年前制订的再生物品的质量管理制度,以后会根据新的《消毒技术规范》进一步完善。传上来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6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们的检查很到位!器械出现这样的问题是不应该的,责任算到谁的头上是其次,反正都是医院的事情。
待卫生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下发后就有标准了。我们根据《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讨论稿起草了一个检查标准,在规范正式下发前先试行,jiesi 请到“医院感染评审与医院感染管理”板块中去看,看看对你是否有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7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iesi 于 2007-5-25 23:41 发表 https://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其实灭菌后的器械发现有黑斑点、干的水迹或器械质材问题,这些不应该全算在供应室供应室头上把?那些黑斑点是擦不掉的;有些器械使用时间长,或质材不是那么好,也会有颜色变黑的情况出现......这些都不能算是供 ...

器械保养有问题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afihu 于 2007-5-27 00:09 发表 https://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器械保养有问题嘛。。。。。。

经过院感科、护理部、供应室、手术室一起查找原因,这不是器械保养的问题!!!应该与器械的质材有关!!!对那些所谓有问题的器械我们也做了无菌试验,结果阴性。现在我们正对考虑对不同的包装材料进行试验,看是否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3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jiesi 的帖子

我认为无菌检验不是考查无菌器械是否合格的唯一标准,微粒污染也需要关注。你说可能与器械的质材有关,那我认为解决的唯一办法是购买合格的医疗器械;另外你说正在考虑对不同的包装材料进行试验,我认为没有必要,现在包装材料有明确的规定,有一次性的包装材料,也有可以多次使用的包装材料,具体的使用方法、保存时间等已经有人做过啦,而且我认为应该也是很专业的人员做的,我们需要做的是按照各类材料的说明执行就可以啦。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4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生物品质量管理制度”已经下载并学习,谢谢楚版主。到底是“洗消”还是“消洗消”,我认为应根据各医院的具体情况而定。02版《消毒技术规范》是这样规定的:“一般情况下主张先清洗,但必须注意自身保护;尽量不要直接用手对尖锐物分类和清洗;避免污物与身体的直接接触。因条件所限和其它原因不能很好地做到自身防护应先消毒后清洗”。但是我认为感染病人所用的器械和物品必须双消毒,也就是消毒-----清洗----再消毒。我们医院采用特别是手术室器械先清洗---酶洗---消毒,而临床科室如换药包等先消毒,供应室收回后用清洗机集中清洗,不知当否,请各位专家指教,在此先谢谢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4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楚版主您好:看到您在线我很高兴,立即缩短了和您之间的距离,谢谢您、胡教授和各位版主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4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消——洗——消,和“洗——消——灭”在 《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上是没有统一的,新修订的《中心供应消毒技术指南》(具体名称我暂时不很清楚)中已经明确啦!!以后就用“洗——消——灭”,这方面的东东,我准备上传一个文件。因为文件太大,我会利用我们的公共油箱,上传由高管上挂,让大家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3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俺院供应室就为清洗后的器械残留血事情与院感科闹别扭,为的是责任说不清,环节太多了,更搞笑的是手术室将全新未用过的器械清洗后测试还会出现阳性,我晕!:dffdf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