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2-17 16:11
02-17 16:1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3731|回复: 14

[求助] 内镜灭菌效果的监测方法

 火...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7-4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5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落花生 于 2011-7-5 00:34 编辑

回复 1# yxm243
硬式内镜用生物监测方法:放置嗜热杆菌芽胞管或枯草杆菌芽胞管做生物监测。
软式内镜用无菌洗脱液或中和液取内镜腔或内镜表面送微生物室进行微生物检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5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落花生老师说:“硬式内镜用生物监测方法:放置嗜热杆菌芽胞管或枯草杆菌芽胞管做生物监测。”是说内镜与嗜热杆菌芽胞管一起高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5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mwb


    理解完全正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5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yxm243


    我的理解是做无菌检验,现在较为纠结的就是怎样创造条件来做?医院又没有百级实验室,究竟开展不?是否由疾控部门来抽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7-6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7-6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7-6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7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yxm243


    每种镜子抽检2-3个样品,应该是没问题的,问题的关键是实验条件够不够!这也是我们比较困惑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9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茶版:没有百级实验室的情况下,百级洁净台可以监测吗?否则灭菌物品如何检测?
还有:采用消毒剂灭菌的话,除了戊二醛浸泡10小时,还有其他比价便捷的方法吗?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 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灭菌后内镜是用无菌检验方法(需-厌氧硫乙醇培养液10毫升试管、霉菌培养液10毫升试管),还是用营养琼脂培养?
应是前者。用灭菌的中和洗脱液10毫升,从内镜开囗处注入,全部流经镜内腔,另一出囗全数收集,分别接种6毫升于需-厌氧硫乙醇培养液试管(35正负2摄氏度)、4毫升霉菌培养液试管(25至30摄氏度)培养7天。若是后者,那么多中和洗脱液如何全数接种呢?请指导!同时,愿分享诸位老师的高见。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onankillergao 于 2012-3-2 08:11 编辑

实际上04年《内镜清洗技术消毒规范》已经规定出内镜灭菌效果生物学监测的方法:


第三十五条内镜的消毒效果监测采用以下方法:
(一) 采样方法:监测采样部位为内镜的内腔面。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缓冲液,从待检内镜活检口注入,用15ml无菌试管从活检出口收集,及时送检,2小时内检测。
(二)菌落计数:将送检液用旋涡器充分震荡,取0.5ml, 加入2只直径90mm无菌平皿,每个平皿分别加入已经熔化的45℃-48℃营养琼脂15ml-18ml,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于35℃培养48小时后计数。
结果判断:菌落数/镜=2个平皿菌落数平均值×20。
(三)致病菌检测:将送检液用旋涡器充分震荡,取0.2ml分别接种90mm血平皿、中国兰平皿和SS平皿,均匀涂布,35℃培养48小时,观察有无致病菌生长。
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灭菌后内镜合格标准为:无菌检测合格。


而无菌检验的方法在02版《消毒技术规范》中也有明确规定:
3.17.5.2 无菌检验
无菌检验是指检查经灭菌的敷料、缝线、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无菌器械以及适合于无菌间查的其它品种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
无菌检验应在洁净度为100级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避免微生物污染;对单向流空气区域及工作台面,必须进行洁净度验证。
(1) 无菌检验前准备
1)洗脱液与培养基无菌性试验:无菌试验前 3d,于需-厌养培养基与霉菌培养基内各接种 1ml 洗脱液,分别置 30℃~35℃与 20℃~25℃培养 72h,应无菌生长。
2)阳性对照管菌液制备:
①在试验前一天取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的普通琼脂斜面新鲜培养物,接种1环至需-厌氧培养基内,在 30℃~35℃培养 16h~18h 后,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 cfu/ml~100cfu/ml;
②取生孢梭菌[CMCC(B)64941]的需氧菌、厌氧菌培养基新鲜培养物1接种环种于相同培养基内,于30℃~35℃培养 18h~24h后,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 cfu/ml~100cfu/ml;
③取白色念珠菌[CMCC(F)98001]真菌琼脂培养基斜面新鲜培养物1接种环种于相同培养基内,于20℃~25℃培养 24h后,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cfu/ml~100cfu/ml。
(2)无菌操作: 取缝合针、针头、刀片等小件医疗器械5件直接浸入 6 管需-厌氧培养管(其中一管作阳性对照)与 4 管霉菌培养管。 培养基用量为 15ml/管。
1)取5付注射器,在 5ml 洗脱液中反复抽吸 5 次,洗下管内细菌,混和后接种需-厌养菌培养管(共 6 管,其中 1 管作阳性对照)与霉菌培养管(共 4 管)。 接种量:1ml注射器为 0.5ml,2ml注射器为 1ml,5ml~10ml 注射器为 2ml,20ml~50ml注射器为 5ml,培养基用量:接种量为 2ml 以下为 15ml/管,接种量5ml为 40ml/管。
2)手术钳、镊子等大件医疗器械取 2 件用沾有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反复涂抹采样,将棉拭子投入 5ml 无菌洗脱液中,将采样液混匀,接种于需-厌氧培养管(共 6 管,其中 1 管作阳性对照)与霉菌培养基(共 4 管)。接种量为 1ml/管,培养基用量为 15ml/管。
(3)培养:在待检样品的需-厌氧培养管中,接种预先准备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对照管液 1:1000 稀释 1ml,将需-厌氧培养管以及阳性与阴性对照管均于 30℃~35℃培养 5d,霉菌培养管与阴性对照管于 20℃~25℃培养7d,培养期间逐日检查是否有菌生长,如加入供试品后培养基出现混浊或沉淀,经培养后不能从外观上判断时,可取培养液转种入另一支相同的培养基中或斜面培养基上,培养 48h~72h 后,观察是否再现混浊或在斜面上有无菌落生长,并在转种的同时,取培养液少量,涂片染色,用显微镜观察是否有菌生长。
(4)结果判定:阳性对照在 24h 内应有菌生长,阴性对照在培养期间应无菌生长,如需-厌氧菌及霉菌培养管内均为澄清或虽显混浊但经证明并非有菌生长,判为灭菌合格;如需-厌氧菌及霉菌培养管中任何1管显混浊并证实有菌生长,应重新取样,分别同法复试 2 次,除阳性对照外,其他各管均不得有菌生长,否则判为灭菌不合格。
3.17.5.3 注意事项
1)送检时间不得超过 6h,若样品保存于 0℃~4℃,则不得超过24h
2)被采样本表面积<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样本表面积≥100cm2,取 100cm2
3)若消毒因子为化学消毒剂,采样液中应加入相应中和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禅静思语 发表于 2012-2-29 20:44
请教茶版:没有百级实验室的情况下,百级洁净台可以监测吗?否则灭菌物品如何检测?
还有:采用消毒剂灭 ...

目前我所知道的浸泡灭菌也是戊二醛10小时的方法;对于无菌试验的方法请参加这个帖子:https://bbs.sific.com.cn/forum.ph ... id=71881&extr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认真学习了一边,谢谢老师的无私奉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9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yxm243 发表于 2011-7-6 21:38
回复 5# 茶韵幽香

请问,灭菌内镜有腹腔镜、膀胱镜、关节镜、宫腔镜、各种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等,品种那么 ...

同感,同感,同感。每只包每月都打开监测一次?不实际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